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人们使用过的和未使用过的各种武器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军事装备] → 第7册侦察与目标截获系统[完]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20235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第7册侦察与目标截获系统[完]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第7册侦察与目标截获系统[完]
第7册 侦察与目标截获系统

[英] A·L·罗杰斯 I·B·R·福勒 T·K·加兰-科林斯 J·A·古尔德 D·A·詹姆斯 W·罗珀 著

 序    言

    借助于微电子学的进展,近年来在低能见度条件下和夜间的侦察与目标截获能力跃进了一大步。本册内容包括

光学观测、图象增强、红外线热成象、雷达及激光等实用科学技术,还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战场上的应用。

什里弗纳姆 1982年11月


  杰弗里李


 第一章  概    论

    引    言

    侦察(或称监视)是每个人都熟悉的词,恐怕没有一天在电视节日上会不出现警察或特工人员搞侦察活动的主题

。在发现用“电子窃听”装置搞阴谋活动而爆发“水门”事件时,这一主题成了头版头条消息。就军队而言,需要

的是尽早了解有关敌方部署与企图的情报,从而以最佳方式配置兵力来对付敌方的威胁。从全面战争的角度来看,

只有尽早地做出反应才能在最大范围内发动总体的消耗战。因此很有必要发展全面的侦察能力,以提高目标截获的

精度,从而对目标展开攻击。
    侦察在词典上的定义是:“进行严密观察、监视”;但在本书中贯彻始终地沿用这样的定义:不间断地(全天候

,不分昼夜)、系统地监视战场,以及时地提供战场情报所需的信息资料。需要的是不间断的、全天候的和及时的情

报,这实际上也意味需要远距离情报,因此这是对现代技术的挑战。
    本章将探讨提供全面的侦察与目标截获系统时所遇到的问题,并梗概地介绍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措施。

    定    义
    在术语汇编中有许多含意雷同的术语和定义。但专门术语的一致性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性能规格有明

确的理解,不致造成一词多义,模棱两可。
    不论是哪一级指挥员,其基本要求都是获取战场情报。指挥员需要了解的情报是敌情、天气及地理特点,为他

制定作战方案和指挥战斗服务。这种基本要求,无论是步兵分队指挥员还是集团军指挥员,都是同样不可缺少的。

这两个级别差别甚大的指挥员,其要求的主要区别只不过是他们对敌人侦察的纵深要求不同而已。当然,集团军指

挥员想要了解的是敌方阵地纵深后面敌人的企图如何;而分队指挥员所需了解的则是在其阵地之前几百米内将出现

的情况。因此,确定一个指挥员的“关心地域”与“影响地域”是很重要的。
    在划定这两种地域时,较困难的是划定指挥员的“关心地域”。这一地域包括对完成战斗任务可能造成危害的

敌战区在内。这差不多可以包罗一切地方了,但通常是按与指挥员同级的敌方指挥员所掌握的预备队来推算。因此

,师长关心的是当前华约师的第二梯队团的展开及其企图,其配置纵深可超过战斗地域前沿约150公里;类似地集团

军指挥员的关心地域为敌集团军第二梯队师的配置地区,其纵深可达200公里。
    至于“影响地域”则较易确定,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指挥员可承担的火力区。对分队指挥员,这只是几百米内

的地区;但对集团军指挥员,则是地对地导弹系统的最大射程,很可能要超过 100公里。表1列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现有武器的一般性能及与其相关的“影响地域”与“关心地域”:
    表1中引用的射程并非具体武器系统的射程,只是大多数现代陆军几种同类现用装备的典型射程。这些数据对于

侦察和目标截获系统提出了基本要求,因为指挥员掌握的侦察系统必须覆盖他的关心地域,否则他将象近视的拳击

手一样,在不利条件下作战。同样,目标截获系统的作用距离也必须与武器的射程相适应。如果由于潜在目标位于

目标截获系统作用距离之外,因而远程武器的射程不能充分利用,则耗费许多财力配备远射程武器是毫无意义的。

表1  相应于武器系统的关心地域与影响地域

    确定了侦察与目标截获的基本要求后,有必要从总的方面考虑怎样搜索到一个具体目标。目标截获分为四个阶

段:
    ——发现;
    ——识别;    
    ——看清;
    ——定位。

发现
    发现是指对潜在目标的发现。它之所以能被发现,在于目标与其背景之间的反差,或者目标与周围环境有不连

续征兆。观察员的反应是“那里有什么东西”。

识别
    识别是确定目标的类别。例如观察员的反应是“这是一辆坦克”。可从目标的外观或运动特征来识别。目标外

观的特点对于识别和看清都很重要。例如,不是车轮而是履带,一般就表明是
 装甲人员输送车、自行火炮或坦克,而有没有炮塔和火炮又能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明它是哪种车辆。目标的运动特征

也有助于识别目标,例如它采用的战术行动、它的位置和运动方向等。也许要花费一些时间才能辨认出目标的运动

特征。在发现目标之后,往往还要再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加以识别,这是很自然的。试验表明,用肉眼发现目标与识

别目标的距离之比是6:1。

看清
    在目标搜索过程中,看清阶段是为了辨认目标的真实面目。观察员的反应是:“这是一辆T62坦克。”虽然根据

这一辆坦克的特征有可能认出它的国别,或者将它与其他同类装备区分开,但这些特征不甚明显,而且容易模糊不

清——例如坦克上转动中的轮数就很不易看清。只有对目标作精细研究之后才能准确地看清目标。  
    利用各种标识可减少辨认中的困难,因为有些特征是明显的,很容易辨认,例如呼号、国别标志及飞机识别符

号等。
    另一方面也常用一些间接的辨认方法。例如,用口令问答是很通用的方法,它是听得到的;对按既定安排发射

的信号弹或在许多空防系统中采用的电子装置,可用肉眼察觉。雷达一旦发现目标,就由雷达用雷达密码信号询问

,因为我机装有应答机,能对密码译码后作出回答,故根据回答密码便能表明飞机的身分。这种系统称为“敌我识

别器”。

定位  
    目标的定位,是指以能满足作战需要的精度确定目标位置。对于直接瞄准武器,目标定位还是件比较简单的工

作;但对间接瞄准武器来说,目标的定位就要耗费较多时间。二者的区别示于图1.1。
 图1.1  目标的定位
     在使用直接瞄准武器系统时,直接瞄准武器无论在方位上还是在射角上都是利用瞄准具直接瞄向目标。方位可

由瞄准具精确地瞄准,距离则须在测定后再赋予相应射角。测距可采用多种方法,但由于激光测距机的出现,这些

方法中的大多数已显得过时。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距离目测估计法,用不用地图均可。用视距测距法测距时,以镜

内分划线即可测出已知其高度或宽度的目标的距离,这种测距系统仍然在T54型坦克中应用,且在豹式坦克中作为备

品。用主炮发射试射弹也可测距。但这种方法很慢且易暴露自己,在现代武器系统中均已淘汰。在此基础上发展的

一种方法是利用试射机枪,现已广泛地在英国的坦克与反坦克炮上应用。光学测距机有多种不同类型,其中的体视

测距机仍在应用,但M60与AMX30型坦克则愿使用合像式测距机。雷达有理由成为一种重要的侦察系统,因为大多数

雷达系统都能精确测定目标距离。但近十年来激光测距机的出现,使得其它类型的系统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形见拙

,因为激光测距机操作简便且精度很高。    
    在间接瞄准射击系统中,由于目标与武器之间不通视,故目标定位问题相当复杂。观察员可利用与直瞄武器相

同的方法以本身位置为基准对目标定位,但为要将这个目标位置数据传给火炮,则不但要以所需精度确定火炮阵地

位置,还要确定观察所的位置。
    常规的地图定位,其精度不能满足野战炮兵的要求,因此还需要使用定位设备。
    在某些制导武器系统中,当目标被截获到后,对导弹与目标的位置均能连续地自动监控,因此导弹的飞行轨迹

能自行修正以命中目标。为实现此目的可采用几种方法:光学、红外或雷达等,在有些系统中还综合应用这几种方

法。

     用于侦察及目标截获的技术手段

人的感觉
    目标之所以被人察觉,是因为它在构造上或在战术动作中能显示出它固有的特征。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人们可

以通过五种感觉功能来发现与识别。例如对坦克,能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发现和识别,又可经过训练根据所见到的外

形予以“看清”。还可以从坦克发动机和传动与行走机构发出的噪声判明其属于何种型号。坦克还排出废气,因而

可以嗅到,但有效距离一般都很短。至于触觉与味觉,对于发现敌人装甲目标是无能为力的。

目标的能量辐射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利用单筒与双筒望远镜或其它类似器材扩大了自己的感知范围。由此认为借助于适当的器材

,同样有可能通过地面振动和地球磁场的扰动来发现并识别坦克,进而还可能从坦克目标放射的天然射线(坦克是红

外辐射)或从其辅助设备 (如无线电台与探照灯)的辐射发现和识别目标。目前最通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电磁辐射来发

现目标。这些方法还可按不同的辐射源再行分类。
    目标辐射的频率范围很广。物体是必然要产生辐射的。因为只要物体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就会辐射能量,这

被称之为黑体辐射。大多数军用目标的辐射属于红外辐射,但有些辐射能量属于微波频谱,这可用以发现飞机等类

目标。红外辐射用于热成象及红外行扫描等系统中。还有些电磁波是目标在作战使用时才产生辐射的,例如可见光

与红外辐射,无线电台与雷达的发射波等。    

反射能
    从外部能源辐射的能量碰上目标会被目标反射回来,而太阳辐射的能量,大部都在可见光谱范围。利用这一原

理,可以用各种光学系统探测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光线以发现目标,平时人眼也是依靠这种方式才得以看见东西。还

有一些射线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象增强器和微光电视系统就利用这些射线。光学系统与近红外系统的性能可利用

人工辐射能予以加强,不论是可见光还是近红外光,都可以用探照灯、照明弹以及类似的手段在夜间对日标照明。

同样,目标还可用雷达的电磁辐射能进行“照明”。

其他技术    
    尽管目前在陆地使用的系统中大部分研究工作集中在利用电磁效应探测目标,但对利用其他能量传播方式的兴

趣也日益增长,例如利用弹性波。其主要实例是利用由目标运动或爆炸而形成的地震波对目标进行探测。还有利用

声波的的声测系统也很重要,它主要是用于侦察火炮和狙击手的位置。至于在海上使用,如用于搜索潜水艇,这种

声测方式比在地面还重要得多。
    还有很多侦察与目标截获的问题是不能用上述简要介绍的技术手段予以解决的。例如怎样发现隐藏武器和弹药

以及怎样发现在内部保密地点安放的炸药等。在这种环境中必须应用其它的感觉手段和传感器,例如利用警犬的灵

敏嗅觉,或利用废气探测分析装置侦测隐蔽的人员与物体。

    主动系统与被动系统
    主动侦察系统为照射目标需向目标发射出能量,例如以探照灯、激光器及雷达等。显然,这些手段及其他主动

技术手段都同样会被对方探知而暴露观察位置,对方将会因此而采取反措施。
    被动侦察系统(或称无源侦察系统)则不依赖观察人员发射出的辐射能量。因此其能量消耗少且不易暴露自身位

置,但仍然受对方反措施的影响。例如,红外被动导的导弹就有可能被对方飞机(目标)投射的红外照明弹所欺骗。

尽管如此,目前还是要大力强调尽可能用被动侦察系统代替主动侦察系统。

     目标截获距离的限制限制因素

    发现并识别目标的距离,是受地形遮蔽度(通视条件)、目标特性及气象条件限制的。

地形遮蔽度
    大多数侦察器材都需通视目标,但山坡与村舍等天然或人为的遮蔽物会挡住目标。对某些地形条件(如沙漠),

地形遮蔽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在典型的欧洲西北部环境中,目标搜索距离受地形限制就很大。欧洲西北部的通视

条件示于图1.2,从图可见,良好气候条件下在地平面能通视3公里外目标的概率小于 10%;能通视5公里外目标的

概率小于5%。因此,在地面侦察系统中很少可能使目标搜索距离大于5公里。观察所设在高地能增大通视距离,但

有时能见地带可能无战术意义,而且不可避免地会有死角地带。

目标特性
    目标被侦察到的距离是受目标与其周围环境的反差以及目标的物理特性所制约的。
    首先,目标是通过比较其自身特征与其背景特征二者之间的差别(即反差)而被发现的。反差越明显,目标越容

易被搜索到。因此,目标与周围环境反差明显,当然比目标与其周围环境混杂时能见距离更远。这就是说,在侦察

器材的工作波长上反差必须明显。如用可见光仪器是看不见的目标,用热成象装置看就可能很清楚。
    最影响目标搜索距离的物理特性是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及其大小。在一般情况下,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越

大,则发现它的距离就越远。因此,目标的大小及其表面性质是确定目标搜索距离的重要因素,因其表面性质影响

目标的辐射能力或反射能力
  图1.2  欧洲西北部的通视距离
  图1.3  西德气象能见度(白天)
 (辐射率或反射率)。气象条件
    光线暗淡显然是侦察中的难题,在黑暗中以可见光侦察几乎是无效的。如当时的照度近似于月光,使用枪、炮

瞄准具或双筒望远镜等简单光学器材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观察效果,但此时的性能远不如白天,目标搜索距离只有白

天的十分之一左右。即使将利用夜天光辐射的被动式微光器材用于黑夜,其性能也受当时的光照条件限制。在漆黑

多云的夜晚这些器材也不能进行侦察,除非使用人工照明。
    恶劣的气候条件经常降低侦察效能。所有侦察设备在不同程度上都受恶劣气候的影响。因为烟、雾和雨都会吸

收目标的辐射,从而降低目标与周围环境的反差。侦察系统受大气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它所采用的波长。波长越长,

侦察系统越不易受影响。图1.3表明可见光侦察系统的性能受气象条件影响的程度。总的来看大气条件的影响虽不

严重,但在某些地区如低洼地,其影响也是很严重的,尤其在冬天。雷达的工作波长远远大于可见光的波长,故不

易受大气条件的影响。
    侦察系统要求能在昼夜24小时工作。在晴朗的白天应尽量采用光学器材,因为它比任何其他形式的侦察器材分

辨率都高,因而其识别与看清的距离更远,观察员判读目标图象也更容易。但光学器材不能用于黑夜,因此要根据

具体环境采用其他器材,例如象增强器、微光电视或热成象装置。而在坏天气,即使应用这些器材效果也要降低,

故需使用有全天候性能的雷达。但雷达的分辨率低,只具有有限的目标识别能力,例如它能告诉我们履带车辆、轮

式车辆与人的差别,但分辨不出不同类型的履带车辆。因此,不可能有全天侯的、昼夜都有好效果的一种完善技术

手段,只能是综合运用各类技术手段。

     战场的纵深侦察
    用于目标截获的侦察系统应该能对影响地域全纵深充分地侦察,而一般性的侦察,则还要求能覆盖关心地域。

在师一级,这两个侦察纵深分别可达100公里与150公里。显然,这就要求克服地形遮蔽造成的不利影响。要做到这

点有两种简单易行的方式:或是升高侦察器材,或是靠近日标。将侦察器材升高使其高于地下面能延伸视线,越高

则通视率越强。在偏低处看不见在背坡隐蔽之敌,而垂直俯视观察则能提供最佳的视界,如图1.4所示。从观察所

看不到的区域可派遣侦察分队进行侦察或将侦察装置预先设置到死角地区,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陆基远程侦察”。

图1.4  用系留平台及飞行器侦察

空中侦察    
    下面是能用于侦察的各类飞行器,但卫星不包括在内。因为严格地说卫星并不是飞行器,虽然它无疑是获取战

略情报的最重要工具。在能预见到的将来,卫星看来还不能成为全天候的获取战场情报的正规的可靠来源,在这方

面重要的工具将仍然是有人与无人的飞行器。
    高性能的有人驾驶飞机能胜任深入敌后进行低空侦察的任务。在目前,由飞机的传感器所获取的信息都记录在

胶片上,只能事后获得充分的应用。实现适时情报传递虽然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目前飞机所得信息一般还不在飞

行时间向地面传送。因此从提出侦察任务到收到情报的时间(反应时间)是要以小时计的。
    现代直升机已大大提高了其全天候性能。在白昼它可借助于稳像观察器材及望远镜进行侦察;在黑夜则可用微

光夜视眼镜及微光电视等进行侦察,将来还有可能使用热成象装置。但是直升机是易受攻击的,而且一般不得超越

我方前沿阵地,因此其纵深侦察的能力受到限制。
    系留平台或升降杆是一种将侦察器材从地面升高的设备。虽然曾经试用过几种,但迄今无一成功,因为风力使

其不稳是一严重问题。
    无人飞机是沿预定航线飞行的不载人飞行器。与载人侦察机一样,它也是将所获得的信息记录于胶片上供事后

分析,但在飞行中可向地面传送情报。无人机比较不易受攻击,而且反应时间相当快,但有一个主要缺点:机动性

差,它一起飞即无法改变航线。现代无人驾驶飞机可超越我方前沿50公里在敌后侦察。
    遥控飞行器也是一种不载人飞行器,其航行路线受控于地面站或机载控制器。它比无人机更为灵活,因为其侦

察用传感器能自动监测,而且能按控制人员要求变化航路,完成控制者下达的任务。它是一种适宜于飞临目标上空

,以光电器材为炮兵校射的飞行器。由操纵人员控制的遥控飞行器的航行距离会受到地形的限制,因在遮蔽度大的

地形上难以保持通信畅通无阻。另外,遥控飞行器的造价比无人驾驶飞机贵得多。

陆基远程侦察
     使用侦察兵、观察所以及敌后小分队等是经常应用的获取敌后情报的方法,各有不同的侦察手段,他们如何活

动属于战术问题,已超出本书范围,但基本上可以肯定他们必须使用自己的侦察装备才能完成任务。近20多年来已

发展了各种遥控地面传感器系统,这种无人系统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发现敌军潜入我方后立即发出警报的入侵警报

装置;另—种是自动监测纵深内敌军活动的自动地面传感器装置。
    自动传感器系统如图1.5所示。此系统的组成部件是一个或数个传感器、通信线路装置及监测系统。

 图1.5  典型的遥控传感器系统
    传感器可采用多种技术,如利用地震波、声波、雷达或红外线技术等。最简单的系统至少也得使每一传感器都

有一条通信线路才能进行连续监测。在更复杂的系统中,传感器能自动地分析处理情报并传送给监测装置。
     传感器与监测装置之间的通信线路可以是有线也可以是无线,过长的传送线路应设中继站。
    由传感器传送到监测装置的情报可以是简单的报声警或目视警报,更复杂的系统则可将情报综合到地图中或以

数字显示,或以自动笔描出轨迹。


    小    结

    战场监视在获取战斗情报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战斗情报又是指挥员制定作战方案和指挥作战必不可少

的。如果指挥员想使现有武器发挥最大威力,他必需有一个高效能的目标搜索系统。指挥员的侦察及目标搜索系统

的有效纵深取决于其关心地域与影响地域,而这一系统又必须是昼夜24小时连续工作的全天候系统,因此必须采用

若干种不同的技术于段相互补充。这就对技术和经费等都提出了高要求。


     自我测验题

1.试述侦察一词的含义?
2.指挥员的关心地域与影响地域,二者间的差别是什么?
3.在欧洲西北部,观察员的最大通视距离通常是多少?
4.主动侦察系统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5.怎样才能使侦察距离超出视线以外?
6.在侦察系统中雷达是否占有重要地位?
7.在一个侦察系统中采用一种传感器就能满足侦察系统的需要吗?
8.在侦察与目标截获过程中,为什么反差很重要?
9.许多侦察系统利用电磁波,试另举二种可用的辐射类型。    
10.在间瞄武器系统中为什么对目标的定位显得更困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7 1:17:57编辑过]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1-21 1:37:59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第二章  光    学

    引    言

    人眼是基本的视觉侦察器材,而望远镜则是人类最早用以扩展视力范围的一种工具。当代的侦察与瞄准器材仍然在应用纯光学技术,在侦察与瞄准望远器材中,新型的棱镜式双筒望远镜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其他类型器材正获得广泛的应用。
    本章讨论纯光学系统和人眼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人    眼

人眼的构造
    人眼是用途极其广泛的多功能光学系统,它的动态响应速度远远胜过其他任何单一的光敏器材。在正常环境中,人眼通过双目的立体视觉摄人物像,由眼与大脑之间的神经来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工处理所感觉到的物象。人眼有很强的调节能力,极高的对准精度,并能分辨色彩和色调。日间人眼的工作性能最佳,但也能在相当暗淡的光线下工作。一般人眼的垂直方向视场约为30度,水平方向视场约为40度;视觉良好的圆形视场区相应张角约为10度,而最佳中心视场区相应张角仅为1~2度。但视场边缘对运动物体的察觉能力相当大,其水平方向接近 180度。
    人眼的主要光学构造示于图2.1。
   图2.1  人眼剖面图
    人眼中含有一个由胶状透明组织形成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它在将外界物体聚焦成象于视网膜上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在晶状体后面也是一种胶体物质,称为玻璃体;而在晶状体前面则是含有微量盐份的溶液,叫前房水,由角膜包住。睫状肌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使不同距离的外界物体能正确聚焦戍象,这一过程即所谓调节。但由于各胶体物质都具有与晶状体相近的折射率,因而晶状体的聚焦功能相当弱,大部分聚焦功能是靠角膜外凸才实现的。
    视网膜包住整个眼球的后部。它是一种复杂的多层组织,能将光能转换为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区的电信号,从而产生视感觉。在视网膜从后倒数第二层中有视锥和视杆等光感受器,通过其光敏物质外层,这些光感受器才能进行能量转换。其中,视杆的光敏外层已验明为视紫红质。视神经与眼球接触处称为盲点,它是视网膜中唯一的在任何条件下都无光感的所在。
    中央凹是在视网膜上的直径约1.5毫米的浅凹窝,光轴上的远方物体就在该处聚焦成像。该处只有视锥,这使中央凹在白天具有区分细节和颜色的能力,但在夜间会失去这种能力。物象偏离中央凹的张角增大则视锥密集度迅速降低,张角大干20度时只剩有视杆作为光感受器,而视杆是夜间观察外界物体的主要传感器。
    如图2.1所示,视网膜具有很明显的曲率。光线以一与光轴成很大的角度射入眼内并聚焦于视网膜上的一点时,该点则位于眼球后半球接近边缘处,该处完全布满视杆,这时的视觉就是边缘视觉。伴随边缘视觉,通常出现凝视反射,在凝视反射过程中,眼球不断运动,使外界物体图象投射到视锥集中的中央凹区,从而进行精细观察。
    大约有1*10^8个视杆,但视锥只约有6*10^6个,而视神经纤维组织也仅有1*10^6根。因此有些视神经纤维组织分别与很大一群视杆相连,这些视杆群能将许多光线的效应叠加到视网膜上一块相当大的区域内。通过许多视杆而将光线汇总,提高了在暗淡光线条件下的信噪比,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对细节感知能力的减弱。相反的是,单根视神经纤维组织仅与一小部分视锥连向大脑,且大都集中在中央凹区内,这就说明为什么视网膜上的中央凹区会有辨别细节的视觉。

亮视觉
    白天的视觉就是亮视觉。有一部分视网膜差不多完全由视锥组成以适应白天观察,这些视锥只要有3*10^-2坎德拉/米^2左右的亮度就会激活起来,而亮度大于此最低值一百倍时,人眼达到完全的亮适应。人眼能忍受的最大亮度约为3*10^5坎德拉/米^2。日间视网膜部分还有色感能力。

微光视觉
    微光视觉是与视杆的响应联系在一起的,由它决定低亮度时的视力。视杆在亮度低于2*10^-2坎德拉/米^2时被激活,亮度水平为3*10^-5坎德拉/米^2时,人眼达到完全的暗适应,亮度水平低至3*10^-7坎德拉/米^2时,仍还具有视觉。达到完全暗适应的时间取决于光照条件的变化情况,一般从高度亮视觉转为微光的阈值视觉需时30分钟,这是因为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在视杆内凝聚有效的视紫红质。这种物质一经曝光后,便化学分解迅速变白,从而刺激视神经。对视神经的刺激量只取决于视紫红质吸收光能的数量,而与光线颜色无关。这就是微光视网膜无法辨别颜色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夜间分辨不清颜色的原因。

暗适应    
    暗适应的基本特点如图2.2所示,所描绘曲线表示在不同的予适应光强下,暗适应时间与引起视觉的阈值刺激量的关系。

图2.2  暗适应曲线
     由此图可见,虽然视锥与视杆都能立即产生适应,但是在人眼离开予适应亮度之后,在只经历较短时间暗适应的条件下,决定视觉阈值的是视锥。可是视锥很快就达到其极限视觉阈值。而视杆的视觉阈值却能继续随暗适应时间而变化。还可以看出,当予适应亮度逐渐下降时,暗适应过程也随之缩短,从视锥到视杆的两个适应阶段就越不易区分,予适应亮度降至最低值时,暗适应也就完全由视杆所决定了。
    图2.2中的数据实际上是以白光为予适应亮度,而以亮度可控的蓝色闪烁光作为检验阈值的光能得出的暗适应曲线。当予适应亮度场和用作检验视觉阈值的光线使用其他波长时,其暗适应特点仍然是类似的。总的来说,如果予适应光的波长较长,而用以检验视觉阈值的光波波长较短,则暗适应过程就越短。
    这样就提出一个要求:为了保持暗适应性,在野战条件下应该戴上红色护目镜。但试验表明,红光的最低可见亮度约比蓝光要大100倍,因此,提高人眼在已适应黑暗条件下的敏锐性的办法就是以较弱的蓝光向所需观察的区域照明。这还有一个好处是易于保持隐蔽性,因为蓝光类似天然磷光,不易为敌人发觉。在林区与海洋环境下尤其如此。
    人眼面对脉动光源之后,例如面对枪、炮的闪光,暗适应的恢复速度在开始时可望进行得较快,即比面对同样亮度的稳定光源后恢复得快。但若闪光持续下去,视力的恢复也就会与面对稳定光源后的恢复过程一样缓慢了。
    以上只是以能看见或不能看见外界物体为标准来进行讨论的。如果还要求能看得相当清晰,暗适应时间则还要更长些,而且最低可见亮度也应更高些,这些都取决于到底要求看清到什么程度。例如,达到标准目视敏锐度,即对细节的极限分辨角为1分所需的最低亮度为3坎德拉/米^2,比仅仅感知视觉信号所需的最低亮度高出4个数量级。
     暗适应速度也与观察时目标的背景的反差有关,见图2.3。反差越高,所需的暗适应时间越短。
    
图2.3  暗适应与反差的关系亮适应
    亮适应比暗适应性快,敏锐视力完全恢复仅需10分钟左右。眩目的强光之所以降低人们感知细节的能力是由于光在眼内形成散射,因而降低了反差。刚看过一个很亮的目标,立即再观看一个亮度只及前者亮度1%的物体时,人眼也差不多可以立刻予以发现。这在夜间开亮汽车前灯沿农村小路行驶时是常能感受到的情况。

中介视觉
    在亮度为10^-3坎德拉/米^2--1坎德拉/米^2的中等亮度范围内,视觉既由视锥,也由视杆决定。这部分视网膜位于中央凹与网膜边缘的中间部位。中介视网膜区承担微光(曙、暮光等)视
 觉,特别是在出现珀金杰现象[①珀金杰现象系指两种不同颜色的相对亮度随其绝对亮度而变的现象。在微弱照明下,绝对亮相同的红色和兰色比较,兰色看来要比红色亮得多,这就是捷克学者珀金杰1825年发现的现象,称为珀金杰现象。译注]的过程中起作用,可由图2.4予以较形象的说明。该图中表示了视锥与视杆的相对波长响应。
    图2.4  视杆与视锥对波长的响应特性
    由图可见,人眼最敏感的波长已由白天(视锥承担)的 0.55微米转变为已经暗适应时(视杆承担)的0.5微米。因此,在正常光线条件下所看到的亮度与一些色彩,在微光条件下就变得不同了:与已适应亮光的人眼相比,已适应黑暗的人眼对红光的敏感度相当差,但对蓝光则要敏感得多。这种人眼最高敏感度的改变即称为珀金杰位移,它说明了为什么在曙光或暮光条件下人眼的色感觉会变化。因此,当光线减弱时红色与兰色的相对亮度就发生改变,在白天与蓝色物体相邻的红色物体看来要亮些,但亮度下降时红色物体就显得比兰色物体要暗。
    物体韵颜色消失之后就更难于识别了。因为此时亮度的变化使得物体自身与其阴影显得难以区分,而这些明显的阴影又使得立体视觉受到干扰,从而使对距离的判断产生困难。

瞳孔反射
    图2.5表明在使用和移开320坎德拉/米^2这种亮度时眼瞳孔的变化。已适应亮光的人眼重新扩张瞳孔所需时间为半小时,但面对中等光强时再收缩瞳孔仅需10秒钟。
    图2.5瞳孔反射
    瞳孔反射可使视觉能力趋于最佳。在光线较暗时光子噪声与绝对信号量是视觉的主要限制,此时瞳孔扩张以增大光线收集能力;光线较亮时人眼的成象功能则成为决定性因素,此时瞳孔收缩从而达成衍射效应与人眼睛的象差之间的最佳平衡。瞳孔反射还能降低视网膜亮度以加速对黑暗的适应能力。
     图2.6  目视敏锐度与瞳孔直径的变化关系

目视敏锐度    
    人眼的目视敏锐度是对实际物体细节看清楚能力的度量,与用来定义光学器材空间阈值性能的专门术语“分辨率”同义。它的定义是被分辨物体的细部对向人眼的最小张角的倒数。用以测试人眼最小张角的标准测试物体是一根条形直线或一组黑白相间但其间隔越来越小的条形图案,在临床测试中也常用其他形状或字母。物体刚能被分辨的最小角度称为极限分辨角,也就是单条直线最小宽度对人眼的张角,或条形图上两相邻线对人眼的张角。
 视角一般以角度单位中的分来度量,故目视敏锐度的单位为分的倒数,当所论及的是条形图案的刚可分辨线对的频率时,也可称为每分的周期数。
    目视敏锐度随环境亮度而变化的关系示如图2.6。
    由图2.6可见,  目视敏锐度从视觉阈值亮度时的0.02分^-1左右升到亮度为3X10^3坎德拉/米^2时的最大值1.7分^-1。该值所相应的最小可见物体尺寸的视角分别为50分及0.6分。这又分别相当于在距离为1公里处的15米及0.15米物体的大小。只要还有些光线可以感知,那么总可保持一定的视觉形象,即使在无月之夜,虽然此时目视敏锐度很低,也有可能分出天空与地面。在规定的光线与反差条件下,临床测试中正常的目视敏锐度定为1分^-1。
    目视敏锐度随目标区反差的变化如图2.7所示。

    图2.7  目视敏锐度与目标反差的变化关系
    另一重要因素是衍射效应。它是由于瞳孔尺寸有限而产生的,在光亮条件下,当瞳孔尺寸收缩成最小时,衍射效应就成了影响目视敏锐度的主导因素了。就象使用任何光学探测器材一样,视网膜粒度(即光感受器密度)决定最高分辨率。如果想感知视网膜上的一对图象是相互分开的,那么两个图象间必须具有容下一个光感受器的间隔。衍射效应会将图象的轮廓散射开,因此两图象间不能截然分清而在两图象间造成一个“灰色区”,从而使视网膜对此灰色区产生可能区分得清,也可能区分不清的后果。
    将在以后有关光学器材一节中讨论的定义分辨率的瑞利准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眼。
    对于已暗适应的人眼,瞳孔是全张的,因而球形象差与色差会引起散焦现象,从而使目视敏锐度降低。总的说来,最佳日视敏锐度在瞳孔直径大约为2.5毫米时出现。
    目视敏锐度在视网膜内的不同位置其值是不同的。白天在视网膜中部(尤其在中央凹处,  该处视锥感受器紧密地结合成一体)目视敏锐度最大;  由中央凹向两侧偏移40度时,该区的日视敏锐度就下降到只有在中央凹处的5%,这样,必须放大20倍左右才能以与最大目视敏锐度同等的清晰度看清边缘视场处物像的细节。
    照度低时,虹膜张开较大,此时由视杆决定视觉,人眼变为色盲,且中央凹变为盲点,因为视锥此时已无反应灵敏性了。

游标敏锐度
    游标敏锐度是指人眼对两个目标对准的能力,例如对两根直线或十字丝的对准。人眼的游标对准能力是很高的,且对准的可重复精度要优于5秒(角度)。因此,游标敏锐度比一般的目视敏锐度要高出一个数量级。用双线去夹一条线时,游标敏锐度最佳;其次就是以一根直线去对准十字丝或使两根直线对接;但对两根直线的重叠程度观看则游标敏锐度不如前两者。这种性质在设计合象式测距机及瞄准标杆时已加以考虑了。
    人眼能发现的在明亮背景中的最狭窄黑线条,其视角可小到约为1秒,这种能力易为如下事实所证明。那就是依靠这种游标敏锐度可在相当远的距离上看出一根鞭状天线。
    人眼对运动物体的感知精度约为10秒(角度)。可察觉的最慢运动约为每秒钟10分(角度);而最快运动则在每秒钟200度时也能感知。

人眼的感衬度
    在确定亮度绝对值时,人眼是个相当差的光度计;但人眼又是个亮度与色调的优良比较器。图2.8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亮度下人眼能察觉的最小亮度差的变化。
    图2.8  人眼的感衬度立体视觉与错视觉

    立体视觉即双目视觉,是两眼与大脑相互间交互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一种由睫状肌的调节及会聚作用产生的,并与对周围所熟悉环境的透视关系相结合的更高级的视觉。目前对立体视觉尚未能从神经生理学角度予以明确的解释,人的双眼之所以能获得统一视觉可能是由于出现在两视网膜相应区域的一对图象在大脑皮层内形成了生理融合。每一视网膜的左、右两侧均有视神经束相互连接,这些视神经束在到达大脑皮层前是分开的,到达大脑皮层后就产生立体图象的融合功能。这一过程是形成良好的双目视觉的前提,又是设计现代双目棱镜望远镜的基础。
    单眼估计距离的能力和对目标轮廓的立体感觉是很不理想的。双目观察时,两眼视线的会聚有助于较好地估测距离,但有时也会造成错视觉,最为人熟知的是某些对距离远近易形成相反感觉的几何图形,如内克斯立方体。
    还有一些错视觉有很明显的军事意义,例如,在黑暗背景中的一个固定光点看起来似乎在无规则地幌动。不断变换人眼观察的位置,并避免定睛注视可消除这一错视觉。又如,飞机上利用闪烁灯光,也有助于使所谓‘自运动”错视觉消失。
    目视旋晕错视觉在有旋转加速时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黑暗背景中的一个光点在旋转加速时看起来似乎是向旋转方向运动,但当旋转加速度为零时,看来光点好象又停止运动了;减速时光点看来则好象向反方向旋转。
    目视重力错视觉在直线加速时产生。如同目视旋晕错视觉一样,也是由于控制人体平衡的听觉器官中前庭感官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这种错视觉能使人在飞机中判读灯光照明仪表盘面数字时读错,而且当飞机驾驶员试图着陆时加速度超过规定数值后会使他有一种机头上翘的印象,这实际上是参照航空地平仪而产生的错判,实际上飞机仍然在向下俯冲。
    还有一些出现于夜间闪光条件下的目视错视觉。对忽隐忽现、摇曳不定的闪光感觉停止了,眼前出现的是连续不停的光。这时的闪光频率称为临界停闪频率,这一频率值随光的强度与目标大小而变化,通常其出现范围为每秒20~50次。停闪频率是电视一类显示系统连续显示图象的基本依据。光的闪烁不定会在人的大脑皮层中产生反应,使人焦燥不安或眼花缭乱,对敏感的人甚至会产生癫狂意识。
    两个或多个静止的光源相距很近并彼此延迟一段时间相继发出光线时,会使人感到是一种移动的光源,这一原理已应用到某些显示器上。

目视搜索时间
    搜索一个静止的图象显示所需时间决定于凝视时间(约为 0.3秒)及显示器对人眼所成的视角。人眼的圆形清晰视区一般取为10度,故计算搜索时间先需确定以视锥角为10度的整个圆形视区不重叠凝视所需的次数。例如,目标区相对的水平与垂直视角分别为16度与12度,则搜索时间需时一秒左右。反差小时需要的时间会长些。
    搜索活动目标时人眼必须不停地移动,为的是能用中央凹视场恰当地看清全部细节,但是不需要的目标往往会掩盖住所需观察的目标。双眼必须准确地按照目标运动速度移动,否则目标图象将越出视网膜以外,使图象模糊,难于看清细部,而目标运动越快,就越难看清细节。尽管观察人员在目标慢速运动时能以其良好的边缘目视敏锐度视察目标,但这种边缘目视敏锐度对快速运动目标却没有多大好处,因为对这种目标需要的是良好的中心目视敏锐度。
    以上各种目视效应对电视显示装置都很重要。因此,必须考虑所需显示的所有有关信息与显象管屏面扫描速度之间的综合平衡。理想的是电视系统能适时地仅仅显示当时所需的情况。

    光学仪器的设计

引言
    人眼有惊人的动态响应范围,约为10^12 :1,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单一光敏器件。但是亮度降低时人眼看清细部的能力变差,直至最多只能看见大物体的存在而不能对其进行仔细识别。这是因为暗适应后的目视敏锐度较差,在低照度条件下利用视杆,即边缘视觉比利用视锥的中央凹视觉有效。这一点在夜间侦察活动中对视觉感知有重要意义。
    使用光学器材的目的是提高人眼性能从而使瞄准更为精确,对景物的观察更为细致,这在低照度条件下更为需要。使用光学器材能将目标放大若干倍因而更易于看清目标,但视场也因此按比例缩小,因而瞄准误差有时会增多。如果视放大率超过衍射极限,对细部的辨认也就再也不可能进一步提高。实际上光学瞄准具的视放大率即使是一倍也比只用肉眼瞄准有好处,因为瞄准具瞄准标志(十字线等)可以精确地重叠在象平面上,无需再从准星照门瞄向远方目标了。
    设计任何一种光学器材,视放大率必须与所有相互关联的各种因素统筹兼顾地一起考虑,在一般情况下,用作侦察器材时 (如双筒望远镜)视放大率应较低而视场应较大;用于目标测定器材时则相反,要求视放大率较高而视场可以较小。

最佳视放大率
    光学系统中物镜的直径可以做得比人眼瞳孔直径大得多,因此能有较强的集光能力,并提高了分辨率。有关分辨率的极限分辨角a由瑞利准则给出:
    a = 1.22 (l/D)
式中,a系刚好能为光学器材将目标分开看清时的远方两个点目标对该器材所张的最小角度,在特定条件下它等于人眼视角;D为物镜直径,l为光波波长。典型的物镜直径D = 50毫米且 l  = 0.55微米,故
    a = 1.3610^-2 毫弧度
      = 5*10^-2分(角度)此a值约为白天照明条件下人眼最小视角的1/20。故为了与人眼分辨率匹配,充分发挥物镜的分辨能力,光学视放大率应以 20倍为最好。视放大率小于此值,会使可获得的分辨率降低;过大则只能使图象显得粗糙,同时图象亮度也会地降低。
    在低照度条件下,光学器材不可能与人眼的分辨率相匹配,因为如果要做到这点则光学器材的入射光瞳(即物镜直径)与视放大率都需要设计得很大。而实际上军用光学器材绝不会在夜间用物镜直径决定的极限分辨角来进行观察。    
    图2.9表明7*50夜用望远镜对目视敏锐度的影响
    图2.9  低照度下人眼视力的提高
    物镜直径比已暗适应的人眼瞳孔直径要大得多,故能从所观察景物汇集更多的光线,这样就能在视网膜上产生一个放大图象。其效果实际上相当于将目视敏锐度曲线向视角较小的位置移动了。新位置上曲线相应的视角乘以近似于视放大率的系数,就可得到与原先未放大时目视敏锐度相当的视角。稳固架设的7* 50双筒望远镜可将人眼的有效目视敏锐度提高约7倍,并以50倍集光能力保持放大后图象的亮度与放大前的图象亮度相同。这种光学器材能将军事侦察行动延续到在娥眉月的照度条件下时还能进行。该器材并能在薄暮和拂晓时使用。若手持使用7* 50的双筒望远镜,由于手的颤抖,会降低其对细部的辨认能力,其观察效果只与稳固架设的4倍双筒望远镜相当。实际上,如果手持式双筒望远镜的视放大率超过10倍,那就难于有效地加以利用了。
    如前所述,目标的能见度还受视场亮度、目标与其背景间反差的及现场景物复杂程度等等的影响。细长目标,如火炮身管及以天空或其他明亮物体为背景的鞭状天线等,即使其实际相应视角比按衍射极限确定的视角小得多也能分辨得出;但如目标在很复杂的场景内,则其实际相应视角需要此衍射极限分辨角大一个数量级,目标才能被分辨出来。

光学景深
    光学系统中的衍射对其性能还有另一种效应,称为光学景深。
    一个点光源成的象是一半径为r的衍射圈,此处
    r = 1.22(lf/D)式中f为物镜的焦距;
    D为物镜直径;
    l为光波波长。
    来自两个不同距离物体的图象;其衍射圈前后相互重叠连接,就形成了图象的焦深;只要该两物体的图象能位于最佳聚焦范围内,都应认为该二物体在象平面内得到了合理聚焦。物体所处空间中,相应于物体能被合理聚焦的整个范围的远、近界限即称为景深。由于焦深与衍射密切相关,因而小直径物镜的焦深显然比较大,而此时的衍射效应也最为明显。更确切地说,焦深取决于衍射圈半径,,而r可写为:
    r = f/d * 常数

    由此可见较大的f/D值得到的景深较大。f/D值也称为“f数”或“光圈数”,还可称为光学系统的“相对孔径”。这三种名称都可以通用的。实际上表明透镜技术性能时常用f数表示,如F4与F8等分别相应于f/D=4与f/D=8等,。F8透镜的焦深比F4大,但其视场比F4透镜的小。因此,必须兼顾侦察中对较大视场的要求与识别目标中对高分辨率的要求,不能偏废。从识别目标的要求来看,为能仔细观察,必须有高分辨率,因而主要的是要用大孔径透镜,但这就限制了焦深,并增大最近的调焦距离;另一方面,侦察所要求的则是大视场,视放大率则可以较低。
    在使用固定焦距的夜视器材中,因光子噪声的限制不需要对远距离调焦。但对近距离观察的器材却常需调焦,由此也增加了器材的复杂性并易损坏器材。

光学系统诸参数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点示于图2.10。孔径光阑限制物体射入光学系统的光线数量。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则是孔径光阑经过光学系统分别在物空间和象空间所成的象。入射光瞳位于物镜上时,则物镜既控制进入光学系统的光能量,又决定系统的分辨率。出射光瞳位于主光线与目镜右侧光轴相交的平面上。从最靠近人眼的目镜表面到射出光瞳的距离称为眼点距离。为达到最高的目视敏锐度,人眼的位置应处于出射光瞳处,且此时出射光瞳应与人眼瞳孔同样大小。
   图2。10  光学系统主要参数
    视场光阑是确定视场大小的,因为这个光阑阻挡住了目标上距光轴更远一些的点投向光学系统的主光线。还有其他类型的光阑,例如用在光学系统内切断杂散光光线的遮杂光光阑,以及消除多次反射光的遮光板等。
    上述各光学参数,其重要性对军用侦察器材尤为突出。

    光学系统质量的评定

条形图样分析
    在前面讨论人眼的目视敏锐度中曾指出,通常是以条形图样来测试观察人员的极限分辨率。此图样有一系列宽度相等的黑白相间的条纹,但白条与黑条的间隔及其宽度都逐渐缩小,直到被测试者正好不能分辨一对相邻的黑白线为止,以此作为其极限分辨率。这种以每毫米几对线,或每毫米几周表示的线条极限值,反映了观察者眼睛不再能分清条形图样中亮暗转变差别的空间频率。这些也完全适用于对光学器材的评定。
    对单个军事目标的视觉感知能力,可用目标上最小尺寸范围中所包含的可分辨线对数为自变量的函数来表述。为了获得 50%的正确概率,对最小尺寸为2.3米的主战坦克的识别测试表明:
    1.发现目标,需要对每一等效目标最小尺寸的范围中能看清1.0±0.25对线,即平均2根线;
    2.对目标定向,需要对每一等效目标最小尺寸的范围中能看清1.4±0.35对线,即平均2.8根线;
    3.识别目标类型,需要对每一等效目标最小尺寸的范围中能看清4.0±0.8对线,即平均8根线;
    4.看清目标,需要对每一等效目标最小尺寸的范围中能看清6.4±1.5对线,即平均12.8根线。
    上述含意图解于图2.11。
    图2.11  条形图样分析标准
    还有另外一种表明高、宽两维的发现与识别标准,这就是用黑色和白色光点综合评定图象。以光点数(象素)作为图象质量的标准。例如,在纵横幅比为4*3的图象显示屏上,发现一辆“陆上流浪者”牌越野汽车需500个象素,能看清其形状需1300个象素,准确识别则需5000个象素。要求图象超过20,000个象素的情况是很少见的,至少在野战条件下是这样。

光学传递函数
    从概念上说,图象以条状图样进行识别与看清的方法可以发展为对光学或光电系统性能进行定量评定的方法,而这种定量评定的方法类似于对电子放大器性能的评定。光学器材输入的是反差与空间频率均有变化的条形图样,而对其输出性能也就可以用反差与空间频率评定。输出与输入之比即为光学传递函数,用它来表明以频率为函数的光学系统性能。就人眼的光学传递函数来说,空间频率为2周/度时反差灵敏度最大,频率降低时反差灵敏度因眼睛颤动而下降,频率增大时又因象差、衍射及眼内接受器官的尺寸不够大等原因也下降。
    图2.12  人眼的光学传递函数

     军用瞄准与侦察器材

概略瞄准具
    最陈旧的瞄准方式就是前为枪口准星、后为人眼贴近的照门的概略瞄准具。照门为V形、U型或环形,准星通常为楔形,也可是圆形。这种装置使人眼的游标敏锐度得以发挥作用。
    尽管准星常用b射线激发而照亮,但光线暗淡时使用准星照门仍然不方便,而且因照门与眼睛之间距离太小而使得瞄准缓慢,难以追随目标进行瞄准,且易丧失瞄准精度。
    很久以来,枪枝总是设计成这样一种样式,即使得射击者头部尽量少暴露在敌方火力下,而且尽可能将瞄准装置与弹丸弹道一致。但这种设计在射击时会产生向上的后坐和较大的侧向加速度,导致显著的瞄准误差。
    近年来直管式枪已发展为枪管与人肩部成一直线,枪身跳动大大减少,如EM2型及M16型枪。但其高瞄准线导致准星装置的复杂化。这样,为了提高瞄准精度和保护射手头部,整个瞄准装置的结构就比较繁琐,而且要正确地使用就必需有相当训练。
    夜间概略瞄准具现正在英国陆军及北约各国陆军中使用,其结构能保证在光线暗淡和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对轮廓不太清楚的目标进行准确的瞄准。这种瞄具虽然有好几种改进型,但其总的工作原理是照亮金属准星。采用的光源为氚,无需另设电源,寿命至少十年。

瞄准镜
    这种改良的瞄准具无非就是采用一般的内装十字线(或称分划板)的单筒望远镜,但十字线可以照明。望远镜有一定的视放大率以利观察;其出射光瞳的大小能与暗适应的人眼相匹配,故可提高其低照度条件下的观察性能;还适当地选定了眼点距离,使射手不致受后坐伤害。
    轻武器瞄准镜的主要构成示于图2.13,其视放大率约为3倍,采用的是基本的陆用望远镜的改型。
    图2.13  轻武器瞄准镜
    这种瞄准镜及大部分其他类似瞄准镜的孔径光阑就是物镜本身,当然,孔径光阑也可是遮光筒或是该光学系统某一透镜或光阑的象。出射光瞳是转象透镜的象,或是从目镜看其张角直径为最小的光阑象。人眼置于出射光瞳时,才能看到全视场。视场光阑形成视场的清晰边界,并可位于第一或第二成象平面上,成为瞄准标志。这就是十字线或分划板。  十字线一般者是蚀刻在一片玻璃上,但也可以是金属光阑上的十字丝。
    棱镜式的轻武器瞄准镜与半支双筒望远镜相似,现已为英国陆军大量生产,这些瞄准镜的透光性和光学质量均属上乘。
    现在英国陆军使用的步兵瞄准具,例如“屈勒克斯·苏特” L2A1型,是在“拉得”型瞄准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瞄准具的光学望远镜具有棱镜横向偏移结构,可保持操作时的舒适性。器材的视放大率为4倍,视场为8度,眼点距离为35毫米,并有橡胶接眼护圈以减少外来杂光。出射光瞳直径为6毫米,可与暗适应的人眼相匹配。射手在视场内见到的不是传统的十字线,而是一个瞄准标志,该标志由氚光源的红光照明,其光强变化由外部控制以适应周围环境亮度。用一双位套筒来选择两个距离调节范围:0-400米与400-600米。这种结构紧凑的瞄准系统,提高了步兵武器在夜间战斗中的威力,而且比传统的金属瞄准具的作用距离增大了。
    在本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火炮用大型瞄准镜实际上是成批生产的地面望远镜,其视放大率一般都较低(3倍),入射光瞳直径大到50毫米。低倍瞄准镜现仍在陆军中应用,但比以前要小而轻了。
    远射程火炮的瞄准镜需要采用视放大率较大的望远镜,并要求其视放大率能随大气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可变倍率远镜研制出来了,这种望远镜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使用过,其典型的视放大率为7-21倍。这些视放大率可变的望远镜乃是现代连续变信光学系统的先驱。
    较小的潜望镜式“瞄准盘”[①即俗称的“巴拿马瞄准镜”或“周视镜”。译注]适用于炮兵的间接瞄准射击,其视放大率为4倍,光学结构比较复杂。由于现代透镜镀膜技术的发展,现用“瞄准盘”的视觉效果比早期的瞄准盘清晰得多,图象也明亮得多。

视准式瞄准具
    视准式瞄准具能进行快速瞄准,这种瞄准具在只需用它来进行方向瞄准的火炮中用得较多。其原理是将十字线瞄准分划成象于无限远处,因而起到将“准星”移到目标上的作用。这意味炮手只需将十字线瞄准分划对准目标后即可触动发射装置进行射击。在进行方向瞄准时,用右眼瞄向十字线分划而用左眼瞄向目标。重要的是双目都必须自然地聚焦在目标上,现在又有了一种单眼视准式瞄准具,它能产生一束分离光线而将十字线分划的象重叠在目标上。对于这种瞄准具,眼点距离的大小不会成为问题,因人眼位置不会影响瞄准精度,因而视准式瞄准具具有便于使用的优点。

棱镜双目望远镜
    标准的棱镜双目望远镜结构如图2.14所示。
    图2.14  棱镜双目望远镜
    物镜就是孔径光阑和入射光瞳。每一支光路中的两块棱镜用以转象,这两块棱镜从而使这种望远镜具有一种特定的形状。6倍双目望远镜的视场约为8.5°。由于两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稍有不同,由此产生立体视觉,并由较高的视放大率和间隔较宽的两物镜的间距增强立体视觉。左右两支镜筒由一中心绞轴相连,可用以按实际的两眼间距离调整瞳孔间隔。
    通常以两项技术指标表述双目望远镜的性能:首先是视放大率,其次是物镜直径。7*50双目望远镜即视放大率为7且物镜直径为50毫米。手持双目望远镜的实用视放大率为3-10倍,倍数再高会使手的颤抖放大而使观察者无法忍受,专用的以三脚架支承的大型双目望远镜有15* 80及25*105等类型,并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具体的光学系统而言,其视场与视放大率是成反比的,但可将接目镜设计为带非球面的复杂系统以保持较高视放大率时的大视场。事实上,这类复杂目镜可设计成视放大率为10倍时仍能保持视放大率为6倍时的8.5°视场。    
    视场有两种表示方法:实际视场与表观视场。实际视场即望远镜的最大可见视域对观察者所张的视角;而将实际视场相应的视角乘以视放大率即为表观视场,表观视场是目镜设计中很重要的概念。举一些典型的例子,如三片式目镜一般的表观视场为 50°,而视场特别宽广的多片式目镜组可将其表观视场增大到 90°左右。表观视场太大,人眼扫视时就会感到不舒服,通过实践证明表观视场的最佳值约为65°。
    出射光瞳的直径等于物镜直径除以视放大率。出射光瞳的大小决定进入人眼的光能量,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指标。因为出射光瞳确定了光学器材能够发挥其最佳性能的环境光照条件。最理想的是出射光瞳与人眼瞳孔的直径相同,因为在这种状况下由双目望远镜所见的表现亮度与肉眼所见的亮度相等。如果人眼瞳孔小于射出光瞳,则人眼所见亮度尚能保持不变;但如前者大于后者,则双目望远镜所见图象的亮度将减弱,这对本来能在较暗光照条件下发挥其最佳性能的光学器材是很不利的。
    综上所述,可按下表设计不同的各类专用双目望远镜:
 出射光瞳直径与光照条件(207页表格)

    例如在直升机中持双目望远镜观察时,对大出射光瞳需要之迫切自可想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振动相当剧烈,很难准确地持镜观察。此时如为白昼,即使在最困难条件下,3毫米的人眼瞳孔也可保持落后在一5*40双目望远镜的8毫米出射光瞳范围内。
    出射光瞳的位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眼点距离过大也会限制表观视场。现装备的7* 50型双目望远镜其眼点距离约为20毫米左右。要使整个视场都能清楚地看到,并使双目望远镜发挥最大作用,人眼瞳孔必须与出射光瞳相互重合。    
    20毫米的眼点距离可用橡胶目镜护圈,它可以被挤压以适应戴眼镜观察者的需要,但对不戴眼镜的观察者,护圈的正常位置即能保证其双目正好与出射光瞳的位置适应。橡胶护圈能压扁可使戴眼镜观察者保持其瞳孔与出射光瞳适应,从而避免因二者不协调而引起的视场减小。较大的眼点距离还可防止人眼因振动冲击而被伤害。
    光学器材中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技术是在透镜与棱镜表面镀增透膜的镀膜技术。未经镀膜处理的镜面,从大气射入玻璃界面的光线约有5%被反射;但经最新的多层增透膜镀膜处理过的镜面,反射率降低到仅为0.15%左右。这种工艺称为光学镀增透膜。经此种工艺处理过的镜面很易辨认,因镜面一般有紫色或青色反光。在一具普通的由5件光学元件组成的望远镜中,光的总透射量约为60%,剩余部分均散射成不利于图象对比清晰度的杂散光。光学增透膜工艺可将光透射量提高到80%以上,因而使得识别与判定目标容易得多。
    军用双目望远镜的结构应该能经受住恶劣条件下的操作并应密封以防潮气侵入。中央调焦装置对民用望远镜是可以完全满足要求的,但对在军事环境中应用就显得不够结实。因此,军用双目望远镜不用难于密封的中央调焦装置,而是左、右目镜分别调焦。固定焦距式望远镜也已使用了多年,即以观察者的平均视力装定视度,免除了转动调焦装置的麻烦,维护及密封都比较容易。只要有足够的眼点距离,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戴校正视力的眼镜同时使用双目望远镜。
    军用双目望远镜强调要结实耐用,然而由此而制造得过于笨重也是不合适的。设计良好的军用器材必须重量轻,性能综合平衡好,且便于使用。因此,目前采用7*42双目望远镜做为理想的军用标准器材以代替原用的6* 30及7* 50两种规格,从而减轻了重量,并采新型屋脊棱镜,废弃了传统的棱镜式望远镜的外形。其目镜的眼点距离大,观察时方便舒适,采用了现代化的透镜镀膜工艺并改进了光学系统结构,因而观察时图象清晰明亮。

光学测距机
    光学测距机在很大程度上已由激光测距机代替(见第五章),但这种不需能源的技术设备仍然在继续应用。
    合象测距机依靠人眼的游标敏锐度,由两支望远镜(在其物镜前置有反射镜)及在中间的共用目镜组成。视场中出现的是在水平中线上、下两个侧向错开的图象,经过正确校正,此测距机就可显示出与视场中水平中线同样遥远的上下连续成一个完整的无限远的物象。此时如果再瞄向较近物体,则上下两个图象就侧向移位分开,此时再使棱镜或反射镜作侧向移动的调整,即可使两图象重合,其所需的校正量就是所测定的近方物体的距离量。
    体视测距机利用的是人眼的立体视觉敏锐度,可以把它比做是物镜间隔很大的双目望远镜。这样,视场内所有物体的立体视觉效果都增强了。测距可以用目镜内的游标或定标分划进行。如果使用的是游标,两支目镜中的立标会融合成立体视象,转动与距离分划相联结的手柄时,该游标的视象就会产生在空间前后移动的感觉,直到此游标视象看起来与目标所在的距离相等为止,此时距离数字即可从分划上读出。如果使用的是定标分划,人眼将两支目镜中的定标分划融合为一系列由近到远的立标,每一立标都注有数字;哪一个立标与目标图象的距离相同,则该立标相应的数字就可读作目标的距离。
    还有一种更少应用的测距机,其一工作原理是在同一光学系统中有两个视放大率不等的望远系统,类似于合象测距机,它也是在单一的目镜内看出两个图象,分别在中线的上方和下方,而距离分划就刻在中线上。测距机在方位角上稍加旋转,这两个图象也就在距离分划线上横向移动,其横向移动量取决于视放大率之差:通常一个为8倍,另一为7.5倍。沿中线移动的两个图象在某一点重合,于是重合点的距离分划数就可读作目标距离。
    现在视距测距仪仍然在使用,这是一种依靠调整视场光阑直径使其恰好与已知目标大小相同来估测距离的光学器材。双筒望远镜视距测距的原理与此相同,镜内分划就起到了可变视场光阑的作用,只是目标所张视角的大小以相应的密位为单位。由已知目标大小计算目标距离按下式求得:
  距离 = (目标尺寸(米)*1000/密位数)(米)

装甲战斗车辆的光学器材
    装甲战斗车辆的光学器材多年来已从简单的望远镜与潜望镜演变为精密而昂贵的多组分光学系统。由于有效地利用了镀膜技术,因而军用光学器材能比过去应用更多的光学组件,如图 2.15所示。这类光学器材中的光学系统一般都用棱镜作反射面,而不应用平面镜,因为棱镜既稳定又便于安装。但当需要反射面可以转动时,采用反射镜则比较轻便,易于驱动旋转。

图2.15  装甲战斗车辆光学器材
     坦克指挥员的潜望镜一般都有两个光学通道,一个低倍(1倍)率用作搜索目标,另一高倍(10倍)望远镜用以认清目标。高视放大率的出射光瞳直径取作5毫米,视放大率为10倍时视场为6°;视放大率为1倍时视场则为60°。

    今后发展趋势
    尽管在过去15年内光电瞄准具有了重大进展,然而人们仍需要这些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而且在恶劣条件下还能有效使用的光学系统。概略瞄准具将主要用于需要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武器,望远镜式瞄准具将更普遍地为各类武器采用,而视准式瞄准具也会继续使用。看来,今后微通道板象增强器的进展,尤其是它们的可靠性显著地提高以后将能满足轻型单目或双日夜视系统的需要。

附录  光学单位

    物理学及心理物理学单位[212页表格]
    光学单位(照度及亮度)是为了表示对于给定照度的视觉响应,但这样不易与焦耳与瓦特这些物理能量单位联系起来。下表中列出与辐射度量有关的各物理单位及相应的心理物理学单位:
    心理物理学体系中的基本标准是在铂的凝固温度 (2043.5K)时黑体辐射体表面的亮度,定义为6*10^5流明/球面度·米^2。
    光出射度与照度
    光出射度与照度一般均以流明/米^2(勒克司)表示。过去的英制单位为英尺烛(流明/英尺^2) = 10.764勒克司。一些标准值如下:

     阳光(在赤道中午)    105勒克司;
     60瓦灯泡            50勒克司(1米处)。

    发  光  率
    发光率与更惯用的术语“亮度”同一意义。因1流明/球面度 = 1坎德拉,亮度的单位更通用的是坎德拉/米^2。
    朗伯余弦定律指出:散射光线或在指定方向可接收到的光线,随反射面法线与给定的观察方向之间夹角余弦的减少而减少。由于粗糙表面各点的法线方向不同,按此定律散射光线的粗糙表面或辐射光线的类似表面,从各方向看亮度似乎都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各方向的亮度相同。这样的表面即称为均匀漫反射体或朗伯反射面,它可以表示为亮度1坎德拉/米^2的表面辐射π流明/米^2的光出射度。实际上许多表面都近似地具有这种性质(例如典型的电视屏幕,其亮度的变化范围为0.1至10^3坎德拉/米^2,且其总输出光量为0.5流明)。
    另外还有两种现仍使用的亮度单位,即:
    1)朗伯(L),定义为从一均匀漫反射体散射或发射出1流明/厘米^2的亮度。由此,1毫朗伯(mL)即为表面发射10流明/米^2的亮度,故
    
    1毫朗伯 = 10/π = 3.18坎德拉/米^2
    
    2)英尺-朗伯(fL),定义为从一均匀漫射体发射出1流明/英尺^2亮度。因
    1米^2 = 10.764英尺^2,故    1流明/英尺^2 = 10.764流明/米^2 = 1毫朗伯。注意:一反射率为R的漫射面被每单位面积E流明的照度照明时,其散射的光出射度为每单位面积RE流明,根据定义,此量与亮度为每单位面积RE朗伯或每单位面积RE/π坎德拉相对应,因此,与一入射照度为E流明/米^2(或E勒克司)相对应的表面亮度为(RE/10)毫朗伯或(RE/π)坎德拉/米^2。特罗兰
    特罗兰是视网膜所接受到的刺激量的度量单位,在数量上等于以坎德拉/米^2为单位的亮度与以毫米为单位的瞳孔直径的乘积。刺激度与亮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16所示。
    图2.16  照度与人眼刺激度的关系物理学单位与心理物理学单位之间的当量关系
    物理单位与心理物理单位的当量关系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取决于一系列主观变量:观察状态、观察者的年龄与经验以及光线的光谱组成。表示当量关系的数量因素按波长确定:波长
 为0.555微米时,1瓦特 = 680流明。这表明波长为0.555微米的1瓦特辐射通量与心理物理上的感受量680流明相同,而可见波段内的其他波长的1瓦特辐射通量所产的人眼感受量小于680流明。

     自我测验题
1.哪些因素决定人眼的分辨率?
2.设人眼最高分辨率为60周/度,计算一台19英寸、625条
  线、纵横帧幅比为4:3的电视屏上的光栅恰可辨识的距
  离。
3.肉眼刚刚看到2米高主战坦克图象的反差变化为2周,如
  人眼最高分辨率为60周/度,试计算坦克的距离。
4.下述两种侦察系统观察2米高且距离为2公里的坦克图象
  时,其感知程度如何?
(1)在晴日阳光下用肉眼观察;
(2)在明月下雪地手持7* 50双目望远镜观察。    
5。典型照相机的F数为1.4-2-2.8-4-5.6-8,如为保持
  底片所接收的照度不变,从一光圈数变为较高一档光圈
  数应怎样变换曝光时间?变换光圈数对照相机性能还有
  什么其他影响?
6.在良好的白昼光照下,地平线上有一5公里远的坦克,高
  2.5米,能见度良好,反差合理。试计算下列要求下所需
  的光学视放大率:
(1)发现;
(2)识别;
(3)看清。
这些计算出的视放大率与手持光学器材有什么关系?
在上述环境亮度条件下,设人眼分辨率 = 0.25密位(1周=0.5密位)。    
7.一瞄准具的望远镜视放大率为3倍,视场为8°,物镜焦
  距为100毫米。现欲用一新物镜及合适的外筒替换之以
  获得6倍的视放大率,试问新物镜的焦距应为多少?新
  的视场是多少?在新、旧两种情况中表观视场各是多
  少?
8,同一个单目望远镜,原本设计在较暗光线以至于在明亮
  星光的条件下使用的,问原来的物镜直径可能是多少?
  如欲在下述情况下应用,则物镜应改为多大直径?
(1)一般星光下;
(2)只用于日光下。
    在新、旧两种情况下物镜F数各应多少?
9,双筒望远镜中有一只镜筒的目镜视场上刻有密位十字线
  分划,用它观察侧向长为150米的船,其船首在0分划
  以左40密位处,船尾在0分划以右30密位处。试计算
  船的距离。如双目,望远镜物镜焦距为150毫米,则在十
  字分划线上船的图象全长应为多少毫米?
10.有一军用小型多用途单目望远镜,其设计意图是只用于
    白昼,手持或架设于矮三角架或锥杆上。如物镜直径为
  50毫米,则适宜的视放大率应是多少?并计算合理的
    视场与出射光瞳的直径。如此望远镜的尺寸希望尽量小
    些,应采用何种光学系统?怎样才能使图象亮度尽可能
    高从而与选定的射出光孔相适应?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1-28 4:11:41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3

第三章  图象增强

    夜间视觉

    如前所述,断定人眼在黑暗中不能看见是太极端了,但是 24小时连续战斗需要在黑暗中有良好的视觉,却是非常

重要的。前面讨论了人眼的功能与一些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的方法,但在本章开始时仍有必要再次论述人眼怎样才能

在暗淡光线条件下工作。
    人眼能够辨认细节的能力——即分辨率,是由视锥形成的。视锥还负责识别颜色。视锥对亮度的响应范围为3-

3*10^5坎德拉/米^2,称为亮视觉响应,3坎德拉/米^2相应于阴暗的白天。低于亮视觉响应范围的下限则人眼辨识细

节的能力迅速下降。在极其明亮的条件下,为保护视网膜,人眼的虹膜会收缩以限制过多的光能量落到视网膜上。

3*10^5坎德拉/米^2为人眼能容忍的上限亮度。
    视杆比视锥对光线要敏感得多,但相当多的视杆往往只能共同与单根神经纤维组织相连,因而感知细节的能力较

差。另一方面,视杆的这种相互连结却可使信号汇总在较大的视网膜区上,从而提高了信噪比。当然,付出的代价是

降低了对细节的辨认能力。视杆可在低于3*10^-2坎德拉/米^2亮度下发挥作用,而人能完全暗适应的亮度可低至约为

3*10^-5坎德拉/米^2。完全暗适应需时约30分钟,此即在视杆中形成视紫红质所需时间。
    因此,问题就可用很简单的方式加以说明了:应将现场景物的照度提高到视锥可以起作用且能看得相当清晰的水

平以确保完成所需的任务。表1列出以勒克司及英尺--烛光表示的各种白昼与夜间的照度。
 表1  白昼与夜间的照度等级 (以勒克司和英尺-烛光为单位)[219页]
    从表1可见,例如为将阴暗星光下的亮度提高到黄昏朦影的亮度,亮度需增大约10^5数量级。有时提高夜间视力可

借助于纯光学器材,如夜用双目望远镜。尽管如此,这样的提高还是有限的,而且即使在月光下可用,但却不一定能

用于星光下。在人眼处于视觉阈值时,由于光学系统造成的光损失,使用光学器材时反而会使观察效果更差些。为了

能在夜间大幅度地提高视力,必须采用一些光电器材使图象亮度比肉眼所见景象高出许多倍。被动式光电侦察装置有

两类:一类是利用周围可见光再加上从当时景物反射出的—些夜空光线,即本章所述内容;另一类是利用当时背景中

目标发射出的热辐射,将在下章讨论。

    夜空辐射及近红外辐射

    夜间景物所接受到的辐射来源于不同的辐射源。这些辐射源有反射阳光的月亮、行星、其他星体及天空的辉光等

图3.1  日光、星光及某些黑体的辐射分谱照度特性
     由图3.1曲线可见,这种夜空辐射既出现在光谱中由0.4微米到0.75微米波段中的可见光部分,也出现在直至2

.0微米左右的波段中的近红外线部分。因此,只要能利用四周环境中的大量近红外照明能量,夜视光电装置的效用就

会更为显著。这种光电装置必须具有三个功能:首先必须能搜集可见光波长与近红外波长两波段中的光子并转换为电

子;其次,必须能通过电场加速电子以增大其能量(即放大过程);最后必须能将高能量电子再转换为可见光波长的光

子。
    按上述方式工作的装置即称为象增强器,其简单的工作原理示于图3.2。
    图3.2  象增强器

    光电阴极

    从目标反射来的辐射能由物镜聚焦到光电阴极上。光电阴极系由一种吸收电磁辐射能量后能立即释放出电子的物

质构成,这种吸收辐射能后释放出电子的过程称为光电发射。

光电发射
    关于光电发射,有三点性质是很重要的。首先必须了解的是无论辐射强度如何,只要入射的辐射线频率低于某一

极限值就不产生电子发射;其次必须记住的是所发射电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入射的辐射频率;最后一点是在每秒钟内发

射出的电子数量(即电流)与辐射强度成正比。    
    发射出的电子能量按爱因斯坦公式计算:
    E = hf - w式中,E=电子能量(电子伏特);
    f=入射辐射频率;    
    h=普朗克常数(4.14X10^-5电子伏/秒);
    w=光电阴极的逸出功(电子伏特)。
    由此式可见形成光电发射的最小频率f0出现在 E = 0= hf0-W时,也即  hf0 = W W称为逸出功,对金属而言此值

比较高,相应的f0则位于光谱的紫外部分。为获得能在光谱中红外部分内工作的光电阴极,需要比单纯金属的逸出功

低得多的材料。实用的光电阴极是多层的,系由若干种元素形成低逸出功的半导体层构成。很有实用意义的一点是:

给定区域中每秒钟发射出的电子数在很宽的光通量范围内与入射照度成线性关系,因而可在图象显示装置中再现出良

好的半色调图象。

材料
    光电阴极一直应用多种不同的材料组合制造。早期的阴极称为S1,即银氧铯光电阴极。这是第一种实用的材料,

曾经广泛地用于主动式红外系统中,但灵敏度差且热噪声干扰大。S25光电阴极由钠、钾、铯及锑组成,响应性能远远

优于S1,至今仍在多种光电器件中得到应用。更新一些研制出的材料是敷铯砷化镓半导体,它具有大而均匀的波长响

应性能,而且还有这样—种优点:用半导体加工技术可以按预定的方式制造这种材料,一些光电阴极发射器的响应曲

线示于图3.3。
    图3.3  光电阴极性能曲线

    象增强器单级象管

    在单级象增强器中,所见景象是聚焦在光电阴极上的。电子释放后由一约为15千伏的电场加速并射问以镉激活的

硫化锌荧光屏上,这些高能电子将镉原子激活,因而镉原子以光谱中可见光部分的荧光辐射其过剩能量。这样,在光

电阴极的荧光屏上就呈现出与红外图象逐点对应的各象点,于是红外图象就转变成可见光图象了。这种图象的增强之

所以能实现,正是由于电子经 15千伏电场加速后每一电子都有足够的能量激活许多镉原子。每输入一红外能光子,就

可输出许多具有可见光能的光子。

特性
    性能良好的象增强器首先得有良好的转换系数——荧光屏上可见光图象光强与聚焦在光电阴极上的景物图象的光

强之比,这就是象增强器的增益,现代单级象管的增益通常为50。除此而外,象增强器还必须有清晰的分辨率,它表

示在图象中能观察到的最小细节。象增强器在反差约为20%时其分辨率可达每毫米 40对线,即分辨率为每毫米40对线

时,调制传递函数为20%。分辨率受荧光屏厚度的影响甚大。背景亮度低对分辨率会有好处。对荧光屏亮度的度量应

在光电阴极不受光照时测定,荧光屏亮度应尽可能的低,以免引起图象反差的下降。荧光屏发亮而引起反差降低的原

因在于象管内产生的噪声。

级联象管
    单级象管的缺点在于在星光条件下,当需要快速发现目标和识别目标时,显得增益不够大,观察者的眼睛必需完

全暗适应才能与具有最佳增益的单级象管的图象亮度相匹配。为解决这一问题,研制了多级即级联象管,从而有可能

获得极大的增益。例如,将阴天星光下景象的亮度提高到薄暮或拂晓时的亮度需要视放大率10^3倍。这可用一3级象管

实现,其中每级的增益为50就够了。各单级象管以光学纤维制成的光学纤维面板互相耦合在一起(见图3.4),因而可

使图象从一个曲面上以最小的能量损失传递到另一弯曲方向相反的曲面上。实现这一要求的技术是先进的,费用也是

昂贵的。象管内部噪声的累积效应将导致荧光屏发亮,正是这一原因使得多级象管的级数在实际应用中不能超过
 3级。与单级象管相比,级联象管的图象质量较差,因为3个单级象管的累积象差对图象影响较大,而且重量、尺寸及

费用都必然随之增加。3级象管中六个光学纤维面板导致荧光屏边缘部分的亮度显著减弱。
    图3.4  三级(级联)象管
    如图3.4所示,3级象管的电压虽高(45千伏),但各象增强管的耗用电流却较低。用U-2规格电池,一个标准的3级

象管能工作60小时以上。

通道式光电倍增管
    一种获得高亮度增益的更为新颖的方法是应用:二次发射通道电子倍增原理。快速运动的电子穿透物质时会与原

子外层轨道中的电子相撞,从而在其运动轨迹上形成一系列电离。高电压施加于所用材料两端时,这些二次电子本身

即被加速,再次形成二次发射。这种现象可以诱导到半导体玻璃管中或内衬半导体玻璃的管中(图3.5),用这些管子

组成光学纤维镶嵌结构通道板并置于光电阴极与荧光屏之间(图3.6)。因电子包含在玻璃管内,无需进行静电聚焦。

电子增益与通道的绝对尺寸无关,而是决定于通道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以及两端所加电势和所用材料的二次发射系数

。这种通道式光电倍增管尺寸很小,其一般长度与直径仅为500微米与10微米。用这种光电倍增管,仅单级就有可能获

得高达10^5的增益。这种通道板象增强器的主要特点就是亮度很高、尺寸小且重量轻。
    图3.5  通道式电子倍增原理
    通道式光电倍增管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首先,在玻璃中存在着光电子损失,产生不了相应的输出脉冲。再者,

二次电子发射是波动的,这导致噪声水平的上升。最后,偶尔还产生电子由这一通道穿入另一通道的情况,从而产生

“串音”,不过这一现象并不严重。
    与级联象管对比,通道式象管更为轻小,分辨率也更高。它不会象级联式象管那样因曝光过度而有饱和和发白的

缺点。另一方面在低照度时通道式象管的噪声却两倍于级联式象管。这种通道式象管用于要求尺寸必须尽量小的军事

装备中,例如直升机驾驶员用的夜视双目镜。符合军用标准的通道式象管的价格比同样性能的级联式象管要高。性能
    象增强器最终采用何种形式应视其需要而定。同任何其他光学器材一样,视场与分辨率之间的矛盾也显然是存在

的。视场反比于物镜焦距,而分辨率则正比于物镜焦距。关于象增强器的技

 图3.6  通道式象增强器

术性能,必须清楚地阐明,因为这种设备的应用取决于周围的照度,所以在技术性能说明中应有专门的部分介绍使用

时的照度等级,这样,才能按照需要确定所需的器材。例如在明亮星光条件下要求识别给定距离的主战坦克。例图3.

7中列出两种英国的夜视器材:A型夜间观察装置与单兵武器瞄准具。
    此两种夜视器材的唯一差别在于其物镜的焦距不等,都采用类似的3级级联式象管。A型夜间观察装置的物镜较大

,因而较笨重,但其观察距离比单兵武器瞄准具大4-5倍。还可以利用探照灯、信号弹或激光照明装置来增加照度,从

而进一步提高夜视器材的观察性能。

发展趋势
    象增强器的开发工作仍在继续,重点是提高光电阴极的性能。努力的目标是使光电发射体能进一步提高对近红外

波段的响应灵敏度,从而能利用所有可用辐射。提高了性能的光电阴极对象增强器设计人员提出两个可供选择的基本

方案:或者是保持物镜及整个装置原样大小从而增大观察距离;或者是观察距离不变但缩小装置的尺寸。    
    图3.7  英国的A型夜间观察装置与单兵武器瞄准具

    微光电视
    电视现场转播与影片复制技术的进展导致了适用于低照度条件的电视摄象管的发展。这种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是

将所看到的现场景物上发出的光子,利用光学系统聚焦到光电导靶板上,再从靶板上发射出电子。这样做的结果是每

发出一个电子在靶板材料内就留下一个正电荷,因此就有一个沉积静电荷构成的景物图象留在靶板上,  且静电图象

与光学图象的光强变化相对应。这种静电荷图象用一扫描电子束来读取,从而获得相应的视频电流。每一个正电荷从

扫描电子束中吸引一个电子。因此,被中和的正电荷数量越多,被吸引的电子数就越多,故视频电流也越大。这样,

当电子束扫描扫过光电导靶时视频电流就随景物的亮度而变化。扫描过程中会产生附加的噪声,在图象信号不够大时

将干扰有效的图象信号。这只有一个办法可有效地防止,即在摄象管前进行一级图象增强(见图3.8)。
    图3.8  光导电视摄象管
    微光电视的优点是可进行远距离观察和重点观看,还可以处理视频信号以提高对比度。此外,能比较方便地对电

视屏幕的亮度和放大增益进行调节,从而提高图象质量。
    但这些优点必须与微光电视的不少缺点全面综合权衡。微光电视与功能相当的象增强器相比,既笨又重,而且费

用更高,还需要消耗更多电能,何况又有前述的低照度时噪声对视频信号的干扰。此外还有用它观察活动目标的性能

问题,因为这种装置的静态分辨率即使很高,但对活动目标其响应性能较慢,因而会产生图象滞后及模糊的现象。微

光电视摄象管    在传统的电视技术发展过程中研制出两种主要摄象管:光导摄象管与超正析象管。前者是利用光电

效应服务于工业及军事目的;后者是利用光电发射原理主要用于播送电视的摄象管。二者均属电荷储存型摄象管,而

且都利用在图象场扫描的较长时间间隔内由入射光线产生的电荷而起作用。这两种摄象管主要都是用于白昼,可从明

亮的晴天到晨昏时工作,但由这两种基本类型可以发展成其它变型,使之能在更暗光线条件下工作。

光导摄象管
    靶板上采用多种不同的光电传导层则有可能提高标准型光导摄象管的低照度响应灵敏度,其中以硅二极管阵列最

为灵敏。还可以将象增强器加在摄象管前面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但这样做会牺牲另外一些特性,如分辨率。另一个办

法就是在摄象管自身内部建立一个成象部件(类似于单级象增强器),这样就形成一些派生的新型光导摄象管。这种改

进的光导摄象管如二次电子导电摄象管(SEC光导摄象管),可由靶板材料内产生的二次电子而获得更高的灵敏度。还有

一种电子轰击型光导摄象管(EB光导摄象管),以高能量光电子轰击靶板,从而使靶板具有很大的导电率,因此它有极

高的灵敏度。除这种电子轰击光导摄象管类型外,还有一种电子束扫描光导摄象管是最灵敏的,它所使用的就是前述

硅二极管阵列。所有这些变型光导摄象管都可用单级或若干级象增强器加在它们前面。超正析摄象管与分流直象管
    超正析摄象管比光导摄象管更大也更复杂,具有高质量白昼性能。为了在微光下工作,又从超正析摄象管发展成

分流直象管。分流直象管有优异的分辨率,其微光性能与二次电子导电光导摄象管及电子束扫描光导摄象管不相上下

。分流直象管也可与象增强器串级加在摄象管前面。

自扫描成象系统---电荷耦合器件
    七十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新型硅集成电路,在某些方面对电视摄象管的结构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它能使设备更

小也更坚固。
    电荷耦合器件实际上是容量约为10^5比特/厘米^2的高密度信息存储器,主要在计算机中应用。信息以电荷形式

存储于直线排列或双向排列的间隔甚小的电极阵列下,存储的电荷可利用时钟电压脉冲以移位寄存器样式按顺序传送

输出。    
    输入到电荷耦合器件内的信号,既可是电信号也可是光信号,因此电荷耦合器件可作为固态的图象器应用,无需

以电子束扫描,也无需现用的较长的高真空度玻璃电视摄象管,而且无需主电源供电。
    电荷耦合器件由硅制成,故限制了对近红外波段的应用,可用波长仪为1.1微米。但硅对这些波长的响应远胜于

大多数光电阴极(参见电子束扫描导电管),故在微光条件下应用电子耦合器件摄象管是很适合的。这种小型摄象管的

一般尺寸为15匣米 * 8厘米* 5厘米,不计电池重量时其重量仅在一公斤以下,此性能接近于一般的摄影机。

应用
    综上所述,可知有多种多样的摄象管可供选用。对规定任务需根据所要求的明确特点来选定摄象管。微光电视用

途相当广泛,借助遥控摄象性能,作为静止的监视手段,它是理想的工具,即使在主战坦克中也可应用(例如加拿大的

“豹”式坦克)。对它的一种新应用是回转望远电视,已用在对人群与交通车辆的空中监视,相当多的军用飞机为夜间

飞行也安装了这种回转望远电视装置。

    激光增强观察系统工作原理
    在夜间执行特定任务,或在甚少甚至无自然光线时执行任务,必须用人工光线照明景物才能清楚地识别和判定目

标。信号弹或远射探照灯可实现此要求,但对其他用途来说,最好是将观察器材与照明器材合而为一。按此要求,需

要的是一种脉控光源和闸控式观察器材,  由此可降低来自大气中的反向散射光的影响,否则它会影响图象的反差。

原则上,观察器材应在照射脉冲从目标上反射回来之前保持断路状态,然后立即接通一段短时间。

图3.9  安装在稳定座上的回转望远电视装置

 激光照射器
    要使照明器脉控照射,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激光源。红宝石、砷化镓及钕均可作为激光源。红宝石(波长0.69

微米)与光电阴极的频率特性匹配是很理想的,但只能在低脉冲重复频率时应用,而这种重复频率会在观察器材上出现

明显的“脉动闪烁”。钕是可用的,但其中心波长为1.06微米,处于象增强器光电阴极的峰值灵敏度之外了,而且它

在使用时还需要冷却。因此,最通用的激光照射器是砷化镓激光源,其中心波长为0.84微米。

观察器材
    微光电视与象增强器均可用于激光增强观察系统。象增强器的好处是容易门控,因而只接收从紧邻目标区域反射

的光所产生的电子。

门控
    目前已有多种对象增强器的门控方法。标准象管以光电阴极与阳极间的脉冲调制进行门控,微通道象管则跨接微

通道板的两端以脉冲调制进行门控。有些专用象管的门控则利用靠近光电阴极的网栅。利用门控系统可使脉冲重复频

率更快,且耗电更少。

操作
    一旦标定目标,就必须将照射器与观察器材二者操作之间的延迟予以调节消除,以使得照射器发出的光从目标反

射回到观察器材时能立即将观察器电路接通。这几点做到了,  目标就称为“在距离门内”——这是雷达用语,因采

用的是同样的技术手段。如目标位于此距离门以内,目标即被充分照亮,按照不同的反射率,有些细节就可能被看得

特别清楚。但是,如背景与目标的反射率相似,则观察时的总反差将很低,连目标的轮廓也看不清。通过调节观察器

材与照明器材二者操作之间的延迟,可使目标正好位于距离门前沿,此时观察器材所接收的只是从背景反射回来的能

量,目标则以高反差显示为轮廓黑影。

     反  射  率
    利用光学器材或光电器材进行侦察的优点之一是所见图象与肉眼视象非常相似。因此很容易理解所看见的图象,

无需对观察人员在这方面专门训练。还有一效果应予考虑,即利用象增强器时,能将目标图象很鲜明地突出出来。图3

.10所示曲线表明,在0.8至1.3微米的近红外波段内,绿色植物的反射率显然比较高,这是因为所有活着的绿色植

物都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图3.10  自然植物的反射率
    一般的军用车辆均涂绿漆,因为从可见光波波长看它与植物的反射率差不多,故可与背景融合难分。但若用象增

强器观察则这种涂绿漆车辆就会从背景中鲜明地分辨出来,因在近红外波段内二者的反射率显然不同。这就导致了对

红外反射漆的研究,这种漆无论对白光或近红外光,其反射率都和植物反射率近乎一致。

     小    结
    象增强技术是一种良好的开发技术,其作用是提高人眼在微光条件下的视觉能力。但象增强器并不能完满地解决

全天候与昼夜不断侦察问题,因为它也象正常人眼视力一样,既受不良天气的影响,又在操作时要受当时的周围光线

的影响,而且进行远距离侦察的器材是很笨重的。不过进行近距离侦察的器材倒是小巧轻便的,可作为理想的近射程

武器的夜间瞄准具和近距离观察器材。还有一个优点是比热成像仪便宜得多。因此,作为近距离侦察器材,象增强器

将继续在战场上得到应用,在尺寸与费用都受限制的场合也会继续得到应用。


     自我测验题
1.应用象增强器的目的是什么?
2.一般要求象增强器应有多大的增益?为什么?
3.象增强器利用的主要辐射源有哪些?
4.简述象增强器的三个主要功能。
5.什么是光电发射?
6.确定光电发射的三个基本因素是什么?’
7.通道板式象管与级联式象管相比,其优、缺点是什么?
8.微光电视与图象增强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9.为什么对军用车辆有必要研制专用的红外反射漆?
10.在现代战场条件下图象增强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2-10 7:47:51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4

第四章  热成象仪

    热  成  象
    所有物体都能在一连续的波长范围内产生吸收和辐射。其吸收和辐射的波长,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这种天然辐射

常称之为黑体辐射,主要是在电磁波谱内的红外波段发生。英国和德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即考虑利用黑体辐射发

现目标的可能性。在 1938年红外技术与雷达技术均处在萌芽状态时,尚不能确定二者中何者更优,此时英国选定了她

认为大有前途的雷达加紧开发,而德国,尤其在海军中却采用红外技术。因此战争结束时德国的红外技术当然就是相

当先进的了。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解决诸如导弹制导及补充象增强器的夜视装置等军事需要方面,已有长足的进展


    图象增强器的工作波长不超过1.2微米,且其效能决定于周围的辐射量。象增强器的性能可通过人工照明(白光照

射、红外照射及激光增强观察等技术)予以提高,但这些主动系统会向敌方暴露观察位置,因为敌方也会装备夜视器材

。因此,很自然地人们便将兴趣集中在利用目标黑体辐射原理的被动(无源)系统观察器材上。
    黑体辐射
    用以描述理想辐射体(即黑体)热辐射的物理关系式,已由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普朗克定律及维恩位移定律给予

说明。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描述了在绝对温度T时黑体单位面积
 的辐射功率,即
    W=oT^4式中,W = 总辐射率(瓦/厘米^-2);
    o = 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
    (5.67*10^-12瓦/厘米^-2·开^-4)①
    T = 绝对温度(开)普朗克定律
    普朗克定律给出了温度确定时黑体辐射的光谱构成,其数学函数式甚为复杂,最好用一图表示,如图4.1所示。

维恩位移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将图4.1中辐射曲线各峰值的波长Lm与给定的绝对温度T联系了起来,即
    Lm*T=常数=2897微米·开“K”为绝对温度。
    由此:对一300°K(即27°C)物体,Lm=10微米;
    对一3000°K(即2727°C)物体,Lm~1微米。
    图4.1指出了关于黑体辐射的几个重要性质。物体越热,则同一波长的总辐射能量也越多;而且物体越热其辐射

的波长范围也越宽,但其光谱辐射率峰值却在较短波长处出现。
    上述各数学关系式均指理想辐射体而言,实际上绝大多数物体并不能如此有效地进行辐射。因此有必要考虑总是

小于1的表面热辐射系数e。对一实际物体,
    W = eoT^4 e取决于材料和波长,也在较小程度上取决于温度。例如大多数金属的热辐射系数较低,波长为1微米

时e=0.4,波长为10微米时即下降为0.04。另一方面,金属是良好的红外反射体,而非金属则是较差的红外反射体,

尤其是波长较长时。①o的单位原文遗漏了“开^-4”——校注
     图4.1  黑体辐射
    辐射体表面的效率取决于它当时的温度。实际上这一温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辐射线的入射、邻近的热源、

表面吸收率与其热传导率及材料的热容量等,当然也包括目标材料的尺寸和形状。此外,辐射体的周围状态如风造成

冷热对流、雨水或露水的冷凝及随后的蒸发等等也都有重要的影响。
    监视系统之所以能发现目标的存在,是由于在其背景中出现反差或某些与背景的不一致现象;之所以能在光谱中

可见波段出现反差,则是因为现场景物反射率的不同。但在波谱中的热辐射波段,并不能做如此简单的类推,因为从

现场景物中任何一点发出的热辐射不仅是该点的黑体辐射,还应加上该点对发自邻近物体的环境热辐射的反射。热温

差是由热辐射系数e及反射率r这两个变量之和而形成的。但当现场景物中所有各点均为同一温度时,e+r=1,因此这两

个特征变量从其总和上看是相互抵消的。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可能出现,因此现场景物的温度变化一般都会形成热温差

。虽然这些温度变化可能很小,但因辐射率正比于温度的四次幂,故两个温度相差不大的物体其辐射率却会相差很大


    目标的反差总随距离的增大而下降,因为不需要的射线被散射入所需射线的路径之中了。在较大范围内反差按指

数律随距离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这对可见光的辐射尤为明显。故能见距离定义为反差下降到2%时的目标距离。这是人

眼能察觉的反差的下限。但对于红外射线,因散射少得多(尤其是其中波长较长的射线散射更少),所以只要现场景物

的温差不是非常小,一般的热成象器都能接收超过可见光系统的能见距离。热成象器若想达到令人满意的性能,必须

具有能探测出小于0。5°C温差的能力。

    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对任何必须经由远距离传输的工作系统,了解其传播介质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传输过程是很重要的。在红外侦察系

统中,其工作距离可远达数十公里(如航空侦察系统),传播介质则为大气。影响红外射线在大气中的传播并引起传播

衰减的两个主要作用过程就是散射与吸收。散射
    散射是由介质中的分子造成的。若大气为介质,则还存在有尘、烟、雪、雾、雨及冰粒等微粒造成散射。散射量

取决于辐射线的波长、各种微粒的大小与浓度以及微粒的折射率。当波长范围为1-20微米的红外射线通过大气传播时

,若大气中所含微粒的尺寸与辐射线波长为同一数量级,那么产生的散射量最大。云、雾、尘粒及雨滴等微粒的尺寸

大约为1-50微米,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实。如辐射波长比微粒尺寸大得多则散射量就相当小。例如轻雾时大气中所含

微粒的尺寸仅为2或3微米,因而能见距离大为降低,但对以8-13微米波长工作的热成象系统却影响甚微。若轻雾持续

下去且所含水滴尺寸增大到10微米或更大些,则热成象距离将减小,就并不会比目视距离远出多少。
    图4.2  大气窗口吸收
    介质中的分子也会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如介质为大气,强烈吸收红外波段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和水气。

臭氧也吸收,但不太强烈。图4.2表明一典型的大气传输曲线,注意其中的某些波段,大气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图4

.2中还有三个重要的大气透射“窗口”:一个包括光谱中的可见波段;另两个则是红外波段内大约为3-5微米与8-13

微米段。显然,为了有效地通过大气传播,任一热成象系统必须在此三“窗口”中之一进行工作。
    从传播方面来看,采用对整个波段都可以透射的透镜之类部件是必需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波长大于2.7微米的

辐射线,玻璃却完全不能用,因为根本穿不透。虽然有多种材料可以透射红外线,但其中有许多种不适合用于军事装

备。通用的一种材料是锗,但用它制成大物镜非常昴贵。
红外探测器
    在任何红外侦察系统中,探测器总是主要元件,设备中的其他部件都是围绕它来制做的。要求波长大于1.2微米

的红外射线探测器具有光电发射效应是不可能的,因为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子的能量比目前已知的最低逸出功还要小。

因此不得不采用其他方式,其中主要的两种类型是热辐射探测器与光子探测器。
热辐射探测器
    热辐射探测器是靠测定能量吸收速度从而对辐射产生响应的。器件吸收辐射能量后温度的升高会引起某些物理变

化,例如热电势的产生与电阻的变化,或小体积气体压力的增大等,而这些物理变化的响应特性与热辐射的波谱分布

无关,因而热辐射探测器对所有波长都同样地能响应。但是,由于达到热平衡所需时间与探测系统的热容量有关,故

响应速度不可避免地会比较缓慢,因此不适宜于探测活动目标。由于这些原因,除了与光导摄象管配合应用已获得成

功的热电探测器外,其他热辐射探测器极少用于军事设施。
光子探测器
    许多种半导体复合物在吸收光子时其能量若超过一临界值即有电阻降低的现象。这称为光电导性,在探测红外辐

射中对这一现象是应用极其广泛的。在各类物质中,其分子内的电子各有不同的能量。在良导体材料中,有为数众多

的高能电子,原子核对它们的吸引力甚弱,因而这些电子在施加电压后能不受核引力约束而比较自由地运动,故此种

材料导电。至于绝缘体内则无电子可作为电流载体。所有的电子都在价带内,要使电子脱离价带必须使之具有高能量

。在大多数半导体中,导带内的电子总数很少,材料的电阻相当高。但是,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级差(禁带宽度Eg)并

不太大,可由图4.3表明。要改变材料的电阻,必须供给至少与禁带宽度相当的能量使电子从价带升入导带,而这只

有在某些材料(称为光电导体)中才能实现,办法是对此材料以超过禁带宽度的光子能量进行辐射。如禁带宽度Eg=<hf

①,则电阻将下降(见前章:h为普朗克常数,f为入射辐射频率-译者注)。如以电子伏表示Eg,则低于此波长即产生光

电导性的截止波长为
  Lc= 1.241/Eg  (微米)
    
    因此,Eg越小则Lc值越大。一些半导体材料的截止波长列于表1内。
    表1  低于此值某些半导体即出现
    光电导性的截止波长(Lc)①此处原文误为Eg>hr。——校注
     由公式Lc= 1.241/Eg 微米,可计算出探测波长为10微米射需有一小于0.12电子伏的禁带宽度,而研制此种适宜

的材料比较困难,已耗去不少时间。其中最令人注意的材料是碲镉汞 (CMT),成分合适时它能对整个6~12微米波段进

行探测。
  图4.3  光电导的能级光子探测器内的噪声
    噪声对所有装置的探测能力都形成限制。需要探测的最弱的信号,必需通过适当装置予以充分放大才能输出,否

则不能从噪声中甄别出来。在光子探测器中有三种噪声源:
    ——因探测器中电荷无规则运动而引起的热噪声,它是电子能量的函数,且随温度提高而增大;
    ——形成电流的电荷数量波动是噪声的第二来源,这对具有长波响应的半导体最为明显,因为这种材料的禁带宽

度不高,其热能可使电子相当容易地从价带移向导带;
    ——第三个来源即光子噪声,它与探测器本身无关,而是由于现场景物辐射的光子在到达探测器时无规则而形成

的噪声。
    如果其他噪声源都排除了还有噪声,这必然是光子噪声,是它最终限制了探测器发挥功能。冷却探测器可降低由

探测器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冷却到约77K时(液氮的沸点)就达到了由光子噪声起作用的范围。光子探测器的性能
    综上所述,光子探测器的性能只有以某些定量性能指标才能说明。起初曾经提出过噪声等效功率(NEP)这一概念,

即探测器的输出与无信号时所输出的噪声功率相等所需的入射到探测器上的辐射功率。也就是说,噪声等效功率是信

噪比为1时,投射到探测器上的入射通量。噪声等效功率越小则探测器性能越佳,反之亦然。
    更通用的指标是探测灵敏度D(称为星号D)。它是以标准的红外信号测定探测器放大系统产生的信噪比是否优良的

一个计量标志,因此可在任何一个装备红外测量仪表的实验室内进行校核。度量等效功率时,由探测器自身输出的信

号一般都很小,此时发自红外源的辐射也较弱,会因机械因素而经常中断或受干扰,采用度量探测灵敏度的方法,就

可由探测器获得易于放大的信号。由探测器的尺寸,也即探测器的灵敏区面积Ad,放大器频带宽度∧f,和信噪比,可

计算出探测灵敏度D*,并可定义为下式:
 D* = (Ad*∧f)^0.5/NEP  (厘米·赫^0.5/瓦) ①原文误为(Ad*∧f)/NEP。——校注
    探测灵敏度D*越大则探测器性能越佳;如探测器噪声因冷却而减弱,则噪声等效功率也减小,其结果是D*上升。
   
 
    与热辐射探测器相反,光子探测器的波谱响应灵敏度是随波长增大而增大的,直到波长增大到共有效极限值或出

现突然下降为零的截止波长Lc为止。这种特性可以这样解释:由于单个光子的能量随波长增大而减小,故单位能量中

所含光子数也必随波长增大而增加。波谱响应灵敏度与探测灵敏度D*有关,故在图 4.4中描绘了以D*表示的波谱响应

灵敏度相对于波长的曲线。该图中的响应曲线表明一些比较重要的探测器及温度为290°K的光子噪声极限。对其研究

表明,某一探测器的D*基本上与波长夫成正比例增长,但接近截止波长时突然急忙急剧下降。D*在探测器被冷却时增

大,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温度的降低D*能增大到接近290°K时的光子噪声极限。

    远红外系统
    现正探索将波谱中远红外波段(3-300微米)的电磁辐射用于下述军事目的。    
热辐射瞄准
    热辐射瞄准器是为了与象增强器配合应用而研制的,其目的是提高在能见度很差或烟雾与伪装条件下发现目标的

能力。因热成象装置的进展超过了它,故迄今尚无此类装备在军事领域正式应用。其原型由一在3-5微米波段工作的单

个探测器组成,只在垂直平面上扫描,旋转瞄准器可进行水平扫描。如果目标发射的红外辐射线射到探测器上,其输

出信号即将探照灯打开照射观察人员所需视界。

远距离地面传感器
    有些显示敌方入侵的警报器,包括防盗警报器在内,都应用主动式红外装置。红外射线束一经切断警报装置立即

发出警报信号。对于远距离传感器系统,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也是可能的。
 图4.4  红外探测器的响应灵敏度
 红外行扫描
    红外行扫描装置用于侦察机或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其作用是辅助一般摄影装置使其能在夜间摄影。飞行器的航行

只是提供了单向扫描,旋转棱镜型机械扫描装置则可沿航线作横向扫描。红外辐射被聚焦在探测器上,其输出用以激

励辉光放电管。此辉光放电管以其随景物而变的光强照射缓慢抽动的胶片。胶片经冲洗处理后即呈现出所需景物的持

久图象。但红外行扫描的分辨率不高,仅为1毫弧度。
导弹制导
    红外制导导弹或热寻的导弹装备部队已经有若干年历史了。通常其探测器以3~5微米波段自动跟踪目标飞机所排

热废气,然后探测器输出信号控制导弹的翼面进行导向,使其飞向目标。有些反坦克导弹系统,操纵人员只需保持瞄

准目标即可由红外系统跟踪导弹,此跟踪系统计算目标瞄准线与导弹飞行线之间的差异,并将其信息输进导弹使其沿

目标瞄准线追踪目标。
热成象
    热成象是远红外技术当前发展最快的应用成果,本章后部分将较详细地讨论。这种探测手段有两种发展趋势:第

一种是用致冷的碲镉汞探测器,其分辨率高达1/3毫弧度,故能对远距离目标成象;第二种是用分辨率低和成象距离

近的热释电探测器。

    热成象系统
    与热成象相应的两个大气窗口是3~5微米段和8~13微米段。波段的选定取决于目标的特性与探测器的适用性。最

初研制的探测器是以3-5微米的波段工作,只是近几年来研制了碲镉汞才开始探索对8~13微米波段的应用。由图4.1

可清楚地看出诸如喷气发动机(1200°K)和车辆排出的废气(500°K)等相当多的热辐射体均在3-5微米波段,适应这一

波段工作的装置已有一定的发展;但为了探测人员与未发动车辆等较凉目标,则必须设法应用8~13微米波段。
    图4.5为热成象仪框图,表示工作过程。其透镜系统功能完全与光学透镜系统相同,但有一重要区别:即热成象

仪的透镜系统足以能透射远红外射线的物质制成,一般用锗。热成象仪的核心部分为扫描器与探测器,将分别在下面

讨论。探测器的输出信号为视频信号,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标准的电视信号输出,故其信号处理与电视非常类似,而其

显示则既可用电视监控器也可以某种形式的发光二极管在小型装置中应用。    
    图4.5  热成象仪工作框图扫描系统与探测器阵列
    理想的探测器应该是由若干个元件组成的镶嵌结构,就象人眼一样无需扫描,因为整个景物都映象在该阵列上。

若此阵列的分辨率为0.5毫弧度且视场为20°,则所需元件(或象点)数约为50万个,且每一探测器元件均需有前置放

大器,每一信道也应有同等的响应。问题是生产这样一种要使每一信道都具有同等灵敏度的探测器阵列,已大大超出

现有生产技术能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与上述如此大量的元件截然相反,单个元件也可以用于对整个景物全部扫瞄,此种装置的简图

如图4.6所示。如要求图象质量能与电视图象相当,则所需频带宽度约为5兆赫。虽然碲镉汞在光敏材料中的响应时间

最快,但其频带宽度仅为200千赫,显然不够。50年代生产的早期成象器是单个探测器元件,性能不佳,对活动目标尤

其如此。
    图4.6 单元探测器简图(双向扫瞄器)
    当前,如果探测器既需有较高的热灵敏度,又需图象质量能满足需要,那么采用探测器阵列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人们注意到,采用N个元件组成的探测器阵列可提高信噪比N^0.5倍。这是由于任一图象的采象时间增长到N倍,因而

信号也增大到N倍,而杂乱噪声只增大N^0.5倍。探测器阵列可以两种方式排列:并联系统或串联系统。
    并联阵列的配置如图4.7所示。它是垂直安置,但横向(水平方向)扫描。只要阵列所包含的元件数量能有足够的

分辨率,一次扫瞄即能获得全景,但也可只用半数元件进行两次隔行扫瞄,或连续进行逐行的横向扫瞄,每次都从顶

到底,在多次换辐
 图4.8  并联扫瞄机构
 中将整个垂直视界包括在内而达到同样效果,如图4.8所示。每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均经放大后依次显示于阴极射线

示波器或发光二级管上。标准的制冷式碲镉汞探测器需具有150个单元,每单元面积为50平方微米。如其换帧速度为25

帧/秒,图象为 300行且光学系统合适,其热灵敏度将小于0.5°C,作用距离为 3-5公里。
    如为串联扫瞄阵列则横向安置,图象上每一点均由所有探测元件扫瞄(见图4.9)。不同的信号输出会有大致相同

的延迟,由一积分延迟线将其汇总。
    探测器的不同排列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并联阵列尺寸紧凑,但因个别元件响应的变化会出现一种不是从景物本

身产生的空间噪声,串联阵列克服了这一缺点,因其元件响应的变化被平均了,但其光学结构则较复杂。
    图4.9  串联扫描示意图非扫描系统
    机械扫描系统的要求既复杂又精密,因此导致了以非机械方法代替它的研究工作,但各种试验的结果表明这一方

法在热灵敏度、分辨率和响应时间几方面与机械扫瞄系统相比都很差。利用光波工作的电视系统及光电图象转换管,

如果没有相当复杂的信号处理,在远红外波长工作时效果就不能令人满意。此时的性能失效,原因在于温差较小,而

对较小温差的探测又要求整个探测器表面的灵敏度一致,但这是很难做到的。就镶嵌结构探测器的生产来说,  目前

从技术上还不能达到这样的公差标准。

热电光导摄象管(热释电探测器)
    目前最成功的非扫瞄系统是热电光导摄象管。这也是一种热辐射探测器,但利用热电效应,即材料内的温度变化

会使电的极化发生变化。电的极化作用就是正、负电荷产生相对位移的过程。所用材料为单晶硫酸三甘肽(TGS),在直

流电场中使其极化。单晶体的前表面涂敷一层保持恒定电压的导电薄膜。入射的热辐射加热单晶材料,单晶体内极化

作用即发生变化。由于晶体前面保持恒定电压,极化作用的变化就使整个晶体后面的正电荷分布发生变化。对这种正

电荷分布的变化以标准型光导摄象管内的电子射束进行扫瞄,扫瞄晶体时产生的射束电流即随现场景物发出的热辐射

的分布而变化。
    此种探测器的响应与2-400微米的波长关系不大,其热灵敏度现可达0.2°C。由于是热敏性装置,为防止图象模

糊不清,帧与帧之间的热敏层温度必须一致。为此,有些装置采用机械光栅,还有些装置则将其表面不断摆动。另—

个问题是晶体内温度较高区域的热传导而引起的“热扩散”,这一影响,如用单晶硫酸三甘肽元件镶嵌结构即可减轻

。全面地看,热电光导摄象管的性能不如采用致冷光电导体的热成象仪,因热电光导摄象管的信道利用率较低,空间

分辨率也有限,且有效作用距离不大可能超过1公里。但在近距离内工作也有优点:不用冷却,成本很低。

致冷
    热成象仪在3-5微米波段探测较热目标时,只需采用电的致冷方法达到所需要的温度,但战场用热成象仪在8-13微

米波段工作时却需致冷到很低的温度,这应将探测器底部浸入到液态气体中,而液态气体由沸腾来保证温度的稳定。

 图4.10  热电光导摄象管
 图4.11  II级热成象仪

     采用莱顿弗罗斯特液态气体传输工艺[①当一些液体滴落到一个受热表面上时,  只要该表面的温度高于某一临

界值,那么液体就会形成小圆珠在热表面上不断地滚动,蒸发过程变得十分缓慢。这现象是由于液珠先接触热表面的

部分立刻汽化,形成一层绝热汽膜,使液珠不能立即汽化。这现象是莱顿于1700年发现的,称为莱顿弗洛斯特现象,

也叫莱顿霜。利用这一现象,  可以采用塑料软管输送液氮,先行汽化的氮可在液氮与软管壁之间形成一层绝热汽膜

。译校注]可大量制取液氮并将液氮传输给探测器。但野外更实用的装置是将探测器与一微型致冷器相连而在探测器上

产生液氮,即由一气缸以高压向微型致冷器输送压缩气体,依据焦耳-汤姆逊膨胀致冷现象制取液氮。在野外条件下以

汽车压缩机对气缸再充气比较简单,但这样做不可避免地又会增加后勤保障工作。今后有可能会研制成车载热成象仪

,由一按斯特林循环或其他类似循环工作的致冷机供应液态气体。
    图4.12  致冷热成象仪中观察到的“陆上流浪者”越野车
    
     小    结
    采用热成象仪装备部队,首次解决了昼夜24小时以被动方式(即无源方式)进行战场侦察与目标测定的问题。热成

象仪用于侦察,能在正常视力范围内发现目标;而正在制造的热成象瞄准器,能在所有直射武器的最大射程上捕获目

标。
    虽然热成象仪是一种不依靠周围照度的被动式系统,但它并不是全天候系统。在晴朗条件下,热成象仪一般能超

出目视侦察范围,而且还能透过霾、战场硝烟和轻尘。但是浓雾和雨天时因水滴尺寸接近远红外波长,会形成严重的

散射而减少热成象探测距离,只比目视稍好一些,因此热成象仪并不能彻底解决全天候应用问题。如要彻底解决全天

候应用,还需另外有诸如雷达等探测系统协助,因这些系统受雾雨的影响较小。
    目前应用的热成象仪需要以数十瓦计的相当大的功率,今后继续发展则所需功率将会减少。但是,只要还采用光

电导体,就仍然要致冷设施及有关的后勤保障。最后的问题是热成象仪费用相当高,目前若替换象增强器,费用将是

后者的5-10倍。


     自我测验题 

1.简述黑体辐射的三个基本性质。 
2.形成温差的原因是什么? 
3。影响通过大气传输的两个主要作用是什么? 
4.大气传输所有的电磁辐射吗? 用于远红外探测是哪两个主要作用机理? 
6.是什么限制光子探测器的探测能力?怎样才能使光子探测器达到最佳效果? 
7.理想的探测器应该是怎样的结构?为什么目前还不能生产出来? 
8.与致冷热成象仪相比,热电光导摄象管系统的优、缺点是什么? 
9.热成象仪能完全满足战场侦察需要吗?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2-17 5:12:55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5

第五章 激    光

    引    言

    自从1960年确认了光受激发射的作用以来,激光技术在国防、工业及医学等领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激光辐射

与普通光是有不少区别的,最主要的是它可形成差不多完全平行的光束,强度极高,且为单色光。由于激光束的方向

性很强,而且强度很高,故激光在军事应用中是进行侦察与目标探测的重要工具,尤其对测距、目标照明、目标指示

及目标跟踪等更为重要。本章的目的是介绍激光的工作原理和目前采用的激光器类型及其应用方法。

    激光工作原理基本原理
    激光,其外文原意是“用辐射的受激发射方法进行光的放大”英文缩称Laser(莱塞)。通常在电磁波谱中的近紫外

、可见光与红外波段产生光辐射。光的受激发射是由被激活的并建立起正常能量状态的粒子数反转的工作介质产生的

。受激工作介质被束缚在两反射镜面之间,激光便在两反射面所构成的谐振腔内产生。此谐振腔类同于微波振荡器。

受激工作介质可以是气体、掺杂晶体、半导体或液体。而粒子数反转可通过电的、光的或电子束等激励方法实现。激

光输出既可以是一连串脉冲(多脉冲型),也可是连续光束(连续波型),或者是时间仅为几毫微秒的单个巨脉冲(Q开关

型)形式。以下各节将对激光的特点作进一步讨论。

    自发辐射
    为了解激光辐射与普通光的区别,必须考察它们的形成机理。
    普通光,例如从白炽灯发射的光线,是在无外部激励条件下由受激原子通过释放光子而发射的。这种过程的出现

是无规则的,称为自发辐射。光子是一种电磁辐射的量子或光量子,对一个单独原子而言,光子的持续时间约为10^-8

秒。
    图5。1表明自发辐射各种状态出现的顺序。(a)为一个原子因吸收一个光子而提高到受激状态;  (b)为在该状态

停留任意时间;  (c)为发射出其能量为△E=E2-E1=hv的另一个光子,其中v为光子频率,h为普朗克常数。在这一过程

中并无光的放大现象。

图5.1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  
    激光辐射具有下列独特性质:相干性好、单色性好、定向性好、辐射强度高等。这些特点都产生于受激辐射过程

,如图5.2所示。
    爱因斯坦曾指出,如一原子或分子处于高能状态,将该原子或分子置于相同频率的电磁场内即可控制其储存能量

的释放。将图5.1与图5.2相比较可看出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主要区别。在受激辐射中,处于受激状态的原子或分

子在来不及因自发辐射而衰减之前,受第二光子的激励,就发射出与激励光子同一方向,同一频率的辐射光子。
图5.2受激辐射相干性
    受激光子与激励光子称为相干光子,二者相互加强,从而产生了放大而稳定的高方向性输出波,与非相干源的自

发辐射所形成的杂乱、噪声大且无方向的辐射截然不同。但实用的激光只以窄频带辐射,并非完全都是相干的,因而

其输出光束多少有些发散。

空腔谐振器    
    为使激光作用持续下去,处于较高能态的原子集居数E2必须多于低能态的原子集居数E1。这种恰好与正常状态相

反的状况,称为粒子数反转。由空腔谐振器产生此反转并将输出波放大。这与微波发生器非常相似,主要差别在于光

频谐振腔内相互竞争的振荡模式非常多,因而要实现高度相干更为困难。图5.3为最简单的空腔谐振器,由两平面镜

及在两镜间的激活工作介质组成,其中一个镜子是部分透明的,以使辐射的激光束向外输出。
    借助于外部激励可实现抽运,例如气体介质的放电。抽运能量将原子或分子提高到更高的受激状态并实现粒子数

反转。激光作用是由抽运开始后自发辐射的光子引起的。自发辐射光子与受激原子经过谐振腔而相互作用时,产生受

激辐射,受激原子也由此而损失能量。每一光子在与气体原子持续地相互作用中,都形成一个振幅增大的光波,此光

波由于谐振腔内两端的反射镜往返反射,又激励更多的原子,使光辐射进一步地放大。只要受激辐射增益超过能量损

失(如激活介质中的散射与吸收,以及反射镜的反射损失等),上述过程就会继续下去。当然,通过半透反射镜时的损

失是预先给定的,良好的激光器设计应注意使其耦合输出恰当:耦合输出过高会使损失率超过抽运率,振荡将停止;

过低则输出功率不足。一般情况下可用透射率为1-10%的镜子。大多数激光系统的效率以相干辐射功率与输入的电功

率之比计算,效率在0.05-20%之间,其余部分则成为一些无法集聚的能量所耗散,例如在谐腔内光于的非轴向运动

以及吸收与自发辐射过程等。
  图5.3  空腔谐振器原理图
    激光束的传播激光束直径D随其照射距离R增大而增大,其关系式如下:

  D^2 = d^2(1+(λR/πd^2)) 

式中,λ为激光辐射波长,d为空腔内激光束直径。表1给出了钕激光器的上述变化关系:
    表1  激光束直径与距离的关系
    激光束呈现平行状态的距离与空腔直径平方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超出此距离后的发散量正比于波长与激光谐

振腔直径的比值。将上述关系式推广到电磁辐射,可以看到工作在1厘米波长的微波发生器,需要用一个500厘米直径

的发射器才能产生与空腔直径为5厘米的钕激光器的光束平行性相等的照射距离,而超出这一平行照射距离后,激光束

的发散量只是微波波束发散量的百分之一。正因如此,激光束的能量才能集中于相当小的面积上,而这一定向性又使

激光束具有比微波发射器的作用距离要大得多的工作潜力。激光光束高度的准直性使得它难于发现目标,但这却具有

可隐蔽操作的优点,不过也可以光电手段与其对抗。
    在某些军事应用中,重要的是要得到极小直径的光束来对准目标。对于这种要求,可通过一望远式光学准直器,

将输出光束准直到一定程度,但其准直程度要受到末级光学聚束镜衍射效应的限制。形成如此小的光点,这是自然的

非相干光源不可能达到的,除非将光源减小到使其强度低得无法应用的地步。

大气影响
    处在象外层空间这样的真空中,激光束的强度只由其发散及当时的不稳定程度而减弱。光束发散度正比于波长,

故强度与波长平方成反比,这表明在真空条件下用短的波长是有利的。但在地球表面,上述的简单论断并不成立,因

为激光束与大气中所含物质会相互作用。
    激光束通过大气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1.在激光束路径内的大气分子及悬浮粒子所造成的吸收与散射。所谓悬浮粒子有几种类型,如由霾、薄雾、雾、

云及雨等凝聚而形成的水滴等,此外还有尘粒、烟雾及煤烟等固体颗粒。吸收与散射对激光束的发散影响并不明显。
    2.大气湍流引起的温度与折射率变化会使激光束强度波动和产生方向变化,当然也会使激光束发散增大。
    2.如果所用伺服跟踪系统,与激光器输出不协调也造成激光束的不稳定。
    4.由相干程度决定的激光束发散量。
    由于空气分子及悬浮粒子吸收激光能量对局部空气加热,如果所吸收的激光能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则会产生相

当于负放大率透镜的空气密度和折射率梯度的变化,其后果是使激光束分散并出现如花朵状的“热晕”现象。热晕是

大功率激光传播中强度减弱的重要原因,但可借助于横向风及旋转使它减少甚至消除。

与波长的关系
    可见光波与红外辐射穿透大气的透过率与波长的关系是不规则的,复杂的,如4.2图所示。从图中可见到对某些

波段存在有高透过率的区域,但也存在对某些波段透过率极低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分子及水蒸气的强烈吸收

所造成的。
    显然,对某些波长具有高透过率的大气窗口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这些大气窗口对应的波段有可见光波段;近红外

波段的大气 窗口为0.4至2微米,但其中从0。9-2微米有若干个分子吸收带;  中红外段大气窗口为3-5微米,但其中

位于4.3微米处的二氧化碳强吸收带除外;远红外段大气窗口为8-14微米。这一专用的大气透射率谱只是根据真实的

某海岸的水平传输路径确定的,虽然此水平传输路径的特性从总体上看对其他地方也适用,但可以预料工业烟雾的出

现将对它有重要影响而会有所改变。此外还可预料昼夜变化与具体的地形条件,也对实用大气窗口的预测产生困难。
    总的看来,悬浮粒子造成的散射主要对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起作用,而大气分子的吸收则是对远红外波段造成激

光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对于悬浮粒子的穿透能力,在能见距离大于5公里的条件下,二氧化碳辐射比可见光辐射约大

一个数量级。上述条件是认为大气中悬浮的水滴尺寸大概小于1微米,但在有雾的大气中,水滴尺寸会增大到约50微米

,此时较长波长穿透悬浮粒子的的优越性就会丧失。如果采用中红外波段的最大波长作为激光传播的波长,那就会具

有相当良好的传播特性。采用较长波长时,总的衰减量会减小,但季节与昼夜变化对大气状态仍然有严重影响。
    表2列出几种重要的大气组成物质的大小。由这些数据可见,增大中红外或远红外带的透射距离,对于大气中含有

薄雾或尘埃、烟尘时;是可能做到的,但对浓水气和浓雾,却难以实现。
        表2  悬浮粒子大小(微米)
    烟尘    0.2-2
    灰尘    1-10
    蒸气    最大为100
    霾      最大为1
    云雾    5-50
    湿气    50-100    
    细雨    100-500
    雨      500-5000
    大气湍流使激光束增宽和抖动,增宽和抖动的大小,决定于照射距离、湍流程度及激光辐射波长。一般情况下湍

流程度大时会使5微米激光束直径增大一个数量级。此时的变化与波长并没有多少关系,但小于某一临界波长时,因大

气湍流而产生的激光束加宽现象对衍射效应将起决定作用。
    由于波长较长时分子吸收比较强烈,可以看出在大功率传播时出现的热晕现象限制了长波激光功率强度的再增大

;而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内,大气湍流造成的激光束增宽及因悬浮粒子造成的散射则是限制较短波长激光辐射传播

的因素。看来,在激光辐射中采用中红外波段才是最合理的兼顾远近的方案,但选定最佳波长还要根据实际的物理条

件与大气条件来确定。

回波信号
    一个距离目标为R,接收面积为Ar的测距机接收器所收集的平均信号功率为Pr,假如所有激光束能量都以反射系数

ρ漫反射,则

  Pr = (ρP0/π)(Ar/R^2)*ηt*ηr*e^-2μR

式中P0为平均发射功率,ηt,及ηr分别为激光发射器与接收器的量子效率系数。
    回波信号的强度必须大于由接收探测器特性确定的最小噪声值。信噪比S/N就与这些噪声特性和回波信号强度有关

,其关系如下:

  S/N = Pr/((NEP)^2*4/τ)^0.5

式中,NEP为探测器的噪声当量功率,τ为脉冲持续时间(脉冲宽度)。
     下面举一例说明:
    设P0=1兆瓦,τ=40毫微秒,接收孔径为5厘米,波长为 1.06微米(钕),从1公里处以反射系数0.01返回的信号

功率约为0.5*10^-5瓦(在往返行程中大气造成的损失已考虑在内);假设NEP为10^-10瓦/赫,则信噪比约为5:1,因

而测定这一目标距离是很容易的。此处 ηt = ηr = 1。
    如果目标不将整个激光束截断,则上述Pr表达式应乘以 4At/πR^2θ^2,At为目标面积,θ为激光束发散角。在

测量及协同行动时,常将一玻璃四面体角形反向反射器放在目标上,这样将使返回信号比一般的漫反射目标(如敌方坦

克)约强一万倍,从而能大大提高有效测距能力。

激光器类型

典型激光器的抽运循环
    实用激光器的抽运作用比前面介绍的简化系统复杂,所含有的原子能级要在两个以上。典型的4能级激光系统的抽

运振荡循环,如图5.4所示。
    在此系统中,最高能态E4为能级间隔很小的宽吸收带,这些能级有效地存留了不同频率光(白光)从基态升高的电

子。在红宝石及钕激光器中已应用了此原理。受激原子会快速地衰变而下降到能级E3,随之通过激光跃迁降为E2并继

续快速衰变降到基态E1。在气体激光器中也有类似的变化过程,主要区别在于只由一种原子吸收能量,然后通过与第

二种原子碰撞将能量传,递,第二种原子便产生了激光跃迁。无论哪种情况都能强烈而稳定地建立起粒子数反转状态

,尤其是激光跃迁的较低能态是E2而不是基态E1时更加明显。    
     图5.4  4能级激光器的抽运振荡循环

气体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结构简单,最为通用,能实现高的相干性和定向性,其功率输出范围也最广。
    图5.5  氦氖激光器
    氦氖激光器是首先实验成功的气体激光器。它利用直流或高频电流激励氦原子以实现光抽运,并通过原子碰撞将

能量传递给氖原子,根据激光作用原理,于是氖原子以0.6328微米波长为主而进行辐射,但同样也发射其他波长光线

。功率输出范围为1 -20毫瓦,这种激光器的用途主要是计量与勘测距离。图5.5是氦氖激光器的简图。
    空腔一般均与反射镜分离以防反射镜受损,空腔管以一对互不平行的平面镜密封,其角度按布儒斯角封定,这样

输出激光产生偏振。使激光束性质优异,但效率小于1%。
    氩激光器是以各电离氩原子逐一地在各受激状态间的跃迁为基础而工作的,这些电离氩原子发射出0.35~0.53

微米的若干种波长激光。为了以相当大的能量电离每一原子,对氩激光器必需比氦氖激光器输入更多的能量才能获得

同等的输出功率,而且必需进行水冷,故尺寸相当大。
    目前,有利于侦察及目标搜索的主要气体激光器是二氧化碳激光器。它通过比原子态更紧密的二氧化碳分子内的

分子跃迁而工作,因此所辐射的激光光子能量较低,即光子波长较长。二氧化碳分子发射波长范围为9-11微米,而最

强的辐射波长则为 1O.6微米,正处在远红外大气传输窗口的中间部位。在二氧化碳激光管中还有氮与氦气存在,氮

所起的作用犹如氦氖激光器中的氦。氮分子由外部“抽运”源激励并通过碰撞二氧化碳分子与其交换能量;氦则通过

在二氧化碳分子内若干个辅助能级的分裂加速实现粒子数反转。低压连续波二氧化碳激光器的效率可达 20%,而功率

输出现已远远超过1千瓦。
    如何取得可靠的脉冲运转这一难点,已由横向放电大气压激光器的研制成功得到了解决。由于在横向激励激光器

谐振腔内精心地设计了电极的形状,故在激光介质中能形成稳定而均匀的放电状态。
    在腔长为25厘米、效率约为1%的横向放电大气压二氧化碳激光器中,已可做到脉冲宽度为60毫微秒,峰值输出功

率为 200千瓦左右。此种横向放电大气压激光器是后面将简要介绍的费伦蒂公司及马可尼公司的两种激光测距机的基

础。其输出激光束也是偏振光,与前述的氦氖激光器相同。
    二氧化碳激光器在测距应用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很可能使用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使之既可测距,又可进行目标

指示。通信用微型连续输出的高压波导型激光器也正在研制之中。
    另一发展领域是附有外差振荡探测装置的连续波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对连续输出波调频,将可

能产生频移的回波信号与已调频的发射信号部分混频,从而产生可直接探测的差频。由输出信号即可获得目标的距离

及其横向速度。这类系统是与微波雷达类似的红外系统,对其设计原理以及与常规技术刁;同的工作方式,正在二氧

化碳激光器的波长范围中进行探索。这方面的技术可避免以红外辐射作直接探测时所常遇到的某些灵敏度问题,并能

获得较高的信噪比。这种技术还可用于合作目标的测距与通信,  由于辐射能较低,很可能比直接脉冲法更不易被发

现。共主要缺点是信号处理更为复杂,因此装置的尺寸相应也将增大,减小了便携性。
    还有两种具有相似用途的激光器也在研制,即化学激光器与准分子激光器。化学激光器是在氟与氢或氘(重氢)气

体燃烧的基础上工作的,它分别产生波长为2.5微米与3.8微米的激光辐射,这后一波长正处于中红外大气窗口的范

围之内,准分子激光器则用惰性气体与卤素族的混合物在可见光波段或紫外波段产生激光,例如用氟化氪产生的激光

波长为0.25微米,用氟化氩产生的激光波长为0.19微米,看来其效率超过10%是可能的。

固休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优于气体激光器的方面是离子体积密度很高,因而可使装置的尺寸最小,便于携带。目前使用的激光

测距机,大多应用光学抽运的固体激光器。由于固体激光器体积太小,且转换效率低,故散热困难,对平均功率要求

高的激光辐射不适用。
    图5.6是椭圆腔的红宝石激光器或钕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由于在固态物体中不可能通过原子碰撞进行抽运,故激

光器的工作介质必须对来自抽运源(氙闪光灯)的辐射是透明的材料。在一焦点上置闪光灯,在另一焦点上则为红宝石

或钕激光棒。红宝石晶体由氧化铝加入少量的铬构成,正是这种离子形式的铬为激光跃迁提供了所需的各能级。
    图5.6  红宝石及钕激光器工作原理
    红宝石晶体的缺点是效率低,仅0.05%,因此在很低的脉冲重复频率时就会发热,减弱了抽运作用。为此必须将

红宝石晶体冷却到液氮温度以保持合理的抽运速度。“酋长”坦克激光测距机最初采用红宝石激光器,但以后装备的

此种测距机所用的激光器改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或钕-玻璃(Nd-玻璃),以钇铝石榴石或玻璃作为基质材料。钕激

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为 1.06微米,效率约为2%。
    对激光棒两端镀银或利用分立的空腔两端反射镜即形成空腔谐振器。从如此简单的谐振器输出的激光束乃是各种

横向和轴向模式相互竞争的混合跃迁,它会从装置中逸出,其最终的瞬时形态是由这些相互竞争的振荡模式形成的一

连串尖峰脉冲激光。为符合军事应用的需求,必须对输出脉冲加以控制,在现用测距系统中,用Q开关技术即可达到这

一目的。    
    Q开关技术就是改变谐振腔品质的技术。先将谐振腔两端的反射镜分开,无需反馈即可通过抽运获得很高的粒子数

反转,而反馈只是为了建立起竞争跃迁的谐振。在粒子数反转达到最高值后将两反射镜再合上,Q因数及反馈随即突然

增大,使整个存贮的能量以短而极强的巨脉冲发射出来,基本上是单模式谐振。
    可以有几种方式建立Q开关。一种方式是将一个反射镜或全反射棱镜以高速旋转,例如每分钟30,000转,另一反

射镜固定不动,只有当旋转到与固定镜对准时才释放能量,形成输出激光束(见图5.7)。此种激光器产生的脉冲宽度

为50毫微秒,但开关速度较慢。
  图5.7  两种Q开关类型
     另一种更快速的是电光Q开关,也在图5.7中表明(克尔盒型)。
    克尔盒内两电极之间装硝基苯。当加电场时即形成平行于电场方向的光轴。只有沿着此光轴,折射率才与光的偏

振方向无关。一般情况下,入射到克尔盒上的平面偏振光可分解为两部分:一平行于光轴振动的光,另一则为垂直于

光轴振动的气。此两部分光在盒内的速度不同,且由晶体中一出现就是异相的,因而输出光通常为椭圆偏振光;如果

入射平面偏振光相对于光轴的入射角为45°且两部分光的相位差为π/2的倍数时,则输出光为圆偏振光。在图5.7中

,谐振腔输出光经由偏振片而变成平面偏振光,再由克尔盒转化为圆偏振光。谐振腔的反射镜将偏振光反射,在反射

中逆转了偏振方向。因此,从克尔盒中再次射出的光又是平面偏振光,但偏振方向与前一次经过偏振片后的方向垂直

。故只有到电场关闭时,它才能再次由偏振片射出。电场一接通,粒子数反转值即增大;而电场下降为零时,反射镜

即“接入”,从而输出激光。用以控制电场的电压的变化必须与抽运同步。用此种技术可产生脉冲宽度仅为10毫微秒

的输出脉冲。
    为求更高的增益,在激光介质中引入了可饱和染料。一般情况下,染料在激光器工作波长上会强烈地吸收能量,

故可能无放大倍数。但在实现粒子数反转中的某一时刻,由于受激辐射超过能量损失而出现激光作用。染料则由于收

光通量而变为饱和,并极其迅速地转为透明状态,粒子数反转值极高状态下的存贮能量立刻以脉冲宽度仅为几毫微秒

的光脉冲射出。对于染料的特性,如吸收截面及时间常数等必须恰当地选定,以求与基质材料相匹配。此种光化学方

法非常适合于轻型激光发射器的应用。
    另一种控制输出脉冲的方法是利用谐振腔转存。在此法中,如同Q开关激光器,粒子数反转达最高值时将一光电开

关断路,从而使存贮能量作为光辐射转存入谐振腔中。在所有能量没有完全转入之时,谐振腔极少甚至不向外辐射光

能。一旦能量全部转入,光电开关就立即打开第二光通道,以约1毫微秒的脉冲时间发射出所有光能。以此法测距其精

度可达10厘米左右。
    还有一种更快的方法称为波模式同步法。光电开关通、断的调节应与谐振腔内光子往返时间相一致。此法可产生

微秒级的脉冲。
    其它的固态激光器如正在研制的掺钬氟化钇锂激光器,激光辐射波长为2.06微米;以及掺铒的玻璃激光器,其激

光辐射波长为1.54微米。二者的激光辐射波长均在人眼的最大角膜透射范围之外,故认为对人眼比较安全。但存在的

问题是这两种材料都不如钕-钇铝石榴石效率高,因而使此二种材料受激需要更大的输入能量。    半导体注入式激光


    半导体注入式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给p-n结加正向偏压后,带正电的空穴就从p区向n区注入,且在结区与电子复

合从而以热或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图5.8(a)表示工作原理,图 5.8(b)为结构简图。    图5.8  半导体激光器
     在接近5000安/厘米^2的高电流密度时,砷化镓内的p-n结,对于辐射具有负吸收系数,因此当辐射穿过结区时

即被放大,如果结区制成光学谐振腔形式,则此系统就成为激光器。
    在0.84-0.90微米波段,其激光输出已达几毫瓦,效率高达50%,且输出可调制,故无论是测距还是用于通信都

很方便。
    砷化镓激光器的最大优点是它本身就是尺寸很小的高效光电二级管,并能直接调制其激励电流,但功率低且激光

束发散大,故测距范围有限,大约只能达100米。

    激光器的安全防护防护标准
    人眼的角膜对于波长为0.45-1.4微米的光辐射是透明的,而在此波段的激光辐射聚焦于视网膜时,极其敏感的

视网膜当然易被伤害。表3摘录了英国1977年制定的防务标准05-40第2版的规定,确定了对不同的脉冲型及连续波型激

光波长的的防护标准。
    上述防护标准所规定的对角膜的激光辐射强度,对脉冲激光器以每个脉冲的若干焦/厘米^2计,对连续波激光器

以瓦/厘米^2计。低于表内所列暴光时间则不致于伤害人眼。
    由此表可见,防护标准对红宝石脉冲激光器最严,对钕脉冲激光器放宽10倍;而钬脉冲激光器及二氧化碳脉冲激

光器为1 *10^-2焦/厘米^2,更比钕脉冲激光器放宽2000倍,这是因为激光辐射全被角膜吸收了,而角膜比视网膜有

更大的损伤阈值。
    此优点在使用较长波长的连续波激光器中也很明显。对二氧化碳连续波激光器规定的防护标准为0.1瓦/厘米^2

,它只比环境温度下的黑体辐射高两倍。
     表3  防护标准 (摘录自英国1977年防务标准05-40第2版,可作为准确的安全资料进行参考,但不作为官方意见

,仅表明相对的有效性,有待修订)
    (焦=焦耳;瓦=瓦特)

额定人眼危险距离
    防务标准还确定了激光测距操作的额定人眼危险距离,并定义为激光强度降低到适宜的防护标准以下时的距离量

。危险距离可由下式求出:

额定人眼危险距离(NOHD) = ((1.27Q(τM^2)/Ps)^0.5 - α)/Φ

式中,Q = 激光器能量(焦)或功率(瓦);
    Ps = 防护标准规定值(焦/厘米^2或瓦/厘米^2);
    Φ = 激光束发散角(弧度);
    α = 射出的激光束在1/e峰值强度处的直径;
    τ = 使用光学仪器时,仪器的透射率;
    M  = 如果用光学仪器时是其放大倍数。
    在表4中列出一些实用激光测距机的额定人眼危险距离:
    表4  额定人眼危险距离
    另一个必须考虑的安全系数是在激光束中允许有多少“热点” (即闪烁)。为此,应考虑将激光束强度增大10倍,

从而额定人眼危险距离增大10^0.5倍,将此定义为扩大的额定人眼危险距离。
    还有一些必须对脉冲宽度小于10微秒的重复脉冲激光器规定的修正系数,例如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即上表中的 

LRMTS),其防护标准应降低三分之二。另一些修正系数则相应用于计算视网膜对波长在0.7-1微米范围内的不同灵敏

度。
    根据危害后果,激光危害分级体系将各种激光器分为四级。一级激光器由于其额定人眼危害距离实际上等于零,

故无所限制;二级与三级激光器在使用时必须戴防护眼镜;至于四级激光器,即使从扩散表面反射后其辐射对人眼和

皮肤也还有危害,故必须全身防护。为防护特定的激光辐射波长而设计的专用防护眼镜,能衰减激光辐射,故能有效

地预防视力损伤。

     在侦察与目标截获中的应用用途
    本节介绍一些以测距、目标指示、照射及跟踪等为目的而生产,并已装备部队的激光器材的原理,此外还介绍一

种用于射击训练的以激光器为基础的直接瞄准射击模拟装置。

测距原理
    激光测距机显然提高了在远距离上的首次打击作战能力。在作战中,激光测距机发射出高强度、高平行性的短脉

冲光束,从目标反射回来由接收器接收其信号,从而测量出单个脉冲到目标的往返时间,并立即转换成距离的直接读

数。
    激光用于测距时,最重要的要求是激光束能以高的峰值功率和窄的脉冲输出,如能做到这点,则能测得远,且精

度高。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激光测距机采用Q开关固态激光器,这种激光器的测距精度在10公里以内约为±5米,其光束发

散角在0.5毫弧度以内。
    图5.9表明了典型的激光测距机工作原理。激光输出与一小型发射望远镜结合,从而减小了谐振腔输出光束的发

散角,增大了发射距离。激光输出的一部分通过光电二级管,为距离计数器提供起动脉冲。激光束从目标反射回来后

,部分能量即被接收器物镜收集并聚焦在探测器上。探测器可用一窄带干涉滤波器罩住,以减少背景噪声。探测器输

出信号经放大与滤波后如高于允许的门限阈值,即用其去停止距离计数器,并把脉冲数转换成所测距离的直接读数,

并显示出来。
    测距机的操作应尽可能简单。通常操作人员通过—光学望远镜瞄准,使目标位居视场中央,然后压下发射按钮发

射激光,则所测距离立即在明亮的视场中显示。其它数据,如电池充电状态也可在视场中显示。在有些情况中,可用

逻辑电路通过距离门而辨识几个潜在的目标,对这些潜在目标也可加以显示。
    图5.9  脉冲型激光测距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装备部队的激光测距机优先保证间接瞄准射击武器,也作为整个武器系统的一部分装在直接瞄准射击武器上

,例如在坦克炮上的使用。
    脉冲型激光测距机可由操作人员手持,重量大致不超过3公斤;但重型激光测距机的重量可达30公斤左右,它装在

坦克或直升机上。野战型测距机
    两种野战型激光测距机的特性归纳于表.5中。
    表5  两种野战型激光测距机(279页)
     表中巴尔·斯特劳德公司的LF-2型测距机是为“酋长”坦克设计的。该系统原用普罗旋转棱镜Q开关红宝石激光

器,输出的脉冲宽度为40毫微秒,现改用无源染料Q开关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其脉冲宽度为10毫微秒。该红宝石激

光器的其他特性见上表。
    LF-2型激光测距机与坦克主炮轴线应校准并由射手利用弹道十字线瞄准目标。所测距离在射手左方目镜内显示,

然后按这一距离数据及所采用弹药,选择相应的瞄准标志来抬高瞄准线及火炮轴线,从而赋予射角使其对向目标,这

样,坦克炮的弹道就能通过目标。在有些进一步改进了的瞄准具中,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火力控制,此时由计算机控制

作为瞄准标志的阴极射线图象,把该射线的图象显示在瞄准手的瞄准装置中;计算机还可与热成象仪联用,使射手能

在夜间或低能见度下测距。
    二氧化碳激光器在测距运用中日益令人注意,因为它比钕激光器与红宝石激光器有一些独特的优点。首先,它穿

透大气的能力较强,受薄雾、湿气及战场硝烟的影响较小。其次,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在光学上适合于与热成象装置

联用,因为热成象装置现正研究利用远红外波段,并有可能与一般的光学器材和探测器配合使用。
    第三个优点是由于玻璃对波长为10.6微米(即二氧化碳激光器激光辐射波长)的光辐射不能透过,故使用一般直接

观察装置(如双筒望远镜)的操作人员可由眼睛前面的光学镜片防护而不伤及视力。而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另一重要优点

就是:人眼对 10.6微米波长的辐射比对可见光或近红外光的敏感性差得多,因为虽然视网膜远比角膜容易损伤,但

在眼球外部的角膜却不能透过大于1.4微米波长的光辐射。
    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以脉冲宽度为50毫微秒的单脉冲发射,其锗透镜孔径为5厘米,发射能量不会超过规定的防损

伤角膜的防护标准,即使在距离为零时,其输出峰值功率也小于5兆瓦,而5兆瓦对测距是足够的。具有通光孔径为5厘

米的二氧化碳连续波型激光器,在未超过规定的角膜损伤安全界限的条件下可以2瓦的输出功率操作,这一功率对测距

也是足够的。上述两种二氧化碳激光器的额定人眼危险距离均为零,对人眼毫无损害,完全是安全的。
    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先后由费伦蒂公司及马可尼航空电子设备公司研制,均以横向放电大气压激光器为基础。费

伦蒂公司已研制并进行了两种脉冲型激光测距机的试验。其一重量为16公斤,孔径15厘米,输出峰值功率为350千瓦,

脉冲宽度60毫微秒,最远测定距离6公里。采用焦耳-汤姆逊压缩空气冷却,工作温度为80°K的碲锡铅作为接收探测器

。另—种重7公斤,孔径8厘米,输出峰值功率为600千瓦,脉冲宽度60毫微秒,最远测定距离20公里。以碲镉汞为探测

器。马可尼航空电子设备公司也研制并试验了采用碲锡铅探测器的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最大输出功率220千瓦,最远

测定距离9公里,脉冲宽度60毫微秒。上述各型激光测距机的精度均为±5米(见图5.10)。
     费伦蒂307型
     马可尼标测Ⅲ型
    图5.10  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

目标指示
    激光器材的应用提高了近距离空中支援及炮兵火力的有效性。目标指示的原理是以激光束照射目标,装在飞机头

部或炮弹 (即所谓“灵巧”炸弹)上的探测器就沿着目标反射的光线,进行自导引搜寻目标。激光器发射的光束很窄,

因而精度和选择性都极好,其工作距离为10公里时,仍可符合设计精度。这同时也减少了被敌方发现的可能。此种激

光目标指示器可由士兵在地面操作或由协同作战的飞机携带,激光器能为飞机在小俯冲角度低空攻击地面目标时提供

很精确的目标距离变化率。在这方面,它比普通雷达要优越得多。
    英国军队设想的完整系统包含由前进空中控制员操作的激光目标指示-测距仪,以及飞机内的一组配合装置——激

光测距-目标寻的器。此设想方案图示于5.11及5.12。
    图5.11  目标指示器设想方案
    工作原理如下:飞机驶近目标时,由前进空中控制员触发激光目标指示-测距仪,发出一连串激光脉冲射向目标。

飞机上的激光测距-目标寻的器中的俯仰角探测器,探测到一些从目标上反射的辐射能后即驱动置于万向支架上的伺服

电机,并带动瞄准具光轴对向目标,从而使飞机驾驶员获得方向数据并由此自动地搜索与跟踪目标,飞机驾驶员在飞

行过程中,应使平视显示屏上的瞄准标志与目标对准。只要此系统一旦自动跟踪目标,则飞机上的激光测距-目标寻的

器中的测距仪即可从地面的目标指示-测距仪接收数据,为驾驶员指出不断变化的目标距离。飞机驾驶员的任务,就是

利用所接收的测距信息及平视显示屏中显示的目标数据,确定自动武器准确的射击时刻。
    图5.12  “鹞”式飞机上使用的激光测距-目标寻的器(上图)及激光目标指示-测距仪(下图)
     如无激光测距-目标寻的器,则可用其他机载装备进行测距,但驾驶员执行任务就困难得多。目标指示-测距仪还

可以发展成为自导引搜寻被激光束照射的目标的新型测距装备。
    目前正在“美洲虎”、“鹞”及“旋风”式飞机上装备费伦蒂公司的激光测距-目标寻的器,其基础是光电Q开关

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它能发射出脉冲重复频率为10~20赫的激光。20赫的较高重复频率对操纵“铺路”激光制导武

器尤为适用,这种激光制导武器现正为英国皇家空军装备。
    为求尺寸紧凑和较高的输入稳定性,此种激光器的谐振腔是折叠的,激光经一瞄准与激光发射望远镜的组合装置

输出。硅雪崩光电二极管用于测距,象限探测器用于控制飞机或导弹的姿态。
    美国的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也研制成一种名为“铜斑蛇”的激光制导炮弹,设计此种炮弹的目的是只用一发或两

发即能摧毁装甲车辆。“铜斑蛇”炮弹在弹头内装有激光探测器,它能经受住火炮发射时极高的线性加速度与回转加

速度以及极高的温度。

目标照明
    部队要求提高夜视能力,因而导致了采用激光器来提高象增强器性能的做法。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在目标周围亮度

不利于象增强器单独工作时,用一小手电筒状的装置来照射目标。有一种装置采用的是连续波型砷化镓激光器,其输

出功率为100毫瓦,在 100米距离时其光班直径可在1.5米-8米范围内变化。
    还研制成一些对目标采用选通观察的更为先进的装置。这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气的后向散射效应,而这

种效应却是用非相干近红外光辐射对目标照明时使反差减弱的主要原因。采用脉冲式激光器,接收器只需在每一次脉

冲发射后才开通一个短暂的时间,因而后向散射效应将大为减少。至于图象,既可直接从象增强器上观察,也可间接

地由装入系统内的电视摄象机取得。后一种方法即微光电视。

跟踪
    激光器最适宜于跟踪目标,尤其适宜于在低照度及夜间的行动。常把激光测距机视为跟踪系统的一部分。跟踪方

案可以有很多种,在跟踪系统中每一种方案各有其侧重点。例如跟踪卫星的要求不同于跟踪导弹或飞机,因为所需的

角速度差别极大。用于跟踪导弹群与机群时,对敌方目标与对协同已方作战的目标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但是在几乎所

有情况中都需要伴有常规雷达或光学观察仪器,因为搜索单个目标或目标群需要大视场;而跟踪则需用较窄视场的激

光跟踪器。这就类似在天文学中先利用广角望远镜为星体定位,然后转用高倍率窄视场望远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一样


    激光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常规雷达相同。但它远优于以微波波段工作的雷达。因为激光波长相当短,故激光跟

踪系统尺寸比较小;又因为激光器的孔径比波长大,故衍射现象不明显,输出激光束具有相当高的方向性。这种优异

的方向性与波长相当短二者相结合,使得激光系统比多路径效应严重的微波波段,更不易受干扰。但激光器的旁瓣发

射比微波更小,故它发现目标的能力较差。
    激光器的缺点是极易受天气影响,特别在以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工作时更为明显,也恰是在这一波段人眼视力更

易被损伤。脉冲式激光器要受光子噪声的干扰,但在微波频率工作的器件就不会出现光子噪声,因而连续波型激光器

则必须进行调制和检波,这样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很多种激光器已在各类跟踪系统中得到应用。其中固态激光器有诸如红宝石与钕-钇铝石榴石,半导体激光器有砷

化镓等,这些均为Q开关脉冲型激光器。而应用的二氧化碳、氦-氖及氩等气体激光器,则采用连续运转和外部调制器

等工作方式。
    通常将激光束用一望远镜使其扩束以减小激光束的发散角。为把激光束直接对准目标,激光器与望远镜可有几种

结合方式。其一是将激光光束先扩束再对向目标,即所谓定向仪方式。如果激光束先对向目标而后扩束,则称为“劳

德”望远镜式。
    以下将举数例简述激光跟踪系统。读者可参阅其他有关专论以获得更详细的知识。
    西尔万尼亚公司研制成一种机动性好的车载系统,用于跟踪已方协同行动的飞行。该系统装有一台Q开关关脉冲型

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其输出脉冲能量为50毫焦,宽度为15毫微秒、能以最大重复频率100赫工作。其光学结构为一

定向仪式,此定向仪有方位及俯仰均可调的末端传输反射镜,  可对目标连续地标定。对目的搜索是通过装有平行于

瞄准轴线用操纵杆控制的光导摄象管电视摄象机进,只要目标一在电视屏上定位该系统即进入全自动跟踪模式。在飞

机上装有后向反射器阵列以增强返回的光信号,此回光信号返回时经发射器的同一瞄准轴线后再经传输反射镜而到达

光束分离器,然后分别到达测距接收器及跟踪接收器。跟踪接收器装有硅二极管俯仰角探测器,它为伺服机构产生电

信号,以驱动透射镜从而保持目标位置。在距离计数器中以测距接收器信号作为停止脉冲,以与上述测距机相同的方

式计量距离。该系统能以方位及俯仰均为100微弧度的精度进行跟踪,并按照信号强度以0.2-1.5米精度进行测距,

可测定的最大距离约为30公里,飞机速度可达180米/秒,  其角速度可达2弧度/秒。
    再例如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有一用于跟踪从发射架射出的导弹的连续波激光跟踪系统,其距离精度约0.1

米,跟踪精度100微弧度。该系统采用输出功率为5瓦的氩离子激光器通过完全可调而调校精度为50微弧度的调校反射

镜调制与发射。其激光束窄到可以保证无需后向反射器即能获得足够的回波信号,因而也可用以跟踪敌方目标。该系

统通常以±1°视场的扩散激光束进行全自动搜索。如瞄准点是在导弹头部时,则可大为降低由高热废气产生的无用信

号。
   第三种系统为完全不同的以多普勒原理工作的跟踪系统,示于图5.13。
  以速度V和角度9运动的目标,向发射器后向散射的辐射频率增量等于fd,有

fd = (2*V*f0*cosθ)/C

    图5.13  多普勒原理    

其中f0为发射器频率,C为辐射的激光光速。如果目标远离发射器运动,则后向散射辐射的频率将减小fd。

    此一原理也可用于求径向速度分量以及被跟踪目标的距离,如图5.14所示。
    在向运动目标发射激光束之前,已将频率为f0的激光信号调频和放大,然后返回的能量就转换为多普勒频率fd了

。由于这个频率太高,不能直接用光电探测器处理,故先将基准频率fg与小部分激光谐振器信号结合,然后将频率之

和[f0+fg]与返回信号混频而产生差频[f0-fd],并将差频输进光电探测器。因fg为已知,故多普勒频率fd可通过测量

[f0-fd]来确定。因此,由上述公式可推导出径向速度,并按脉冲式激光测距机所用方法求出目标距离。
    激光跟踪器优异的分辨率却也带来了狭窄的角锥形搜索范围,当然,这种狭窄的搜索范围却便于从目标群中选择

出单个目标。激光器与雷达相结合的搜索器,则能兼顾二者的优点而有最佳的性能,有些跟踪系统还对激光束采用微

波调制,以提高灵敏度。
    一种作“制造完整性试验”的高功率二氧化碳多普勒系统是采用的调制连续波方式工作,并把雷达及可见光跟踪

组合在一起,以搜索目标。此设备能以极高的速度与精度跟踪已方协同行动的目标。
    图5.14  多普勒系统
     激光武器的出现,要求对高速目标及快速机动目标进行瞄准和跟踪的激光光束具有极高的精度。激光武器只有当

激光束对准目标要害部分并保持一定时间,直至摧毁才算是发挥了效能。对某些目标,要求跟踪偏差小于1微弧度,从

而做到在拦截期内使激光束能良好地覆盖杀伤点。激光武器上如果用一辅助激光器作为主动式跟踪器,很重要的一点

是跟踪器应选用与武器激光束相同的波长,只有如此,才能使两种激光束尽可能地受到同等大气传输的影响,且两种

激光束应采用同一瞄准轴线。另一种办法是径直用高功率激光武器的激光束作为跟踪,使敌方目标在跟踪时即受到激

光辐射对相关热点的杀伤,该相关点是利用被动光电技术所记录的目标特征图象上的参考点。

直接瞄准射击的模拟
    激光器可作为坦克乘员对逼真的运动目标进行精确射击的训练器材,这样比常规的坦克乘员训练能大大简化组织

机构和后勤保障,节省弹药。
    典型的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模拟器工作方式为:只要坦克乘员准备妥当,火炮瞄住目标,射手就可按下击发按钮进

行射击,随之闪光发生器发光,与坦克火炮同轴安装的激光器发射出1-2秒钟的脉冲激光,由装在目标上的探测器接收

后自动地以无线电信号播出“命中”或“脱靶”信号并直接在炮手的目镜内显示。如果命中了,即在目标坦克上点燃

烟火,该坦克无线电信号消失且所装备的激光模拟器断路。由考核者再次接通电路恢复使用,或按预定的延迟后自动

恢复使用。
    此种坦克火炮训练模拟器之一称为“西姆法”,由砷化镓激光器组成,发射出一连串能量为0.6毫焦、脉冲宽度

为100毫微秒的脉冲激光束,其重复频率范围为280~300赫。该训练器材的作用距离为400~2000米。
    目标上每一探测器的方位角范围为90°,俯仰角范围为 35°,模拟一坦克炮塔需用4个探测器。表示“摧毁”的

目标区域尺寸为3米* 2米。
    无线电通信联络采用晶体管控制,  工作频率为79兆赫。只有当探测器组件中任意一个接收到激光脉冲时无线电

通信联络才被接通,然后就以下均功率约为20瓦的2微秒脉冲脉动响应。
    另一种由萨伯-斯堪尼亚公司制造的类似装置,称为BT41坦克作战模拟器,现正为瑞典陆军生产。其特点为对弹丸

的飞行和所用弹药进行适时模拟,并能准确地模拟目标要害部位的特性。此种装置还能在炮手瞄准镜内形成逼真的模

拟弹迹。激光束通过调制进行编码,以把信息传递给位于激光束与射弹之间的相关目标靶上,故目标靶可获得关于穿

过目标的射弹类型与弹着点坐标,以及攻击部队的特性等数据。目标上有12个探测器,并各附一个后向反射器,故可

以两种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弹丸坐标即可计算出相应的摧毁概率并估算命中效果,用软件系统也能算出条件概率

的变化情况,例如第二次命中的毁伤概率。此种BT41装置还能用于对其他目标的直接瞄准射击训练,例如对火炮与导

弹的直接瞄准射击,其目标图象的模拟是用软件来建立的。

    今后发展

通信联络
    作为通信联络手段,激光具有巨大潜力,现正逐步地在定向无线电通信及光导纤维通信系统小得到应用。激光束

很狭窄,因而具有高度的定向瞄准性能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有利于短途保密通信。与微波通信类似,激光也可调制

从而传输语言或图象,这只需采用光闸变换激光束的振幅或用脉冲编码即可。与微波通信相比较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

在于激光束传输信息量极大。即使激光束的调制度较低,但由于频率高,频带宽度在音频信道按 100兆赫计,在电视

信道按100千赫计,约为微波通信容量的一千倍。当然激光通信也有缺点,最主要的就是大气传播损失较大。
    但闭合式通信系统可避免大气传播引起的问题,这已由采用光导纤维而被验定。几种低损失光导玻璃纤维激光通

信装置已研制成功,证明对短程通信有很大潜力。与电气通信相比,这些装置的主要优点有二:
    ——重量比常规通信系统大约能减轻一个数量级,这对轻装行动颇有吸引力;
    ——不受相邻的电气系统的干扰,且不受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的干扰。
    在光导纤维系统中,砷化镓是性能良好而很吸引人的材料。

全息摄影
    现正考虑将激光全息摄影用于飞机上的平视显示器,使驾驶员能看到景物的三维立体图象。全息图象与普通图象

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立体形象。以激光器摄取和记录的全息摄影图象,驾驶员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其效果与对物体直

接观察相当。

惯性制导
    现已将激光器用于惯性制导系统。它比常规的陀螺仪尺寸小、重量轻、费用低,而且更为稳定,也便于读取数据

。工作时有两个同波长的激光束围绕一矩形环形谐振腔反向传播,在一拐角处两激光束都穿过一光束分离装置并馈入

光电二级管。由于两激光束中有一光束沿环形腔传播的路程比另一光束远,这样形成两激光束之间的频率差,而此频

率差与环形腔的转速成正比,故测定频率差即能测得传感腔的旋转速度。将频率差输入随动系统即可稳定瞄准点。激

光陀螺仪不但用于飞机与导弹的制导,而且还可作为炮兵火力控制的极为精确的角度测量装置,为实现这些要求,已

经采用或研制了若干种激光器,其中最通用的是装入环形腔的氦氖激光器。也研制了钕-钇铝石榴石和砷化镓两种激光

制导系统,以用作光导纤维型激光装置的外部激光源。

     自我测验题

1.激光与自然光有哪些不同?
2.激光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哪些?
3.如将激光器用于脉冲式测距机,还应附加哪些设备?
4.激光测距比之于雷达测距,其主要优点是什么?
5.激光测距比之于雷达测距,其主要缺点是什么?
6.假设一微波发射器的辐射波长为1厘米,如要求此发射器产生与5厘米直径空腔的二氧化碳激光器相同发散度的波束

,问此微波发射器天线的尺寸应是多少?
7.有一单脉冲红宝石激光测距机的技术性能如下:
    波长    0.694微米
    脉冲能量    40毫焦
    脉冲宽度    40毫微秒
    激光束发散角    0.5毫弧度
    激光束的出射直径    5厘米
    试计算它对肉眼的额定人眼危险距离。
8.若戴上衰减率为90%的滤光目镜,效果又将如何?
9.有一连续波二氧化碳激光器的技术性能如下:
    波长    10.6微米
    功率    10瓦
    激光束发散角    0.5毫弧度
    激光束的出射直径    5厘米
    试计算它对肉眼的额定人眼危险距离。
10.如题7与题9中的激光器用于战场对向静止目标,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3-10 1:16:39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6

第六章雷    达
    引    言
    关于雷达的基本原理已在本书第一章中简要提及,归纳起来,雷达可用以:
    —一测距。即测定电磁波由雷达至目标往返所耗费的时间,因此必须以某一种方法调制电磁波,如发射短脉冲的

电磁波;
    ——定向。即用天线将电磁波形成细波束,从而由天线的方向确定目标的方向:
    ——测定目标运动的相对速度,即应用多普勒效应。
    雷达在侦察与目标搜索中的作用,  主要是对飞机、战场运动目标、舰船甚至飞行中的抛射体如火箭及炮弹等的

发现及定位。在不作战时,雷达的作用是控制飞机,探测暴风雨、海上导航及入侵报警等。雷达站可以是固定的,也

可以是车载、船载成机载的,甚至是可由人背负甚至是手持式的。雷达的大小从远程对空警戒雷达的特大固定结构到

只能指示几米距离内的运动物体的袖珍式都有。
    在第一章中曾指出雷达可迅速地测出距离,既能穿透尘雾,又能在夜间应用。但在另一方面它又总带有很突出的

天线,显得很笨重而且是主动(有源)式工作,易于被敌方干扰;此外,其角分辨率与识别目标的能力比较差。

    距离测量
    雷达最为人熟知的特性或许就是它具有精确地测定距离的能力。从雷达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最早的测定距离方法

就是发射无
 线电脉冲,并计量从目标反射回的时间,而且这仍然是至今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如图6.1所示。
    图6.1  脉冲法测量距离
    距离R由 T = 2R/c式计算。T为从脉冲发射至接收到回波时所经过的时间,c为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其值为3*10^8

米/秒。  下例说明T是极短的:
    如 R= 15公里
    则 T= (2*15*10^4)/(3*10^8)
        = 10^-4 秒
        = 100微秒
    图6.2  阴极射线示波器测距法
     对如此短的时间间隔必须用电子测时设备。较老的雷达曾以阴极射线示波器按模拟方法测时(见图6.2(a))。
    阴极射线示波器的时标是线性的,示波器显示屏面的时标起点到回波点之间的距离与R成正比,图6.2(b)即为典

型的显示屏。现代化的雷达设备趋向于采用数字法测时间。例如使用为人熟知的石英晶体控制钟表(图6.3)。
    图6.3  数字测距法
    计算从发射瞬间到回波到达时的计时脉冲数,即可求出高精度的时间(达百万分之一秒或更高)。
    雷达一般并不是只发射一个脉冲,而是以相当高的脉冲重复频率发射一连串脉冲,通常为1千赫或若干千赫。为避

免在阴极射线示波器显示屏上出现闪变和为了判断目标的存在提供确实的根据,高脉冲重复频率是不可少的,因此雷

达采用尽可能高的脉冲重复频率。雷达的最高脉冲重复频率是根据发射脉冲之间的最短时间来确定的,这一最短时间

也就是雷达最远作用距离的目标回波所经历的时间。例如一雷达的最远作用距离为75公里,测距电波所耗时间为0.5

毫秒,那么脉冲重复频率的最高值即为2千赫。但实际应用时应考虑让回波有一定的休止期,这样雷达可将超过作用距

离的一些其他的大型目标的回波剔除。故在本例中,选用1.5千赫的脉冲重复频率比较适宜,由此可得167微秒的休止

期。
    雷达测距系统的计时精度很高(如前述可达百万分之一秒),  因此可利用的脉冲宽度应当很窄。设一脉冲的宽度

为τ秒,则脉冲从一“点”目标上开始返回到返回终了所经过的时间差也是τ秒,故回波伸展开的距离间隔为Cτ/2米

。此回波间距即称为距离分辨率△R,它与雷达的测时精度意义相当。脉冲的一般宽度为0.1-2微秒,相应的距离分辨

率△R为15-300米。
    脉冲并不是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唯一调制形式,实际上无论那种调制形式都可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可用的类型却

是有限的。不用脉冲型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见图 6.4。
    图6.4  调频连续波测量距离
    根据发射信号频率与接收信号频率之间的瞬时差,可求出信号经过的时间T,从而求出距离R。时间分辨率为1/△f

,其中△f为发射信号的频率总偏移量,即:若△f为10兆赫,则由此可求出相应的时间分辨率或距离分辨率,在脉冲

系统小,则相当于脉冲宽度为0.1微秒的脉冲。线性调频连续波的优点是发射器能以恒定的功率工作,故比以同样的

平均功率发射一连串高功率短脉冲工作更为有利。其缺点是如果目标是运动的,则可能与利用多普勒频移的测距法相

互混淆,而且发射与接收难以共用个天线。    
    定    向
    天线将雷达功率集中在极细的波束内,此波束通常仅为几密位宽。因此,只有当目标位于波束内时才能产生回波

信号,从而以相当高的精度探知回波信号源的方向。
    图6.5  以细波束定向的原理
    但是,要得到如此细窄的波束,天线的宽度,即其直径D必须比波长大。一个有用的经验式是:以密位计的波束宽

度为λ/D的1000-1500倍(λ为波长)。例如,若波束宽10密位,天线直径D至少应为100λ。由此可知,波长又必须较

短才能使天线的尺寸可以实用。例如天线直径不得大于3米,则波长必须不大于30毫米,相应的频率为10千兆赫。早期

的雷达在如此高的频率上不可能产生有效的功率,当时所用的频率较低,故方向精度相当差。直到1940年发明了实用

的高功率“微波”源之后,即采用谐振磁控管之后,才有可能使现代雷达获得相当的测角精度。现代雷达设备所用频

率集中于微波段及毫米波段(即以厘米
 或毫米计的各波长)。注意该分级体系中以英文字母标注的波段相当于以频率或波长表示的波段,例如在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的分级表中,10千兆赫的波段即相当“I波段”。
    典型的监视雷达
    用于全方位防空的简单的脉冲雷达可作为目标探测与定位技术的一个例子。设想此雷达只以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来

确定目标的位置,但它能覆盖住在给定高度范围内的所有目标。这种雷达的天线尺寸很宽,故发射的波束在方位上很

窄,并以恒定速度旋转以进行全方位监视;波束在俯仰上很宽,故能达到所需的覆盖高度(扇形波束)。图6.6给出了

这种设想和典型的天线形状。
  图6.6  扇形波束的形成
    天线的旋转速度为每分钟若干转,但旋转速度必须要高到足以保证尽早发现目标从而获得适时的情报。例如,若

一雷达的旋转速度为每分钟6转,则一飞行速度为660米/秒的飞机在雷达
   图6.7  防空垂直探测范围图
 天线转动一周中尚未被发现它之前,能钻进雷达监视区内6.6公里。从另一方面看,雷达天线的扫描速度越高则受空

气阻力越大,所需转动功率也越大。因此,雷达的旋转速度不应超过实际的需要。
    虽然一个简单的扇形波束在俯仰上足以满足所需的覆盖高度,但在发射功率方面耗费相当大。通常,空防垂直探

测范围采用如图6.7(a)所示的形状,该图较具体地表示了在某些低仰角的最远探测距离及仰角一定时的最大探测高度

。图6.7(b)则表示一理想的探测范围形状,天线产生的扇形波束在E1方向上具有最大辐射能。    
    图6。8  余割平方天线
     在最大仰角E2与最远辐射距离相应的仰角E1之间的上半区内,仰角越大则雷达作用距离越近。因此,在这一区域

中,雷达天线的辐射能随仰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达到E2角时,能量就几乎突然消失。为此,反射器不应再制成抛物

面,应将抛物面底部弯得更厉害些,从而使得向上半区的发射功率,能根据覆盖图的要求进行转移。图6.8为此类型

式的一种,按其波束的几何形状称为余割平方天线。
    图6.9  平面位置指示器显示屏
    操作手的显示屏是一种称为平面位置指示器的阴极射线示波器,其距离时标从示波管显示屏面中心向其边缘延长

,故回波的径向距离即表示目标距离。因时标与天线同步旋转,故由显示屏中心指向的回波方向就给出了目标的方位

角。目标回波在示波管显示屏上具有较长时间的余辉,故目标回波的亮点可在显示屏上至少停留天线回转一整周的时

间。操作手可从围绕显示屏中心转动的光标上读出距离,而方位角可从刻在显示屏圆周边上的刻度
 尺上读出。更常用的方法是,操作手操纵可置于目标回波上的电子标识器,从而向远方的监测中心发出可指明有关目

标数据的电信号。图6.10表明防空监视雷达的工作框图。
    图6.10  防空临视雷达工作框图
    应注意的是同步脉冲从脉冲调制器输向时标信号发生器时就立即开始计时;还应注意的是有一发射/接收开关,

故一个天线可兼作收发两用。正常情况下此开关将天线与接收器接通,发射机起动脉冲把接收器断路,同时将发射器

与天线接通,脉冲发射一结束,开关自动地张弛,并再将接收器接通。
    虽然扇形波束(即余割平方波束)可给出俯仰覆盖范围,但并不能测量出目标的仰角。为测定仰角,可用一单独的

测高雷达,也可将此测高雷达组合进监视雷达天线系统,在给出垂直探测范围的同时测量目标的仰角。单独的测高雷

达其天线波束在俯仰面上很窄而在水平面上很宽,称为海狸尾形波束,如图6.11 (a)所示。使用时,监视雷达显示目

标的方位角,而如图6.11(b)所示的测高雷达则随之转到目标方位角上,天线作上下俯仰,在垂直面上进行扇形扫描


    图6.11  测高雷达
    图6.12  垂直面上的多波束
    在距离一高度显示器(见图6.11(c))上显示的目标回波与平面位置指示器类似,但只覆盖一个扇形面。操作人员

根据距离及读出的仰角与高度判定目标。
    图6.13  合成平面位置指示器显示屏
    如果监视雷达本身组合有测高雷达,则如图6.12所示,其垂直覆盖范围被分成若干个较窄的扇形。无论用复式天

线馈电或是用特种波束形成阵列,都必需产生多个波束,但这将使雷达大为复杂化,因每一波束都需有自身的接收器

。虽然用多个显示屏是可能的,但更常用的办法是将有关目标的数据传给计算机加以存贮和评价;有时某些从计算机

存贮中选定的目标显示在合成平面位置指示器显示屏上,其高度则由位于目标回波傍的一些数字表明(见图6.13)。由

于此种雷达均为三维测量,故有时称为三座标雷达。

    战场监视雷达及其他类似雷达

    图6.14  小型雷达的轻型天线阵
    战场监视雷达、炮位侦察雷达及某些类型的对空监视雷达,其威力覆盖区,在方向上只是一个有限的扇形面。战

场监视雷达及其他类型的小型地面临视雷达的天线都很小,由操作人员手控转动。这种雷达很小,因此实际上是由人

转动整个设备来进行“扫描”。这些雷达的天线通常是一个简单的抛物面镜,但现代技术已将轻型天线阵设置在矩形

薄塑料板上,如图6.14所示。在这些雷达中,测距通常用一个数字显示装置以数字显示。
    由于所关心的只是运动目标,这些雷达应用多普勒效应排除了地形地物等固定回波,并在探测中给出目标运动的

大致速度。
    炮位侦察雷达用于对迫击炮及火炮等定位,故扇面扫描相当快,需每秒钟扫描若干次,至少应保证扫描扇面与在

弹道轨迹升弧段的较低位置上的弹丸相交一次。这种快速扫描不能采用整个天线旋转方式,而是用带有固定的主反射

器的雷达,由其内部馈电系统的一些部件迅速运动而产生扫瞄波束,例如装在“福斯特扫描器”内的装置即有此种功

能。图6.15为其工作原理图。
    图6.15  迫击炮炮位侦察雷达
  在阴极射线示波器显示屏上以明亮回波映示的射弹位于直角坐标系内,故射弹的方位角及距离均可求出,而射弹的

高度则由已知的固定住的波束仰角确定。最新式的武器定位雷达,尤其是用于对火炮定位的雷达,已采用无惯性电子

扫描装置(见本章以后部分),把自动探测目标与数据处理结合起来了。

    雷达系统的性能

    雷达技术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适当的距离上发现目标的能力。本节讨论决定这一能力的是哪些因素。
    这些因素中的第一个就是天线集中功率于细窄波束内的能力,而天线也只接收对应于波束宽度内的信号。这种将

功率集中的能力称为功率增益G(或功率放大系数)。设一天线将其辐射功率集中于立体角为Ω立体弧度的波束内,而不

是在所有方向上平均地辐射(即在整个4π立体弧度内辐射),这时的功率增益G则为4π/Ω。在各类雷达天线中,G值

可达几千倍。天线汇集功率的能力也同样适用于接收:它从覆盖整个天线有效口径面积A的这部分入射波波前汇集功率

,此时的功率增益G与A的关系式为 A = Gλ^2/4π 在准光学天线中,例如抛物面镜及某些大型平面阵列,A与天线口

径实际面积大体相等。例如圆形抛物面天线的直径为1米,则有效天线口径面积A约为π/4的60%(米^2),在波长

λ=30毫米时功率增益G约为7000。
    无线电波不同于光波这样的自然电磁辐射,它通常是平面偏振波,偏振面规定为含有电场矢量的平面。发射天线

的馈电取向决定着偏振面的方向,而接收天线必然也只接受同一个偏振面。
    雷达发现目标的能力明显地依赖于目标性质,这些性质包括目标的大小、用以构成目标的材料特性(金属的反射优

于绝缘材料)及其状态:一般情况下平直表面为雷达提供的反率远优于斜面,而圆形表面和点状目标的反射就很差。目

标回波的强度也与波长λ及偏振面有关。
    表1    标准 σ值
    真实目标包含有各种各样的反射表面,其中有些是主要的。例如,坦克的平侧面、飞机的机翼及射弹的尾翼等,

最后的回波是各个单独反射的综合结果。由于各个单独的反射取决于目标的状态,最后的综合回波与目标的状态有关

。因此,确定某一目标的回波性质时一般都有必要对其状态加以阐明。顺便指出,必须注意回波强度总是随着目标状

态的变化而迅速变化的,这会产生讨厌的回波衰减问题。为使这些回波性质的定义有一形象化的概念,不妨设想有一

个半径为a的金属球,此球从入射波截面中所截获的功率等于球的投影面积πa^2。不考虑金属的任何损耗。所有截获

的功率再次辐射出来,又因球是对称的,故其再辐射是各向同性的,其作用犹如一功率增益为1的天线,虽大多数目标

并非对称形状,不会各向同性地再辐射,但可将测量或计算的朝向雷达接收天线的再辐射看成是来源于等效的金属球

,此球投影面积即称为雷达目标等效反射面积,或雷达横截面,以σ表示。直径为1英尺的气象球状的σ值仅为0.28

米^2。在上表中列出若干种复杂形状目标的标准σ值。
    从发射器发出入射到目标上的功率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即正比于1/R^2;同样,设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安装在一

起,则接收来自目标的再辐射功率又与1/R^2成正比;故所接收的信号功率(即信号强度)与1/R^4成正比。如发射器

与接收器放在不同距离上,则接收功率与1/R1^2* 1/R2^2成正比,R1与R2分别为发射距离与接收距离。
    接收信号的功率S不可避免地必然是在背景噪声下测量的。即使接收器本身完全没有噪声,所接收的最低噪声功率

也将等于kToB,k为玻尔兹曼常数,To为以绝对温度计的环境温度,B为接受器的频带宽度。如To = 290°K,则kTo约

为4* 1/10^21瓦/赫。但实际应用的接收器还要加上本身的噪声而减弱信号,其噪声以一个称为“噪声数”的因数F

表示之。典型的 F值为10-30,但采用一些特殊的接收器可降低一些。
    怎样考虑接收器频带宽度B呢?必须从两方面统筹兼顾:一方面,雷达射频波的脉冲本来就有很宽的波谱,因而接

受器的频带宽度B必须宽到足以容纳这些脉冲;另一方面,频带又不能太宽以防过多噪声被接收。实际应用时,能使脉

冲宽度为τ的信噪比(S/N)取最大值的频带宽度值约为1/τ赫。
    另一个决定信噪比的因素是雷达观测目标所耗时间t0。理想的信噪比比值与t0成正比,但实际上信噪比与介于t0

与(t0)^0.5之间的某一值成正比,此值通常以一适当的综合效率系数Ei乘以 t0来计算,Ei小于1。在监视雷达中,t0

即为使目标位于波束宽度内所耗时间,例如天线扫瞄速度为每分钟10周,波束宽度为 20密位,则对一点目标的t0值约

为20毫秒。
    能量损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天线馈电线内的衰减、发射/接收开关内的衰减以及在使用寿命周期间的性能自

然下降等等。高频的一项主要能量损失是由于在大气中的衰减而引起的,即大气中氧分子与水分子对信号的吸收。衰

减方式如图6.16所示,波长λ=22毫米时可不计衰减,但应注意图中波长较短的几个峰值与谷值(谷值即大气窗口),

8毫米和3.5毫米,这两个大气窗口适用于近程的毫米波雷达。雨天的衰减更为严重,波长为0.1米时衰减尤其严重。

在有关雷达和无线电波传播的书籍中,均附有大气及雨的衰减数值图表可供查用。
  图6.16  大气衰减
    下面将列出一个表述接收器信噪比、发射器功率与目标距离的关系式。对单站雷达的普遍式为:

S/N = (Pav*t0*Ei*G*A*σ)/((4π)^2*L*F*k*To*(Bτ)R^4)

    假设接收器频带宽度B与脉冲宽度τ相匹配,则Bτ=1;且发射与接收共用一天线,则有效天线口径面积A = 

Gλ^2/4π,故上式变为:

S/N = (Pav*t0*Ei*G^2*σ*λ^2)/((4π)^3*L*F*k*To*(Bτ)R^4)

注意式中Pav为平均功率,不用脉冲功率计算。现举例计算如下,可通过此例对实际数量大小有所了解。
    试求对下述目标进行探测时,雷达所需的平均功率Pav:
     ——信噪比S/N = 50;
    ——目标的雷达回波截面积  σ = 1米^2;
    ——目标距离R = 40公里;  
    ——功率增益G = 2000;
    ——雷达观测目标所耗时间t0 = 2.0毫秒;
    ——综合效率系数 Ei = 0.6;
    ——能量损失系数L = 10;
    ——噪声系数F = 10;
    ——波长 λ = 0.1米。
并设周围环境温度To = 290°K,  如前述kTo值约为4*1/10^21。
    则
Pav=(50*(4π)^3*10*10*4*(1/10^21)*(4*10^4)^4))/(2*(1/10^2)*0.6*2000^2*0.1^3)=212瓦


如脉冲重复频率为1千赫,脉冲宽度为1微秒,则每发射—次脉冲的功率Pp为:

    Pp  = 212/(10^3*10^-6) = 212千瓦

以上两功率均在现用发射管功率范围之内。    
    影响雷达性能的其他因素
    微波与一些波长较长的波段(如广播用的无线电波等)不同,它在地平面上的传播距离有限,如图6.17(a)所示。

一般情况下,雷达和目标的高度h1和h2远比地球半径a为小,即h1 <<a,h2<<a,雷达与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RH应为
RH = (2ah1)^0.5 + (2ah2)^0.5

     实际上微波在地平面上的传播距离要比光学水平能见距离略大,因为大气会使无线电波向下弯折(见图6.17(b))

。这是因为空气密度随高度上升而减小,因而无线电波波前在下面的传播比在介质密度小的上面慢一些。如在标准大

气条件下对RH修正,则RH将延长约15%。对此种雷达的水平面距离可用一实用的公式计算,即:
    RH = 4130(h1^0.5 + h2^0.5)    (米)式中h1与h2均以米计算。下例说明地面雷达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探测距离所

受到的限制:
    设h1 = 3米,h2 = 15米,则RH = 23公里。在起伏地形上,由于遮档,能探测的水平距离更短。
    另一个影响雷达探测低空飞行目标能力的因素是雷达与目标间的直接路径和从地球表面的反射路径之间的相互干

扰。在图 6.18中,如h1与h2都远比R小,则反射波的掠射角也很小,在直接波与反射波之间会产生几乎是完全的相互

干扰。此种效应在高导电性的海面更为明显,其后果是在距离超过12h1h2/λ左右时信号强度迅速下降。以上例中的高

度h1和h2为例,如波长λ=0.1米,则距离超过5.4公里信号强度即迅速下降。这显然是对雷达发挥性能的严重限制。

为减轻这种相互干扰的影响,或是再增加天线高度或是减小波长λ。上述推论是假设地球表面为平面,即R<<a【a为地

球半径】才有效。若考虑地球表面的弯曲,则相互干扰的后果更为严重。    
    图6.18  “平面地球”反射
    有时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气条件会使低仰角的距离延长很多。如贴在地球表面上方的空气密度比正常情况低得多,

则雷达发射出的波束会向下弯曲很大,以致随地球表面弯曲而在其探测范围图上出现一个波道,如图6.19所示。此波

道只高出地表面几米,它只汇集象雷达那样较短波长的波。这种波道最易在炎热气候的海面上及炎热沙漠地的夜间出

现,能使雷达的探测距离异常地远达几百英里。
    图6.19  大气波道

     多普勒雷达

    雷达之所以应用多普勒效应,其目的是发现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运动,必要时还要测量目标的相对运动速度。如目

标以速度u相对于雷达运动,则接收信号频率与发射频率就会不同,其差值就是多普勒频率fD:
  fD = u2fc/c 或 fD = 2u/λ式中fc为载波频率,c为电磁波速度,λ为波长。fD对朝向雷达前进的目标为正,离去

的目标为负。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具有相对速度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如朝向雷达运动的车辆速度为30英里/小时(即13

.4米/秒)雷达波长λ = 30毫米,则多普勒频率约为900赫,正好在声频频谱内。如一飞机以飞行速度660米/秒向雷

达飞来,在同样的雷达波长上,则其多普勒频率为44千赫。
    图6.21表明一个简单的连续波雷达探测入侵目标的工作过程。此工作过程大体是:雷达将发射频率与所接收的信

号频率比较;二者有差别即表示有运动目标出现,由此可听到警报声;测定两种频率的差即多普勒频率,从而求出目

标运动速度。其过程犹如警察所用监视雷达。杂波滤波器的目的就是将fD为零值或近似为零的信号排除,即将固定物

体反射的信号排除,而循环电路可使雷达的发射与接收共用同一天线。
     图6.20  多普勒效应
     图6.21  多普勒雷达
    普通的脉冲雷达对低空飞行的空中目标或水面目标探测时,由于地物杂波干扰,会使小型运动目标完全模糊不清

。将此种雷达改进成能探测多普勒频移的雷达,这样就可由强烈的地物反射干扰背景中看清小型运动目标。改进后的

这种雷达与图6.22所示的连续波雷达类似,只是在连续波振荡器之后的放大器内将发射波脉冲化。此雷达采用常规的

方法测量距离,但用一杂波滤波器排除从固定目标反射的回波。
     图6.22  带多普勒活动目标指示器的脉冲雷达
     图6.23(a)表明一常用的对空监视脉冲雷达中平面位置指示器的显示屏,注意图中浓密的杂波;而图6.23(b)则

表明同一种显示屏,但带有运动目标指示器装置。目前大多数现代防空监视雷达均装有运动目标指示器。
     图6;23  带有运动目标指示器的平面目标指示器
    用同一种雷达可以先测距,然后通过测定多普勒频率而行效地测出每一运动日标的速度。战场监视雷达的操作人

员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对耳机收听多普勒频率的音节;但防空雷达,则需用一套复杂的频率过滤系统,将可能大规模入

侵的许多目标的多普勒频率分离出来。至于评定由此雷达所获得的全部目标数据,已超出操作人员的能力,应由计算

机承担数据存储与评定。尽管如此,但这种雷达与装有运动目标指示器的雷达并无本质区别,应用多普勒效应测定目

标运动速度的脉冲雷达,通常称之为“脉冲多普勒”雷达。
    但在既测距又应用多普勒效应的雷达中有一个问题,即:如果两种频率相等或多普勒频率恰为脉冲重复频率的整

倍数,则两种频率相互干扰而使多普勒频率为零,也就是说会把运动目标当作固定目标。因此,杂波滤波器会滤掉目

标回波,使雷达对具有相应运动速度的目标成为“瞎子”。例如有一带有运动目标指示器的对空监视雷达,其脉冲重

复频率为2千赫,波长λ=0.1米,期望探测的目标飞行速度达600米/秒,多普勒频率fD在0- 12千赫范围内。故在此

频率范围内的“盲速”不会少于6个,即每100米/秒速度有一个。对战场监视雷达来说,并不要求它探测行驶速度大

于30米/秒的目标,且其脉冲重复频率大多都是较高的,故不存在盲速问题。只要有盲速问题存在,就要考虑用尽可

能长些的波长,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且受一定限制。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办法就是采用若干种不同的脉冲重复

频率,从而使得在所关心目标的运动速度范围内不会全都对雷达成为盲速。

    空中监视

    飞机、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及人造卫星很适合对地面监视,用作对空中目标的监视也很有价值。因为这些设备能监

视到地平面外很远的距离。用作对地面监视的例如侧视机载雷达,用于对空中目标监视的如机载警戒与控制系统。
     图6.24  侧视机载雷达
     侧视机载雷达有一纵向地装在飞机下面吊舱中的直线形长天线,产生与飞行方向成直角的极窄波束,但波束在垂

直平面内相当宽(通常为余割平方形),故对地面形成很宽的扫瞄片。雷达发射的每一脉冲均对此波束掠过的地带进行

扫瞄,其回波则在一高强度阴极射线示波管显示屏的直线时标上以亮点出现。用一电影摄影机与飞行速度同步地连续

拍摄显示屏上出现的图象,就构成了相应地带的雷达地图。图6.24为侧视机载雷达的天线波束图,两侧各有一扫瞄片

,但有些侧视机载雷达仅在一侧有波束。
    此种雷达通常附有运动目标指示器,若如此,则仅显示地面运动目标,运动目标指示系统可自动补偿飞机相对于

地面的运动。为保证所得雷达地图清晰详细,天线定向波束的水平方向宽度及脉冲宽度都很窄。侧视机载雷达可分辨

的地面区域达20米 *20米,甚至更小。
    机载对空监视可将观察距离延伸到数百英里之远。图6.25表示一空中预警用的“猎迷”系统:飞机载有两个雷达

,一个在头部,一个在尾部,两者相配合提供全面的监视。
  图6.25  “猎迷”预警机外观图

     跟踪雷达

    监视雷达在其监视空间或地区内给出所有目标的概略位置,对有些军事用途这已足够了,但以武器摧毁目标还需

要连续而精确的记录目标位置。为此,近射程武器常依据光学器材对目标跟踪,而远射程武器和能在夜间射击或有全

天候性能的武器系统则要以雷达跟踪。
    对空中目标跟踪的雷达应有连续而精确的测量方位角、仰角和距离的装置。设想有一个接收窄波束的天线(图6.

26(a)),由于此窄波束的顶部很平,雷达很难确定目标是在天线轴线上的 A点,还是在偏离轴线两侧的B点或C点上,

因而无法从角度上对目标进行令人满意的跟踪。图6.26(b)表明将此波束分离为偏离轴线的两个波束的情形,此两波

束相同,且与瞄准轴线有相反的“偏斜”角。雷达的角度跟踪电路从这两波束拾取目标信号强度差:在轴线上的A点处

两波束有相同的信号强度,故信号强度差为零;如目标偏离轴线而在B点,则波束L的信号比波束R的信号强度要大得多

,其信号强度差相当大,且为正值或负值;如目标偏离天线轴线而在C点,则也有一相当大的信号强度差,符号与前者

相反。图6.26(c)指出其角误差特性。由角误差电压按比例驱动控制天线状态的随动装置,以保持瞄准轴线对向目标

。利用此种方法可使一良好的雷达以1/20波束宽度的精度跟踪目标,甚至还可以更高。图6.26只表示在一个平面上的

跟踪,如还想对目标在其他平面上跟踪,就需要第二对波束和第二个角误差信道。此种有两对同时存在的波束的雷达

系统,称为静态分束雷达或“单脉冲”雷达,之所以称为单脉冲,是因为每一被接收的脉冲均能提供一组完整的角误

差数据。
     图6.26  雷达的角度跟踪(一个平面)
    尽管静态分束法跟踪性能好,但它既费钱而又复杂。另一种更简单更便宜的装置,是用一围绕基准轴线以相当高

的转速(最高达每分钟6000转)旋转的偏移波束(见图6.27)。
    图6.27  圆锥形扫描体制
    此单波束可连续地测量目标信号强度,因而获得同一对位置差(即角误差)信号。该系统的优点是只需比较简单的

天线馈电和单信道接收器;但因自旋一周时目标回波面积有变化,会产生一些误差;同时,对于自旋频率干扰也还没

有解决。两个天线安装轴上分别装有数字编码器,给出相应的目标方位角和仰角并向武器控制中心等传送。        
    跟踪雷达还可自动测定距离。随动系统使电子测距时标始终对准目标回波,并随距离变化而变。还用一数字数据

系统将机内随动系统表示距离的电压数字化,从而将距离以数字形式随时传送给同一控制中心。
    同时出现两个邻近的目标时会造成一定的麻烦,很可能完全丧失对目标的锁定能力。因此跟踪雷达无论在方位上

还是在距离上都应有高分辨率,尽量减少这种困难。


    敌我识别二次雷达    

    雷达应用中的一个问题就是识别敌方目标。有时可根据目标的特性、航路、高度和来自其它单位的报告判定,但

极其需要的是以及时而自动的方式实现这一要求。在这方面,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使用了以雷达为基础的敌我识

别系统,所采用的技术装备称为二次雷达。询问器与工作雷达连接,它向被雷达探测到而没有识别出敌我的目标,以

载频f1发射一串编码脉冲。
    图6.28  二次雷达
    载有应答器(脉冲转发机)的我方目标接收雷达所发询问信号并译码后,随即以频率f2用密码回答。询问机回答器

接收此回答后如认为正确,即表明该目标为我方(或友方);如非正确回答则可认为是敌方目标,至少也是不明身分的

目标。现用的敌我识别二次雷达Mk10型以1千兆赫频带工作并以60兆赫将两种频率隔开。询问器发射两个间隔可变的脉

冲,应答器以一包含多达14种脉冲的密码回答。同样的系统也用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但电码体系稍有差别,此时的

回答包括有关国别及高度等情况,并能在如图6.29所示的雷达平面位置指示器上显示。
    在这些系统中,若应答器不止一个就会出现回答混淆不清问题(“窜扰”),而一个发送应答机如由几个询问器同

时重复询问,就会根本无法回答,但通常都装有减轻噪声干扰的线路予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另一个影响敌我识别系统

的问题就是该系统尚不能“故障自动防护”,如我方飞机的应答机不起作用或不能正确地工作,则防御一方可能将此

飞机视为敌机——但至今尚无解决此问题的妥善方法。
    图6。29  空中交通管制显示屏
  二次雷达的其他应用是在导航系统方面。例如飞机可通过询问由信号台组成的网络和测定每一次回答经过的时间来

确定自身的位置。这种想法可以推广应用到车辆甚至步行的行人。二次雷达还解决了以测链来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冗长

而单调的工作,测距精度可达几厘米。

    电子束无惯性天线转向装置

    高速转动大型天线,在机械结构上显然是困难的,特别在天线只扫瞄一段限定的弧形时更困难,而且,由于雷达

系统的结构是固定的,改变其天线扫瞄程序也很困难。电子束转向装置的优越性就在于无需转动任何机械部件即可更

快地进行扫瞄,且对扫瞄程序可随意改变,甚至能把对单个目标的跟踪与连续监视结合起来。其主要缺点是:扫瞄扇

形区最大只能是120°,因此进行全向探测必需有三个天线阵,最好是四个。
    图6.30表示一个平面上的电子束转向的原理。图6.30(a)所示的平面天线阵是由一行各自辐射(或接收)的单元组

成,所有各单元均以相同相位工作。天线阵发射或接收的波前平行于天线阵列线,以便传播或接受的方向是多列同相

的。沿天线阵使相位逐步变化(见图6.30(b))即可使波束在方向上旋转。如果说,天线阵各单元辐射的相位依次逐个

的变化量为负α,单元“0”与“1”辐射的共有波前必然是同相位的;为了补偿从单元“1”开始的因相位逐个变化负

α而产生的相位延迟,必须将从单元“0”开始的使各单元的辐射逐个地多走一段距离dsinθ,因而得到等于α的相位

延迟量2πdsinθ/λ这样一来,波前及天线波束的方向均转动一个角度:sin^-1(αλ/2πd)。如将α反号,则天线波

束方向也相反。
     图6.30  电子束转向
    这种天线称为“相控阵天线”,它所用的移相器是一种动作极为快速而能使波束迅速移动的电子装置了用计算机

来控制移相器,从而实现复杂的扫描和跟踪程序是完全可能的。图6.30只表示一个平面上的转向,如用一个由若干行

或若干列的线列矩阵组成的平面天线阵,则在水平与垂直两个平面上进行转向就可实现。最好是对天线阵内的每个单

元都分别控制,  但如果用 10,000个单元,这就不是—件容易办到的事了。因此,有一种比较简单但不太通用的系

统,分行分列地对辐射器进行相位控制。图6.31为“爱国者”防空导弹用的三坐标防空雷达的平面相控阵天线,它能

把监视与同时跟踪若干个目标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
    图6.31  相控阵天线
     电子束转向的进一步推广是利用固定移相器阵列及耦合装置沿指定方向产生许多波束。这种技术用于防空监视雷

达中的仰角测量,但其方位角测量仍沿用常规的机械扫描法,也用于战场监视雷达使其在方位上覆盖一个扇形区。这

种多波束成型技术还可与电子束转向相结合以产生一簇可移动的四波束,然后利用静态分束法跟踪目标。
    图6.32  多波束的形成
    图6.33  电子波束的仰角控制
     相控阵天线耗资多,而用于全向监视需要4个天线阵,这是它的严重缺点。折衷的办法是将常规的方位机械转动

与俯仰面上用电子束转向相结合,图6.33为此种天线阵。
    相控阵天线大概永远不会比相应的机械转动装置费用低廉,但费用低的轻型印刷电路天线的发展、微型移相器的

大量生产及微处理机的涌现,将使电子束转向装置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脉冲压缩
    这是另一项重要的现代化成就。优异的距离分辨率要求有相应的短脉冲,但探测距离又决定于平均发射功率,故

脉冲越短,保持所要求平均功率所需的脉冲功率也越大。在用电子管发射器的大型雷达中,可用脉冲功率虽高,但却

受到下列因素的限制:所需的高压会击穿绝缘层,以及发射管不能产生大电流;馈电系统会出现电击穿,以及天线将

产生电晕放电现象等。而在半导体小型雷达中也受到材料易击穿的限制。因此,高距离分辨率与高功率短脉冲的矛盾

很难解决。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以相当低的脉冲功率发射相当长的脉冲,然后在脉冲包络线内调制射频载波以重建距离

分辨率。调制必须的频带宽度B应等于等效的时间分辨率的倒数。比如说,我们的雷达距离分辨率为15米,而为了获得

必须的平均功率,发射脉冲的宽度不得小于5微秒。当保持距离分辨率,载波调制的必须带宽为10兆赫。这种脉冲内调

制的通用方式就是线性调频连续波,其载波频率从脉冲开始到结束,呈线性增减(见图6.34)。
    接收的每一个脉冲都同样是这种形式,但接收器有一个与调制相匹配(或“相识”)的脉冲压缩网络,将脉冲压缩

到所0.1微秒宽度。其他类型的调制,只要能获得所需频带宽度,也都有同样的效果,但普遍采用的只有一种:编码

调相。如回波中存在多普勒频移,则脉冲压缩将难以进行,但如果调制频带宽度比多普勒频移大得多,其影响并不严

重。
    图6.34脉冲压缩

    毫米波的应用

    波长很短的毫米波之所以令人注意,在于其所需天线相当小,却能发出很窄的波束,因而角度分辨率较高。例如

10密位圆柱形波束,其频率为94千兆赫,仅需直径为15英寸的抛物面天线;但一个频率为9.4千兆赫的“标准”雷达

,其抛物面天线直径则需12.5英尺。
    应用毫米波原理上的主要缺陷是大气和天候衰减严重,而且缺乏方便的高功率源。毫米波雷达总是利用大气衰减

图表中的“窗口”,例如35千兆赫(8毫米)、94千兆赫(3.2毫米)、甚至可用140千兆赫(2.15毫米),尽管如此,大气

衰减仍然嫌大,如频率为94千兆赫时,超过10公里会衰减六分之五,不过还远不至于在晴朗天气无法工作。如中雨天

,在上述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约衰减到1/100,000,这清楚地表明应用毫米波所受的限制。
     虽然现在已有大功率发射管,但效率低,且需笨重而不方便的外围设备,如高压电源及强力磁源等,这些困难抵

销了天线尺寸小的优越性。固态电源固然与微型雷达的设想相适应,但目前其可用功率仅为几百毫瓦,只够近距离应

用。
    尽管如此, 目前已有一些毫米波雷达实际用于近距离高清晰度的水上和地面目标监视,也作为入侵报警器及近距

离支援防空雷达。毫米波特有的高分辨率最适合用于地形测绘雷达及机场地面交通监视雷达,虽然目前尚不能判定航

线,但已能描绘飞机外形。毫米波比较不易受电子对抗的干扰,因为干扰器必须覆盖比长波段要宽得多的频带才行:

另外干扰器也缺乏合适的能源供其工作。但是各种事物都在发展以适应电子战的要求,满足于现状将犯错误。
    毫米波的另一种可能得到的不同应用是“无源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对目标与背景两者的热辐射率加以比较,也

就是无线电化的热成象。不幸在这种以毫米计的波长中热辐射远远低于红外波段的热辐射(只有红外辐射的1/100,

000),因而很难探测到这一波段的热辐射差。不过用无源雷达已能在“冷空”中发现几公里远的飞机和在相当“热”

的植物背景中发现几百米远的坦克。这是一种有前途的技术,但其进展决定于其无源式(被动式)接收器(即辐射计)灵

敏度的提高。


     自我测验题
1.雷达通常工作在比常规无线电短得多的波长上是因为:
  (1)更容易产生大型发射器所需要的功率;
  (2)距离精度更高;
  (3)有更实用的细窄天线波束;
  (4)对大气的穿透性能更好。
2.  (1)计算信号发出后由一距离为25550米远的目标反射
  回波所耗的时间;
  (2)试计算一雷达分辨比第一目标远50米的第二目标所
  需的最小脉冲宽度。
3.工作距离为50公里时,一脉冲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应:
  (1)等于或小于6千赫;
  (2)等于或大于6千赫;
  (3)等于或小于3千赫;
  (4)等于或大于3千赫。
4.将A-D四种形状的天线波束与W-Z四种任务分别相
  配:
  A 海狸尾      W 平面位置指示
  B 余割平方    X 武器定位
  C 细窄扇形面  Y 仰角探测    
  D 细锥形      Z 测高
5.  (1)为何面积远大于λ^2(λ=波长)的金属平板能产生
  很大的回波?
  (2)雨点的回波是怎样的?
  (3)一细金属棒反射的回波与极化平面有什么关系?
  (4)为何正对入射方向的金属圆锥体产生的回波甚小?
    (1和4可以用光线来检验)。
  6.下述论断中哪一个与监视雷达对应才是正确的?
    (1)天线的直线尺寸加倍则天线的增益增大到4倍;
    (2)天线的直线尺寸加倍则天线的波束宽度加倍;
    (3)天线的直线尺寸加倍则探测距离加倍;
    (4)波长减半与天线尺寸加倍有同样效果(不考虑大气
    的影响及其他与天线不直接相关的影响)。
  7.设目标T2的距离为50公里,  目标T1为20公里,两目标的
    回波有同样强度。则雷达对目标T2的回波面积是T1回
    波面积的:
    (1)2.5倍;
    (2)6.25倍;
    (3)39倍;
    (4)1526倍。
  8.警察用雷达记录了一迎面驶来车辆的多普勒频率为1.35
    千赫,雷达波长为30毫米,试计算此车速度(以英里/
    小时计,1米/秒:2.33英里/小时)。你是否肯定这就
    是真实速度?如否,说明理由。
    若此雷达偶而失误未对准汽车,因此,雷达所测多普勒信
    号是经由从平行于公路的墙上反射回来的,则从判定是否
    超速驾驶来看:
    (1)有利于驾驶者;
    (2)有利于警察;
    (3)对两者无所谓有利与否。
  9.  (1)跟踪雷达跟踪的角精度,在下面4种情况中哪几种
    有可能达到?
    (i)  1~2倍波束宽度;
    (ii) 1/2波束宽度;
    (iii)1/20-1/10波束宽度;
    (iv)1/100波束宽度或更高些。
    (2)一导弹制导雷达拟命中6公里距离的20平方米面积的
    目标,试提出最大允许跟踪误差值。
  10.说明下列各概念的含义:
    (1)盲速;
    (2)脉冲压缩;
    (3)相控阵天线。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3-17 1:04:57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

第七章  纵深侦察

    纵深侦察

    “高地那一侧到底是什么?我终生都在猜测。”
    ——威灵顿公爵

    几个世纪以来,战场指挥官总是关心超出他的视线极限以外的事件。即使在使用滑膛枪和刀剑的时代,指挥官也

必需知道敌军的进攻方向、兵力及其部署。没有这些重要的情报,他对威胁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现代战场指挥官比他的前辈有射程更远、火力更强的武器系统可以部署,而现代部队在战场上的影响地域已远远

超出这些武器瞄准器材的视距以外。指挥官需要具有在更远的距离上就能发现和判定敌军集结的手段,这样他才有可

能利用已方远射程武器先发制人。本章所讨论的一些系统,正是为指挥官提供这种监视与目标侦察能力的技术手段。
    采用先进的电子与光电技术的高分辨率监视系统,已使现代部队具有接近24小时的全天候侦察能力。这些进展着

重于扩展受到地球表面弯曲、地形、自然植被及人造障碍物等限制的纵深侦察的范围。例如在欧洲西北部,不考虑气

候影响的平均通视距离约为4或5公里,因此,延长监视系统作用距离的唯一办法就是将传感器位置提高,使其高于地

面,或将它们尽量靠前配置甚至进入敌人的地域(见图7.1)。
  利用高地,很早以来就已为人们认识到是控制敌方的有效于段。自古以来防御工事就建造在能控制住要道通途的高

地上。虽然几个世纪以前就肯定了空中侦察的潜力,但直到1794年法国在弗勒吕斯战役中应用了热气球才首次实施了

空中观察。系留观察气球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应用,但很快就在敌方采取行动下显得太脆弱了,而飞机的发展

才真正宣告我们目前所意味的空中侦察的诞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止,有人驾驶飞机仍然是机载监视传感器

最主要的“平台”。不过,一方面由于火力控制系统与导弹系统的发展,使防空系统的效能得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尖端复杂的技术使有人驾驶飞机的成本日益增加,这就导致多样化监视技术的应用。此外,50年代对航天技术的深入

研究也提供了由轨道卫星对地面监视的可能性。
图7.1  监视传感器

    航天监视
    自从人类首次把人造卫星射入围绕地球的轨道以来,对地球表面及大气层的军事与科学考察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了。光学摄影技术的进展,已经能够使围绕地球轨道旋转的卫星从其正常高度发现尺寸比1米还小的目标,这就使那些

发射卫星的国家在对广袤的地球表面进行监视方面具有高出一筹的能力。红外传感器的应用,对发现导弹发射及爆炸

物质的爆炸等军事行动更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从宇宙空间进行监视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将战略侦察的重点从利用U2型

有人驾驶飞机转移到利用人造卫星,而利用U2曾经引起很多国际政治争端。实际上,从轨道卫星上监测军事行动已变

成查明超级大国之间军备控制的技术手段了。不过从战场上的战术侦察角度来看,航天监视目前还不如其他装置省钱

与有效。因为利用射入轨道的卫星,其费用之高昂令人不敢问津,而监视条件最佳的低轨道弹道卫星寿命又相当短。

此外,卫星监视的地面探测范围仍然有限,而且其大部分轨道对战术侦察无用。即使利用红外传感器的卫星,天气条

件很差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无效的。尽管如此,超级大国已经开始在中东的有限战争中利用卫星进行战术侦察监测任

务。因此必须对航天监视在纵深侦察中的作用有正确认识,同时了解其在战术侦察中的局限性,特别是其高昂的成本

。    

    升高的传感器

    本章的其他部分讨论地面用的及大气层内应用的监视系统。
    自从利用气球进行观察以来,已经试验过若干种方法将传感器升高使之高出地面从而获得较好的观测角。例如曾

经试用过风筝,但因其本身不稳定,由于其只能依靠变化不定的风速和风向以及有效载荷很有限等等原因,不能列入

令人满意的传感器平台中。
    瑞典有一种探测范围为20-40公里的防空监视雷达,名为“长颈鹿”,其折叠式天线高12米,不仅增大了探测范围

,还可以配置在林区应用。

系留平台
    西德道尼尔公司生产了一种“田凫”旋翼动力系留平台(图7.2),可在其上装置多种传感器,例如法国与西德联

合研制的“百眼巨人”监视雷达,还可装载微光电视、红外装置及其他电子战仪器等。
    图7.2 “田凫”系留平台
    生产厂家宣称已解决了传感器的稳定性问题以及在风速不超过15米/秒的恒速风中平台能飞行的问题。在这方面

,由于通过系留缆作为向平台燃气轮机输进燃油的管道并传输控制、监测及传感信号,“田凫”平台具有惊人的续航

时间。“田凫”平台直径为 8米的旋翼由旋翼叶片尖端喷射压缩空气而转动,此种反作用推进系统无需尾旋翼。此平

台可在300米高度飞行,因而平台上雷达的探测范围根据地形情况最远可达50公里左右。该厂还研制了一种名为“侦察

平台”的灵巧的旋翼系留平台,本身不带动力,
 其直径仅1.2米。它装在汽车上并利用汽车发动机在地面将旋翼加速成高速。包围住旋翼的圆环的作用犹如储能器,

能使此小型平台持续一分钟以上的空中停留时间,在此停留时间内平台携带光学及光电传感器升高到100米。这种平台

很适合配在靠近战斗地前沿的装甲车辆上应用,能进行有限的纵深侦察。

远程机载系统
    以下介绍两种适合于在战斗地域前沿我方一侧工作的机载监视系统。第一种是目前已为人熟知的机载警戒与控制

系统,无论北约还是华约的武装力量都已采用,作为防空系统中对空中目标的预警设施。机载警戒与控制系统通常有

一装在飞行高度约为 10,000米的飞机上的高功率脉冲多普勒雷达,能探测在此以下直到地平面的空中目标,其探测

范围为500公里左右。此种雷达在一定范围内还能对地面运动目标及水面舰船探测。美国的远距离目标搜索系统就是应

用此系统的原理,研究用于师一级的纵深侦察与目标搜索(见图7.3)。该项目已在1981年撤消。
    图7.3  远距离目标搜索系统原理图

典型的远距离侦察与目标搜索系统有一装载远程雷达的直升飞机,在战斗地域前沿的我方一侧上空飞行,且在敌方防

空系统火力范围之外。此雷达可以扇面或360°扫描,能远远超过战斗地域前沿,从直升机上以50-80公里距离发现运

动目标,并将目标数据通过传输线传输到设于师、旅及炮兵司令部内的地面接收站,雷达所探测的目标图象及有关情

报以近乎实时地显示在与地图相关联的显示屏上。这种系统对于一般的师一级影响地区是理想的侦察手段,能搜索到

远射程火炮及机载武器等目标,它还可以与其他类型的侦察与目标搜索系统联用,并能对目标性质以更高的分辨率加

以识别和判定。
    本章到现在为止仅介绍一些以地面为基地的、升高的或装在飞行器内的远程侦察与目标搜索系统,而且都是配置

在战斗地域前沿我方一侧的。这就使其不易被敌攻击,但在远距离上其分辨率一般还不够高,不足以保证对必须加以

区分的目标进行识别和判定,以便以远射程武器进行不同的射击。此外,即使将传感器装在飞机上,发现目标也会因

地形及其他远距离障碍物的遮蔽而受到限制。要克服这些困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战斗地域前沿的前方配置地面

的或装于飞行器上的传感装置。
    无人驾驶飞机
    配置在战斗地域前沿前方(敌方一侧)的监视系统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生存能力。各级防空系统的

大力增强及有人驾驶飞机的高昂造价,使得用前进载人飞机来作为监视的首要手段已显得太易遭受攻击了。
    无人驾驶飞机是解决及时提供纵深战斗情报要求的最好方法。在陆军指挥官的直接控制下,无人驾驶飞机可以在

短时间内既快又准地反映师战斗地区内各个阵地的战斗情况。而且由于动力装置及航空电子设备的微型化与微处理机

的问世,无人驾驶飞机的尺寸已大大缩小,很难被发现和被击毁。
     无人驾驶飞机还可以区分为遥控无人驾驶飞机与遥控飞行器。前者按预定程序的飞行路线飞行,无需与地面通信

联系(有些也用实时传感器传输数据);后者既可由地面指令数据控制,也可由有人驾驶飞机以指令数据控制。
    遥控无人驾驶飞机
    遥控无人驾驶飞机一般地不如遥控飞行器精巧,在现代化部队中配备的数量也较多些。典型的遥控无人驾驶飞机

是加拿大飞机公司制造的CL89型,现在装备英国陆军。英国陆军称之为 AN/USD 501“米德吉”(图7.4)。
    图7.4  发射起飞的“米德吉”遥控无人驾驶飞机
    “米德吉”型遥控无人驾驶飞机用于支援师一级的队形展开,根据任务其纵深侦察范围为40-60公里。由师情报参

谋人员提出对指定地区侦察任务的要求,并向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分队下达命令以制定出出动架次的紧急计划。“米德

吉”可携带摄影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以完成各项任务。对于一个点目标,比如说是桥梁,只要使探测器有足够的时间

对准目标,就能以最快的反应时间确定该桥梁是否完好无损。它可以按预定程序在两点之间作直线飞行进行条幅式搜

查。条幅长,则由必需的照片判读量确定的反应时间也就长。它还可以执行对一地区采用逐条地系统搜索的侦察任务

,但“米德吉”执行这种任务并不理想,因为所摄照片数量很大,而处理及判读设备却受到限制。
    遥控无人驾驶飞机执行任务完毕后由归航台导向到回收区并以降落伞回收之,接地时采用缓冲气垫袋,以防其受

损。所拍摄胶卷必须尽快回收并在邻近回收区的照相处理与判读车中尽快处理,以最快方式将其结果发送给提出且下

达任务的师情报参谋人员,通常通过无线电台传送。
    标准的反应时间约为1小时,其定义是从提出情报侦察任务之时起,到提出者收到情报之时为止。这一反应时间是

相当快的,因为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具有从小型的土场地上起飞的性能,而且不易受电子战的干扰,这些正是它的主要

优点。此外,对于认为纵深侦察十分重要的师长来说,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又是他可以直接控制的侦察手段。同时,认

识它的局限性也是必要的:活动半径小;发射后不能再改变按预定程序飞行的路线;所收集的情报送到提出任务人员

手中时已过时了近一个小时。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遥控无人驾驶飞机,如加拿大飞机公司的CL289型 (即AN/USD 502

型),为克服上述缺点而装有一实时数据传输装置,但这必定又增加造价和使遥控无人驾驶飞机更为复杂,还会使它变

得易受电子对抗的干扰。
    大多数遥控无人驾驶飞机从在战斗地区的发射土场上的发射斜轨上射出;也有些在预有准备的场地上利用常规的

起落装置发射;个别的还有从飞机上发射的。对它的回收方法,最通用的是利用降落伞或网具,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方

法。
    遥控飞行器
    遥控飞行器能够克服许多遥控无人驾驶飞机所固有的局限性。从定义来看,遥控飞行器是由设在地面或空中的“

驾驶员”所遥控的,且能不断地在飞行中对指令作出反应。通常这些指令是由它们本身的传感器搜集来的情报通过适

时数据传输线传输出来且经过加工整理的结果。尽管这种传输线并非必不可少,但如果没有通过遥控和数据传输构成

的情报通路,遥控飞行器与无人驾驶机相比。其主要优点将会丧失贻尽。
    由于遥控飞行器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它比遥控无人驾驶飞机能执行更多的任务,如能在其上装备电视或热成象等

高分辨率传感装置进行一般侦察则更为理想。遥控飞行器控制人员在其直观显示屏上发现的任何潜在目标,均可通过

变换传感器的视界或是机动地将遥控飞行器调到更有利的位置加以仔细研究。只要遥控飞行器一发现目标且控制人员

判定此目标适合以炮火射击,遥控飞行器即在目标上空待机并进行射击校正。为达到此目的,遥控飞行器上的传感装

置必须有足够大的视界——能在大到400或 500平方米的区域内发现火炮射出的首发弹着点,因为远射程间接瞄准射击

的弹着范围就是如此之大。当一观察到首发弹着点,控制人员就应立即下达校正口令使第二发射弹能命中目标。机动

地将遥控飞行器迅速调到目标上空,控制人员即可获得有关地面的顶视图,并据此测算出精度很高的修正量。由于火

炮发射的制导炮弹的问世,现已可使遥控飞行器携带激光目标指示器照射目标以保证用火炮发射制导炮弹进行突然的

首次齐射击中目标。当然,在执行这一任务中遥控飞行器必须装备高分辨率成象系统,只有这样才能认清目标并对其

定位以供激光照射。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设备公司研制了一种只担任此项任务的小型遥控飞行
 器为美国陆军服务,它有一可在飞行以前或飞行期间编好程序的惯性导航系统,其上列有飞行器拟飞行的各航路点的

坐标(这可从其他监视系统获得,例如从远距离目标搜索系统获得)。当此遥控飞行器一旦飞临所关心的目标上空,操

纵人员即下令使传感器进入“自动跟踪”状态并保持跟踪,且不受飞行器运动情况的影响。于是激光器以测距方式向

目标发射激光束,而在电视传感装置视界内的任一目标的座标能自动地在地面控制站予以显示。激光器还可用作火炮

发射的制导炮弹等末段制弹药的目标指示器。图7.5示出了遥控飞行器的各项战场任务。
    图7.5  遥控飞行器的战场任务
    遥控飞行器还可以作为搭载电子对抗器材的平台在电子战中应用,通常这些器材越靠近敌方越有效。遥控飞行器

担负此项任务是最合适的,因其生存能力比有人驾驶的飞机更高。
 图7.6  加拿大飞机公司CL227型遥控直升机
 遥控直升机
    虽然大部分遥控飞行器至今仍用固定翼飞机,但也有少数采用微型直升机,即遥控直升机。此类飞行器的大部分

均为平面对称机形,且为相对旋转旋翼,无需改变机身方向即可随时沿任何方向飞行。它还能将数据传输天线始终对

向地面控制站,并将机上传感装置也保持同一指向,例如始终使传感器显示屏顶端保持北向,而这对固定翼遥控飞行

器是很难做到的。遥控直升机还几乎可从任何地形起飞和回收,这是在战斗地域前方地区中的一大优点。但直升机与

固定翼飞机相比效率差些,且速度与续航力亦差。遥控直升机之一例为加拿大飞机公司CL227型(见图 7.6),形如直

立的哑铃,在其中段有两个三叶片旋翼,上球体内装有发动机及燃油箱,下球体内则装有传感器装置。数据传输
    操纵遥控飞行器的主要困难之一就是怎样在数据传输天线与地面控制站之间保持通视。传输频率越高,对两者之

间保持畅通的通路的要求就越严格。所选的频率根据所需传输的信息量来确定,电视及热成象器传感装置需要的是宽

频带亦即高信息率传输,故需用比“红外行扫描”或“运动目标指示器”等雷达传感装置更高的频率。显然,应选用

可满足所需信息率的最低频率以减轻上述困难。数据传输的意外失灵并不一定使遥控飞行器失灵,因其导航系统已事

先将此种偶然事件所需的应急措施列入所编的程序内,例如可采取重新回到通信失灵的时刻或增加飞行器高度等措施

。显然实时传感信息失灵是一憾事,但在编制程序的工作中预先考虑到输送失灵的状况,是可以做到合乎作战要求的

。重要的是遥控飞行器的任务是有限度的,而且只有其传感装置能起应有作用时才能完成任务。遥控直升机及地面控

制站内的一些主要器材如图7.7所示。    
     图7.7  遥控直升机与地面控制站内的主要器材

费用
    慎重考虑遥控飞行器与有人驾驶飞机的费用对比是很重要的;因所作判断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费

用对比。从遥控飞行器基本任务的性质来看,它们虽然比较不易受攻击,但损失率会比有人驾驶飞机能允许的损失率

高些。因此,如果一架遥控飞行器的造价比与其相当的有人驾驶飞机中的相应部分要高,则其可用性就值得怀疑了。

飞行器主要构件的生产成本大体上与其重量成比例,故其机架成本可以接受,问题在于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及传感

装置的成本必须尽量低。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是只有这一费用满足要求,才能对遥控飞行器的作战要求具体化,才能规

定装入遥控飞行器内的符合作战要求的器材量。反过来,遥控飞行器的用户在规定其需要的指标时,了解其技术情况

与费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遥控地面传感系统必要性
    前面介绍的各种侦察与目标搜索系统,在对整个战场保持 24小时的昼夜监视中都有某些局限性,这是因为地形遮

蔽、续航力不够以及天气条件不良而引起的。为了弥补这些系统在这方面的缺陷,指挥官在其职权范围内必须在接近

甚至超越战斗地区前沿的地方部署一些分队。借助于象增强器、热成象器、某些战场用雷达及前进与深入敌后的侦察

人员,能对其他监视装置达不到的各地区保持24小时的监视,尤其是对死界或被自然植被遮掩的地区更应如此。但是

动用这类侦察人员将减少人力,而且往往不能随时可用,因此要弥补上述缺陷不得不另辟途径。在完成这方面任务中

,遥控地面传感器是很理想的。

遥控地面传感器
    以地震波传感器及红外传感器为基础的入侵者警报器已在许多国家的部队里服役多年,以其及时地对临近的人员

与车辆的报警,在近距离警戒部队及警戒设施中起到有益的作用。通常将地震波探测器埋入地下,将红外传感器以短

电缆或电线与监测器连接。但是,直到60年代末期,美军在侵越战争中才首次开发地面遥控传感器的潜力,经无线电

传输线路将有关情报中转到监测器。当时,通过实际上不可能从空中发现的丛林地带,建立起了由密如蛛网的秘密小

路组成的胡志明小道补给线,为监测沿这些小道的活动情况,美军研制了一系列人工放置或空中投放的传感器,这些

传感器一发现有人或车辆,立即通过无线电将信号传输给设置在地面或巡逻其上空的飞机上的监测器,然后对发现有

行动的地点进行远射程炮击或空中攻击。从那时起,现代化的微电子装置及信号处理技术就应用于遥控地面传感器的

设计,从而得到复杂的系统,例如正在设计和研制中的美国的遥控战场传感器系统就属于这一类。

用途
    遥控地面传感器的目的是发现目标并对目标定位,如可能还要认清目标。早期的入侵者警报器并不能令人满意地

完成这些任务,主要是因为它们不能区别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两种信号。对入侵者警报器的要求是:装置简单而可靠、

错报率低、小到可以隐蔽的程度,最好还应该是一有扰动即自动失效或自炸的装置。传感器信号必须先处理然后通过

数据传输线路传给监测站,在有些情况下还要有中继站(远距离时)。理想的是只在发生有意义的情况时才传输信号,

并显示作为目标的人数与车辆数,以及其速度、方向与车型。整个系统需要相当数量的配置在已知地点的传感器,且

每一传感器均由一电子编码器识别。其主要技术问题是判别在给定距离上可由传感器发现的各类目标所产生信号的特

征,并且能使传感器所发信号的判别特征保持下去。

传感器
    遥控地面传感器系统采用各式各样的传感器,而每一传感器都应能探测出电磁波频谱上不同波长的目标辐射。例

如美国的遥控战场传感器系统采用了3种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声响传感器:第一种是人工放置的;第二种是飞机或直升

机投放的;第三种则是由火炮(如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它们对车辆的探测半径为500米,对人员为50米,并能区分

是履带车还是轮式车。此系统还包括一些人工放置式磁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两者均能测定目标行进的方向,其方法

是将两传感器隔开约5米远,根据所传数据进行测定。

通信线路
     为了利用遥控地面传感器实现纵深监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配置中继站以中转传感器信号,使之传输到位于我

方地区的监测器中。遥控战场传感器系统所用中继站可以手工放置,也可空投放置。后者有一能插入地面的天线,或

可挂在树上的天线以扩大探测范围。
    图7.8  遥控地面传感器系统平面布置简图

监测器    
    遥控地面传感器系统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是从传感器直接接收信号或通过中继站接收信号的监测器。信号是经过

处理后显示的,表明由哪一个传感器发现了情况、目标的性质、何时以及在什么期间记录下多少等等。数据可用电子

装置显示,但同时又打印出作为永久记录。警报系统可以装在监测器内,收到信息时,它可立即提醒操纵者注意。显

然,每一种遥控地面传感器系统可以设计成以不同方式显示信息的装置。由于近来在信号处理与元件微型化方面进展

迅速,因此这类系统的有效性大有提高,特别是采用了预编程序的微处理机来识别目标,更有助于提高其有效性并减

少警报的错报率。但是,这种系统的有效性还有赖于仔细地为传感器选定配置地点,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发现纵深地域

内敌军集结或向我防御地域逼近的企图。虽然利用遥控地面传感器系统可识别的目标有限,但这些系统可以作为报警

装置,引起其他的侦察与目标搜索系统的连锁反应,从而以更专门化的技术手段搞清敌方威胁的性质。图7.8表明一

种遥控地面传感器系统的平面布置简图。

    小    结
    目前,可用的侦察与目标搜索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现代的战场指挥官获得了对纵深目标发现、识别和认

清的综合能力。只要精细地配置和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他可以几乎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保持昼夜24小时对敌监视,因而

能尽早地对敌军集结做出反应。技术的最新进展提高了这些系统的性能并缩小了其尺寸,很可能在下一个十年内,在

侦察技术方面还有更迅速的进展,尤其在应用远距离空载系统及遥控飞行器方面将更为明显。


     自我测验题

1.在欧洲西北部,地面平均能见度是多少?
2.为何风筝不能作为令人满意的监视平台?
3.遥控无人驾驶飞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遥控飞行器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5.如何定义遥控无人驾驶飞机的反应时间?
6.写出在遥控地面传感器中使用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7.为何卫星在战术侦察中不能广泛应用?
8.何时首次应用空中观察?
9.是哪两种主要因素导致侦察手段从有人驾驶飞机变为无人驾驶飞机?
10.哪些设备可以装在诸如“田凫”等系留平台上?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3-30 22:45:06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

第八章    反侦察

    一般原则
    针对敌人侦察装置而实施的反侦察,可以有两重目的:消极的反侦察旨在挫败敌人利用其装备获取我方部署、调

动及战术行动等情报的企图;积极的反侦察则寻找机会将假情报馈入敌方侦察设备中,从而使敌人对我方行动得出错

误判断而在战术上步入歧途,招致灾难。
    本章将涉及敌对两方的侦察与反侦察措施的大量对比,为方便计,分为红方与蓝方两部分描述:红方代表利用侦

察设备的一方;蓝方则为进行反侦察的另一方。此项规定适用于全章。
    假设蓝方拟对红方实施有效的反侦察,首先要求的就是有有效的情报,因而能掌握红方所用设备的波谱(或频谱、

光谱),而且应细致地掌握对方可能使用何种装备对付自己。如果缺乏这样的情报,蓝方应假定对方的侦察能力至少也

堪与自己匹敌。
    蓝方必须针对红方侦察设备的探测能力来配置自己的各种反侦察器材,从而防止出现危险的空白区。例如,如果

一导弹发射阵地的热辐射特征仍被允许突出地保持着的话,那么,对该军事设施所进行的防止被目视器材侦察发现的

伪装就没有什么意义。
    蓝方只有根据精心筹划的战术计划的实施要求,才可以采取突然而明显的反侦察手段,否则正中红方下怀,他由

此正好可以预料蓝方将有紧急的战术行动。其实,这只不过是战争普遍规律的一例:任何战术行动都不是孤立的。
    另一个原则是必须将每一种反侦察技术手段与其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考虑。设想在一白雪覆盖的背景中突然出现丛

林伪装军服,当然是非常显眼的;而在现代化汽车行驶的背景中出现骡马运输时,识别出其地震波特征也是同样重要

的。一般地说,在电子战中,反侦察一方同样有必要能对红方故意造成的未能预料的情况做出敏捷反应,采用新装备

或利用现有装备而采用很新奇的方法都正是为此目的。
    最后,蓝方(反侦察)部队成员的良好训练与军人素质,不言而喻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如果使用不当,即使是

最精良的反侦察装备也很可能会失效。

    可见光波段的反侦察技术
    在可见光波段的大部分反侦察技术,其历史实际上比战争本身还要悠久。如果不对过去多年发展的主要方法做一

简要回顾,那就难以充分讨论有关反侦察的问题。这些方法对于利用光谱上其他部分的技术手段也是重要的启示和入

门,在这些波段上也有目视反侦察技术手段需要对付的内容。在许多情况下,侦察与反侦察手段两者极为相似。但是

必须指出:一种专门技术不可能在监视波谱上所有波段中都起同等重要的作用。例如一种称为防空区外干扰的反侦察

技术对于破坏微波雷达极为有效,但对可见光波段作用却很小。
    以下将逐个地讨论蓝方为扰乱和欺骗红方侦察设备而采用的各种目视反侦察技术。

采取低姿态运动和疏散配置
    这种方法无非就是灵活利用环境,特别是指蓝方指挥官对地形地物的利用。其基本概念就是利用自然特征阻断蓝

军分队与红方侦察设备可能设置点之间的通视线。但是还必须考虑这种规律:运动目标比静止目标更容易被发现;正

常的也就是很有秩序的运动比变化不定的运动更容易被标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时期,曾经发生过戏剧性的

隐蔽运动实例:在照明弹照耀下经过无人地带的侦察小队竟然被误认为是“冻死”者。
     尽管历史上违反这一很简单的战术原则的事例屡见不鲜,但在军事条令中还是明确指出:正常样式,从任何意义

上说总是比历史发展中的异常样式更容易识别。这已是为人熟知的科学规律。
    由此可见,在红方使用连续的摄影侦察过程中,蓝方如何一直保持不暴露明显的变化,的确是反侦察工作中特别

困难的问题。

伪装的利用
    蓝方主要在两个方面利用伪装:一是隐蔽部队成员从而改变其反射特性,尽量减少被红方侦察装置发现的机会;

二是创造各种方法和设备以减少己方行动在背景环境中造成的明显差异,从而使对方不注意这种行动。“伪装网”是

一种高度精巧的工程技术,能在各种不同情况下有效的进行伪装,大有发展前途,尤其是在怎样伪装电磁波频谱上的

所有频率方面就显得更有发展的必要。
    应用与携带反射遮蔽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方便。但是,现用伪装系统还很不成熟,很粗糙,远不能与变色龙

或其他类似动物的巧妙伪装相比拟。
    蓝方的装备,尤其是重型车辆,对植被与地面的破坏痕迹很明显,而且不易隐蔽。利用正常的例行交通流来隐蔽

重要战斗部队的调动可能是最有成效的解决办法。当然,这在硬面路和建筑区更易实现。反侦察手段中特别令人感兴

趣的事例,是美国提出的新型MX导弹发射场的伪装隐蔽,它完全以人工环境进行伪装,即使导弹出现也使人看不出变

化。
    但如果不坚决加强“运动路径”的纪律,人类爱走最短路径的天性很可能会使高性能武器发射场暴露其特征。

     视障物与假目标的利用
    利用烟幕遮挡敌方目视观察,已有几百年历史。其现代方式是以烟幕发生器快速地设置烟幕,这是蓝方部队为谋

求不被红方侦察设备发现的自卫武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记住,尽管烟雾对阻挡目视观察非常有效,不过要想

产生有效的烟障来挡住远红外系统或波长较长的观察器材,在技术上却是很困难的。因为要想遮断较长波长的辐射,

必须使悬浮颗粒的尺寸大大增加,而这样大的颗粒会在大气中很快地下沉,所以要想产生这种持久的烟云很困难。对

此重要课题的研究,已有不少国家正在进行,在今后几年内情况将会改变。
    图8.1  发射烟雾发生器的装甲车
    蓝方对假目标的应用,包括一些常规的分散对方注意力的战术行动在内,当然要动用一些常规兵力和装备。但是

,为使对付红方摄影侦察的反侦察卓有成效,还必须专门使用一些特种装备,例如能呈现一些车辆与器材外貌的可充

气模型等等。还必须考虑,如果红方部队以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装备共摄影传感器,那么还可使此类伪装物发射假通

信电波。假目标也可被赋予令人信以为真的热辐射性能。但若将所有其他军事装备都这样利用现代技术予以伪装则费

用未免太高。

    对侦察装置实施直接破坏
    如果蓝方已知红方侦察装置的位置,蓝方部队当然就可利用常规武器摧毁红方侦察装置并杀伤其操作人员。可见

光波段的侦察设备,大多都辅以各类光学器材的目视观察装置。因而在多数实际环境中,红方的目视侦察设备是被动

式的(即无需对目标进行照明),故其位置并不易被确定。若为大型侦察设施,蓝方即可派出袭击分队予以现地摧毁。

此时应有专家指导,而且人员也应经过专门训练,务使这些大型侦察设施遭受经济代价最大的永久性破坏,以挫败红

方在事后利用旧件再拚成类似设施的可能性。
    过去就有投砂来迷盲敌人眼睛的传统战术:现在则是发展专门用来摧毁对方光学侦察器材的武器。

    以激光作武器破坏对方侦察器材
    关于发射功率大到可对战略导弹或其他类型武器予以直接破坏的激光武器,新闻报道已经不少,但目前仍属保密

状态,无需空泛地议论。
    但从任一物理实验室的资料均可推断激光武器的基本原理:若一目视的或红外的侦察系统能以距离为R的目标的反

射能或辐射能工作,那么则可在目标处或靠近目标处设置激光器并以同样的光波波长发射光束,其能量达到能摧毁对

方探测系统的程度,或是损伤人眼,或是摧毁半导体之类的探测装置。
    采用尽量减小激光对侦察系统破坏效果的防护装置,显然将成为侦察用光学或红外器材的技术要求。关于激光破

坏武器及激光反侦察装置的性能,属于高度机密。

    核装置的利用
    如果蓝方与红方之间的战争动用了核武器,那红方就必须考虑到其侦察装置在核攻击下生存能力的脆弱性。象对

其他武器装备产生作用一样,冲击波、光辐射及核辐射也会对红方侦察装置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后果要考

虑,即:红方侦察装置中很可能有信号处理电路,它对蓝方甚至红方的核爆炸所产生的巨大电磁场或核粒子流都极其

敏感。针对这种核射线攻击的电子设备,其加固技术是高度专业性的研究课题,在此不深入讨论。

    回射防护屏障及眩目灯
    将阳光作为使敌人眩目的手段而在战术上应用已有很长时间,且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军队利用明亮的盾面反射阳

光,照射来袭击之敌,也曾有多次历史记载。
    蓝方应当考虑引伸这种原理并加以应用,制造人为光线,或用回射屏障将对方发射的激光光线反射回去。但目前

有关这种系统的公开资料甚少,因此还只能从理论上推断。
    如红方使用象增强器,蓝方用强光灯向其照射可使其象增强器系统超负荷而失去作用。

    光学反侦察设备小结
    归纳上述讨论,可以这样说,在过去几百年战争中固然曾经发展过各种样式的反侦察光学技术,但现代化部队在

可见光范围内可广泛使用的反侦察设备却很少,其常规装备可能只限于伪装及发烟器材而已。至于激光破坏武器在今

后能否有重大进展尚需进一步观察。


    用于抗通信中的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的反侦察技术    

    现代军队对无线远距离通信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对一些侦察设备的大力研究。这些设备主要是能有效地直接对付

无线电通信发射器的“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因此,可以设想红方将配置不但能监测蓝方发出的信息而且还能确定

每一发射器位置和特征的电子战支援测量设备,借此希望对通信进行破译而获得其真意,并判定某些有意义的战术配

置方式。而蓝方则应假设红方正在进行这些活动并且将相当详细的假情报输入红方的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这些行动

与反行动正是通信电子战的实质所在,读者可参阅本丛书有关无线通信分册以进一步了解这个对现代战争至关重要的

问题。    

    用于对抗防空雷达的反侦察技术

问题的提出
    地面部队的防中空地对空雷达一般与防空武器系统配套使用。这里并不讨论用来对付防空武器系统的反打击系统

,只讨论用以对付其中侦察分队的反侦察技术。这种防空系统目前一般采用导弹而不是火炮,最典型的是美国的改进

型“霍克”导弹和苏联的“SA-6”机动导弹。
    为此,在讨论中我们必须把蓝方应用反侦察技术看成是为了保护其飞机不被红方防中空雷达发现。这种雷达可以

是指美国的改进型“霍克”导弹系统中的脉冲搜索雷达或苏联的“平面”雷达。
    为方便起见,这里对红方的防空中雷达现用技术性能做一些假设:它是低脉冲重复频率的单波束雷达,对100公里

远和30公里高的小型飞机有良好的探测性能,波束扫瞄一周所需时间为 8秒。
    操作人员具有可供使用的动目标指示器电路,且配有一些在战争爆发时蓝方不知其具体性能的抗干扰设施。还假

设操作人员在乎面位置指示器显示屏上观察目标后能获得情报。雷达的脉冲宽度为4微秒,故在整个作用距离上一个距

离单元长度相应地约为600米。其半功率波束宽度在方位上为4°(70密位),故在最大距离为100公里时其可分辨方位宽

度为7,000米。为防止产生距离模糊,雷达的脉冲重复频率可采用每秒1,000脉冲或更低一些。
    面对配备有这样防空雷达的红方地对空武器系统,蓝方可采取几种反侦察行动。首要的也是最显然的技术就是蓝

方飞机作低空高速飞行,从而脱离红方雷达的清晰视线并且在地面杂波中隐蔽飞机的回波。当然,这种战术行动是否

有效决定于红方的防低空能力。

对防中空雷达的破坏
    红方的防中空雷达发射功率很强,因而蓝方的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接收器可以确定它的位置,如必要,其定位精

度还可通过另增一些传感器予以提高。机载型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最为有效也最为灵活,但也可作为地面设备应用—

—特别是如果能在高地上俯视到对方的防中空雷达时。防中空雷达的特征很突出,蓝方的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对其识

别与判定并没有什么困难。在战场条件下,电磁波脉冲会出现高密度状态,因此现代的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应能在每

秒钟内截获和处理上百万个脉冲。
    但是,如果红方的防中空雷达具备灵活多变的变频设施,面对可变的脉冲重复频率和适当的脉冲宽度,蓝方的定

位任务就会相当困难。  等到红方的防中空雷达被精确定位,蓝方即可运用任何一种常用武器对它攻击——包括可从

空中或地面发射的反辐射无源式寻的导弹。    

无源干扰与假目标
    在很早以前开始应用雷达时就用过无源干扰,常用的方法是散布铝箔干扰云(或称雷达干扰带),所用的薄铝带,

其长度应以切成能对雷达脉冲产生很大的反射为限。蓝方可以专用飞机“播种”以产生铝箔干扰云,也可用散布铝箔

的炮弹或火箭。
    因为每一片铝箔下降都很慢,故铝箔干扰云可以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这种云与承托它的空气—起移动,能对红方

的雷达操作人员造成普遍的干扰。但红方如采用运动目标指示器,则铝箔干扰云的效能将大为减小。很明显,在这种

交战方式中,使用铝箔干扰的蓝方必须在事前精心计划,因为为保护单机而用铝箔干扰防中空雷达是很不值得,甚至

是无效的。
    其他形式的假目标还包括发射费用相当高的飞行器,其目的是扩大雷达回波区,应用时也同样必须精心计划。但

这种方法不可能在一般的小型战术活动或单机侦察中应用。

减小雷达目标等效反射面积——隐身法
    蓝方研制飞机时,如果能设定红方防中空雷达的工作频率,那就可大为减小雷达目标等效反射面积(即雷达回波区

)。象飞机这类无源侦察目标所反射的回波强度,决定于目标的形状、所用材料及其被防中空雷达波束射中时的飞行姿

势等因素。过去,飞机的机身与发动机设计主要是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考虑的,对于减小对雷达的等效反射面积,其措

施只是将形状修改得更小些而已,而在后一阶段才采用了低反射率蒙皮等措施。但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缩小雷达

目标等效反射面积对于军用飞机是生死攸关的要害问题,因而从飞机一开始设计便要正确地考虑和处理这一问题,即

使为此而降低其他方面的一些性能也在所不惜。
    多年来一直在对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与防反射涂料进行研究试制,有些厂家即将生产供应,但在这方面不易获

得具体资料。另外还有一项正在切实进行着的提高飞机性能的工作,这就是飞机用一特制天线吸收雷达脉冲并将其放

大和倒相,然后再对向雷达反向地发射回去,此种再发射脉冲就会抵销从目标表面反射的脉冲。这类装备可认为是一

种主动式(有源)干扰器,用飞机装载它当然要牺牲一些其他有效载荷。
    美国的公开资料强调“隐身”战略轰炸机减小雷达目标等效反射面积的重要性,并认为缩小雷达目标反射面积不

仅对战略飞机,而且对战术飞机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用主动式干扰器抗防中空雷达
    可用以抗防中空雷达的干扰器有多种类型,使用时首先应对它们进行鉴别。对蓝方适用的最佳且最有效的干扰,

决定于一系列实际上彼此矛盾的因素。最主要的分类法是按装载干扰器的平台类型来区分的。如靶机本身携带的干扰

器,则称为靶机携带的干扰器或机载自卫干扰器。如果蓝方专用的干扰飞机为靶机提供干扰电子设备,则称为防空区

外干扰机,即干扰飞机比它所要掩护的靶机离开被欺骗的防中空雷达更远。如干扰飞机紧靠靶机,则称为护航干扰机

。如支援干扰机比它所要防护的目标更靠近被欺骗的防中空雷达,则称为防空区内干扰机。
    防空区内干扰机并不需要很高的干扰功率,因为它对红方雷达天线定向发射功率的距离是很近的,但它应在被欺

骗雷达探测区内采取‘待机”航线。因此,这种干扰机可以采用廉价的小型遥控飞行器,而且还可为其配备一枚足以

摧毁被欺骗雷达的战斗部,在燃料耗尽时射向目标,作为“临别留念”。
    护航干扰飞机,由于紧靠它所防护的飞机,很可能与后者的性能相似。而防空区外干扰飞机则应停留在比靶机更

后的位置,有时可能要作跑道式的环状飞行。它从远距离进行干扰,因此必须有相当高的干扰功率,足以馈入到雷达

上大型细波束天线中。这种干扰飞机并不需要很高的性能,但续航时间应长且能承装较大载荷。
    上述各类干扰“平台”既可采用噪声干扰又可采用诱骗信号干扰。

噪声干扰
    噪声干扰通过对高功率发射器调频而成,使用工作频率与红方的防中空雷达所用频率相同,并以类似于随机噪声

的随机扰动信号进行干扰。噪声干扰可使自动雷达系统产生频繁的假警报,在雷达显示屏的平面位置指示器上散布小

斑点,使其不稳定。如蓝方的干扰器装有电子战支援测量系统接收器,则噪声载波可准确地转为被骗雷达所用频率;

但如干扰器“迷盲”了,则携带干扰器的载波必须在预定频段上来回扫频。当然这种扫频干扰器的性能就不如固定频

率型干扰器了,由于这一原因许多现代雷达采用频率捷变技术。那就是以无规则方式逐个脉冲地变换其载波频率。这

样就降低了那些甚至配有可听电子战测量系统接收器的干扰器的性能。

诱骗信号干扰
    诱骗干扰器有许多种,其中的主要类型具有适用的电子战测量系统接收器,可用以接收受骗雷达所发射脉冲。被

接收脉冲按人工延迟时间放大并再发射出去,因而使红方操作人员在其显示屏上看到距离和位置均与真实目标不同的

假目标。在某些情况下,干扰器可以发射许多假回波,使红方显示屏上充满假目标,这种干扰器被称为混象(或混响)

干扰器。

干扰器的战术配置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付红方防中空雷达的最有效干扰方式,是由蓝方将防空区外干扰机群布置成圆周形,并位于

受干扰掩护的己方攻击机后面,一般采取高功率噪声干扰方式。这种干扰机应在从红方雷达到蓝方攻击机之间连线的

延长线上确定其位置。这样一种精心安排的主动干扰,要求蓝方事前进行侦察以确定红方雷达位置和可能使用的频率

,并且仔细地安排计划。


     抗防低空雷达的反侦察技术
    防低空雷达应能探测低空飞行飞机并测定其位置,同时还应能对巡航导弹和小型无人驾驶飞机进行探测,这种雷

达通常均与抗击上述目标的武器系统联用。低空雷达的性能参数与中空防雷达大有很大差异,因为它所要探测的高速

低空飞行飞机在地面环境中只“暴露”很短一段距离,在雷达探测范围中仅停留几秒钟,而且此时雷达极易受到地物

杂波的干扰。这种环境要求雷达具有高脉冲重复频率以避免所探测飞机出现“盲速”,并要求以脉冲多普勒形式进行

信号处理,从而在浓密的地物杂波中获得良好的显示性能。其天线旋转速度应相当高以保证获得较高的数据率,同时

还应有自动警报系统和自动的武器击发系统以防止操作人员因反应迟钝或疲劳而贻误战机。另外,这种雷达不需要远

程探测,最大探测距离只需15公里甚至更近些。面对这样的侦察设备,蓝方部队应有反侦察装置以保护自己的飞机不

受红方低空雷达指挥的武器系统的抗击。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曲率使蓝方不宜于采用防空区外干扰机的方式工作,

因为此时远程通视线并不存在;但从另一方面看,低空雷达具有的自动探测性能与实质上很快的响应能力,却使它有

可能受近程噪声干扰,造成大量假警报的不断馈入。这种假警报当然会使雷达经常担心遭到攻击而保持临战状态。而

过量的假警报率能防碍可靠地对入侵飞机定位。蓝方现可用于噪声干扰的“平台”,包括:在攻击飞机上的机载自卫

干扰器吊舱、既可地面发射又可由蓝方飞机投放发射的作为预置传感器的遥控飞行器,以及由地面火炮或火箭抛射的

短时间起作用的“投放式干扰器”等等。    
    蓝方按上述方法所进行的精巧的反侦察活动费用当然是很高的,但必须考虑到目前正在研制的对地攻击飞机的费

用更高, 1981年统计,一架对地攻击机其造价约为3000万美元。因此,对每一架次出击都安排防护以延长其有效生命

是值得的。蓝方只要打算以相当数量的飞机对红方发动“连续”进攻,那它就得准备好可由长机发射的对红方低空雷

达自动寻的的反辐射导弹。


    今后展望
    大多数反侦察领域中的技术手段尚处于保密状态,故不可能对现用的或即将使用的反侦察技术公开地进行具体讨

论。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想隐蔽自己及其武器装备,或者隐蔽自己所在的准确位置而欺骗对方。这种情况还

会延续下去,而且可以预料只要一方采用新式侦察装置,另一方就会及时地发展相应的反侦察技术。


     自我测验题
1.为何对设备伪装时必须考虑电磁波谱上所有波段?
2.为何在反侦察中灵活利用地形极为重要?
3.不采用常规的活动方法是不是更难为对方发现?
4.什么是“运动路径”的纪律?
5.为何对红外传感器不易产生效果良好的烟幕?
6.“假部队”除了假坦克和假车辆外,还需要什么?
7.反辐射导弹为诱骗雷达需要掌握有关此雷达的哪些情报?
8.如何施放抗雷达侦察的铝箔干扰云?
9.为尽量缩小飞机或其他战斗飞行器的雷达目标等效反射面积,对它们设计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0.可采取哪些反侦察行动来对付与地对空雷达不同的战场监视雷达?
    自我测验题答案
    第一章
1.侦察就是对整个战场进行连续(全天候、昼夜不停)而
  系统地观察,以及时地提供战斗情报所需的资料。    
2.指挥员的关心地域包括能危害指挥员完成任务的敌占区
  在内。这通常要包括与指挥员同级的敌方指挥员所掌握
  的预备队地区。影响地域即指挥员可承。担的火力区。
3.6000米。
4.主动侦察系统为照明目标需发射能量,因此易被敌人发
  现,暴露观察位置。
5.扩大侦察系统的范围,可以通过升高传感器(利用高地
  和飞行器)或将传感器移至靠近目标处,例如派出侦察
  员或利用遥控地面探测装置。
6.目前,雷达在侦察系统中是很主要的器材,因为它是真
  正的具有全天候性能的唯一侦察系统。
7.各传感器的侦察范围,应能相互补充,并能成为昼夜24
  小时不停的全天候系统,但即使这样也只能探测运动目
  标,而且识别能力有限,因此还需要具有高分辨率及良
  好识别能力的成象系统。
8.目标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反差的重要性在于没有它便不可
  能发现目标。减少反差正是伪装的目的。
9.地震波;
  声波。
10.在间接瞄准射击的武器系统中,对目标定位更为困难,
    这是因为火炮与目标间不能通视。观察员可按与直接瞄
    准射击相同的方法以自己位置为基准来确定目标位置,
    但传送此信息给火炮,就必需还按所需精度知道火炮阵
    地相对与观察所的位置。
    第二章
1.(1)瞳孔的衍射;
    (2)晶状体的象差;
    (3)视杆与视锥的大小;
    (4)散焦;
    (5)眼的颤动;
    (6)眼与脑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信号转换。
2.对角线长19英寸,纵横帧幅比为4:3,故屏幕上的垂直
    宽度为11.4英寸,每英寸有
    625/2 * 1/11.4 = 27.4对线
    因此每一周期占1/27.4 = 0.036英寸,而对向人眼的目
    视敏锐度一般为1/60度的倒数(即周期数或相应1/3438
    弧度的倒数),故可辨别的距离为
    0.036 /(1/3438) = 125.5英寸。
3.相当于2周的线数为2对线,故一周占1米。因人眼能分辨
    的是每度60周(即每1/60度1周期,或每1/3438弧度1
    周期),故所求距离即1米对向1/3438弧度的距离:
  1/(1/3438)=3.438公里
4.(1)在晴日阳光下亮度为3*10^3坎德拉/米^2时,目视敏
  锐度为0.9周/分(角度),2公里处坦克在垂直方向上的
  张角=1毫弧度=3.43分(角度),于是该坦克对向人眼
  的周期数则为0.9* 3.43=3.09。按照标准,在晴朗的白
  天,这样的坦克是能识别的,其相应视角为0.5*(1/0.9)
  *1/3438 =0.16毫弧度,故在坦克上能分辨的最小尺寸
为0.16* 2=0.32米。所以坦克的炮塔与坦克车身上的觇
望孔应该可以分辨出。
    (2)在明月下的亮度(见图2.6)为3* 10^-2坎德拉/米^2,
  此时肉眼的目视敏锐度为0.1周/分,但用一7倍双目
  望远镜时目视敏锐度提高到0.7周/分。在垂直方向坦
  克相对应的周期数为0.7* 3.43=2.4周,按照标准,此
  时的坦克仍然如同晴朗的白天一样可以识别,但应考虑
  到透镜的象差、双目望远镜的光损失以及手持望远镜的
  颤动等影响。
5.对胶片的照度正比于进入照相机的光能量,而光能量又
  正比于光阑面积,因此也就正比于F数平方的倒数。对
  于给定黑度的胶片,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为一常量,
  故曝光时间必与透镜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按题示的光圈
  数,由一光圈数转换为高一档光圈数时曝光时间应加一
  倍。其他的影响是景深加大,在高一档光圈数时的分辨
  率变差。当然,这假定了透镜系统即使在最小F数时象
  差也得到了完善的校正。
6.此题的人眼分辨率为1周/0.5密位,即2周/密位。
  坦克高2.5米,距离为5公里,对向人眼的视角为0.5密
  位。为了发现坦克需要它对向人眼的视角为1密位(因
  人眼分辨率为2周/密位),而实际上只对向0.5密位,
  故需视放大率为:1/0.5 = 2。
  识别需4周期,故视放大率两倍于发现所需倍数,即4
  倍。
  看清需8周期,故视放大率应为8。此2、4及8周被认为是
  发现、识别和看清所必需的空间频率数,而不采用更常
  引用的较低值1.4、3及6.7周。这样做不仅易于计算,
  也考虑了即使是带稳固支架的单目与双目望远镜的固有
  光学缺陷。如果双目望镜是手持的,其效率将由于手的
  颤抖而急剧下降,但不幸的是视放大率越大,望远镜越
  重,手持时越容易颤抖。
  由于望远镜效率下降,需要完成当前任务就又得提高视
  放大率,由此手的颤抖会更严重。在本题中是假设有人
  能相当稳固地手持2.5倍、5倍及10-12倍双目望远镜
  对坦克进行发现识别与看清三种级别的观察,而且假设
  在即使不稳固支撑,手持也较稳定的条件下,就能用9
  倍或10倍望远镜看清目标。
  还应注意发现、识别与看清目标的能力受目标反差的影
  响很大。
7.现有望远镜物镜焦距为100毫米,则用一焦距为200毫
  米,光圈数f=1的物镜替换可使视放大率加倍,至于目
  镜及其他光学系统部件可不变动。但因视放大率加倍,
  视场折半为4度。
  在新、旧两种情况下表观视场是相同的,因表观视场等
  于实际视场与视放大率的乘积,如3* 8°=6* 4°=24°。
8.原来的望远镜的结构是用于较暗光线的,故其出射光瞳
  的直径为6或7毫米,而相应的物镜直径应为出射光瞳
  直径*视放大率,即应为3*6=18毫米或3* 7=21毫
  米。如欲在一般星光下使用,改用的物镜其直径应为6
  * 6=36毫米或6* 7=42毫米。现在,通常选用36毫
  米直径的物镜。
  如只用于日光下,则出射光瞳的直径2.5毫米就可以了,
  相应的物镜直径为2.5*6=15毫米。
  新替换物镜的F数应为
    焦距(毫米)/直径(毫米)=  200/36 =200/15
    
    即分别为5.5或13.3。
9.对向十字线的船身全长为
    40+30=70密位,
    而船身实际全长:150米,
    故距离 = 船身实际长*1000/密位数 =150*1000/70=2143米
    在密位十字线分划上船的全长为:
    物镜焦距*密位数÷1000  = 150*70/1000 = 10.5毫米。    
10.白昼应用时,出射光瞳有2.5毫米直径已足够,故视放
    大率 = 物镜直径/出射光瞳直径 =50/2.5=20,用于此种望远镜的
    目镜,其表观视界应为40°左右,故
    实际视场=表观视场/视放大率=40°/20=2°
    单个的棱镜光学系统类似于棱镜双目望远镜的一半,这
    样就可缩小长焦距物镜的外部尺寸。通过采用有效的镀
    增透膜技术,对所有透镜及棱镜加膜,可以尽量使图象
    保持高亮度。
    在将来,折反射光学系统有可能用于小型军用观察望远
    镜。
    第三章
1.将场景的照度提高,使视锥可以起作用从而分辨清楚细
    节,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2.约10°。因为这样的视放大率能使阴暗星光下的照度捉高
    到视锥恰能开始工作的薄暮或曙光时的照度。
3.月光、行星反射光、星光及夜空辉光。
4.(1)搜集可见波长与近红外波长的光子并将其变换为电
    子;
    (2)加速这些电子使其能量提高;
    (3)再将能量较高的电子变换成可见波段的光子。
5.某些物质吸收了光子后即释放出电子,这就是光电发射
    现象。
6.(1)无论辐射强度如何,只要辐射线频率低于某一极限
    值就不产生电子发射;
    (2)发射出的电子的能量只决定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3)每秒钟内发射出的电子数量(即电流)与入射的辐
    射强度成正比。
7.优点:小而轻;
    亮度高;
    不会色调饱和及发白。
    缺点:低亮度时噪声较大;
    费用较高。
8.微光电视的优点是可进行远距离观察和重复观察,并能
    处理视频信号。但微光电视系统比象增强器笨重且耗电
    多,而且比象增强器费用更高。
9.因有叶绿素之故。对于波长为0.8到1.3微米的光波,自然
  植被反射率显著地增大,这将使得涂一般绿漆的车辆在
  林区背景中明显地突出出来。研制反射率增大到0.8的
  红外反射漆就是为了保证车辆的伪装,从而使其在象增
  强器的工作波长范围内不易被看清。
10.进行近距离侦察,此时器材的大小与费用均受限制。
    第四章
1.(1)物体越热,其辐射的能量越多;
    (2)热物体比冷物体辐射的波长范围大;
    (3)热物体比冷物体出现最大辐射值时的波长短。
2.发自现场景物任何点的热辐射量为发自该点的黑体辐射
    量与发自邻近物体而由该点反射出的能量之和。因此,
  温差来源于辐射率与反射率的变化,二者会相互抵消一
  些,但极少可能出现热平衡。现场景物的温度变化就形
  成温差。
3.散射与吸收。
4.否。某些频带会严重衰减,侦察系统必须采用在吸收频
    带以外的工作频率,并且必须在某个“大气窗口”内。
5.因为远红外光子的能量比目前任何已知材料的逸出功
    小。远红外探测应用的是光电导及热电效应。
6.噪声限制光子探测器的探测能力。噪声必须小于所要探
    测的最弱信号。热噪声及电流载体数变化引起的噪声可
    通过冷却减弱。冷却到液氮的沸点温度时,可将噪声减
    少到设备中除了因光子无规则地到达而形成的噪声之外
    别无其他噪声。
7.理想的探测器应该是类似于人眼视网膜的由若干个元件
    组成的镶嵌结构,其优点是不需要扫瞄。但是当前的技
    术进展还不能生产出使50万个各带一个放大器的探测器
    元件有相同的灵敏度。
8.热电光导摄象管比致冷热成象器的性能差,其信道利用
    率较低且空间分辨率有限。故热电光导摄象管的探测范
    围不大可能超过1公里;但在近距离内工作,它的优点
    是不需要冷却(因此可进行长时间的无人监测),而且所
    需费用低得多。
9.不能完全解决。热成象固然是被动式的昼夜侦察系统,
    但它的性能也受到雨、雾、烟雾及高湿度的不利影响。
    第五章
1.(1)激光是通过受激辐射及粒子数反转产生的;
    (2)它是相干的;
    (3)它实际上是单色的;
    (4)它是高定向性的;
    (5)它有很高的辐射强度。
2.(1)激活介质;
    (2)在激活介质中产生粒子数反转的化学能源或电能
    源;
    (3)空腔谐振器(参见微波发生器);
    (4)如需减少激光束的发散,应有望远镜式激光束扩展
    器。    
3.(1)Q开关装置,产生能有最佳测距精度的窄单脉冲;
    (2)适应所测距离的时钟脉冲输出装置;
    (3)距离选通;
    (4)带距离选通停止脉冲的返回信号探测器;
    (5)排除不需要目标的选择装置。
4。(1)波束发散角很小;
    (2)发射器单位输出功率对目标的辐照度高,回波信号
    强;
    (3)背景的地物杂波小;
    (4)不易被发现和被敌方采取反措施。
5.(1)激光更易受大气及气候的影响;
    (2)在某些情况中人眼会被损伤;
    (3)产生高相干性的光束比较困难。
6.直径应为50米,不能实际应用。
7。按计算额定人眼危害距离的公式,求得对脉冲式激光器
  的额定人眼危害距离为6.28公里。
8。能有效地减少90%的激光源能量,而额定人眼危害距离
  也减小到1.9公里。
9.如题7,求得对连续波激光器的额定人眼危险距离为
  0.125公里。
10.按英国1977年防务标准05-40第二版(及新修订款项)
    对测距规定的防护标准,应特别注意:
    (1)对所有待测定其距离的目标,除了提供有充分安全
    的侧方缓冲区而外,还应在目标后方设障。不允许
    超出此受控测距范围。注意,这样做对红宝石激光
    束特别困难;
    (2)在危险区内必须清除人、畜,尤其是镜面反射物
    (包括飞行中的飞机);
    (3)即使军人戴上合格的防护目镜,也必须禁止有意识
    地直接观察;在发射激光束之前应对危险区进行清
    场,即使对戴防护目镜的人员,虽然其额定人眼危
    险距离已减小,但也不应例外。
    第六章
1.(3)。其他均不是理由。
2.(1)341微秒。
    因波束传播全程=2*25550米,
    所需时间=2*25550/3*10^8=341微秒。
  (2)0.33微秒。
    因另增50米距离而从第二目标反射的波束传播全程增
    大量=2* 50=100米;    
    相应地另增经过时间=100/3*10^8=0.33微秒。为
    区别两种回波,脉冲宽度必须等于或小于0.33微
    秒。
3.(3)。因为此雷达在回波从最远距离的目标返回之前不得
    发射另一脉冲。此段时间为2*5*10^4/3X10^8,而
    脉冲重复频率必须等于或小于这一时间的倒数,即
    3千赫。
4.AZ;BY;CW;DX。
5.(1)因在垂直入射状态,金属平板的作用犹如一平面镜,能
    将所有被截获的发射信号反射回接收机去。它有与半径
    为2A/λ的金属球相同的目标等效反射面积。
  (2)与导电球体相似,但其雷达目标等效反射面积σ远
    小于其截面积,  因其直径<< λ 但聚集的雨点
    (在暴雨中)则能产生相当大的雨天杂波回波。
  (3)如金属棒平行于电矢量E,则产生大回波;相反,
    如垂直于E则回波小。平行于E时金属棒的作用犹
    如对入射波的短路,形成强反射;垂直于E时则影
    响甚小,甚至无作用。
  (4)因为入射波从锥体的斜锥面掠射而失去,只是从锥
    体尖顶和锥底边缘的散射才有一些回波。
6.(1)正确。因增益G与天线有效口径面积A成正比,故增
    益增大到4倍。
  (2)不对。因波束宽度与(波长λ/天线的线性尺寸)成
    正比,故波束宽度减半。
  (3)不对,虽然从表面上看这论断是对的。因最大探测
    距离R4max与天线截面积A^2成正比,故直线尺寸加
    倍则R4max增大到16倍。但如天线水平尺寸加倍,
    则水平方向的波束宽度减半,雷达观测目标所耗时
    间t0也减半,因而部分地抵消了因天线截面积A增
    大而引起的信号强度的增大,故Rmax的增大小于2
    倍(约为2.75倍)。
  (4)与(1)是有同样效果,而且对(2)的正确见解也
    是成立的。波长减半也能增大最大探测距离Rmax
    (见上述),但增大的比例不同,因R4max与A^2/λ^2
    成正比,故λ减半Rmax仅增大到√2倍。由于波束
    宽度变窄,t0也能缩短到小于2。
7.  (3)。因信号强度S正比于σ/R^4,既然两目标回波信号
    强度相同,故σ正比于R^4,从而T1与T2的雷达
    目标等效反射面积σ之比=(50/20)^4,即2.5^4=39。

8.如车辆向雷达正面驶来,其速度为2.23λfD/2=2.23*
  0.03* 1350/2=45.2英里/小时。如车辆向雷达斜向驶
  来,  由于雷达本来一般都位于路旁,故雷达所记录的只
  是面向雷达方向的速度分量,故车辆的真实速度只会更
  高而不会更低。
  如雷达所测多普勒信号是经由平行于公路的墙上反射回
  来的,则雷达所测的是车辆向墙速度的分量,小于其真
  实速度,故有利于驾驶者。
9.(1)第(iii)。但第(iv)种情况对特高精度的雷达也能
    实现。
    (2)±1.7毫弧度,所对弦长在6公里时为±10米。但实
    际应用时因雷达并不是唯一的角误差来源,精度比
    ±1.7毫弧度还要高些。对误差的评定甚为复杂。
10.(1)在动目标指示器中有盲速问题。如运动目标的速度
    与多普勒频率相等或整倍于脉冲重复频率,则雷达
    对此目标“盲目”。此目标的运动速度即称为盲速。
    (2)是一种将能量足够的脉冲发射出去的技术方法,但
    所发射的脉冲又是波长较长且功率较低的。通过调
    制脉冲的载波频率及应用与此调制相匹配的压缩滤
    波器,可保持雷达的距离分辨率。
    (3)即一种在其内部控制波束的天线,可以不转动天线
    而靠变化天线阵内各单元之间的相位关系来代替雷
    达的机械转动。
    第七章
1.约4-5公里。
2.因为不稳定;只能依靠风速与风向来改变位置;且有效
  载荷很有限。
3.遥控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按预定程序规定其飞行路线的
  空中飞行器,无需与地面能信联系。它比遥控飞行器灵
  活性差,但是造价低且不受电子对抗的干扰。
4.遥控飞行器可由地面或空中遥控指挥,在正常情况下与
    地面的或空中的控制人员均有实时数据传输线路进行联
    系。它比遥控无人驾驶飞机更灵活,但造价贵,且易受
    电子对抗的干扰。
5.从提出情报侦察任务之时起,到提出者收到情报之时为
    止。
6.红外型;
    地震波型;
    磁或声测型。
7.因:
    (1)发射耗资甚多,且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发射卫
    星;
    (2)卫星的轨道路线,限制了它对地面的探测范围;
    (3)天候条件很差时在很大程度上无效(有些现代雷达
    卫星除外)。
8.1794年的弗勒鲁斯战役。
9.(1)先进的有人驾驶飞机造价昂贵;
  (2)防空系统的效力也日益提高。
10.(1)雷达;
    (2)红外设备;
    (3)微光电视;
    (4)电子战设备。
    第八章
l因为对一个传感器虽然可伪装得很好,但对另一些传感
  器则可能暴露。    
2.因为差不多所有的反侦察设备都必须在反侦察传感器与
  目标之间有清晰的通视线。
3.因为常规的活动方式,无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比不
  规则的活动更容易被测定。
4.是要使部队不墨守陈规地总是在地面上两点之间走近
  路,以免产生固定路线的信息特征的严格训练。
5.因为红外装置使用长波(一般为8-14微米)工作,而为
  了遮断这种波长的辐射,烟幕中必须悬浮较大的微粒,
  但较大微粒又必然较重,易于下沉而使烟幕消失。
6.还需要虚假的通信。以使假目标产生真实感。
7.最主要的是需知道该雷达的载波频率、转动速度、脉冲
  重复频率和脉冲宽度。
8.铝箔干扰云可由火箭、炮弹、迫击炮弹、挂降落伞的专
  用载体等施放,更简单些可由飞机通过漏斗散布。
9.可通过适当的机身形状设计尽量缩小其雷达目标等效反
  射面积;也可通过倾斜其表面将雷达的反射波引离预定
  的雷达接收站位置;还可在具有强烈及向散射的部件上
  涂覆盖雷达波吸收材料,也可适当选用机体材料以减少
  反射。
10.原则上与抗防中空雷达及防低空雷达的反侦察措施相
    同,但可根据其几何位置与高地对通视线的干扰而稍有
    变化。但在地面设置的干扰器生存力很低,经不起直接
    攻击。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8-4-7 1:17:19

本主题贴数8,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解固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1,046.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