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历史上的战斗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战史资料] → 50年战争,连载完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88375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平板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50年战争,连载完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50年战争,连载完
勤勉的笔笔发了图片包……清闲的日子又变成了欠租子的日子……

序言……………………………………………………诺威奇(1)
前言与致谢…………………………………………………(1)
    第一篇  观点
第一章  序言:50年战争…………………………………(3)
    “比例尺”问题…………………………………………(5)
    冷战与国际政治关系……………………………………(9)
第二章  美国与苏联的外交政策传统………………………(20)
    美国………………………………………………………(21)
    俄罗斯与苏联……………………………………………(33)
    第二篇  两极世界的出现  1941—1953
    引言………………………………………………………(49)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为和平而斗争  1941—1946
    ………………………………………………………(52)
    全球主义与力量对比的变化……………………………(52)
    大同盟与欧洲战争………………………………………(57)
    战时联盟的解体…………………………………………(62)
    联合国……………………………………………………(65)
    世界经济的重建…………………………………………(67)
    波兰问题…………………………………………………(69)
    德国问题…………………………………………………(72)
    原子弹……………………………………………………(73)
    国内形势与国际冲突  1946  …………………………(79)
第四章  “两种生活方式”:欧洲的冷战  1947—1953…(87)
    冷战根源剖析……………………………………………(87)
    东欧………………………………………………………(91)
    苏联的动机………………………………………………(92)
    美国的动机………………………………………………(96)
    遏制政策与杜鲁门主义…………………………………(99)
    马歇尔计划、德国、以及欧洲的分裂  1947-1949
    ……………………………………………………………(10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决议
    及遏制的军事化……………………………………(112)
    斯大林主义与国内外的冷战  1947—1953……………(117)
    结论………………………………………………………(122)
第五章  冷战:远东  1945—1953…………………………(125)
    亚洲与欧洲相比…………………………………………(125)
    超级大国在亚洲的利益…………………………………(129)
    麦卡锡主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变化……………………(132)
    中国与亚洲的动乱  1945—1950………………………(135)
    美国对日本的占领………………………………………(140)
    朝鲜战争…………………………………………………(142)
    结论………………………………………………………(152)
  第三篇  全球主义与两极世界的局限性  1953—1964
    引言……………………………………………………(157)
第六章  和平共处与不可调和的冲突  1953-1964………(161)
    超级大国的经济状况……………………………………(161)
    非斯大林化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53—1964………(166)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苏联新领导…………………………(175)
    走向日内瓦最高级会议…………………………………(178)
    日内瓦最高级会议………………………………………(182)
    危机及其意义  1956——1961……………………………(184)
    肯尼迪与赫鲁晓夫………………………………………(187)
第七章  核军备竞赛  1945—1963………………………(197)
    引言…………………………………………………(197)
    美国的核战略……………………………………………(201)
    苏联的核战略……………………………………………(213)
    裁军还是控制军备………………………………………(219)
    古巴导弹危机……………………………………………(228)
第八章  美国、苏联与第三世界  1953-1963……………(241)
    依赖模式与独立模式……………………………………(241)
    超级大国与第三世界:基本估计………………………(250)
    中东:伊朗、苏伊士和黎巴嫩…………………………(255)
    东南亚……………………………………………………(266)
    拉丁美洲:危地马拉与古巴……………………………(274)
    非洲:刚果………………………………………………(285)
    结论………………………………………………………(289)
    第四篇  缓和及其局限性  1965—1981
    引言……………………………………………………(293)
第九章  缓和的形成  1965-1973………………………(297)
    国际环境…………………………………………………(297)
    缓和的国内因素…………………………………………(310)
    缓和的理论………………………………………………(315)
    缓和的实践………………………………………………(323)
    欧洲的缓和………………………………………………(332)
    结论………………………………………………………(336)
第十章  越南战争与超级大国的三角斗争…………………(338)
    引言………………………………………………………(338)
    越南与美国的国家利益…………………………………(340)
    北越与中苏冲突…………………………………………(351)
    美国向中国开放…………………………………………(353)
    中国的动机………………………………………………(355)
    找到退出越南战争的方法………………………………(356)
    尼克松:个人因素………………………………………(357)
    越南:胜利的代价………………………………………(360)
第十一章  压力下的缓和  1973—1981……………………(363)
    引言………………………………………………………(363)
    美国:一个领袖受制约的国家?………………………(365)
    苏联:一个领袖不受制约的国家?……………………(370)
    军备控制与战略核论战  1974—1981…………………(374)
    欧洲进退维谷:西方与东方……………………………(385)
    控制不住的冲突:第三世界……………………………(401)
    安哥拉……………………………………………………(403)
    非洲之角…………………………………………………(407)
    阿富汗……………………………………………………(411)
    伊朗革命…………………………………………………(415)
    阿以冲突…………………………………………………(417)
    古巴危机与尼加拉瓜危机………………………………(425)
    结论………………………………………………………(428)
    第五篇  冷战与国际政治:结局  1981—1991
    引言………………………………………………………(433)
第十二章  里根主义与共产主义幽灵………………………(438)
    权力的过渡………………………………………………(438)
    超级大国的经济形势回顾………………………………(446)
    武器与人…………………………………………………(453)
    烦恼不堪的西方盟国……………………………………(466)
    超级大国、中东和中美洲………………………………(476)
    结论………………………………………………………(485)
第十三章  戈尔巴乔夫与世界新的动乱  1985—1991……(486)
    引言………………………………………………………(486)
    苏联与共产主义的崩溃…………………………………(489)
    东欧的革命………………………………………………(504)
    美国、苏联与冷战的终结………………………………(513)
    冷战终结与大千世界……………………………………(526)
第十四章  结束语……………………………………………(530)
    稳定问题…………………………………………………(530)
    塑造未来…………………………………………………(534)


    言


    由于精装本刚出版不久,没有理由对文本进行修改,不过在精装本中我未能提及随后陆续出版的许多重要著作。论述冷战的著作刚开始源源不断地面世,这表明对冷战进行综合有风险,同时也表明需要进行综合。一两位评论者(主要是历史学家,不是政治学者)发现《50年战争》一书中有价值的东西不少,但也认为它的理论框架不妥。然而,我仍然坚决主张政治科学应与历史方法相结合。
      在这段时间内出版的最重要的新著作或许要算大卫·霍洛威撰写的《斯大林与原子弹:苏联与原子能,1939—1956》[①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94。]。霍洛威的结论是在翻阅了大量新公开的档案的基础上写成的,难以简单概括。足以说明这一点的是,在阐述苏联问题时,他改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原子能的全部发展史。由于霍洛威的这本书,许多现有的关于美国核政策的结论和苏联的核政策结论一样,不得不重写。联系托马斯·鲍威尔的《黑森堡的战争:德国原子弹秘史》[②伦敦:卡普出版社,1993。],人们便会清楚地看出,我们已经进入了理解一个原子时代的开端的新阶段。
    约翰·邓巴宾的双卷本历史著作《冷战:大国及其盟国;后帝国时代:大国与更广泛的世界》[①伦敦:朗曼出版社,1994。]论述极其详细,是一部最全面的记述战后国际史的著作。雷蒙德·加特霍夫撰写的《伟大的变革:美苏关系与冷战的终结》  (华盛顿:布鲁金斯出版社, 1994)一书博大精深,是对他的《缓和与对抗》(1985)一书的可贵的补充。在许多分析更为透彻的研究成果中,理查德·内德·莱鲍与詹尼斯·格罗斯·斯坦合著的《我们大家都输了冷战》(纽约:1994)对核威慑进行了有力的修正主义式的批判。因此他提出了或重新提出了许多问题,虽未给出答案,但毕竟引发了一场有价值的争论。
    大卫·雷诺(主编)撰写的《欧洲冷战的根源:对国际形势的看法》[②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94。]一书除了详细论述西欧各国内外政策的相互关系之外,还不失为美苏关系史的一部力作。蒂莫西·加顿·阿什撰写的《以欧洲的名义:德国与被分割的大陆》[③伦敦:文塔吉出版社,1994。]一书别具一格,把当时的新闻报导与复杂的历史分析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
    在新出版的回忆录中,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的《回顾:越南的悲剧与教训》是重要的一部[④纽约:时代出版社,1995。],他以令人痛苦的坦率态度重新揭开了这块旧伤疤。弗雷德·哈利迪出版的访谈录,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其中收集了bbc广播电台广播过的他采访罗伯特·盖茨、乔治·凯南、亨利·基辛格、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以及保罗·尼采时的谈话[⑤见《从波茨坦到改革:与冷战勇土们的谈话录》,伦敦:bbc广播电台,1995。]。
    冷战历史学家好像拿不出什么定见,这种感觉在所难免。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研究冷战的特殊观点,尽管如此,重要的是,历史学家们应继续阐明他们所理解的东西。
    

诺威奇


前言与致谢


    本书是从全球角度论述1941—1991年期间美苏关系史的新作。它既不是简单地论述两个超级大国的双边关系,也不是一部全面的世界史。其主题是论述美国和苏联得以适应或者未能适应全球变化的原因。
    作者于1989年秋开笔,于1994年1月完成全书。毫无疑问,这些年间世界的风云变幻必然会在本书的各个阶段有所体现。朋友们问我是如何保持与事件的同步的,我的答复像往常一样:共产主义的崩溃与冷战的终结与其说是使我的任务更加困难,不如说更有利于打造我这本书的主题框架。我们终于可以用超脱的态度来评说战后年代了。冷战现在真的成了历史。
    要通览许多学者和记者对冷战及其终结的评论文章完全是不可能的。这方面的书刊很多,而且还在迅速增多。任何人也不可能全部通读它们。我按照自己的希望作到了审慎地选择适用的材料。我在此书中不时地中断了一些问题的叙述,以便讨论学者们对事件的解释有争议的文章或者新的理解明显改变了对重大事件的看法的文章。前一方面的例子是关于冷战根源的争论,后一方面的例子是古巴导弹危机。
    尽管我主要依靠的是第二手资料,但也参考了不少政府出版物、文件汇集、杂志、报纸和回忆录。众多学者和记者就本书所谈问题曾发表过不少文章,在这里特别要感谢其中的二位: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和雷蒙德·加特霍夫。他们的文章实际上在每个关键问题上都使研究冷战的学者颇受启发。对研究冷战的历史学家来说,最有价值的资料来源是华盛顿特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研究中心的冷战国际史研究处。该处出版的工作文件和简报,通报了在新近公开的苏联和东欧文献中的新发现。
    我自始至终遵循了这样一条原则,即必须把浩繁复杂的事件归纳出一个头绪。首先想到的两个重点是:一,必须把美苏关系看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行动过程。关于冷战时期美国政策的论著很多,关于苏联政策的却比较少,而力图同时论及两个超级大国的论著就更少。当然,关于苏联政策的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少,关于美国政策的资料很丰富,也是这种不平衡的一个原因。即使是现在,尽管关于苏联的新资料几乎每天都有,可是这种不平衡依然存在。尽管有许多令人瞩目惊心的事已经被揭露出来,但是要挖掘对美国有用的(假设它们存在的话)的大量苏联资料仍需要若干年的时间。要对它们进行编纂需要的时间就更长。因此关于苏联政策的许多结论必然还是暂时的。
    然而,这一缺陷不应当被用来当作对苏联政策——无论是其本身的政策,还是与美国关系方面的政策——研究不够的理由。苏联的行为是明摆着的,只是对它们的解释存在不同看法。对美国政策的解释同样存在巨大的分歧,尽管有丰富的资料。或者可以说,出现分歧的部分原因也许正是因为资料丰富。这并不是说我们对苏联的决策过程知道得相对不多情有可原,也不是说第一手资料不重要,而是说,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不能只根据资料。同样重要的是,要看当事人希望后人怎样来理解或看待有关的事情。博学广识的社会学家说:“你站在什么地方,你就从什么角度看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历史学家尽管身不在华盛顿或莫斯科,倒也能够设身处地地去看问题。在本书中,我把自己置于这两个极端之间。我出生的时间和历史发生的时间使我更容易做到这一点,能够比198==9年以前的历史学家更客观地看问题。
    我的第二个重点是把历史学家和国际关系理论家的观点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讲,这两派观点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提出的问题不同,使用的语言也不同。历史学家对理论家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表示怀疑,认为他们的方法是人为地把复杂纷繁的事实简单化。而理论家则对史学家苦心研究现象性的东西是否有意义提出质疑。理论家起码要问问史学家,他们的研究到底有多大价值,是否能够揭示国家之间的关系、战争的起源以及和平的条件等。    
    实际上,可以说这两种方法都吸收了彼此的做法。如果历史研究不把观点条理化,或者得出的结论与人们永远关注的哲学或社会问题毫不相干,那么这就不算是历史研究或者说不算是正确的历史研究。同样道理,如果理论家抽象出来的结论没有详细的史实作依据,不对现象性的东西进行研究,那么也毫无价值。这一点的确千真万确。但在很大程度上,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之间仍有分歧。这可能是因为史学家认为理论家无法对历史的变革做出解释,而理论家则认为史学家忽视了制定外交政策的结构性因素。冷战的终结无疑有助于缩小这种人为的分歧。看似稳定的国际结构突然之间解体了。这使我们能把关注的焦点准确地置于国际政治中变革与结构的关系上。
    当然,本书没有在这方面对国际关系理论做出贡献,但它运用了一些理论方法,相信这些方法能为理解历史问题提供指南。具体说,这种从世界格局的角度考察问题的方法,有助于阐明美苏进行争夺的全球背景。如果跳出人们通常采用的只分析单个国家或美苏双边关系的方法,那么关于冷战起源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就能得出新的观点。第一章、第四章第一节以及第十四章阐明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贯穿本书的主要观点。为了阐明某些具体历史问题,我还在许多地方采用了其他的理论,如决策理论、“复杂相互依存”理论等。
    我按上述方法打破史学家与理论家的界限,肯定会使二者都感到失望。但应该说明的是,我选用何种理论方法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助于理解历史的变革。
    第一至五章对我的《美国与冷战,1941—1953》一书 [①1989年由英国的美国研究协会出版。]作了重大修改与补充。第十四章使用了我的《稳定理论与冷战的终结》一文中的某些资料。该文被收入迈克·鲍克尔和罗普·布朗合编的《从冷战到苏联瓦解:1980年代的理论与世界政治》一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我对上述两个出版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在撰写此书过程中,得到一些研究机构、许多朋友和同事的大力相助。东英吉利大学允许我在撰写中休一个学期的学术研究假,而且多年来给我创造了发挥我对历史和政治科学的兴趣的条件。我非常感谢后来几年的大学生选修我研究的冷战专题。感谢国际关系研究生班的大学生。我感谢宾西法尼亚卡里斯尔市迪金森学院在1992-1993学年给我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教学与写作环境,同时感谢富尔布雷特委员会向我提供赞助,使我得以在卡里斯尔呆下去。
    在知识方面给我最大帮助的是斯蒂夫·史密斯先生,他原在东英吉利大学任教,现在在威尔士大学任教。在和他一起工作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曾合作写过一本书,并曾一同在东英吉利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学位。他仔细阅读了本书的大部分章节,并回答了我提出的许多问题。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和同事。多亏他,我才得以涉足国际关系领域。
    其他朋友为本书也花了不少时间,并提出了不少建议。爱德华·阿克顿看了第二章,拉塞尔·博瓦看了第十三章,而迈克·鲍克则看了本书的大部分原稿。他们都是研究苏联/俄罗斯的专家,由于我学的是美国问题研究,因此发现他们的详细意见对我特别有用。鲁斯马利·福特和安德鲁·帕特莫尔二人都是研究超级大国在亚洲的政策的专家,他们分别看了本书的第五章和第十章。道格拉斯·斯图尔特是军备竞赛和安全政策方面的专家,他认真看了第七章和第十一章。他和拉塞尔·博瓦二人在迪金森学院政治科学系工作,他们总是乐于听取我的不成熟的想法,使我顺利完成了后几章的写作。我还要感谢那些读初稿的朋友,特别是理查德·阿尔德里奇,他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当然,上述任何人不用说都不对最后结果负责,本书的好坏完全由我个人负责。
    鲁特利吉大学的戈登·史密斯是一位令人鼓舞和有耐心的编辑。我高兴的是,许多年以前将我们从安温-海曼带向不同方向的命运和分久必合的机缘如今又让我们在鲁特利吉走到了一起。
    感谢斯特凡妮·哈里在文字加工方面的帮助。感谢格拉斯迪·卡什曼帮助我准备手稿,他从来都是兴致勃勃地出现在迪金森大学的历史系里。
    有些朋友很少看或者根本没有看此书稿,但他们很关心它,给了我不少精神鼓励。他们是约翰·阿什沃思、勒格斯和奥利·诺兰、利迪·帕克斯顿、罗杰·汤普森和鲍勃·温斯顿,我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格雷姆·温常常让我用他的寓所进行不受干扰的写作。在写作的最后阶段,与莱奥尼德·戈兹曼的交谈很有用。20多年前在苏塞克斯大学迈克尔·邓恩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在那里撒下的种子在第二章中开花结了果。
    克拉拉和我的三个孩子——萨姆、马萨和约翰——给了我极温暖的支持,没有这种支持这本书就写不出来。因此,愿将此书献给他们,以表我的爱心。
    本书作者和出版商努力寻找并显示本书引用的图表的版权所有者。每幅图的来源均显示在图的下方。此外,我们在此还想向下列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图0.1的作者图米什·哈米尔顿和w· w·诺顿;图2.2,8.2和10.1的作者诺顿;图0.2的作者巴塞尔·布莱克威尔;图2.1和3.1的作者d·c·赫斯;图4.1的作者a·及c·布莱克;图5.1的作者哈珀·柯林斯;图8.1、11.1和11.2的作者麦克劳-希尔。此处未提到的版权所有者,请与出版商联系。


     图0.1  欧洲 1939-1940资料来源:r.埃德蒙兹著《三巨头》,纽约:诺顿出版社,  1993年。
 
 

总算完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3 8:00:47编辑过]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7-2-6 7:15:27

本主题贴数34,分页: [1] [2]

 *树形目录 顶端 
主题:  50年战争,连载完(16287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6日
    回复:  0.0(3字) - 黑眼圈,2013年7月16日
    回复:  很好,谢谢楼主,辛苦了..(22字) - xuyj1973,2011年10月13日
    回复:  不容易,写这么多东西,不管东西如何,还没看,先谢谢!楼主幸苦了!(64字) - zhengxinjian,2009年5月2日
    回复:  第十四章好象没有塑造未来一目?(30字) - dbx2008,2009年4月26日
    回复:  字太小了,看的费劲。(20字) - 苍狼,2008年10月28日
    回复:  收藏了,准备做EXE,“盗版大笨熊”谢谢“正版松树妖”。。。。。。(63字) - dbx2008,2008年7月4日
    回复:  好书,谢谢(10字) - sxfzx,2007年10月6日
    回复:  第十四章 结束语 稳定问题&n..(17345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3日
    回复:  第十三章 戈尔巴乔夫与世界新的动乱 1985-1991 ..(58543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3日
    回复:  对麦克纳马拉在80年代的立场还有一种更深的理解。结合着里根总统对威慑战略的异乎寻常的看法,我们可以..(27388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1日
    回复:  第五篇 冷战与国际政治:结局 ..(42787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1日
    回复:  压制不住的冲突:第三世界 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及其智..(33401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1日
    回复:  第十一章 压力下的缓和 1973-1981 ..(49893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1日
    回复:  第十章 越南战争与超级大国的三角斗争 &n..(29695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1日
    回复:  第四篇 缓和及其局限性 1965-1981 ..(58740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20日
    回复:  第八章美国、苏联与第三世界 1953——1963&n..(62596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9日
    回复:  第七章 核军备竞赛  ..(58042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8日
    回复:  第三篇 全球主义与两极世界的局限性引 &n..(51545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5日
    回复:  第五章 冷战:远东 1945-1953 &n..(37206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5日
    回复:  第四章 “两种生活方式”:欧洲的冷战 1947-1953冷战根源剖..(47545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3日
    回复:  哭着重新开工这本沉闷的政治分析书……第二篇 &nbs..(48637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3日
    回复:  ft还以为能省点,结果,还是我啊……[em36][align=right][color=#0000..(136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3日
    回复:  02还好点 05的更玄 66更糊 字体糊的吓人(46字) - 孔府藏书,2007年2月11日
    回复:  孔府藏书和Fracnc他们的工作流程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是先把超星图做成PDF,然后用批量OCR功能..(526字) - 投笔从戎,2007年2月11日
    回复:  法郎也不想帮我 [em59] 要不咱们一人一半 我从第九章 以后我弄 就怎么说定了[em40]..(82字) - 孔府藏书,2007年2月11日
    回复:  要是我弄 这个租子 不一定什么时候可以交了 [em31] 我手里积攒的 刚刚OCR 或者校一半 不..(149字) - 孔府藏书,2007年2月11日
    回复:  呵呵 还是你弄吧 我的原来的是文件02H的 清晰度不是很高 OCR出来的错误率很大 现在还是弄俄国..(268字) - 孔府藏书,2007年2月11日
    回复:  那也等“孔府藏书”兄先校对一遍,做xml时候在纠正,我就不用再从头重新ocr了……..(76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1日
    回复:  那就你做把,我还没怎么做,只o到了第3章……还好没多做白工@_@[align=right][col..(153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11日
        回复:  我看你們還是需要校對一下子的。小孔校對出來的文本的質量如何,我實在是太清楚過不過了。[em03]..(90字) - Franc,2007年2月11日
    回复:  啊啊 还好我刚OCR完 没校对(30字) - 孔府藏书,2007年2月9日
    回复:  第二章 美国与苏联的外交政策传统&nbs..(31621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7日
    回复:  第一章 序言:50年战争 美国..(23823字) - 正版松鼠妖,2007年2月6日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359.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