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战争史上的著名将领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将军统帅] → 简析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95336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简析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江左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一级上将
  威望:5
  文章:9679
  金钱:5012
  工作量:8404 points
  注册:2002-4-3
给江左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江左加入好友 查看江左的个人资料 搜索江左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江左 访问江左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6

人是有争议的?

这也不通嘛



如果听到爆炸的声音,就证明没有被炸死,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相对来说是比较慢的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17 13:37:19
 champaign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4
  金钱:191
  注册:2006-2-9
给champaig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hampaign加入好友 查看champaign的个人资料 搜索champaign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hampaign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7

以下是引用江左在2006-3-17 13:37:19的发言:
人是有争议的?

 这也不通嘛



人们是有争议的,不就通了。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17 21:28:39
 champaign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4
  金钱:191
  注册:2006-2-9
给champaig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hampaign加入好友 查看champaign的个人资料 搜索champaign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hampaign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8

百戰謗臣話孔明──「網路上常見孔明十大罪」駁議》
/寒簫公子 (選自月旦群英 2002-05-17 13:28:12) 
前言
由於三國演義的流佈,三國史深入民間,媼幼能知。正因為通俗,不免造成對正史的誤解或淺薄認知。「小說」是不是應負起傳授歷史的任務?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現實上,卻確會因為虛構而干擾了正史。
小說對正史產生的干擾,就「人物形象」約略言之,見於幾端:
一、全盤接受小說家所構造的形象,而不接受正史另一面的形象。以三國為例,如周瑜、曹操的顛覆。 
二、對小說家構造出來的形象反感,因此全盤推翻了主角的正面特質,故意處處以反面角度評論之。如本文將要討論的諸葛亮。 
天下沒有不可以推翻的偶象,孔明自然不例外。全盤否定孔明,或是保守地質疑「他是不是真的這麼偉大?」前者是情緒化的反對,自然不值一笑;後者卻應該進一步作為研究的動力,而不應將問題當答案。
筆者正是以「找麻煩」的立場去研究三國史的,在筆者所設下的疑問一一讓孔明的作為推翻之後,才認可了他千古一相的地位,也了解了前輩們對孔明的推崇。 
問題在於:三國史易學難精。大家都可以輕易臧否這些大名鼎鼎的三國英豪,也真的說得出幾件大事,倒不是無的放矢,若是有人多記了幾項事件,便拿出來作發揮,往往會吸引認知不夠者風從。這種片面之詞、不負責任的論斷,正是做學問最大的阻礙。 
三國時代上承後漢整體制度的變化,下接魏晉南北朝的新局,要了解這時的人為何隱逸、為何重視輿論、為何能劃地為王,甚至各陣營的鬥爭,無不有濃厚的時代色彩。不全盤地理解這個時代,是不可能了解三國人物的教育環境和個性的。不能掌握這些,以別的時代的認知(或更糟糕的:以自己的觀念去認知)來評論三國人物,很容易失焦,摸不到重點。只能唬唬比自己更無知的人,卻會讓有識者感到好笑。
網路上常見對孔明的批評及駁議 
網路上常見對於孔明的批評,大約不出以下十點,分別是: 
  一、三分天下之策並非孔明創見。 
  二、於領土拓展上並無輝煌的表現。 
  三、六出祁山於史無據。 
  四、私心重,不能接納魏延。 
  五、未能分層負責,太過勞心。 
  六、沒有為蜀漢栽培出優秀的接班人。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八、雖然是個人材,卻還不夠資格稱作千古一相。 
  九、獨攬大權。 
  十、沒有投奔曹操,眛於時勢。 
這十點之中有幾項在性質上是共通的,如第五與第九項,認為孔明凡事皆自決,不假他人。可以將之解讀為太過勞心勞力,也可解讀為獨攬大權。這是一件事產生的兩種看法,重點在於:孔明真的事必躬親嗎?孔明太過操勞是事實,但是簡化為事必躬親,卻也忽略了孔明在用人上的魄力與眼光。因此,執此論者便順理提出了第六。 
這十點裡也有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層面,比如說第二與第四。孔明未拓展疆土,乍看之下是個事實,卻是根本上對孔明定位的失焦。若沒有認清孔明對於蜀國的貢獻,就不能了解為什麼孔明不用魏延之計。魏延問題,也是批評孔明時必會被拿出來作文章的。提出者的關鍵在於:偏離了孔明對蜀國貢獻的根本角度。至於何處偏離,下文將就這十點,分別略作駁議。 
一、三分天下之策並非孔明創見。 
在三國時代,提出分地而治的觀念者,不只孔明一人。魯肅的榻上對,也是其中代表。但是,魯肅所提出的對策,與孔明所提出隆中對,在層次及訴求上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正如當時公孫瓚也很天才地固守本城,堆積存糧財寶,打算閉關閉到天下底定為止,這也算是分天下的政策嗎? 
魯肅的三分之策,是先建議孫權與曹操極長江堅戰,戰敗才退守江東,劃地稱王。在這個藍圖裡,「二分」優先,「三分」為退守之策。 
孔明的三分之策,則是只有三分,沒有退路。 
而且當時劉備是貧無立錐之地,要執行孔明的三分之策,得有過人膽識。 
一種戰略思想的誕生,必與時代有密切的結合,不見得是一個人、在獨立的情境下,所能產生的。同樣的構想由不同的人提出,是很常見的事。「分天下」與「效忠漢室」是當時的兩種思潮,除了孔明與魯肅之外,提出三國之論者必定還有其人,但是一樣的「三分天下」理論,誰能執行它、誰能看出執行時的困難,這都是要考慮在內的。 
魯肅提出過「類似」三分天下之論(其實周瑜、程昱、賈詡都有這種分天下的認知,都沒有孔明完整,所以版權還是歸孔明。),但是並沒有執行;有賴孔明扶起一無所有的劉備,再推動魯肅。 
魯肅提醒了孫權鼎立的共識,曹操的入侵才逼得兩家團結起來。但是孫劉的鼎立基礎不一樣,也因此孕釀了孫劉兩家的爭奪荊州之戰。 
賈詡、程昱在赤壁之戰前,便已警告曹操應該先鞏固荊州,再徐圖東進,便是一個由根本上斷絕劉備生路的做法。 
因此雖有三分之論,實行起來還是危機重重。 
  危機一:吳國的「竟長江所及」政策能與曹操分庭抗禮,劃分南北朝; 
  危機二:荊州被曹操佔奪導致劉備失去鼎足條件; 
  危機三:賈詡和程昱之建言。 
是孔明排除萬難,重奪荊州;加上兩個危機沒有實現,才落實了三分。 
孔明除了眼光清析之外,更有實行力。孔明的貢獻,與其說是「提出隆中對」,不如說是「實際地推行它」。說到孔明就會先提到隆中對,就是因為三分的歷史新局之中,他是引導歷史的「主要」(不是唯一)人謀因素。 
二、於領土拓展上並無輝煌的表現。 
魯肅的鼎立政策,奠基於「竟長江所極」以拒曹操,若發展不利,則退而求其次,鼎立江東。
而諸葛亮的鼎立政策,則是要先有鼎立,劉備才能生存。 
這裡就要提到劉備的立足點是如何產生的。 
劉備沒有土地,如何鼎立?當時孫權表面上被孔明說得答應聯合抗曹,其實真正的用意,不是鼎立,而是多一支劉備軍,送他們去前線當炮灰的。 
劉備有多少軍力可以當炮灰?劉備光棍一條帶了老弱逃亡,又被曹操追著打,好不容易逃到江陵與關羽會合時,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加上趙雲帶著後主、甘夫人安全上壘,自然不是單騎逃出,而是帶兵一起逃出來的。所以孔明對孫權說我們還有萬人精甲,倒不是唬爛他,而是全部加一加還有差不多萬人的兵員;然後一萬多人是友軍劉琦的,加起來兩萬多人。 
孔明是以這些軍力,說服孫權接受他們加盟的。 
周瑜則調出了大約三萬多人,一起赴戰。 
曹操大約只有十五六萬之眾,官渡之戰時他只有十萬,等到了魏建國之後也才不過二十萬,可以肯定:曹操致書孫權的信上說「今致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根本是扯蛋。曹操這十五六萬眾之中,有重兵分駐在江陵、襄陽等地,也削弱了赤壁之戰實際上場人數。 
孫、劉的合力抗曹,是一場苦戰,但是也不是絕對性的弱勢。 
火燒起來之後,曹操大敗。然後劉備跟周瑜說: 
「我要去打守在江陵的曹仁,他那兒糧多,久了會出事的。小周啊,兩千兵借我使使。」 
善良的美周郎當然二話不說借了他兩千兵,想不到劉備拐了兩千個兵之後,直自夷陵渡江南,沒多久就把荊南四郡給幹掉了。 
從此之後,劉備才有了土地,不必再流浪。孫權發現這群炮灰「惦惦吃三碗公」,竟然把赤壁戰的戰果給獨吞了,當時孫權有多麼抓狂,是不難體會的。 
曹操敗北之後,孫權不情不願地「借」了荊州給劉備,周瑜還乾脆分給他一些紅利:枝江、艮山兩個縣(其實包含了六個縣)。便是著眼於「兩害相權取其輕」,若不給劉備荊州四郡,劉備仍無立錐之地;而將演變成孫、劉為了荊州而火拼的局面,讓曹操漁翁得利。 
換言之:孔明以靈活的手法(這是好聽的講法,根本是奸詐的手法!)建立了蜀國第一片土地,才有以後的三分之局。 
蜀國的疆域,本來就全是孔明的規劃才打下來的,何來「蜀國建立後,諸葛亮還有沒有再拓展過疆域」之惑?
三、六出祁山於史無據。
先說孔明為何要六出祁山。 
後世咸認為孔明出師,乃以攻為守。實因最具統一之相的還是魏。魏國認清無法攻取吳國之後,目標只有蜀。蜀國不出兵而坐待被滅,吳不會出手相助,反而可能趁機分一杯羹。反之,若蜀出兵,並向吳求援,實爭取主動,將吳拖下水,以獲得更大的空間。 
這更大的空間,並不是轉弱為強,而是只是讓蜀活得更久一點而已。在政治上沒有「絕對的成功藍圖」,只有「較可行的藍圖」,以及「讓國家活更久一點的藍圖」。北伐不能保證蜀國勝利,但可以保證蜀國平安更久一點。孔明的方針向來都是很平穩而且可行的。 
最後要說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這六次裡,四次在隴山以西的甘肅省,兩次在關中。 
地圖形勢是這樣的:漢中在關中的正南方,中間橫著秦嶺。從漢中北出秦嶺,兵下秦川可以奪取關中(劉邦的起家路線)。從關中西出經武興,向西北迂迴祁山,可以斷隴右。從漢中東出,則可以直向宛、洛,或循漢水南下攻襄陽,或迂迴武關取長安。 
228年春,攻佔祁山,但以街亭之戰的失敗告終。 
228年底,圍陳倉之戰,這次是倉促出兵。是因為陸遜攻魏,關中空虛,諸葛亮掌握時機出兵,但是魏將郝昭堅守,孔明只好退兵。──p.s:孔明只帶了幾千個兵就去打魏的幾萬兵,居然能全身而退,強吧? 
229年,武都、陰平之戰,終於贏了一次。這兩郡的戰略位置正好屏蔽漢中、益州,對蜀很有利,而且魏鞭長莫及,孔明奪這兩郡的目的是發揮戰略作用。 
230年四月,魏國有點抓狂了,終於發現孔明簡直不是人(殆天綬也!),小小的蜀國不可輕視,於是發動攻勢,司馬懿親自出動。首陽山之戰蜀國又贏了,不過是因為霖雨不止,魏兵先受不了。 
234年,吳蜀聯兵伐魏與武功對峙,雙方決定耗下去了,天地皆悲的五丈原之恨,也將上演。 
諸葛亮只有十萬之眾,而司馬懿有三十萬,司馬懿以三倍軍力,吞不下孔明十萬之眾,我覺得孔明真是太強了!不要說司馬懿怕他,我想很多敗給孔明的人都會認為「老天太不公平了,哪有人強到這種程度的」! 
千古一相,就是千古只有一個嘛,誰叫司馬懿、曹操、周瑜生在那時代? 
四、私心重,不能接納魏延。
諸葛孔明對魏延向來是重用的,但是重用不表示什麼都交給他。孔明在初出草廬之時,劉備也重用他,但並沒有一下子把大權交給他,而是等孔明入柴桑,在危難之際說服了吳蜀連盟,劉備才真正對他委以大權。 
孔明對於人才也是這樣的對待,先小試之,再決定他能擔多少事。孔明最賞識的姜維,在初投蜀漢時,也沒有被委以大權,這難道可以統稱為排擠妒賢嗎? 
五、未能分層負責,太過勞心。
劉備做到了,他找到了孔明。 
孔明也做到了,他找到了劉巴管財政,趙雲、姜維等人帶兵、法正管體制,楊儀管後勤。孔明就是分層負責。他的死當然跟操過頭有關,但是只認定「孔明事必躬親」,也太過於簡單化了當時的局面。 
六、沒有為蜀漢栽培出優秀的接班人。
很多人都以為孔明沒有培養接班人,因此他一死,蜀國就完了。 
事實上孔明培養出來的人非常多,姜維、董允、費禕、蔣琬等等,都是英才,他們各有一能,而且孔明還能壓制他們本性上的缺點,發揮他們性格上的優點。 
孔明會用人的具體證據是:不要忘了,蜀國是在孔明死後「三十年」才亡的。況且這是亂世。 
這三十年中,司馬懿父子正在旺,吳國也和魏國擬定了瓜分蜀國的計策,而劉禪正在和黃皓用力地敗家,硬是敗了三十年才敗完,你說孔明的佈局不還強嗎? 
孔明治國二十七年,他死後,所安排的佈局能再維持超過他治國時間的一倍,維持到這種地步,還不夠犀利?要說他沒有訓練人才,未免是求全之毀。 
要說「沒有訓練出和他一樣的人才」,那就真的莫法度了,像孔明這種智慧高到可以把劉備由「無立錐之地」拉拔到建立蜀國,而且對手還是超強的曹操,這種人才不是訓練得出來的,多少要靠天才,而且「天才」的成份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後天讀書求學的努力佔了十分而已。(看孔明讀書時不求甚解的那副屌樣,就知道他不是死讀書的) 
自古以來所有的主子對這種治國天才都哈得要死,不是孔明不訓練,是訓練不出來!他如果訓練得出來,那他就真的是神了!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陳壽評語孔明的一生成就是「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是一個總結性的評語,當然只能說其大要,如果看完了三國誌,自然就知道陳壽在講什麼東西。 
不過看陳壽寫三國誌寫得那麼簡略,就可以知道他是話不多的人,也才會氣得裴松之非寫個注不可,不然真的會讓人以為「不著邊際」。(陳壽老爺,您以為大家都跟您一樣爛熟三國史?您不講清楚,很多人看不懂的!) 
孔明的「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事事有由,只是他沒有替這些經濟制度取個名稱,(如青苗法、均輸什麼的)孔明「治實不治名」,他只有推行,而不取名稱。 
孔明為蜀國規劃的具體的事件有: 
  制度上:登記荊州戶籍、建「蜀科」(這是臨時條款性質的東東)。 
  經濟上:收伏了南夷以後,徵收南中出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在他的治理下,蜀國出現了「田疇僻、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局面。並且宣導織錦事業,外銷吳魏,連塞北都有蜀錦。(聽說質料不怎麼好,管它的,能賺外匯就好了啦!)重用劉巴的金融政策,幾個月之間就馬上府庫充實。(見三國志卷三十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的裴注「零陵先賢傳」)。 
  軍事上:除了他發明的武器之外,孔明也製作保券為劉備作保,向晁(兆部改成黽部,又是一個打不出來的字)氏大族借龐大軍資。 
  孔明東撿西拼,才湊到十萬軍人。這看起來是小數目,可是當時天下十幾個州,蜀國只有一個益州(魏有──司隸、予、冀、袞、徐、青、荊、楊、雍、涼、并、幽;吳有──楊、荊、交、廣),還拼得出這麼多軍人,而且這些軍人連年操,居然沒有人喊要孔明下臺,國內井然,做到這種程度,還說「將略非其所長」,這樣還不夠長,司馬懿父子真得再撞死一遍了。 
  戶口上:章武元年的二十萬戶,人口九十萬人;到了蜀國滅亡的那一年增加到二十八萬戶,人口也增至九十四萬人。連年打仗還有辦法養人,你說孔明強不強? 
因此,所謂「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就是指他安定了不安的民心(撫百姓)、公佈應遵守的法律(示儀軌)、制定明確的官員權責(約官職)、能靈活運用制度(從權制),令天下相信國家對百姓的照顧能力(開誠心)。 
這樣整齊的治理之下,產生的具體影響就是田地被開墾了(田疇僻)、有足夠供給全國的糧食(倉廩實)、有完善的冶鑄制度,不管是民間耕具或是軍方武器的供應維修都沒問題(器械利)、除了吃飽穿暖之外,還能有積蓄(蓄積饒)。 
這樣還不夠具體嗎? 
自古以來,能劃擘宏規的臣子很多,能讓主子垂拱而治的臣子也有,但他們的主子不是正統繼承人,就是當時的軍事強人,他們先天已立足有利的處境。相較之下,孔明身處亂世的弱局,還能在風雨飄搖中維持理想,並且讓這個理想存在了近六十年,這五六十年之間,他都是無中生有,智破難關,其中血淚辛酸,格外動人,也使得研究三國的人,越研究得深入,越會被孔明感動。 
八、雖然是個人材,卻還不夠資格稱作千古一相。
諸葛亮之所以卓立於袞袞諸公,便是在於他除了絕佳的頭腦之外,更有不凡的人格修養。 
諸葛孔明的貢獻,大體上可分為五點: 
和吳:223年劉備死後,孔明第一件事就是令鄧芝使吳,勸孫權絕魏。229年,孫權稱帝,也是孔明力排眾議,派陳震向吳國道賀,並訂立了吳蜀中分天下的條約。致力兩國和平上,孔明的努力未曾中斷,孔明北伐之時,不但沒有東顧之憂,還取得了吳國北邊的呼應。   
和夷: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獲,安定後方。孔明對南蠻的統治,非常艱苦,並不是眾人所想像的:七擒孟獲之後便天下太平了。但是在孔明派人管理之下,不致於對蜀漢造成毀滅性的傷害,這已萬分不易了。 
明法:劉備得到益州之後,駐兵漢中,孔明坐鎮成都。治國之責全部在孔明身上。孔明選用賢吏、以嚴法治國,孔明的「用重典」,乃是針對漢末政治腐敗,豪強亂法橫暴的局面而實行的,以整頓吏治,壓制豪門,革新政治。他的成果是「科教嚴明,賞罰必信」,「吏不容奸,人懷自厲」,「刑政雖峻而無怨者」,這就是具體的反映。 
治軍:諸葛亮的作戰能力和戰略能力並不相並,但是也已堪稱優秀。   
具體的事實則為: 
a、蜀軍的作戰是以弱抗強,蜀國的人力就是那麼多而已,孔明驅使少量之眾,在秦嶺來去自如,兵力多的司馬懿一方反而是採取守勢,足見孔明用兵的靈活與智慧。 
b、孔明所創造的連弩元戎、木牛流馬,以及製造峰利的鋼刀,都在實質上加強了蜀軍的戰力。 
正身:雖然這似乎對政治上「沒什麼用」,但是有了人格上的要求,正是孔明卓立於袞袞諸公的主要因素。在日本的教科書裡,孔明並不是被列在歷史課裡的人物,而是「正身」課程的主角,這一點可謂日人研究三國確實有心得的表現。 
孔明的人格比他的治蹟更值得嚮往與悠思,且不論他的虛心納諫,這點或許會有爭議,(其實並不是完全不保留地全盤接受別人的意見才有資格稱作「虛心納諫」,更高段的是能看透什麼諫應接受,什麼諫不能接受。)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孔明不蓄財。 
一直到死,孔明都保持著「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的清白,而更難得的是:他的風化影響了朝廷,使得蜀國吏治的操守均高人一等。 
一個丞相能以身作則,風化全國,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局面。中國官居然不污,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讓其它諸公無法望其項背了。 
至於「管蕭之亞匹」,這句評語向來被視為抬舉了管仲和蕭何。管仲的主子是天下霸主齊桓公,國勢當時本已是最強,而齊國之富冠於春秋,再說他也沒能讓齊桓公一統春秋。而蕭何最厲害的是在劉邦出兵時管後勤,能做到補給從不中斷,是劉邦最後取得大勝的原因。這一點,孔明任用的楊儀就可以做到,蜀書楊儀傳中說:「亮數出軍,儀常規劃分部,籌度糧穀,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楊儀是個討人厭的人,換作在別人手底下,幹不到三天絕對被砍,更不要說發揮才能。但是孔明能看出他的天份,加以運用,這是卓越的知人之明。蕭何的能力,孔明沒有,可是他能重用有這種能力的人為他做事,不是所謂的「將將之才」嗎? 
在孔明死後一百多年,桓溫征成漢時,見到孔明時代的小吏,年已百餘歲,桓溫問道:「諸葛丞相今與誰比?」言下之意,是自己似乎可以跟孔明比美。這位已是人瑞的小吏答道:「葛公在時,亦不覺異;自葛公歿後,不見其比。」 
──諸葛丞相活著時,不覺得他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等到諸葛丞相死後,到現在沒看過誰比得上他。 
這句平實的話,在下認為是對諸葛亮最佳的闡釋。 
由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為人平實,不會說驚天動地的話,也不會做聳人聽聞的事,但是卻事事合理,等到他死了之後,曾在他治下的人民才發現別人的治理這裡不對,那裡不對,原來諸葛亮是那麼地會治國。所謂的「帝力於我何有哉」,豈不正是諸葛亮的風化所及嗎? 
這些綜合總分,在史上是沒有人可以超越的,因此稱之為千古一相,並不為過。 
九、獨攬大權。
這與太過勞心之條一樣,不另作說明。 
十、沒有投奔曹操,眛於時勢。
這是一種勢利的「西瓜偎大邊」思想,曹操有其理想及英明,這是不必否認的。但是曹操作風上確實也有著難以控制的惡性,令人不能放心。 
曹操愛人才是出名的,但是他殺人才也是最用力的;此外,曹操不能用智謀比他高的人,郭嘉、荀彧雖是一時智士,但他們能被重用,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計劃與曹操本來的想法就相合;當荀彧對曹操的加封出現反對態度時,就算曾經是相得的主從,曹操也毫不留情地疏遠荀彧,甚至暗示他自盡。而後來投於曹操的賈詡,以及被迫出仕的司馬懿都看準了曹操性格上的「不能用人」,因此兩人在曹操面前幾乎是不提意見,司馬懿屈己以為文學掾,賈詡則發言前必先揣摩曹操的心意。 
以司馬懿、賈詡之例,我們很難想像諸葛亮能在曹操陣營中有任何發揮。 
再說,獻帝初平四年,(西元193年),因為徐州牧陶謙的部將殺了曹操之父,曹操兩度大屠徐州。當時諸葛亮年方十二,住在徐州,他親眼見到曹操軍的暴行,印象深刻,對曹操是絕對不可能有好感的。終其一生,孔明對曹操沒有一句正面評價,更可以認定他對曹操的深惡痛絕。 
此外,政客只找對自己有利的處境,而不顧政治理想的實現,如賈詡。 
而政治家則否。政治家以理想的實現為從政的主要目的,個人榮辱與得失在其次。
曹操陣營中也有政治家,如荀彧,其理想在於敉平漢朝諸亂,以擁護漢室正統,重整社會制序。但這與曹操的目的相違,曹操自然也希望能敉平亂象而奠立國基,不過他並不希望重振漢室,而希望自己成為開國之君,或至少是全國最有權力的人。以荀彧的地位,茍和取容、悅媚曹操,並非難事。但是荀彧選擇表明立場而死。這就是政治家的基本良心。 
孔明對曹操本已痛惡,在執行淑世理念之時,他的選擇也會格外慎重,劉備的作風是較接近孔明理想的,因此孔明寧取弱劉,而不附強曹,這是其政治家風範的展現。 
結語 
這篇隨筆在匆促之中寫就,還有很多觀點的連貫上並不流暢,但是大體上是我對孔明的一些認識,有的還很值得再細細討論。 
比如說孔明為何信任馬謖?南征的影響,以及孔明在訓練接班人的努力等等。這些也都是一般讀三國的人比較容易產生誤會的幾個問題。
孔明並非沒有缺點,但是這些網路上常見的批評,恰好不是他的缺點,只是提出者研讀不精所產生的一些誤會,有必要加以說明罷了。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0 22:41:55
 mog2005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378
  金钱:332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5-10-20
给mog2005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og2005加入好友 查看mog2005的个人资料 搜索mog2005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og2005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9

最近几年,很多人似乎都以反批三国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彩。三国中传统的人物刘关张赵马全被批得一无是处,现在诸葛也被骂得狗屁不如。政治不如法正等,军事是狗屁不通,2颗星都嫌多什么的。就是我有一点想不明白,曹孙那么强,刘备和手下那么弱,怎么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的呢?难道就靠唯一还没被骂的黄忠这个老军头?那黄老爷子真是太强了,可以给个10颗星了。

另外,好像按这些大牛人们的逻辑,不管效果如何,只要用过奇袭的就是军事天才,只要没用过的就是军事蠢才。这个标准真是独特。于是乎,灭乌桓就是军事奇迹,平南蛮就是政治事件。这个标准真是太公平了。不过东汉好像一直没能真正平定过南方,倒是把匈奴给赶跑了。看来东汉的政治能力太差了,哈哈。

估计诸葛的外交能力很强,和那些5星天才们也对垒过好几次,都成功的用自己的外交能力让那些5星级军事天才们放水,这个诸葛同志看来要被封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外交家了。

另外,另一个狗屁不懂得军事蠢才关羽同志外交能力也很强,不仅打下了襄樊,还通过外交渠道,差点让5星军事天才曹操同志差点迁都。

有人说关羽同志丢荆州的时候刘备他们不知在干吗,我也想,关羽打下襄樊的时候,曹操同志在干吗?看看地图,许昌到襄樊的距离可是非常非常的近呀,成都到荆州的距离可是数倍于此。吕子明同志可是奇袭,而且是友方的背叛。这么突然的事件加上这么远的距离,只能说当时没有电报机真是个遗憾了。另外,关羽同志在襄樊对付的可是曹操手下的好几个方面军的司令呀。如果曹操同志能直接指挥,那就是曹操同志故意放水给关羽,好等吕蒙收拾这个军事蠢才了。如果曹操同志不能直接指挥,可是如此近的距离,曹操同志会放心交给连关羽个军事蠢才都不如的其它将领来指挥么?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6 10:16:07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0

胖胖的飞天猪果然是只擅长吵架不擅长讲道理的,这种米逻辑的帖子要不是看着熟人的面子我还真懒得回
拿破仑也败给威灵顿、速不台还被完颜陈和尚大破过,但是军事史上后者的地位和前者都是完全不能比的。曹操还不是败仗一堆,但是夸奖他用兵仿佛孙吴的是谁啊?
然后,关于星级的问题,相关的是一个很老的帖子(我一开始就说了,这个是本站制作将领小传列表的衍生物),相关的中国古代将领比较和评分的讨论似乎已经被删掉了,残留的一些痕迹: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6&replyID=2604&id=443&star=1&skin=0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6&ID=450
三国能入选的本来就聊聊无几,又哪里有五星的将领@@(说明下,第一个连接里面的文字和将领上面的分数是我写的,下面的具体分项分数是法伦的修正意见)
至于说标新立异,其实你说的现象只不过在网络方面罢了,正规的历史研究(尤其是军事历史研究),蜀国的那些家伙本来一个个都评价不高,这些都是由来已久,谈不到什么标新立异。只是在网络世界(以及民间印象上),大部分人都受三国演义影响太多,只是现在有些人看书看得比较多了,对历史和战争有了些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就难免被你这样的演义fans觉得标新立异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7 15:46:22编辑过]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7 15:42:48
 champaign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4
  金钱:191
  注册:2006-2-9
给champaig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hampaign加入好友 查看champaign的个人资料 搜索champaign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hampaign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1

以下是引用阿修比在2006-3-27 15:42:48的发言:
胖胖的飞天猪果然是只擅长吵架不擅长讲道理的,这种米逻辑的帖子要不是看着熟人的面子我还真懒得回
 拿破仑也败给威灵顿、速不台还被完颜陈和尚大破过,但是军事史上后者的地位和前者都是完全不能比的。曹操还不是败仗一堆,但是夸奖他用兵仿佛孙吴的是谁啊?
 然后,关于星级的问题,相关的是一个很老的帖子(我一开始就说了,这个是本站制作将领小传列表的衍生物),相关的中国古代将领比较和评分的讨论似乎已经被删掉了,残留的一些痕迹: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6&replyID=2604&id=443&star=1&skin=0
 http://bbs.warstudy.com/bbs/dvbbs/dispbbs.asp?boardID=6&ID=450
 三国能入选的本来就聊聊无几,又哪里有五星的将领@@(说明下,第一个连接里面的文字和将领上面的分数是我写的,下面的具体分项分数是法伦的修正意见)
 至于说标新立异,其实你说的现象只不过在网络方面罢了,正规的历史研究(尤其是军事历史研究),蜀国的那些家伙本来一个个都评价不高,这些都是由来已久,谈不到什么标新立异。只是在网络世界(以及民间印象上),大部分人都受三国演义影响太多,只是现在有些人看书看得比较多了,对历史和战争有了些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就难免被你这样的演义fans觉得标新立异而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7 15:46:22编辑过]



笑笑,你看过多少书啊。我不是说你又仔细的看过上面的帖子了吗?
演义,一说诸葛好话就说没看过三国志,就看三国演义,我还是真的先看得三国志
我想问问,这位看书的多的,知道三国演义是什么时候成的书吧。杜工部是什么时候的人吧,知道有人洋洋自得称呼自己是刘备,军师是诸葛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吗?貌似那个人被称为军事家吧。当然后来被人废了……
怎么解释呢?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0:11:14
 mog2005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378
  金钱:332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5-10-20
给mog2005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og2005加入好友 查看mog2005的个人资料 搜索mog2005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og2005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2

下文引自翦伯赞的研究生,一位老夫子马植杰先生的《三国史》,也算是个做研究的吧,可能水平比不上网上各位高人了。

  在以上七次战争中,除第四次为守禦外,其余六次均为诸葛亮主动出击,俗谓亮“六出祁山”,实际亮出祁山只有二次,即第一及第六次。

  因为亮北伐没有成功,人们便提出了他是否长于将略的问题。对此我们不在这里仔细讨论,但确知,诸葛亮在军事上是颇具特色的:

  (1)军纪严明。《亮传》载: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亮传》注引《袁子》也说亮:

  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芻荛者不猎,如在国中。

  诸葛亮的军队纪律很好,不随意杀人,不像曹操及其手下诸将常有屠城和滥杀的事。

  (2)训练有素。诸葛亮对于兵士的训练极为重视,他对此亦极擅长。陈寿称他“治戎为长”;袁准说他的军队“止如山,进退如风”。说明其军队是训练有素的。

  (3)精制兵器。诸葛亮对兵器的制造极为讲求。陈寿在《亮传》称“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宋书》卷86《殷孝祖传》载:“御杖先有诸葛亮筩袖铠帽,二十五石石弩射之不能入”。《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言:“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具发。”这种武器在当时也算是先进的。故《亮传》注引《蜀记》载晋初镇南将军刘弘之言曰:“神弩之功,一何微妙!”诸葛亮的军队战斗力所以很强,擅长用箭,当为其原因之一。

  (4)讲求阵法。陈寿称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晋将刘弘也说:“推子八阵,不下孙吴”。亮自己亦言:“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及蜀亡,晋武帝还令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袁准称亮之行军,“所至营垒、井灶、圊溷、藩篱、障塞,皆应绳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及亮身死军退之后,司马懿巡视了他的营垒驻所,叹赏为“天下奇才”。说明亮对与军事有关的各种事物多有自己独特的创造。

  从诸葛亮军队的战斗力来看,他虽然处在兵少将寡和运粮困难的不利条件下,仍屡次对魏采取主动的攻击,使身拥强兵并富有军事韬略的司马懿任其“自来自去”,甚至受到“巾帼妇人之服”的污辱,还被时人讥之为“畏蜀如虎”、“死诸葛走生仲达”。就此而论,谓亮不长于将略,恐难令人心折。至于曹操,当诸葛出佐刘备时,操已称霸中原,而刘备尚无尺寸之土。而后备竟能据有蜀汉之地。就此观之,操之军事能力未必胜过诸葛亮,且军事不能离开政治、经济、外交及个人品质作风等因素。如果言诸葛将略非长,恐非确论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2:45:32
 mog2005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378
  金钱:332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5-10-20
给mog2005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og2005加入好友 查看mog2005的个人资料 搜索mog2005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og2005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3

另外,我读书不读,想请教一下,杜甫应该还没看过三国演义吧?

卷226_1 【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另再弱弱的问一句,兵法是用来打战的吧?如果在双方实力差不多,或者说一弱一强的情况下,实力至多相近的一方使得实力至少相当的一方老吃亏,到底是谁的兵法较强呢?当然,也可能你们所说的兵法是一种很玄幻的形而上学的东西,或是子不语的东西,非我庸人可以理解了。从前文看,好像谁用了奇兵,谁就是杰出的军事家,谁要没用过奇兵,谁就是个废物。可能这也是你们的标准吧。

另外,拿破仑同志的败,是非均势情况下的败,正如诸葛同志的事业也会必然失败一样。(没有诋毁拿破仑同志的军事天才地位,请拿破仑的拥趸们不要随便开炮)不同的是,第一,诸葛同志早看出来必然失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拿破仑同志却急着就开始两线作战,吞并世界了。当然,你们可以说这正是拿破仑同志是军事天才,所以有雄心壮志,而诸葛同志胸无大志。另外,军事天才拿破仑同志在非均势下,还活着就败了,废物诸葛,在他死后30年,蜀国才亡,而且执政者还是个弱智刘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3:03:09
 mog2005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378
  金钱:332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5-10-20
给mog2005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og2005加入好友 查看mog2005的个人资料 搜索mog2005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og2005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4

以下是引用阿修比在2006-3-27 15:42:48的发言:
 至于说标新立异,其实你说的现象只不过在网络方面罢了,正规的历史研究(尤其是军事历史研究),蜀国的那些家伙本来一个个都评价不高,这些都是由来已久,谈不到什么标新立异。只是在网络世界(以及民间印象上),大部分人都受三国演义影响太多,只是现在有些人看书看得比较多了,对历史和战争有了些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就难免被你这样的演义fans觉得标新立异而已

 
 


我上面列的书就是一本历史研究的书,作者对于这些问题是说有争议,而到了你这儿就变成了正规研究对蜀国的都评价不高,换上个把字,好像意思大不一样哟?另外,我举的例子好像也都不是演义里编造的那些例子吧?我没有说赵云就阿斗就说赵云强吧?连征南蛮的事,因为主要见于《资治通鉴》,我也没多说呀。(资治通鉴的时候三国演义我没记错的话,好像也还没出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3:17:52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3:09:37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5

吵架贴,基本可以无视
我的意思是,你如果多看点历史书,就知道对蜀国的人的评价不高的说法是很多的而且由来已久的,所以谈不到标新立异,你举一个翦伯赞的学生例子能说明什么,翦伯赞或者杜甫赞扬诸葛就意味着没有人批评了么?看问题要全面,以偏概全是不好滴,你之前关于关羽的话也都是这种没逻辑的斗嘴风格,当然,我知道你是以斗嘴为乐的
而且,我说的是蜀国那些家伙,到不是主要指诸葛,其实上次聊天我就知道,你是看非天工作室那几个无聊家伙不满,所以我有针对性的说的。其实诸葛的评价一般还可以,至于什么五虎将啊、什么姜维啊这些,基本上在历史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嗯,补充说明下,我跟mog很熟,所以知道他是典型的演义fans,很小就开始看演义了,而且一直都现在说不定都在看,所以是特指其人,倒不是说和我看法不一样的人就是只看演义的哦
至于champaign,我以前说过无视你的,那就继续无视吧,反正这个帖子以及之前被删掉的很多帖子在你发言之前我是积极参与的,之后帖子翻了两页而且水平明显下降,我就不关心了,这次还是某个熟人无聊过来斗嘴,我才冒个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4:47:58编辑过]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4:18:50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6

嗯,翦伯赞和他的学生也好,杜甫、陈寿、袁准这些人共同特点,都是“文人”这类,正是因为2千年来都是他们这些家伙在写历史、研究历史,所以中国古代史中有关战争的部分才写的一塌糊涂。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5:20:52
 mog2005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378
  金钱:332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5-10-20
给mog2005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og2005加入好友 查看mog2005的个人资料 搜索mog2005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og2005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7

嗯,这些人都是文人,写的史都不可信,那我们信谁的呢?其它人也都是基本上抄他们的呀,难道哪些与这不同的所谓做研究的人的史料,证据都是在梦里面找周公问的?另外,阿修比同志在前面说的是“蜀国的那些家伙本来一个个都评价不高,这些都是由来已久”。两个都字,这已经明显表示问题不是有争论,而是确定无疑了。但是,我随便找本史学家的书,就发现不是这样。不知“都”从何来。

孔明……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张俨《默记》)

上面是当时的人对诸葛与司马的比较。阿修比同志再怎么说无意贬低诸葛,但是,你认为诸葛的军事才能低于曹操,司马,这是无法苟同的。


另外,下面是在网上看到的一段,我比较赞同:
若依魏延之计,诸葛亮即使奇袭长安得手,但不过二十日,魏军就会重新集结,全力反扑(这是魏延本人的估计),蜀军必然要在关中这一曹魏的心脏地区同魏军主力展开殊死决战,若旷日持久,诸葛亮将长期不能返朝主政,则恐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若一旦失利,蜀军损失惨重,诸葛亮甚至连相位亦难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11:49:23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11:09:39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8

信谁?等挖地出来的成果吧……起码现在夏存不存在还没有定论呢……2里头那个怎么看也是商,8素夏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11:57:18
 坦能堡 男,离线
  
  
  头衔:飞奔的灌汤包
  等级:中校
  文章:1189
  金钱:415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3-9-19
给坦能堡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坦能堡加入好友 查看坦能堡的个人资料 搜索坦能堡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9

不是说“这些人都是文人,写的史都不可信”,而是说,中国文人写出的历史,在有关战争和工程技术这类专业领域的参考价值很低:不论是描写名将也好,描述名匠也好,他们只是堆出一些华丽的形容词来形容如何如何“精妙”,罗列有多少人赞叹“奇才”,这种文字最多只能算是参考,对认真的历史研究毫无价值。

要讨论古代科学技术,一方面主要依靠考古发掘,文献方面只能从《天工开物》《本草纲目》这类有真材实料的文献入手;同样,要讨论古代军事史,文人写的史书价值很低,比如罗列一些当时人对一个将领的赞美词句,这有什么用?甘末林大元帅还被当时人说成“最杰出的职业军人”哦。比对古罗马的军事史,凯撒本人写《高卢战记》,其中对军事行动的详细记载跟《史记》《汉书》里面描写战争的文字不是一个层次的吧。

胖崔说的,“只有这些史书,不信它信谁”,这种想法恐怕很多人都有,这可不是研究科学的态度哦。



铁口直断!!神~算~包~~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18:38:14
 champaign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4
  金钱:191
  注册:2006-2-9
给champaig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hampaign加入好友 查看champaign的个人资料 搜索champaign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hampaign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0

以下是引用阿修比在2006-3-28 4:18:50的发言:
吵架贴,基本可以无视
 我的意思是,你如果多看点历史书,就知道对蜀国的人的评价不高的说法是很多的而且由来已久的,所以谈不到标新立异,你举一个翦伯赞的学生例子能说明什么,翦伯赞或者杜甫赞扬诸葛就意味着没有人批评了么?看问题要全面,以偏概全是不好滴,你之前关于关羽的话也都是这种没逻辑的斗嘴风格,当然,我知道你是以斗嘴为乐的
 而且,我说的是蜀国那些家伙,到不是主要指诸葛,其实上次聊天我就知道,你是看非天工作室那几个无聊家伙不满,所以我有针对性的说的。其实诸葛的评价一般还可以,至于什么五虎将啊、什么姜维啊这些,基本上在历史上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嗯,补充说明下,我跟mog很熟,所以知道他是典型的演义fans,很小就开始看演义了,而且一直都现在说不定都在看,所以是特指其人,倒不是说和我看法不一样的人就是只看演义的哦
 至于champaign,我以前说过无视你的,那就继续无视吧,反正这个帖子以及之前被删掉的很多帖子在你发言之前我是积极参与的,之后帖子翻了两页而且水平明显下降,我就不关心了,这次还是某个熟人无聊过来斗嘴,我才冒个泡

 

 


我看出来了
对自己不利的证据全部无视的伟大品质,我是了解的……
所以你无视我举出的证据。有人赞扬你就会说,一两个说好话的说明不了问题
但是貌似你说的主流,历史上对诸葛亮评价不高的倒是没有什么证据(别说毛泽东……)
当然我知道,你会无视我的。
虽然说我想看看你说说得主流都是那些伟大的人物

PS:这年头就流行无知者无畏。总让人多看书的,自己不一定看过多少。要不然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也该列个参考书目什么的。当然我知道楼主看过很多,我就不列了。楼主最好给无知的我们列出来看看。
哦,我忘了,你无视我的……
55555555555,参考书目表阿

另外你说的对,黄忠是没地位的,夏侯渊地位是高的
关羽是没地位的,曹操是没想迁都的。赵云是没地位的,刘禅是自己跑回来的。
你所谓的历史地位是什么呢?五虎将全在蜀志的前面……
倒还跟你说什么,我是被无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20:14:40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20:01:16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1

呵呵,给小白开书单这种事情,年青的时候倒是做过不少次,当年(2001年吧)在三联争这个帖子的时候,就开过一次。不过近年来已经没这个激情了
嗯,现在偷懒吧,看看http://www.warstudy.com/,虽然玩wow很久没更新了,但是之前还是做了不少经典的,都看看吧,首先了解下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再回头看三国时代会比较好一点。嗯,还得建议看看政治史经济史方面的书,战争这东西不是孤立的
以及,要想别人不无视你,就写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拿黄忠和夏侯渊比这种东西就还是算了,一个是方面军主帅一个是阵前部将,被小兵砍下头的名将还不知凡几呢。从整个军事生涯看,夏侯渊和黄忠的表现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嗯,再说句闲话,前两天看完了剑桥系列的秦汉史、隋唐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今天在看汤普逊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相当不错,值得推荐。某乌龟前两天好像在看他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倒是不妨看完了继续看下来哦^^(我是向乌龟推荐,不是其他人哦,别又自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21:04:49编辑过]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8 20:38:19
 mog2005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378
  金钱:332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5-10-20
给mog2005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og2005加入好友 查看mog2005的个人资料 搜索mog2005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og2005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2

鉴于阿修比同志一再说我的逻辑不清,纯属吵架,我在此专门把我的逻辑整理一下,贴出来。实际上我觉得我前面帖子的逻辑还是很清楚的,但是不同论点的人看着有不同的感觉,罗生门到处都存在,希望专门列出一下会好些。当然,我一直认为辩论是无意义的,谁也不可能真正的说服谁,主要的还是在于吵架很好玩,嘿嘿。

首先,我们要搞清论点。我对于评价诸葛亮是2星还是5星没有多大兴趣。如果这个论题是诸葛亮与Alexander the Great 比较,我不会参加的。这和关公战秦琼没什么区别。“你在唐来我在汉,此番征战为哪般”

我要议论的是诸葛亮在当时的群雄中的军事能力如何,是否不如曹,周,司马。

首先,如坦能堡所认为的史料不可全信,我基本赞同。但是,如果以此就推理出史料都不可用,那就不合逻辑了。如果报这样的想法,本身逻辑就不通,更不谈什么科学研究了。如果这样做研究,那只可能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了。对于做研究,我认为只能以多方面的史料,考古发现(不要是伪造的),以及逻辑推理结合,才能得出一点有意义的结论,如果摒弃任一个,都只会得出从天上掉下的结果。实际上,看看剑桥中国史,除了中华民国和共和国史,哪一部不是大量引用中国的古史,只要不特意只选取对自己论点有利的资料,符合逻辑,对于做研究没有什么不好。看看日本,没有历史纪录,所有的历史都是传说,连上杉谦信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我们能有现在这样的史书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

其次,用诸葛与其它时代其它世界的将领进行比较,缺乏一定的标准,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是在将诸葛与他所在的那个时代那个世界的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那么这种比较还是有一定标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战争的结果也是检验军事能力的唯一标准。当然,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每个人物的客观条件是不同的,战争双方也不一定是均势的,我们也不可能制造一个均势的实验环境来检验他们,但是又比较幸运的是,在我们要谈论的话题中,诸葛一方基本都是最多处于均势的,这样的条件下,胜败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有了意义了。

我们首先不引用史书,而从大家都熟知的一些事开始。如果这些事都存疑,那么这个讨论也就没有必要了,因为你基本上可以把整个三国都否定了,是否存在三国这个时期可能对你来说都是一个问题。

刘备在遇到诸葛之前,已经征战了半辈子,虽然有关张赵这些不成器的家伙帮忙,又攀了皇亲国戚,但是,基本还是一无所有(根据问题读物,小小的平原令,没干成。别人送了徐州给他,也守不住)。最后只好给刘表看看门。但是在遇到诸葛后,刘备好像捡了狗屎运一样,在曹操南下,势如破竹的灭掉刘表时,他逃掉了,不仅如此,还骗得孙家和他这个破落户结盟,阻击了曹操,其后,还迅速的骗到了荆州,又取了蜀和汉中,终于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这样的迅速崛起,难道真的归结于狗屎运?曹操的崛起,一是大土豪,二在于收了青徐州的黄巾。孙家是老土豪,又有周瑜鲁肃等相辅。刘备没有他们两家的条件,破落户出生,一穷二白,按照反方的说法,不仅无兵,还无将,奋斗了半辈子,还是什么都没有,连ceo都当不成了,公司都被主动找人收购了,他的突然崛起是靠什么?由于一引史料,反方就要说史料不可信,我无法做因果分析,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刘备崛起和诸葛的加入有着很强的相关性。而刘备逝世后,诸葛亮屡次进犯中原,对手势力比蜀大10倍不止,人才也非常多,而当时的蜀基本上早期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已故去,皇帝又是个废物,每次又都是从同一路线进攻,没有说改换不同的路线使魏难以防御,对手也都是魏的大将,从曹真到司马懿。蜀至少没有吃什么亏,这又是凭什么。另外,对于诸葛用兵的神化,不是始于三国演义,甚至都不是始于离那个时代才几十年的三国志,而是很早就在民间流传了。这些神话当然不是事实,但是只可能源于事实。而晋王朝对于这些传说肯定不会有什么赞许的态度,按说他们应该是扑灭这些传说或是神化司马懿。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共性。成王败寇。正如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蒋介石是卖国贼,国民党不抗日一样。但关于诸葛的传说却还是能流传下来,这说明什么呢?

然后,我们再把诸葛和反方一再推崇的曹,周,司马比较一下。由于是具体比较,上天又没给我正确思想,我也只有引用一下史料了。我会力求公允,不会把诸葛征南蛮说成伟大的军事奇迹,把曹操征乌桓说成是政工能力出色,与军事无关。

曹操与诸葛,就我看的资料而言,没有正面交锋过,赤壁之战,虽然刘备也是联军之一,诸葛也发挥了作用,但是,主要对抗的还是周瑜和曹操,只能说诸葛所在一方胜利。汉中的战役,可以说是刘备与曹操势力的一次大会战,但是,这场战役前期的对阵方是刘备与夏侯渊,在夏侯渊被斩后,才是刘备与曹操的对决,但是刘备据险不战,曹操自率大军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是浪费粮草。而且,这场战役,诸葛主要负责的是镇守干打下的根据地,留在成都,前方的主要谋士是法正,所以也无法直接比较,只能说诸葛所在一方又取得了胜利,并且,诸葛这时已是刘备势力最重要的军师了。另外,远征乌桓,虽然曹操是指挥者,但是真正的筹划者是郭嘉,所以这个功劳似乎不能都算到曹操身上。(郭嘉献计:“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掩其不意。”操复从之。)

周瑜与诸葛,也没有正面交锋过。从史料看,周瑜与诸葛在很多问题上的思路都是惊人的相似,也难怪演义中会说既生瑜何生亮了。如三国志中记载的周瑜临终前给孙权的一段话:“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正与蜀汉的战略基本一样。赤壁之战,是周瑜一生最大的杰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对于这一战,诸葛与周瑜的看法也是基本相同的。而阿瞒同志则似乎太自信了。实际上,这一战除了用兵外,疫病也帮了联军一个大忙。下面是引的一段文章:
“赤壁战前,“军众已有疾疫”,战争开始,遭到火攻,兼以饥疫,死者大半,军遂败退。由此可见,操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先已遇疫,假若不是士卒有疾,水军纵然败退,还有十余万精锐步骑,犹足以顶挡孙、刘联军的攻势。关于疫病流行对士兵战斗力的损耗,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比如,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濡须坞,军中发生了大疫,连司马朗在前线给士兵送医药,亦遇疫而卒,致使操不得不引军北还;又如嘉平五年(253年),吴大将军诸葛恪率大军包围合肥新城,因士卒疲病,死者大半,恪亦被迫退军。由此可知,遭遇疾疫,往往是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操于赤壁战后之次年下令说:“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操与孙权书亦言:“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裴松之在《三国志》卷10《贾诩传》注以为:“赤壁之战,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淩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松之所说“有运数”和“天实为之”,实际只能指偶然事故。假若操不轻敌冒进,在得到襄、樊和江陵之后,就巩固既得成果,然后俟机进取,则赤壁之败,就不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我们说:赤壁之战,操所以败北,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偶然情况,二者相较,人事的因素,仍然是主要的。 ”


但是,在赤壁之战后,周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攻下江陵,而刘备势力则不仅借了一部分兵帮周瑜攻打江陵,还南下攻取了四郡,从而建立了他的根据地。虽然周瑜对抗的是曹操,但曹操此时新败,也没有发什么援兵,而且周瑜带的是东吴的主力部队,还加上一些刘备的援兵,而刘备这时也就是自己的10000人,顶多再加上刘琦的10000人,却攻下了四郡。如此相较,至少在攻坚上,诸葛不输于周瑜。

司马懿可能是与诸葛交锋最多的对手了,而且交锋中两人基本都是大权在握,直接指挥部队了。自建兴六年(228年)春初次北伐,到建兴十二年(234年)秋病死于魏境,六七年之间,诸葛亮共与魏作战七次

第四次:建兴八年(230年)秋七月,魏明帝从大司马曹真议,分兵三路大举伐蜀:司马懿由西城(陕西安康县西北);张郃由子午谷(子午道南口曰午谷,在洋县东百六十里之子午河口。北口曰子谷,在长安南百里,子午谷长六百六十里);曹真由斜谷,共攻汉中。诸葛亮闻魏军将至,率领诸军于城固赤阪(今洋县东二十里龙亭山南)待之,会天大雨三十余日,栈道断绝。九月,魏明帝诏曹真等班师。

第六次: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诸军再次进围祁山,用新造成之木牛运粮,并特令李严以中督护兼署丞相府事,在汉中专管督运军粮。这时魏大司马曹真已有疾,魏明帝特召镇守宛城的大将军司马懿入朝,告以“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懿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郃劝懿分军屯雍(今陕西凤翔县)、郿(今陕西眉县)为后镇。懿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于是遂向祁山进兵。诸葛亮闻懿等将至,分兵留攻祁山,自逆懿于上邽。郭淮、费曜等迎击亮,为亮所破。亮因大芟其麦,进而与懿遇于上邽东。懿敛军依险,亮不得战,乃引军南还。懿等尾随亮,至西城,懿仍登山掘营自守,不与亮战。将军贾栩、魏平数请战,懿不允,诸将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五月,懿使张郃攻蜀无当监王平于祁山之南屯,自按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迎战,大破魏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鎧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回营固守。祁山方面,因王平坚守南屯,张郃进攻不克,及闻懿军失利,郃亦退军。六月,亮粮尽退军,懿使张郃追亮。郃曰:“军法……归军勿追”,懿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追至木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与亮交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

第七次:诸葛亮鉴于每次出军,都因粮尽退还,所以自建兴九年(231年)再出祁山之后,即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民休士,三年而后用之。至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亮调动所能征发的军队,出斜谷北伐,并遣使至吴约孙权同时出兵击魏。诸葛亮到达郿县后,屯于渭水之南。司马懿也引军渡渭,背水为垒以拒亮。懿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在武功西十里),诸将无事矣。”亮果屯于五丈原。郭淮以为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断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懿乃使淮屯北原。淮到,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以居高临下的优势,驱走之。司马懿这次对亮仍采取避不交锋以待其粮尽自退的办法,亮亦不能不做长久屯驻之计,于是分兵屯田,其兵耕种于渭滨居民之间,而各安生业,互不干扰。司马懿与亮相守百余日,亮屡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魏明帝使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止之。蜀护军姜维谓亮:“辛佐治杖节而到,敌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至八月,亮卒于军中,丞相长史杨仪按照亮临终前退军节度,整军上道。百姓奔告司马懿,懿引军追。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苦将还击者,懿遂退,不敢逼。于是蜀军结阵而去,入斜谷然后发丧。于是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巡视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今陕西褒城北),不及而还。

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第6次和第7次,诸葛和司马懿是真正交了手,这两次,司马基本都是不敢动,稍微尝试一下攻击,都是被诸葛击破。所以,裴注有“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如果认为拖死孔明证明司马懿比诸葛强,那更是笑话。刘备不也用这个方法拖住了曹操,赢了汉中么。如果诸葛和司马换个位置,难道诸葛用的办法会比这个差?我不太相信。

至于司马速攻破孟达的事,三国志中只提到破孟达,没提经过,晋书和通鉴中记述了,但是晋书中的记载是这是诸葛想灭孟达,故意诱其反。演义中有诸葛接到孟达的信,认为司马要一月才能到,立刻说孟达完了,不知道是否有出处。

至于用正用奇,实际上张郃提议奇正相辅,但是司马不听,白白让张郃送了命。这是有直接后果的事。而诸葛的如用魏延之策,后果如何,很难说,说不定长安就变成了法尔登绞肉机,不过蜀可没有那么多肉绞。因此,魏延的策略我认为没有太大的讨论价值,搞得每个人都像事后诸葛亮似的。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快2000年了,我估计再争论2000年也不会有结果的。

综合来看,我认为诸葛的军事能力,应和曹操相当,略胜周瑜,胜过司马懿。

从前期的人物看,我认为,三国期间第一流的军事家应该是:诸葛亮,曹操(2人很难比较,可视为并列,当然,我个人认为诸葛略胜,因为至少诸葛参与的2次,他所在一方都胜了,而且曹操的那些参谋实在是太多厉害人物了,诸葛的参谋可不多,曹操又一直都是直接指挥者,而诸葛甚至在临死前,司马懿还认为他好兵而无权(这个权是权力还是权谋不好说,但从司马懿对诸葛的评价来说,应该不是说诸葛无权谋))

以下应是周瑜

再其次是司马懿和陆逊。个人认为陆逊不一定弱于司马懿,但他很可惜,一直没什么真正的军权。孙权对他一直不放心,最后把他活活逼死。

这上面几个人物都是帅才。

而下面几个则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将才:关羽,张辽,吕蒙,鲁肃,夏侯渊,曹仁。

当然,还有很多人,如吕布,马超,魏延,张飞,法正等,限于精力,没有评价,有好事者评评好玩吧。

现在,希望反方的同志们也列出你们的逻辑吧,我每次看着,都觉得你们在拼命说别人说的不对,但没找到你们说你们自己是对的的帖子。所以不是感觉你们的帖子逻辑混乱,而是根本就没看到逻辑。感觉你们很像红卫兵一样善于破坏,但是没看到建设。(连喜欢的人物都追求和老毛一致,呵呵)

最后,在这种论坛上就这个问题吵架是种娱乐,大家不要动真火。感觉阿修比同志在和别人吵的时候有点虚火,没必要呀,要很happy的吵,如果不是吵得很happy,就没意思了。吵架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还可以锻炼口才,多好呀,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9 10:05:27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9 9:56:18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3

我哪里有动虚火,动虚火就学你一样吵架了,我只是懒得为5年前的旧帖费功夫,除非真有什么新鲜的观点或者你这种要给面子的熟人登场
你的提法,用直接交锋对比,其实是不适合的,因为双方直接交火的次数少之又少。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情,诸葛真正有发挥军事才能的机会要到刘备托孤之后,之前本阵营的成就和他没太大关系,最多就是隆中对的指导作用,而隆中对之前的帖子都讨论过了,个人觉得到江左的33楼帖子就可以打住了,是持平之论。
然后你的比较问题。和周瑜的比较,攻曹军的主要据点和收拾刘表残部,可比性太小,而且说到攻坚,你别忘了诸葛对郝昭守陈仓的毫无办法。基本上,攻坚战都是不容易的。和司马懿的比较, 你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司马懿的行为都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从政治目的出发,他无须在西线获胜,如果干掉了诸葛或者让西蜀丧失进攻能力,他自己的地位反而会受到威胁,至于他为什么要逼死张颌,也有人分析过其政治原因:魏武带出来的这批老将,资历比他深底子比他厚,这个派系是曹家的主要实力所在,相对于诸葛而言这些人才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总的来说,不管战术层面的结果,战略层面是司马的完全获胜是没有问题的,不但达成了对己方有利的消耗战而且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诸葛的攻势防御看起来很有道理(包括钮老爷子也这么说),但其实只是空耗国力,而当时魏国由于内部原因根本没有灭蜀的计划和能力。实际上这个从另一点也能看出来,为什么基本上都不称赞姜维坚持攻势防御战略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认为他是个废柴,他们干的不是一样的事情么?因人废言可不好噢
所以呢,真要比较三国人物,还是按我们提出的标准来拍,就是把他军事生涯里的成果都拿出来比较一下,看看谁拉到的项目多,谁在一流期刊上的发表的文章多^^
这样一比,诸葛能拿出手不过平南蛮和北伐。平南蛮虽然自我吹嘘得很多,但是事实证明不过是武力镇压而以,而且以后也远远不是“不复叛”。这样看,这方面也就马援的水平(中国历史上平蛮的人太多,要说对南方蛮地的开拓,三国东吴排第一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没见有谁站出来说自己了不得吧)。至于北伐,一般人都不会说这个是了不起的军事成就吧,最多送他一句鞠躬尽瘁而已。即使是支持他的,也只是说这个是攻势防御,意义重大云云,这个多少和中共吹嘘金门炮战的伟大胜利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说,诸葛老兄在军事上的建树也就是不错,但是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还不够出类拔萃。而我们选择将领列表,更多的是从整体军事历史的角度来看,你的成果,不但要在这个时代拿得出手,而且和其他年代选出的人至少相差不能太大。而诸葛呢,平南蛮?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太多了。北伐?这个算功业我都不好意思提。
再看看我们选择的曹操   周瑜   司马懿   陆逊   杜预。曹、周、陆都有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少的战役撑腰(曹操更是有平定北方的重大历史性成果),这一点诸葛是瞠乎其后,无法相比的,这就和在经济研究上发论文和aer上发论文的区别一样。而杜预则是灭国性战役+中国历史上首次成功的大规模水陆协同作战,前者的规模和后者的军事学意义都是诸葛所无的。司马说起来倒是的确可能和诸葛比较接近,大家都是在经济研究上发论文,但是他的成果多啊,而且基本上引用率高(胜仗多)评奖多(战略性重要)
如果你非要说成果无视,最重要的是经济学家要有思想,那我硬要说中国经济学界目前就是偶们系的马老板最有思想,你能怎么样,老实去听欧洲游记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9 21:46:50编辑过]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9 21:27:31
 mog2005 男,离线
  
  
  等级:中尉
  文章:378
  金钱:332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5-10-20
给mog2005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og2005加入好友 查看mog2005的个人资料 搜索mog2005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og2005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4

嘿嘿,抓到辫子了,回头我去告诉马老板,估计你要比我晚毕业了,嘿嘿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30 3:45:02
 champaign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4
  金钱:191
  注册:2006-2-9
给champaig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hampaign加入好友 查看champaign的个人资料 搜索champaign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hampaign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5

以下是引用阿修比在2006-3-28 20:38:19的发言:
呵呵,给小白开书单这种事情,年青的时候倒是做过不少次,当年(2001年吧)在三联争这个帖子的时候,就开过一次。不过近年来已经没这个激情了
 嗯,现在偷懒吧,看看http://www.warstudy.com/,虽然玩wow很久没更新了,但是之前还是做了不少经典的,都看看吧,首先了解下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再回头看三国时代会比较好一点。嗯,还得建议看看政治史经济史方面的书,战争这东西不是孤立的
 以及,要想别人不无视你,就写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拿黄忠和夏侯渊比这种东西就还是算了,一个是方面军主帅一个是阵前部将,被小兵砍下头的名将还不知凡几呢。从整个军事生涯看,夏侯渊和黄忠的表现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嗯,再说句闲话,前两天看完了剑桥系列的秦汉史、隋唐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今天在看汤普逊的《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相当不错,值得推荐。某乌龟前两天好像在看他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倒是不妨看完了继续看下来哦^^(我是向乌龟推荐,不是其他人哦,别又自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21:04:49编辑过]



你给我个网站链接干什么?我也给你个连接,说我的论据都在里面了,你自己先学习下吧
www.google.com
关于黄忠和夏侯渊,我是指出你说黄忠没有历史地位,但是黄忠斩杀夏侯渊
关于名将死于小兵。恩的确是小兵指挥军队突袭名将。然后斩杀夏侯渊的……
从军事生涯看……
两人的经历的战争不可同日而语吧,周公再强,你让他钓鱼,他也比不过马忠阿……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30 20:55:53
 ronin21 男,离线
  
  
  头衔:一干人等拿下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310
  金钱:4167
  工作量:3326 points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2-11-29
给ronin21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ronin21加入好友 查看ronin21的个人资料 搜索ronin21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ronin21  访问ronin21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6

评价古代将领无非立功、立言两方面,诸葛毕生之事业文章政为主军为辅应属定论,其后期军政一统之地位实源于荆州统治集团人才凋零之不得已,平南、征北二役从重要性和战果看也确实无法与官渡、赤壁、白帝城相提并论,有人评其“为政强于治军,治军强于将略”还是很中肯的。

顺便抓骷髅一个小辫子:一般认为中国有据可查的最早大规模水陆协同进攻乃是孙武伐楚之役  :)



死技青冷笑话之三 @
在诸多灵长类种群中动物园猴群远比公司程序猿高等,他们有:更好的空气、更大的活动空间、更短的工作时间、更仁慈的管理猿、以及全免费的食物住房和医疗,还在对PPMM这个族群的喜爱度争夺战中大幅领先!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31 12:52:21
 Edward 男,离线处女座1981-8-30
  
  
  等级:中士
  文章:63
  金钱:1949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5-5-27
给Edward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Edward加入好友 查看Edward的个人资料 搜索Edward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Edward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7

几天不见,怎么这事又提出来了,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没有了长江中下游的支撑,长江下游能否活得下去,如果能,那就可以联吴抗魏,如果不能, 那荆湘就非丢不可,因为蜀国没有力量在北上的同时保住荆湘之地,难道还有什么可再说的吗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31 17:25:36
 champaign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4
  金钱:191
  注册:2006-2-9
给champaign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hampaign加入好友 查看champaign的个人资料 搜索champaign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hampaign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8

以下是引用Edward在2006-3-31 17:25:36的发言:
几天不见,怎么这事又提出来了,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没有了长江中下游的支撑,长江下游能否活得下去,如果能,那就可以联吴抗魏,如果不能, 那荆湘就非丢不可,因为蜀国没有力量在北上的同时保住荆湘之地,难道还有什么可再说的吗


狂汗,你还没读问题读物呢?

老想着守,就一定会失败。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4-7 19:58:44
 投笔从戎 男,离线
  
  
  头衔:SCJP+SCJD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18
  金钱:10142
  工作量:58745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1-10-29
给投笔从戎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投笔从戎加入好友 查看投笔从戎的个人资料 搜索投笔从戎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投笔从戎 访问投笔从戎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9

champaign和mog2005一对小白加入讨论后本贴已进入无意义吵嘴阶段,这贴就此锁了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4-7 22:13:22

本主题贴数99,分页: [1] [2] [3] [4]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265.6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