作为知乎上为数(应该)不算太多的,金融监管部门前从业人士说两句。 一、Dodd-Frank Act是个啥? 我相信大家对这个概念以及一些时髦的词汇已经比较耳熟能详了,什么生前遗嘱啊,沃尔克规则啊,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挑选系统性重要银行……具体大家可以去看法案原文,不过有两千七百多页呢,所以相信大家也(跟我一样)不会看的。 所以这就是这个Act的最大问题之一。你在华尔街找人跟你说什么叫沃尔克规则,都不一定有人能跟你讲清楚。那么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清楚的规则,就会给少数人带来钻空子的空间。 二、Dodd-Frank Act有用吗? 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 首先,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天涯明月刀 在他的答案中说“次贷危机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金融衍生品对信用的扩张作用,没有意识到限制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我认为这是直接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要知道,如果做衍生品赚不到钱,根本不会有人去做衍生品。 那么为什么做衍生品总能赚到钱呢? 我认为衍生品市场繁荣的根本原因是美联储的干预使得套利空间不因衍生品的繁荣而消失。 我在次贷危机都暴露了「两房」的哪些会计规则缺陷? - Eason 的回答 - 知乎 这个答案中提到, “格林斯潘自称是“一生都坚持自由意志的共和党人”,但回顾历史会发现,他似乎只在市场向好时不取走盛筵的酒杯,在市场下跌时却多次“托市”。1987年上任之初,就面对“黑色星期一”,宣布对金融市场提供任何可能的支持,随后又在1998年三次降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LTCM的倒闭。2001年以来更是频繁地在市场危机时出手干预,以至于救助成了常态,使市场形成了“大就不会倒”、“下跌有人管”的共识。 …… 格林斯潘对金融衍生品创新也基本持无需监管,放任自流的态度。现代金融支付的逻辑体系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 最下层是金银,上面是纸币,再上面是信用,最上面是衍生品,越往上总量越大,但也越靠不住,每一层的坍塌都会求助于前一层。危机前,资产证券化以及相关衍生金融产品迅速扩张,使得社会整体信用总量大增,最后当最弱的信用手段都无法满足资产交易需求时,资产泡沫便面临破灭。而此时社会早已对美联储的隐性担保形成依赖,一旦预期其人走茶凉,最后的信心也便如同背最后一根稻草的骆驼而轰然倒地。” 我曾经对国内的“资金空转”写过这样的分析什么叫做资金空转? - Eason 的回答 - 知乎 : “为什么资金要“空转”?我的答案是:因为我国的贷款资金成本并不是市场化的。它有两个或者说多个价格。有“关系”者,可以直接获得银行的廉价信贷。但当廉价信贷资源耗尽,其他借款人面对的则是另一个包含了资金通道各环节的信用风险溢价的报价。当贷款配额用尽,存贷比接近红线之时,只有通过这种“空转”才能使资金流向实体,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途径,资金成本都比这条途径高。所以这并非浪费,而恰恰是当前的资金要流向实体经济,成本最低的环节。这是市场面对行政限制时最自然的做法——多走点路绕开。” 以上两个答案基本反映了我的态度——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等央行对市场的干预扭曲了(外部的)名义利率,却无法改变内生的市场利率,造成了套利空间;莫名其妙的监管又使得金融机构想方设法绕过监管,代价是合规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市场效率下降,小银行的大量消失。 其次,监管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 我以前在人行工作的时候,和某出台金融监管政策的处室同志聊过,我说你们平时怎么跟商业银行沟通的啊?她说我们不跟他们沟通。 当出台的政策会影响十多万亿资金的时候,我不觉得拒绝沟通是很合适的做法。拒绝沟通意味着原则不符合现实,而且也无法精确落实。这样的唯一好处可能是比较省事。 Dodd-Frank 法案也有这样的委托人—代理人问题。除了大多数人实际上都不清楚这个法案到底要说什么以外,这个法案设立的许多机构,比如消费者金融保障局,也并不对两院负责,导致制定政策无法监督。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都是总统任命的亲信,可以随意指定系统性重要银行。 三、那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消除套利空间,让玩火的自取灭亡才是根本性的解决之道。 最根本的就是美联储以及其他国家央行尽快从非常规货币政策中退出。持续多年的量化宽松用表面繁荣和资产泡沫掩盖了经济乏力的现实,央行应该尽快回到盯住通胀的货币政策上去。 其次,各国央行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至少民众的存款能够获得保障。各国政府无需投鼠忌器,可以放心让玩火的银行自取灭亡。(让你丫再用VAR~) Trump如果真干了这些事(美联储加息、退出QE,废除Dodd-Frank Act),可能会导致他背上朱的骂名从而黯然下台,却可能真正实现MAGA。未来,我对前景谨慎乐观,但实在是不敢抱太大希望。面对现实,认清自己欠下的债对谁来说都太难了。 对于Dodd-Frank法案还可以看海德沙龙的这两篇文章。 " [译文]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双重恶果 " [译文]Dodd-Frank法案已经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