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漫谈黄埔生及其升迁 黄埔沧桑八十载之桃李成荫 -----漫谈黄埔生及其升迁 莫非王土 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名声显赫,国共许多高级将领都出身于此校,尤其是在国军中,黄埔系将领更是蒋介石的嫡系,大多国军将领见蒋呼委座,而黄埔生皆称校长,从称呼上就透着一股亲热,而蒋校长也对这群学生青睐有加。 黄埔生来自全国各地,操着各种南腔北调的方言走进黄埔,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初期修行最快的黄埔生就要数李之龙。李之龙,湖北沔阳人,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1921年冬李之龙就加入了共产党,属于老中共党员。1924年调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英文翻译,这就给其提供了与国民党高层频繁接触的机会,使其卓越的组织才能得以显露,因此李之龙在校期间就跻身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与蒋介石同为该党部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共五名委员),并因为其曾在烟台海军学校就读的经历,毕业一年后就升任海军局政治部少将主任,三个月后更晋升为海军局代理局长,并授海军中将,其爬升之快,在黄埔生中无人出其右。只是李之龙少年得志,肩上将星闪耀而不知锋芒内敛,自是取祸之道。中山舰事件之后国共翻脸,两年后李之龙被杀,结束其短暂的一生。 李之龙属于“特殊人物”而坐“直升机”直接晋升,应属特例。大部分黄埔生都是由黄埔校军的起步。1924年底先后组建黄埔校军---教导第一、二团,初期组建时只有少数黄埔生担任军官职务,如蒋先云、贺衷寒、楼景樾、桂永清、郑洞国等任连级军官,胡宗南、侯镜如、陈明仁、关麟征、石祖德等任排级军官,大部分只是挂着见习军官当兵而已。随着革命队伍的扩大,黄埔生所任职务也逐步晋升。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共产党被迫退出国民革命军,黄埔同学会的骨干们迅速控制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曾扩情由团党代表升任第二十师政治部主任,成为黄埔生中第一个师级军官。旋酆悌也升任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代理主任(同时任团党代表邓文仪、贺衷寒因先后到苏联学习而错过了此次晋升机会)。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时,因东征中表现突出的孙元良拔得头筹,荣任嫡系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同时回粤军任职的范汉杰异军突起,任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团长在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是个什么概念?“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时北伐团长名单列一下就知道了,薛岳、蔡廷楷、余汉谋、蒋鼎文、卫立煌、徐庭瑶、陈继承、黄琪翔、戴戟。。。。。。不过最幸运的是时任第二团副团长胡宗南,部队刚出征团长倪弼紧急时刻掉链子,胡宗南得以晋补第二团团长。之后不久晋升团长的还有李延年、郑洞国、桂永清、蒋先云(这个同时受到毛泽东和蒋介石喜欢的黄埔三杰之首在二次北伐中壮烈牺牲,追赠少将)、王世和、俞济时,同时任团级职务的还有团党代表李默庵、王尔琢、李汉藩等,团参谋长顾希平、周士第、侯镜如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从苏联回国的邓文仪在政变后升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少将副主任兼代理主任;北伐中英勇作战的团长范汉杰被蒋介石任命为浙江警备师师长,成为黄埔生中的第一个师长;而同时的团长孙元良却因在北伐中溃退被褫职,蒋介石惜其才把其送到日本学习,此后孙元良就象是中了魔咒似的,不知道该说其屡战屡败、屡败屡跑?还是该说屡败屡跑、屡跑屡战?但其在离开大陆前却一直稳稳的呆在黄埔生晋升的第二梯队中,不禁令人莞尔。同年8月龙潭战役时,胡宗南也升任第一军第一师副师长,战后蒋介石被迫下野,胡宗南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朱绍良一起联系时任初级军官的楼景樾、李延年、关麟征、李默庵、丁炳权、李树森、陈武、王敬久、黄杰等黄埔生,极力抵制李宗任为首的桂系,坚决拥护蒋介石东山再起,蒋介石最终得以复出,黄埔生从此受到蒋的重视。作为回报,先后晋升胡宗南第一军第二十二师长,楼景樾 [浙江诸暨人,1931年任警卫第一师师长(副师长俞济时)如果不是身弱多病,前途不可限量] 任代理第二师师长,李延年任第二师副师长,王世和(蒋介石表弟,首任侍卫长)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总队长,一批黄埔系旅长、团长也先后新鲜出炉。 1932年底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正式成立,胡宗南、贺衷寒、酆悌、滕杰、桂永清、康泽、郑介民、彭孟缉、曾扩情、潘佑强、周复、戴笠、邓文仪、袁守谦成为组织骨干,号称“复兴十三太保”,主掌政治工作并控制国民党的政训系统。其中贺衷寒是复兴社发起人并任第二任书记,后长期担任政训工作,是国军政治工作的旗手,官至国民党中央执委常委。邓文仪以写拍蒋介石马屁的文章得到晋升,官至战区政治部主任、国防部新闻局长。滕杰(四期)是第一任书记,起步很高,可是后期表现平平。此三人去台后均未受重用。酆悌是第三任书记,抗战时长沙大火,蒋介石丢卒保车,被判死刑。康泽是第五任书记长,官至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长、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后被俘,1963年第四批特赦。曾扩情在任成都防守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时同样被俘,1959年因其曾在西安事变时主张蒋介石抗日有功而得以首批特赦。而桂永清和彭孟缉离开了政训系统,桂永清抗战胜利后进入海军,出任副总司令(不久升任海军总司令),以加强中央对海军的掌控。1949指挥战舰27艘和其他船只计15万吨安全撤至台湾有功,此后桂氏的经历极富戏剧性,1951年晋升二级上将,正春风得意时却因与时任台湾省主席的吴国桢有隙,被迫转任总统府参军长,等到吴国桢叛蒋离台后,升任任参谋总长并晋一级上将,成为黄埔生第一个一级上将,不幸的是这位第一个爬上颠峰的黄埔生视事仅45日,就病魔缠身,死于任上。彭孟缉经历也同样有趣,1947年由桂永清推荐任台湾警备司令,自此发迹,桂永清死后继任参谋总长,本应同时晋升一级上将,却因为彭氏资历太浅(五期),又去当了两年的陆军总司令,1959年再次出任参谋总长后才最终晋升一级上将。 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复兴社内设特务处,蒋介石最初想让康泽当处长,因康泽推辞,小字辈戴笠(浙江江山人,黄埔六期)脱颖而出,最终把小小的特务处破茧成蝶经营成了国民党的两大特情机构之一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1938年戴笠升任中将副局长(职务军衔)代行局长职责,在全国各地遍设站点,暗杀之事四起,政府官员、军事将领人人自危。同时因只对蒋介石一人负责,军统也成为一个独立王国,部下的封赏全由戴笠自己决定,所封少将待遇却比正式的中将还高,却没人敢过问。但因资力太浅加上与陈诚不合,戴笠直到1945年2月20日才由铨叙厅授予陆军少将的正式军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4 15:21: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