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桑这次很让俺失望啊! 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俺样终于打破鸟自己一贯“抵制正版倭货”的誓言,掏钱买了正版的《天竺热风录》。要说这正版就是正版,封面设计的就是比之前那些盗版的田中历史小说——比如《奔流》、《海啸》虾米的强,挺有气势……恩,不过如果是俺的话,一定在封面再印上一张南亚次大陆的地图。 打开书第一页的译者序,“还在着手进行《天竺热风录》的翻译之前,网络上就已经出现了号称‘《天竺热风录》——作者:田中芳树’的文字,这似乎本身就说明了这部作品有引人入胜之处”…………好吧,俺承认自己是这个这个赝品的始作俑者,可俺记得自己明明是起名《天竺热风记》的,再说俺制造赝品的时候也没看过原著,把俺萌到的是田中另一本书《中国武将列传》里关于王玄策退休的那个桥段……反正,陆求实以此来说明“这部作品有引人入胜之处”似乎多少有点缺乏说服力。 进入正文后,首先登场的是从“戒日王死”噩梦中醒来的玄奘。关于玄奘噩梦这个桥段史料上可查到的是《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四卷》,原文如下:“……有一金人,色貌端严光明满室。内心欢喜欲登上无由。乃请垂引相接。彼曰。我曼殊室利菩萨也。以汝缘业未可来也。乃指寺外曰。汝看是。法师寻指而望见寺外。火焚烧村邑都为灰烬。彼金人曰。汝可早归此处。十年后戒日王当崩。印度荒乱恶人相害。汝可知之。言讫不见……印度饥荒并如所告,国家使人王玄策备见其事。”当然了,做梦的地点不是在中国的弘福寺而是天竺的那烂陀寺,梦中的内容也比田中描述的更富戏剧性与奇幻超自然色彩。总之,感觉如果田中以“玄奘对着徒弟追忆往事”的形式来描写的话,似乎效果会好很多。 说到徒弟,田中笔下登场的徒弟叫智岸,他和另一个叫彼岸的僧人在后文里与王玄策一并踏上天竺之旅…………这二位的事迹在《求法高僧传》记载如下:“彼岸法师。智岸法师。并是高昌人也。少长京师传灯在念。既而归心胜理。遂乃观化中天。与使人王玄廓相随泛舶。海中遇疾俱卒。所将汉本瑜伽及余经论。咸在室利佛逝国矣”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出现的“唐使王玄廓”在丽藏和金陵刻本中是写作“王玄策”的。换言之,田中笔下的“王玄策从弟王玄廓”这个人物有极大的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他与王玄策其实就是同一个人物! 王玄策前往天竺有三次(一说四次),其中第二次出使——也就是田中所描述的这次——并没有携带智岸和彼岸这二位,随行的是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和尚辩机。他乃是玄奘最得意的弟子,自天竺返回后除继续翻译经书外,还主持编纂了《大唐西域记》与《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书,其中应该有相当部分是结合了自己在天竺时候的见闻才对。如果辩机和尚在此时去世,说不定会如法显、玄奘那样的以高僧之名载入史册。但他却因为与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私通之事东窗事发而迎来了自己的最期……总之,田中放着这么有名气这么有个性的辩机不写,却要把与第二次出使关系值得怀疑的彼岸与智岸写进去,实在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 继续看……啊啊,王玄策终于登场了…………啥?本来俺还期待能看见一个那尔撒司风的有趣大叔,咋出来一扑克脸?然后……“王玄策十八岁时子承父业,出仕朝廷,同样负责与西域诸国的外务,监管佛教事宜……”恩,右卫率府长史实际上的确是管这方面事物的不错,可在履历上看,王玄策之前是黄水县县令,后来参加了对吐谷浑的战争。换言之,王玄策是沿着从地方到中央这样的仕途前进,而非那种“子承父业”直接进入中央的官僚;而且王玄策拥有战斗的资历,而决非“不曾有过领兵打仗的实战经验”的纯粹文官。 总之,艰苦的越过大雪山后,王玄策一行终于如意料中的抵达了泥婆罗,然后如预料中的抵达了天竺,接着如预料中的被袭击,然后宿命之敌、篡位者大魔王阿罗那顺华丽登场……“……面露威严,似有帝王之相,可在王玄策看来,却是缺少了一份泰然,不客气的讲,他仿佛是被突然之间落到手上的玉座的分量震得不知所措,困惑不已……‘既如此,就使百万大军尽临我曲女城无妨。天竺亦有精兵十万余,无论何时皆愿与大唐百万强兵勇将决一雌雄。’” 反派大BOSS就这派头?!这气势与其说是加害者,还不若说是被害者,看看后文,他还是一气管炎……那、那啥,成为传说中的勇者,必须是要打倒强大邪恶一身的超级大魔王才对吧?即使比不上YY传里莱因哈特,至少也该是该是如亚尔斯兰里吉斯卡尔那样王八气冲天的枭雄吧,怎么是这么个废柴……打败这种货色,根本就一点也没有成就感的说。 接下来王玄策进了监狱,与婆罗门那逻迩娑婆寐相遇。具体那逻迩娑婆寐是啥来头史料语焉不详,但俺推测应该是那个热心道教的鸠摩罗派出的才对。 总之,王玄策逃离了监狱,在完成了与欧巴桑公主(俺的PL天竺公主JJ之梦啊……555)和半LOLI女仆的接头后脱离曲女城,接着来到了泥婆罗,开始准备对阿罗那顺的讨伐战!在田中笔下,吐蕃国出兵泥婆罗似乎并不情愿,而在历史上,吐蕃是正好打算趁天竺陷入内乱之机会主动向天竺用兵,王玄策的请求可以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正好被吐蕃做个顺水人情。印度方面甚至一直认为这场几乎导致印度灭国的战争是由吐蕃发动的。 王玄策军团的构成方面,根据后世新旧《唐书》、《通典》上的记录,是由大致七千名的尼泊尔骑兵与一千名的吐蕃重装步兵组成——这也是田中所采用的设定;而根据《唐会要》中的记录,一个名为章求拨的西域小国也派出了援军,但规模不详。 军队编制完毕后,对天竺的大攻略开始鸟。根据中国方面的各种史料记载,第一战的记录是“玄策部分进战茶镈和罗城,三日破之,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也就是说,王玄策与天竺军在茶镈和罗城这个地方展开大战,结果是天竺方阵亡三千,淹死一万的完败。而在田中笔下,这场会战爆发的地点从茶镈和罗城搬到了“赫罗赫达”——俺也不知道这个“赫罗赫达”到底在啥地方。 第二战的正式记录是“阿罗那顺委国走,合散兵复阵,师仁禽之,俘斩千计”。战斗地点不详,流程上看是阿罗那顺放弃了首都而转进,在收集残兵后被王玄策派出蒋师仁击败。田中把这场战役描写成了对付天竺象兵的主力会战——不过这个倒无所谓,毕竟没证据证明阿罗那顺没有大象;会战的地点搬到了茶镈和罗城——这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错误了,茶镈和罗城的战果是前面说的“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咋能是“师仁禽之,俘斩千计”呢?再说了,“阿罗那顺委国走”,这厮分明是当了逃兵,咋就成了主动率军出曲女城迎击捏?! 阿罗那顺精锐的战象队在田中笔下有两千头战象——一个挺吓人的数字,而田中还认为“戒日王在其最鼎盛时期,共有战象六万头”……这个数字已经不能说是吓人,而根本就是口胡了。六万只大象,根据田中的计算相当于一百五十万士兵的食量,表说1000多年前印度中部地区的一个割据势力养活不起,就是统一整个印度了也养活不起……甚至就是同时期的唐帝国也养不起!这么个吓死活人吓活死人的数字,其出处显然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象军六万”,不过把“象军六万”理解为“战象六万头”也未免太这个那个了。所谓“象军六万”,显然是以指“以战象为作战主力的部队有六万人”,具体而言又有2种情况:A.骑在大象身上打仗的士兵有六万人——这么算来大概有一万只战象,还是略显夸张;B.以战象部队为核心战力的军队有6万人——这个大致是几千头大象还算比较靠谱,毕竟“坦克师”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坐上坦克。 出乎俺的预料,王玄策卑鄙的用火牛阵来对付战象——卑鄙程度与波斯人用猫对付埃及有一拼……话说这么缺德的战法俺杂就没想到捏?!不过要俺说,这场小说里的最高潮桥段写的还是欠视觉冲击力,大象还没来得及表演就被轰杀了……至少应该有亚尔斯兰中那尔撒斯大破辛德拉战象军团那种起码程度的华丽才算对得起观众嘛! 接下来是第三战:“馀众奉王妻息阻乾陀卫江,师仁击之,大溃,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很明显,由阿罗那顺他老婆主持的这场战役地点是在乾陀卫——也就是“健陀螺”(Gandahara),大致是在现在克什米尔与巴基斯坦的东北部一带,距离曲女城葛瑙及有数百公里之遥。田中笔下,阿罗那顺老婆的最后一战放在曲女城,这无论如何也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错误。第三次战役的流程是先把被俘的阿罗那顺拉到城门前吓唬人,然后城里的细作里应外合……俺发誓,俺做赝品的时候真的没看过原著,这种雷同纯熟巧合…… 曲女城可以说是田中《天竺热风录》中最为严重的硬伤:他认定阿罗那顺的都城就是戒日王的首都曲女城。新唐书里的记录是 “进战茶镈和罗城,三日破之,斩首三千级,溺水死万人”,而曲女城现名葛脑及,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被称为羯若鞠阇,显然不会是这个“茶镈和罗城”。换言之,王玄策根本就没在曲女城战斗过!田中之所以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判断,应该是出于对“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一句的错误理解。 王玄策回国后的经历,按田中的描写是“专注于自己的职守,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官僚”,总之,是一扑克脸就对了。可根据历史记录,王玄策是一个非常迷信而且还好管闲事的家伙:他自己就是炼丹术的狂热爱好者,李世民之死也与他带来的天竺方士有重大干系(正史记录李世民吃了天竺药,而田中坚持认为没有),在显庆二年王玄策甚至又向高宗皇帝推荐了天竺方士……如果说他第一次推荐天竺骗子还可以说是幼稚,那么这第二次推荐就只能说是那个那个啥了。 在综合了各种后,俺以为真实的王玄策天竺大冒险的经历是这样的: 在中天竺的戒日王史罗逸多~他应该没有玄奘吹的那么伟大,八成是个齐桓公那样的诸侯盟主~突然死亡后,天竺的局势再度陷入了列国混战的局面,而倒霉的王玄策恰好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天竺。高价的礼物成了犯罪动机,于是王玄策被诸侯阿罗那顺~也仅仅是个诸侯,不会是篡夺中天竺王位的大人物,否则此时他应该迁都到曲女城而非茶镈和罗城~打劫。 王玄策得以逃脱(一起逃脱的是否有蒋师仁和辩机和尚各种史料存在矛盾),他沿来路跑到了“吐蕃西鄙”——大概就是泥婆罗——招集了联合军后发动逆袭,一举拿下了阿罗那顺的首都茶镈和罗。而后,王玄策的部下蒋师仁~他的名气比王玄策还小的多~率部队进行追击,将刚刚收集残兵的阿罗那顺再度击败。此后唱主角的是蒋师仁,不过和历史上其他副将一样,他的功绩被后人——至少是田中——算到了上司王玄策的头上。 战争中最大的赢家是吐蕃,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成功的扩展了自己在天竺方面的势力范围——但保持的时间并不太长。 史学方面的BUG当然还有很多,不过要抓起来就没完没了了,这里暂且打住,毕竟田中是个专业小说家而非专业史学家,史学考据方面却不必太过苛求……《天竺热风录》的悲哀之处在于,其文学上也不太成功——甚至没能达到田中以往的平均水准。 在人设方面,田中并没能作到陆求实在前言里中号称的那种“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这是最让俺感到失望的——田中最大的特长就是用人物来煽情,可在天竺里这个优势却几乎完全没体现出来,人物分明一点华丽感都木有啊! 情节方面,中学生谋略票友的田中也还是没达到自己的一贯水准,仅仅是在泥破罗的出兵与王玄策考虑接受诸侯援助等个别几处有很短的谋略桥段,这个这个实在是不够味啊!…………那个,田中至少应该写出比俺炮制的赝品中的华丽两倍以上的政略和军略才对吧? 作为一个小说家,田中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专业的煽情和玩票的谋略。遗憾的是,这两点在天竺热风中都没有表现出来。俺以为,田中的天竺热风不但没能达到亚尔斯兰这种拿手的架空轻小说的水准,就是和他写的如《海啸》这样的历史小说也大为不足——甚至还不如他《中国武将列传》里王玄策退休的那个桥段。 究其原因,当是因为田中决定改换文风,使得自己特长无法充分发挥的缘故。在这本小说里,田中力图实现自我突破与创新,他采用了“明清章回小说的半文半白文体”。他就如《伊谢尔伦日记》里那个写古文的尤里安一般,努力的拽了半天半文言,每每却还是一不小心露出了田中流白话文的尾巴。于是素来以文笔流畅著称的田中,这次画虎不成反类犬,写出一个别扭无比的东西。 用包括心理描写在内的人物描写来煽情,这素来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薄弱之处——当然,俺不是说中国古代小说不能作到人物煽情,但是这需要非常高度的文字技巧,而轻小说家田中的水平显然还没达到这个地步。“事上有作的到的事,也有作不到的事”,知其不能为的事情却硬要为是种悲哀,而如果不知其不能为的事情却硬要为,则是种更大的悲哀——这就是《天竺热风录》的悲哀了。 俺看小说的时候几十次忍不住拍案而起或扼腕叹息:“田中您这是何苦捏?您就干脆点按照自己以往历史小说的套路写不就得了吧?本来挺好一桥段,又给您这别扭文体给糟蹋了!” 当然,俺没看过田中的倭文原著,因此也不好说其根本责任究竟在于翻译还是原著……不过至少翻译的陆求实应该再进行一番本土文言化的翻译吧?不说捣鼓成明清小说那样的半文言文,至少应该能COS成查良庸那样的吧? 以上说的是《天竺热风录》中的缺点,下面为了平衡再找找优点——虽然说败笔甚多,但倒驴不倒架,“胜笔”也还是颇有几处的: 首先是第四回王玄策舌战阿罗那顺中关于双角王与月护王的历史解说……恩,俺就知道田中肯定会按捺不住自己历史票友的热血来上这么几段,因此看到这里时颇有种在希区科克电影里找到导演身影的自得。当然了,加上这种桥段来烘托那种恢弘历史感是不错的,但是通过王玄策之口说出来就显得不太自然了,若是俺,就会把这个桥段安放在后面的鸠摩罗身上。让鸠摩罗COS月护王,王玄策COS双角王,再配上几段华丽的阴谋论,不是很好摸? 然后是第七回王玄策背恒水列阵的桥段: “‘那样的事情不见得有呢,我等有中华自古传下来的战法,有何惧之?’ ‘中华战法?是什么样的玩意儿?’‘此战法名为朱雀展翅阵,乃我中华南朝宋将檀道济与黄河畔击破十万敌军所用的阵型,其时宋军却只有一万人马。’ ‘呜呼,不愧是中华名将!’罗吐那叹服道。 这回却是蒋师仁不以为意了。王玄策一本正经所说实是唬人的牛皮,檀道济乃勇猛与计谋兼备的名将虽是不假,历史上却并不曾有过什么名叫‘朱雀展翅阵’的阵型。” 俺当时感动的是热泪盈眶……翻了上百页,终于在小说过半的地方看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田中毒舌流军师形象了!要俺说,这也是小说里屈指可数的几处人物闪光点。可惜,却因为别扭文体而没写的更彻底些——为什么就不能老老实实的用自己往常的笔法写呢? 此外,田中关于戒日王死后婆罗门教与佛教宗教斗争的政治影响方面的考量也相当出彩——俺造赝品的时候就没想到婆罗门反弹与阿罗那顺篡位之间可能存在的政治关联。但遗憾的是,田中对此仅仅是蜻蜓点水般的一笔代过,而没有继续向深层——比如说身为刹帝利阿罗那顺取得了婆罗门阶层的支持后才上台啦,上台后又背叛了自己的誓约不恢复婆罗门阶级的利益等等——挖掘下去。 总体而言,,俺对这本小说的评价不高——号称面壁二十年,就面出这种层次的东西来吗?就算比不得司马辽太郎这样的高手,至少也该比他自己以往的小说强出几个层面才对嘛。再怎么说,一个职业小说家——虽然是写轻小说的——构思了二十年,拿出来卖钱的正品如果不能比俺这种业余玩票的用小半年时间免费写着玩的赝品强上二十倍以上,那就真的该撞墙了! 什么?俺刻薄?哎呀呀,既然俺掏钱买了正版书,自然也就有了理直气壮对其进行批评的权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6 22:15: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