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玄策天竺大冒险的小考证 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一个半瓶醋的网络历史爱好者而已,因此在看到与历史有关的各种体裁的网文时,还是会在其与真实的历史之间,就其关联性与差异性进行种种的考量。以“王玄策之天竺大冒险”为主要题材又出自国人之手的网文,目前为止影响较大~至少是我所知道的~有如下三篇:《狂砂传》、《大唐灭天竺之战》、《历史上以夷制夷的三位名将》。由于网络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转贴的不但不加标签,反而很不厚道的自称是自己的原创,因此我也不能肯定上述网文的作者究竟是谁,只好以“《***》的作者”替代了。这里还请真正的作者们原谅。 《历史上以夷制夷的三位名将》的作者虽然在一开始颇为愤青的振臂高呼“……这一点连现代的美国都作不到(想想海湾战争吧!),但是非常可惜了解的人太少了,因此写出来”,但就其内容而言,大部分都是抄自倭人田中芳树的《中国武将列传》,这点在其中对王玄策的评传方面尤其突出~~除了偶尔在段尾来句“真是太令人佩服了!”的不着调感慨外,其他部分几乎都是一字不易的抄袭,因此这里不对其进行专门分析。 《大唐灭天竺之战》(也有的版本题目为《大唐灭印度之战》)虽然题目很有点YY的风格,但其内容相当严谨,我想其作者的主要参考资料大概是蔡东潘的《唐史演义》。除了其中王玄策与文成公主感情纠葛的八卦外,大部分是把蔡东潘《唐史演义》中的相关部分从浅近的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作为众多黄易风的玄幻网络武侠小说,《狂砂传》是目前我所看过的以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最优秀的网络小说。《狂砂传》的主角既非王玄策亦非蒋师仁,而是作者虚构出的一个人物。这里不打算讨论这个虚构的主角是如何从一个菜鸟逐渐成长为一名大虾,仅仅是想吹毛求疵的考察一下其与历史真实之间所存在的落差 首先是王玄策此次天竺之旅的路线问题,这方面后世历史学家们一部分认为王是向西域方向前进,在翻越了帕米尔高原后折向南方,自西北方向进入天竺~这也是当年玄奘的路线;另一部分则认为王是沿唐~吐蕃~泥婆罗的道路自东北方来到了天竺。《狂砂传》的作者采用了前者,而《大唐灭天竺之战》的作者则采用了后者。近期的考古资料证明,王玄策第三次前往天竺确实是使用了唐~吐蕃~泥婆罗的路线。由此加以逆推理,大概王玄策第二次前往天竺也是使用了同样的路线吧。 其次是王玄策军团的构成。根据后世新旧《唐书》、《通典》上的记录,一般认为是由大致七千名的尼泊尔骑兵与一千名的吐蕃重装步兵组成。而根据《唐会要》中的记录,一个名为章求拨的西域小国也派出了援军,但规模不详。《狂砂传》的作者称王玄策军团是由吐蕃为核心的西域各国的联军,显然是夸大了章求拨的作用;《大唐灭天竺之战》的作者也认为吐蕃兵才是核心的战力,而这与《历史上以夷制夷的三位名将》~或者说,倭人田中芳树的《中国武将列传》~的王玄策部分刚好相反,田中芳树似乎是认为那七千尼泊尔骑兵才是主力。不过梵文方面的资料则认为吐蕃军是主力。 再次是战役的流程。小说《狂砂传》是截止到阿罗那顺的都城被攻破,在小说中,阿罗那顺在城破后就成了俘虏,这与史料中“阿罗那顺委国走,合散兵复阵,师仁禽之,俘斩千计”的记录存在极大矛盾。几乎可以肯定,是《狂砂传》的作者懒得再往下动笔这才提前结束了王玄策的天竺大冒险。 要特别指出的是,《狂砂传》的作者认定阿罗那顺的都城就是戒日王的首都曲女城。新旧唐书的记录是 “进战茶镈和罗城,三日破之,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而曲女城现名葛脑及,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被称为羯若鞠阇,显然不会是这个“茶镈和罗城”。换言之,王玄策可能根本就没在曲女城战斗过,而《狂砂传》作者之所以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判断,应该是出于对“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一句的理解。 最后是关于王玄策的战后处理。这方面所有人都认为王玄策在立下大功后,没有提出什么特别要求,挥挥双手就此离去~我认为这是王玄策最令人钦佩的地方。那么因为戒日王死亡而空缺的王位如何了呢?这方面似乎没有任何史料记录,《狂砂传》与《大唐灭天竺之战》的作者都相信王玄策是扶植了戒日王的王子即位,《狂砂传》甚至还给这个王子起了名字。 不过根据梵文《龙喜记》的记录,戒日王死的时候没有太子,换言之,“合法的正统王位继承人”是不存在的。印度人哈·辛格的《印度通史》戒日王家族世系表表明,戒日王唯一可以查证的后代是一个公主,而这个名字不详的公主又嫁给了伐拉毕的德鲁法迅二世……总之。所谓“王玄策扶植戒日王的王子登上中天竺王位”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在参考了能找到的所有记录后,我心目中的王玄策天竺大冒险的经历是这样的: 在中天竺的戒日王史罗逸多~他应该没有玄奘吹的那么伟大,八成是个齐桓公那样的诸侯盟主~突然死亡后,天竺的局势再度陷入了列国混战的局面,而倒霉的王玄策恰好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天竺。高价的礼物成了犯罪动机,于是王玄策被诸侯阿罗那顺~也仅仅是个诸侯,不会是篡夺中天竺王位的大人物,否则此时他应该迁都到曲女城而非茶镈和罗城~打劫。 王玄策得以逃脱(一起逃脱的是否有蒋师仁和辩才和尚各种史料存在矛盾),他沿来路跑到了“吐蕃西鄙”~我想大概就是泥婆罗~,招集了联合军后发动逆袭,一举拿下了阿罗那顺的首都茶镈和罗。而后,王玄策的部下蒋师仁~他的名气比王玄策还小的多~率部队进行追击,将刚刚收集残兵的阿罗那顺再度击败。此后唱主角的是蒋师仁,不过和历史上其他副将一样,他的功绩被后人算到了上司王玄策的头上。 天竺的一个诸侯国就这么被莫名其妙的消灭掉了,而战争的最大受益人其实是阿罗那顺的死敌,东天竺的鸠摩罗~我觉得这是个性格相当有趣的人物。怎么说呢,如果一定要打比方,大概就相当于战国时代的秦正把主力与东方六国对峙,却被从遥远西方而来的马其顿军攻了空门那样。总之,王玄策就如一阵热风那样扫过天竺,但对其后的历史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说起来,我第一次听说王玄策军事天才的身份,似乎还是通过那个叫田中芳树的倭人~真不好意思,又出现了这个名字。听说他终于以王玄策天竺大冒险的事迹写出了本名为《天竺热风录》的小说,似乎在去年的10月已经于倭本土公开发售的样子。从小说封面的图案上加以推测,似乎这不是《海啸》、《红尘》那样沉重的历史小说,而更像是中国版的“智将那尔撒司与勇将达龙之异国大冒险”那样的好莱坞华丽风格的故事才对。 我个人实在是很期待这本书能够早日被翻译为汉语,但似乎还一直没看到该书的中文版。根据田中芳树在《中国武将列传》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推测,《天竺热风录》大概也是截止到非茶镈和罗城沦陷,看来仍不是完整的大冒险。 最近出现了刻意模仿田中风格的以相同题材为背景的网络小说,该小说也犯下了复数的历史错误,比如把阿罗那顺的首都从非茶镈和罗城搬到了曲女城等,细节方面惨不忍睹,篇幅上也只有5万字,而田中的历史小说一般在8~10万字左右。题目似乎是叫做《天竺热风记》,显然,这又是一个“全庸”“金庸新”那样的人物炮制的类似“666胃泰”“最初幻想”之类的赝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 13:30: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