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历史上的战斗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战史资料] → zt一些散碎资料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7627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zt一些散碎资料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zt一些散碎资料
平顶山日军用的可能是美制大卡车,当时日军还没有国产制式卡车。20年年代的美制7t卡短途装40人没问题。94式1.5t卡车一边只能坐6个。中间的人站着没有东西扶,如坐在厢板上,就没有几个人。
30年代初的日本车根本不值一提。后来的94式,97式也是仿美的。美国禁运以后,日本才开始造3吨以上军用卡车,但性能远不能同美国的相比

既然提到29军,我也提提武器装备的变化,29军编成的时候,正式番号辖37、38两师,张学良给每月给养5万元(连肚子都吃不饱),萧振瀛去南京见老蒋,争取每月特支费三十万元(日后萧得意洋洋地说二十九军这个局面,是我给打出的局面),石友三之叛,二十九军保持中立,因此获得冀南四县的地盘,接着,宋哲元当了察哈尔省主席,算是正式有了地盘,等待汤军团败退热河,29军仍是典型的杂牌装备,全军三个师3.4万人,连有两挺机枪,全军一百挺重机枪,步枪只有三分之一为汉阳造和三八式,其余一半为老色枪,装备十多门山野炮,这个装备在杂牌中算是不错。经过喜峰口的恶战,后又收编抗日同盟军和汤军团的余部,二十九军实力大增,正式有了四个师的编制(后来又成立了郑大章的骑兵师)炮兵收编了汤军团的三十多门大炮,各师都有了炮兵营的编制,到后来二十九军进入北京,正式占据冀察两省和平津两市,实力大增,宋哲元截留华北的大量税收为二十九军购置装备,以38师为例,全师已有两个旅换装了全新的捷克式步枪,每连在原来的基础补充机枪4挺,每班有枪榴发射筒2具,连长还配发德制手枪,就天津保安队3000人的规模,都配发120挺机枪(该部还有手枪800支、装甲车2、机枪摩托车10)。
1936年间,宋哲元又从中央弄了2000支汉造步枪、8门步兵炮、400万发子弹(同时月补助军费80万元),还从日本人那弄了一个营的38式野炮,同时利用大沽船厂制造迫击炮、轻重机枪、掷弹筒等,在天津制造子弹,而外购军火,据张樾亭回忆,一次就弄了捷克式步枪1万支、高炮12门、自来得手枪400支及子弹
这时候以38师为例,全师11个团2万余人,相当于两个甲种师,而装备机枪700余挺,几为三个甲种师(甲种师为274挺,嫡系主力至多不过三百余挺)
附便说一句,苏联军火之到来,多在南口之后,数量极巨,黄樵松的30师到台儿庄还大量使用苏制武器
二十九军各部,连多辖六挺机枪,四门掷弹筒(后来成为连的小炮排),营辖四连,第四连应是营的机枪连(轻机枪6挺),团只辖82迫4门,捷克式重机枪4挺,是个很大的不足。37师有一个炮兵团的编制(应是2营制的炮兵),38师则只有炮兵营,军部的炮兵营则在特务团里(该团辖手枪、工兵、炮兵、骑兵等营)。
即使以二十九军新编成的部队,武器装备也是不错,阮玄武的独39旅,这个旅在北平一枪没放,全给日本人给缴了械,今井武夫回忆6000人的编制,有5000支步枪,200挺机枪,8门山炮和迫击炮,另一个新编成的独立26旅,算是重装备有平射炮数门,高射机枪十余挺。
华北部队中,装备比较好的,算是49军的105师,其中有些部队,根据军官的回忆,连辖十二挺机枪,营辖一个装备六挺哈式重枪(可高射)的机枪连,团有迫炮、平射炮一连,各辖六门火炮,但是105师的多数部队,估计只能和后来的109师一样,连辖六挺机枪,营辖一个四挺重机枪的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排(有说4门82迫,但个人估计应为2门,应为团迫击炮连加强到营),团辖一个6挺重机枪的重机连,一个6门迫击炮的迫击炮连
中央军的部队,以守南口的13军为例,89师有大正式山炮9门,两个旅有小炮连两个,各辖两门小炮


冯在苏联考察以后得到了相当数量的援助,步枪即有10万,不过苏械基本只占1/2。另外说的营辖四连应该都是步兵连,机枪连是加强营的装备,加强营辖步兵4连,机枪1连,有的加强迫击炮1连,但是这是特殊编制。
-----那就很难说了,以金振中那个变态营来说,步兵四个连,轻重迫击炮各一个连,重机枪一个连,全营竟达1400人的编制……比不少部队的团更大
象鲍刚的那个旅过日子的就不行,连只辖三挺机枪(原来一挺也没有,只有旅有一个机枪连,这是打工修公路换来),团无迫击炮的编制,而步枪都是晋造货色,特爱卡壳,打不了几发子弹,说到这,真不敢恭维八路造的子弹,质量低劣到能让机枪变成步枪使用
当初国民军和奉系闹翻,奉系就曾扣下国民军一笔价值250万元的军火,我认为这应当是苏联给的。
-----以后南口之败,西北军余部真的跑到西北了,老冯返回部队,几乎是一呼百应,这当然也不了苏援的功劳
第一批20个调整师全是嫡系部队,可莫名其妙的有孙连仲的27师,第26路军当年的42个团被裁撤地差不多,可是这个完全西北军底子居然莫名其妙变成了调整师
说到大刀队,实际其原因是比较简单,国民军各部的武器装备太杂了,很多步枪根本不能安装刺刀,所以被迫改用大刀,后来发现在中国火力薄弱的情况下,颇为有效,这才正式有了西北军的大刀队
----西北军变态的编制多了,镇嵩军兵围西安,解围的刘汝明师高树勋旅残破不全,可是该师竟有一个重机枪团,装备三十六挺大沽制重机枪
我简单谈一下苏援,冯部接收苏援,始于25年春,其时苏联大使加拉罕与冯联络,予以援助,援助物资有机枪、步枪、野炮、工兵骑兵辎重,冯用汽车500辆,自恰克图、库伦运抵张家口、集宁等地,往返运输,不久苏方停运武器,据云冯不可靠,云云,冯派熊斌率团去苏,该团于25年7月起程,在苏三月,非但决定以前武器一概继运,而且苏联还加送四个混成旅的武器(这是多大的编制……直皖战罢,直军大胜,吴玉帅扩张部队,不过三个师六个旅的编制),这批军火在南口之后,还转运一部分到宁夏
五原誓师后,鹿钟麟以国民联军参谋长的身份去苏联要军火,这是26年3月的事情,斯大林允诺凡俄军在库伦所有者,数量、类别皆不限制,凡国民军所需,都可取走。鹿钟麟还提出能否赞助运输费,斯大林亦答应十万元。鹿钟麟回到库伦,发现十万元早已汇到,而且是银元,大喜过望,连续十二天抢运军火,其数量之巨可想而知,其时鉴于前次苏联所给一批装甲汽车在经过沙漠时尽数损失,鹿全力抢运轻武器及弹药,只领取山炮十二门
蒙古方面缺乏山炮,向鹿表示愿以十二门陆炮交换,鹿鉴于双方关系良好,同意交换,以十二门陆炮用骆驼运回国内,据鹿回忆,这批陆炮比山炮重,苏联驻蒙大使认为这种重炮,用骆驼拖着走,是一种奇观。
苏援即至,西北军援陕平甘后,出关作战,接收了巩县和孝义两厂,克开封后,又设立一修械所,此后又从上海弄了一批兵工材料,发给孝义兵工厂,又新购装备器材发给各军。在此前后,缴获颇多,收编的镇嵩军和国民二军部队,全靠战利品补充。
此后,27年5月间,与张治公及万福林部交战,俘众万余,缴枪8000,大炮、迫击炮各二十余门,机枪30余挺,弹药粮食极众,11月,第一次豫东大战,俘直鲁军三万余人,步枪二万余枝,钢甲车六列,大炮四十余门,第二次豫东大战,又俘二万五千余众,缴获步枪万余,(此两役或称两次兰封大战,是为北伐战争之中最大之战役)至于其后的鲁西大战、潭河大战,直鲁军士气已失,所获不计其数,西北军也到达了他的顶点

----事情可没有这么绝对的,军阀对枪杆子看得比什么都高,如果有可能的话总是会尽最大的可能改善装备。如果地盘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基础相对比较雄厚,即使是地方系的部队也能够是一支装备相当精良的部队,东北军、晋绥军就是最好的例子。比方说九一八事变的主角东北陆军第7旅,全旅三个团相当于40年代的一个步兵师,基本装备是每个连捷克式步枪120枝(可比中央军配备中正式早多了),轻机枪12挺,掷弹筒12具;团有重机枪12挺,82迫击炮6门,37平射炮4门;旅有150重迫击炮6门;除此之外,还有配属有一个轻型坦克队,坦克(估计是FT17)12辆

---独7旅在19师期间还有一个汽车队、一个机关枪队等,在独立旅期间旅直应有一个特务连、一个骑兵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通信连,看着独7旅的装备,就连调整师都要流流口水……
下午和一个朋友谈论了下二十九军,他提到象金振中这种变态营,二十九军居然为数不少……
各种军阀素来枪杆子为命根,四川军阀争夺的一个重要地盘就是成都,一个关健就是成都兵工厂
杨虎城在陕西自制兵器亦颇有成就,有空谈谈
当年孙良诚下水做了汉奸,接收赵云祥的一个修械所,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拔了大量经费给修械所,使修械所能月产步枪100,机枪80
魏凤楼当年也曾在中原设厂造枪
另外,我那个朋友谈到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应算是中央军,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造子弹……1942年整个八路军制造子弹22万发(实际是复装),还不够打一个日军大队……

----就是如此,八路军的弹药奇缺,实在是没本钱打什么大会战。在山东战场有一次,八路军一个营试图伏击日军但被日军在较远距离上发现,双方展开对射。最后八路军因无弹药又没什么便宜可占遂主动撤出战斗,日军见八路不少也未敢追杀,双方各自收兵。这么一场规模不算很小的战斗,八路军总计发射各种枪弹……400多发,平均一人打了一枪。

---百团大战期间,一个步兵团打掉7000发子弹,被批评大手大脚,浪费子弹,新组建的部队,一百多人的一个大队,有一挺歪把子机枪,非常得意洋洋
一发山炮炮弹,相于一个中农两年的收入,打一发,要旅长批准
对于中后期的八路军,如果一挺机枪50发子弹,一挺步枪20发子弹,那是非常精锐的部队,很多情况下,只有这个数字的1/3,胡宗南进攻延安的时候,警备旅断后,弹药吗……平约摊到每支步枪上,非常惊人……三发……

---minghui:  这段故事出自原重庆市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龙实的战时日记摘抄,抗战时期他是八路军115师政治部的一名干部,这次战斗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参加。我军原计划是以115师686团3营的两个连在临沂附近伏击日军一个中队,没想到日军来的是一个大队,而且也没有走我军预定伏击的路线,距离我军较远。营长还在犹豫时日军即已先动手,我重机枪射手只打了几个点射就被营长命令立即转移,结果射手刚刚离开日军的炮弹就准确命中了机枪阵地,弹药手牺牲。双方对射十分钟后我军见形势不利遂主动撤出战斗,日军见地形不利也未敢追击,战斗结束,据统计消耗了弹药四百余发,两天后还专门派人到阵地上回收了弹壳。
 

LUDA

明慧的帖子里提到八路军打一发山炮要旅长批准,这可能已经该算是大手大脚的了。新四军1师缴获了三门山炮,打一发炮弹得师长粟裕亲自批准。4师有一挺从被击落的日军飞机上拆下来的大口径机枪,可以击穿日军小据点炮楼的墙壁,那是师长张爱萍心中的宝贝蛋,没有他亲自批准,任何人不准使用。

---抗战初期,八路军772团曾有一个漂亮战斗,毙伤150人,自己伤亡极小,战后总结认为已方射击纪律差,浪费子弹过多,达万余发

-----minghui:  以49年华北军区颁布的基数标准,步枪40发,轻机枪500发,重机枪1000发
中期以后,日军一个大队一般会带上千把伪军,打响后,我军没有实力马上吃掉这股敌人,还要对付日军援军的攻击(至少两个大队)
为了围歼,估计要动用五六个团的兵力,打援还要动用五六个团的兵力……(中期我军多是小团,直辖六至八个连,没有营的建制,有辖四个连的团,所以五六个团只是看起来可观而已)
初期日军不适应游击战,挤在一块给我军有打伏击仗的机会,后期你就没有这机会,非得硬攻不可


张爱萍后来对小口径机炮也情有独衷,80年代非压着军方采用456厂的25高作为步战的主炮。实际上该炮是作为高炮研制的,比专用的平射机炮贵得多,而且因浮动机导致炮的尾巴太长。


luda: 到抗战中后期时,八路军的“团”的确一般是直辖连,似乎以五个连最为常见,全团合计大约700人。例如后来名声赫赫的皮旅181师的前身-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共辖两个团11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1500人左右,连同支队直属队在内,总兵力也只有1700人,大致相当于49年181师一个团的一半兵力,可这已经叫作一个旅了。

minghui:  举个例子,抗战未期,第10军死守衡阳47天,子弹、手榴弹打得是象雨水一样,外围的救援部队也拼得相当卖命,一场极其惨烈的恶战
衡阳战役整个战区也就打掉1500万发子弹,60万发手榴弹
大家想想柏林战役,苏联打掉多少万发炮弹?

1948年,2亿发子弹,7万支步枪,1600万美元的物资能弄出什么?
傅作义用这些东东装备了一个所谓的“机械化步兵军”,外加傅系二十万人的军队,给了聂帅好一顿痛击……
这个机械化步兵军又是个大笑话,只能说明中国当时整体战争水平的低下,说白了就是……装备了400多辆美式十轮大卡的步兵军(35军)


柏林战役,一个近卫火箭炮团耗弹5.7万发

我们来看看26年的叶挺独立团,这个独立装备广东制造的七九步枪,在北伐各军的装备算是不错的,全团入湘的时候,共2100人,步枪1300只,水枪关枪3挺,手枪40只……

为了解黄兵团之围,徐州剿总动用全部的力量,连云南库存的都挖出来,打了平时三年的用量,数量是……12万发炮弹

锦州战役,解放军炮火空前猛烈,参战的国军军官回忆说比日军的炮火还要猛烈……解放军用了多少门大炮?才500多门……相当后期苏军在三公里突破范围的火炮(咱们就暂且把日本人75mm山炮和苏制152mm榴弹炮算同一档次)

整个淮海战役,美军标准的师火炮155榴弹炮有几门?4门,美制105榴,美军算是师炮兵的轻型火炮,我们从来是他看作超重型火炮看待……遇上有美制105榴的部队,或士气大振,或避而走之……因为有这种火炮,肯定是国军的精锐部队


47年冀热辽攻隆化县城,动用了5个旅的兵力,城里是13军一个缺编1个营的步兵团,用了表示重视,冀热辽很下了决心,用精锐的17旅2个团六个营攻城,配属一整个炮兵营。
这个炮兵营带了多少炮弹……36发(某人说:冀热辽的炮弹和部队里的女兵一样珍贵)……还不够全营进行一次急速射……
于是打光炮弹后,13军这个团还守着阵地……17旅却伤亡过大,叫别的旅搞调一个团上去助战……部队越添越多……最多动用了3个旅5个团,还没攻下隆化
一战隆化,冀热辽伤亡2500多人(阵亡大约600人),毙伤500,俘200人,算是一个大败仗……
所以二战隆化的时候,动用整个11纵和冀热辽炮兵一个炮兵团还强的炮兵攻隆化(里面也是一个缺编一个营的步兵团),才顺利顺利地攻下,虽然出了一位名人-董承瑞


来点苏联资料: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反攻阶段(1942。11。19-1943。2。2),苏军三个方面军的部队共消耗近750万发炮弹和迫击炮弹,步兵武器子弹近2亿2千8百万发。

炮兵密度的世界纪录是苏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柏林战役中创下的吧,每公里正面650门。

辽沈战役共缴获炮弹270180发,枪弹23450000发,倒是炮有6456,轻重机枪16293,步枪203971,飞机9,坦克160,装甲车180,汽车2261,马23595,大车1062,电台353


luda  要歼灭日军八百人以上的一个大队,总得集中上不少于六个团主攻,也要有他四五个团打援,就按照12000人计算吧,大致上相当于两三个旅。我这里有日军一些部队在1894年11月21日“旅顺扫荡战”(即旅顺大屠杀的第一天)发射弹药的数量:步兵2联队31692发,其中1大队8457发,2大队1340发,3大队21895发(引自 日 井上晴树著《旅顺大屠杀》),考虑到几十年间武器装备的飞跃和旅顺大屠杀时日军使用刺刀等武器的机会要多得多。我觉得明辉所说的歼灭日军一个大队需要几十万发子弹当不为过。

八路军和日军拼刺刀是拼不过的……只好靠打枪了……
抗战中后期,八路军对于好装备也只能流流口水,抗战初期,八路军的装备好于杂牌军,象772团当时从国府领了苏式转盘机枪,部队士气一度大振,战士干部都说战斗转盘机枪的声音压过日军的九二式机枪
后来在长乐村,772团打了日军一个伏击,日军一度溃散,满地的辎重武器,但先头的日军一部回过头来,772团吃不了这么多日军,只好撤退……但是这一仗干部战士不甘心,因为才缴了一挺机枪和二十多枝步枪,团长叶成焕随着断后的一个连,走几步,停下来用望远镜看一眼,再走几步又停下来,走走停停,最后一发子弹命中头部,抢救无效……共和国就少了一个有中将资格的人
可是抗战中期以后,一切外援断绝,八路军只能自力更生……
日军也熟练掌握反游击战的一套,象平型关、神岭头那样伏击仗是绝对没机会打的……
看看百团大战打岗崎大队就知道,动用十个团打一个大队,伤亡达到两千多人……
更要命的是,日军不会象国军那样见死不救,如果攻击不顺利,有被日军反包围的可能

从5.1大扫荡开始,八路军就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3个半小时”,半小时作战前部署、半小时结束战斗、半小时打扫战场;晚了就会被从其他据点赶来的日伪军合围。

八路军当然拼刺刀,甚至应该说相当喜欢拼刺刀。神头伏击战时,参战的129师补充团(团长彭雄,后在抗战中牺牲,最终职务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全团之中只有两个连是从老部队中拨入,装备较好,其他各连一色的红缨枪,结果冲入日军战斗队形以后居然会因为比上了刺刀的38式步枪长而占到了不少便宜。不过,一般情况下,考虑到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和日本兵拚刺刀难得便宜。例如台儿庄战役中,川军某部扼守阵地与日军展开肉搏,其战斗意志之高连日军也赞叹连连,即使如此,我军牺牲约220人,打死日军66人,双方的伤亡对比超过三比一。

拚刺刀一对一太乐观了,以八路军的身体素质和拼杀技术,1:3差不多
49年信阳红枪会暴乱,解放军开始不敢开火,一整个县大队加县政府一天之内被杀光(足足500人被杀),解放军大队赶到,用机枪扫射,一下子扫死几百人,几千红枪会乱成一片,接下又处决了几百人……血腥啊……
类似的事情在河南一带还有好几起


这是以前顺手写的贴子,本来是准备从2、3、6字头的军中各选一个团出来从朝鲜战争开始,一步步说团级火力的变化,但是人懒,就写了个开头
杂谈志愿军团火力密度(一)
1953年,68军609团的炮兵火力在团一级是空前的,609团当时除了自身的三个步兵营和警卫连、通信连、高机连外,还有炮兵营,还下辖九二步兵炮连、82迫连、75无连,此外加强了608团第2营、203师1个工兵排、607一个侦察班(由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指挥),坦克2团第2连(t34坦克8辆,整个二十兵团只有二十辆坦克),至团炮兵群,除了团炮兵营外,还有135师山炮营(山炮9门)、203师山炮营(5门)、607团团属炮(22门)、608团炮属炮(22门)。
  整个团炮兵群的火力达到77门,计有82迫53门,70步兵炮10门,75山炮14门。参战数器方面,仅就枪支而言,不含加强部队,仅609团枪支计有:手枪233支,步马枪333支,冲锋枪593支,轻机86挺,重机18挺,高机6挺,计1269支,小炮计有60迫18门,90火18门,57无若干门(数量不详),如此可观的火力,让609团在战斗直接将步兵营的机炮连拆散加强步兵连。
  同时,负责配属给609团的师炮兵计有:75野15门,76.2野11门,105榴11门,122榴5门,132火箭炮12门合计54门。
  战后统计,609团自身,仅团属迫击炮就发射迫炮弹15291发,其中82迫弹12941发,整个二十兵团在战斗打响的7-28分钟内,即消耗炮弹1900吨,比起当年五十军纵横于汉江南北,却只能过着“打一发82迫报团批准,打一发山炮报师批准”的日子完全不能同日语。

八八路军军中的老弱病残不少,后来精兵简政裁了不少人,我曾经看过一个八路军战士的回忆,他参军的时候只有十三岁不到,后来精兵简政的时候,象这他们这种人很多都回家了,他因为身材高,比较象大人,所以才继续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中的,东野也有大量的少年兵,我曾看过一个战士的回忆,另一个战士牺牲的时候说“我们都十四岁不到”……)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11-27 10:19:32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minghui:

国府的贫乏的极限并非于武汉会战之后,而在于40年苏援断绝之后,正是有了苏援,国府才进行了冬季反攻(事实上武汉会战前后,国军还能拿到德援)
国共双方在武器的缺乏上,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以八路军为例,他的各个旅(实际相当于加强的步兵师),情况最好的也只有一个炮兵连,整个八路军只有一个炮兵团,但这个团基本是有炮无弹,抗战的大多数时候都在陕北种地,这个团的团长非常著名--他的名字叫武亭
对于国军来言,虽然步枪子弹、手榴弹这种轻武器并不缺,但是重武器奇缺,很多步兵师被迫将82迫(偶尔是120迫)做为师建制火炮(抗战期间,国府着重于轻武器和迫击炮的生产,没有生产一门75mm山炮以上山炮),这种情况直到43年后才好转(某人欠我的东南大反攻……)
实际看淞沪是很泄气的,国军对与日军作战显示出极度的不适应,桂系第七军在冲锋之前在阵地前来个全旅集结讲话,日军一阵火炮轰来,一个旅就基本没了……重机枪摆在高处,给日军一阵火炮轰击就没了,机枪撞上日军的掷弹筒,几乎是克星,而山炮在日军的威胁,几乎成了摆设……精锐的教导总队、德械师对日军工事几乎毫无办法,几乎是自杀性的攻击……步坦协同、步炮协同严重不良……空军的转场失事率高地惊人……我这里想起了一个第五次围剿一个红军老兵对国军的观感:步兵以营规模进行密集冲击,炮兵公开摆在红军阵地一公里外……这套对付火力薄弱的红军尚可,对付日军就完蛋了
相当于淞沪,武汉国军对于日军作战就比较适应了,象桂系188师在某位陆大教官师长的带领下损失惨重,但是保留了相当骨干……不过武汉的开局太郁闷了,在李某人的高明招数下,马当要塞就那么莫名奇妙的没有……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11-28 16:42:10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3

『上海之未能一次總佔領,統帥部失機於先,三次叫我停止攻擊;後來大戰展開,除陸軍外,又沒有配合有力的空軍。在開戰前,蔣問我:「有沒有把握?」我的答案就是:「一定要有空軍和砲兵的配合。」而自開戰以後,因為這一個條件的缺乏,以至未能達到佔領全滬的目的。』
張治中此言難道不是推卸責任嗎?國府的京滬杭防衛體系中,京滬分區就是由張治中負責的,除了修築國防工事外,張還草擬「上海圍攻計畫」,日軍在上海何處有堅固之據點,張應是瞭若指掌的,可是事實證實了他並不清楚。
再說停戰命令吧,第一次根本不能算數,後兩次雖有命令,可張於上呈的電報中也說了「今昨兩日,雖奉諭停攻,但仍令各部以小部隊伺機出擊」,也就是說,前線根本沒停火,戰事照常在進行。
空軍砲兵缺乏,是力有未逮,而不是統帥部不支援。當時國府最具威力的火力是十五生的重榴砲及五百磅的炸彈,日軍據點之堅強已有若要塞,開戰前委員長還特別叮嚀張治中,「十五生的重榴砲與五百磅的炸彈,究能破毀否?」
張治中不僅推諉給統帥部,其作戰科長史說還歸罪當時部隊訓練不夠。小弟近日正巧翻閱到一位長輩(曾參加松滬及南京保衛戰,在臺以少將退役)之手札,對此有一段沉痛的記載,恭錄全文如下:
「攻不下日軍虹口陸戰隊司令部(原名虹口倉庫,實際上是要塞建築)的主要原因是我方情報不實,對此項巨大建築一無所知,更無知的是張治中一再下令:限期攻下。以血肉之軀,攻取要塞,荒謬!」;「由於裝備不夠,非關訓練,近代戰爭成敗繫於火力之強弱。試問,以劣勢裝備如何攻下要塞?況當時訓練之嚴格,非局外人所可體會!」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11-28 16:51:02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4

松沪战役的战略价值事实上很值得商榷,日军似乎并未因此战而变更其作战轴线。就沪战日军投入的九个师团、两个支队来看,由华北南调的只有第六、十六师团以及国崎支队,南京失守后,十六师团及国崎支队北返归建,十一及一一四师团也分别他调,可见原本日军就无意于华中扩大战事,也并没有因沪战而迫使日军必须沿江西上。况且,日军于沪战及南京保卫战击破国军主力后,若真沿江西上攻击,武汉势必提早失守,抗战前途必将更不乐观。关于此点,蒋委员长在后来的演说中,曾侥幸的说:「从前他攻陷我们南京,本可尽力追击,一直攻下武汉…」,可见,后来宣传沪战吸引日军主力,迫使其沿江节节西上,无法仿效忽必略,由北南下席卷中国的战略价值,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南京失守后,国府朝野忧心忡忡的就是日军会沿着长江直扑武汉。
真正阻挡日军的应该是花园口的决堤。李宗仁对此曾报告说:「黄河泛滥后….敌由平汉线进犯公算较少….必不外一路溯江西犯,或一路由浙侵赣之两途」,所以阻挡日军由北而南的不是松沪战役,而是使蒋介石被千夫所指的黄河决堤!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11-28 16:59:59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5

eddy
战乱使老占领区的老百姓逃亡 严酷的统治使农村经济遭到遭到严重破坏.外加共匪对日本人牵制 即使日本人迫使部分中国农民把粮食该种棉花的情况下 全华北的棉田面积在1940年才是1937年的22%收获仅仅是37年前的2成 江浙两省是战前的47% 而且想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日军还染指不到

华北的产棉最大省河北34年美国改良品种棉花的种植面积就已经达到了全省种植棉花面积的45.8%

河北省36年的棉花收成就有297.1w担 整个8年抗战日本也不过在华北掠夺了2000w担棉花

据日本在华北的士兵回忆 平日早夕是一盘麦饭(大麦、裸麦渗大米做的饭)、酱汤、罗卜咸菜,午夕是麦饭或高粱米饭,顶多吃些土豆、胡萝卜,偶尔有点青菜、鱼,晚饭差不多也是这样。每个人经常带一盒鱼罐头,或者加一点魔芋粉条 这个生活水平在华北日军 中来说还是上层的,真正吃好吃的时候只能是在扫荡的时候去中国农家抢

以前华北主要是粗绒中棉,其中又分长绒、短绒、白籽、黑籽、毛籽、大花、紫花等不同类别。传统中棉,纤维多短而粗硬,捻曲数少,拉力弱,用于手纺粗纱尚可,用于机纺细纱则不足,各地皆是如此。据30年代中央棉产改进所考查各省中棉157种的结果,中国在来棉纤维的长度全部在1又9/16寸长绒标准之下,未及1寸者更多达144种。且中棉由于直径之粗,蜡质之多,普通仅能纺十至十二支之粗纱,其号称优良之棉种,如平谷之小籽,亦仅能纺十六支至二十支之棉纱而已。这样,尽管我国棉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国内各棉纺织厂商仍不得不每年耗费巨资,从国外进口原料。所以后来棉农大规模改种植美国改良品种,而且收益上也是国棉的一倍多以上

日本当然在自己的治安区使用了改良品种,可是治安区一共才多大点地方,加上战乱产量才到平常年景了20%.中国虽然是产棉大国可每年一样要进口几百万担的棉花,东北一年45万担的产量那里能满足了,战前河北几个产棉大县的产量都能比这多了


电网:
鬼子对于东北棉花还是挺上心的,专门有人做品种改良和增产工作,计划44年产量45万担,优质皮棉(足以上纺机),不过没有完成,原因是“人力不足,开拓民将土地租给满洲原住民耕种,本应耕种棉花的土地,种了粮食和大豆”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21 9:59:50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6

奥斯卡:

解放前的毒品种类大家看来还不是很了解啊。在华北流行的是“料面”“金丹”“白面儿”“吗啡棍儿”等等等等。因为大烟没顶头,吸食又麻烦,到了20年代以后,燕子巢这种大烟馆已经很少见。金丹是熟鸦片膏子提纯和吗啡、面粉等混合后一种丸状吞食用的毒品,在华北最为广泛,吞下去就能顶瘾头,又比熟烟泡子劲头大。金丹贩子也最多。朝鲜人经营的扎吗啡的馆子也很多,30年代币值稳定时期,四角钱上柜就扎一针,因为方便,不耽误那些有瘾的人干活挣钱,也非常流行。料面就是用吗啡未充分提纯的海洛英,加工也比较方便,当时流行用三炮台烟的锡纸托着吸料面,是瘾君子的顶级享受之一。所谓加工麻烦之说,是对当时中国华北毒品市场的不了解。金丹、料面等等加工很方便的。华北在30年代前,流行的是云土、贵土等等,多从上海转口天津。盐业银行和金城银行联手向上海三鑫提供放款和担保,在鸦片贸易中大发其财。30年代中期,农民银行短期在华北形成垄断。但是随着东北日本人和朝鲜人种植的辽土大量走私涌入华北,和中央势力被排挤,云土贵土也逐渐退出了华北市场。辽土实在太便宜了,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乐于使用,但是辽土性子太寒,抽起来干,熬出来的金丹没大顶头,讲究的人还是在用南方的土。金城、盐业、垦殖等北五行又恢复了对大规模鸦片贸易的经济垄断权。到了抗战期间,东北大量减少了鸦片种植基地,加强粮食大豆生产,37年金城银行这方面放款和担保达到224万元左右,41年放款只折合37年90万元不到。这时华北这个毒品市场由谁来填补?就是太行、吕梁乃至陕西甘肃某处地势较高,日照充足,非常适合种鸦片的地方来提供大部了。金城派出了很能干的小郭经理在39年就在南宫探路铺道,在42年之后,津保两地又成为鸦片和粗加工的金丹的集散地了。金城银行42年的这方面放款额暴增至折合37年170万元左右之巨。考虑到运输的困难,再把其他几个银行的经手额加上去,这个毒品的出口数字是惊人的。而且这个毒品出口是由北五行牵头,伪军乃至部分日本浪人、军官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与国民党控制区经山西黄河渡口大量运进华北,还有从界首运来的不多的南方毒品组成的另一个行销市场分庭抗礼,至少大家是一半一半。八路军的鸦片销售作为军费收入是正常的,他不象新四军,在淮北控制着几个大盐场,在运河还有税收,经济上面较有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种不应该被苛责的什么太了不得的行为。但是事后却站在道学家的高度上一下子转脸把自己以前奋斗的历程篡改乃至抛弃,我就大大的不以为然了。而八路军和北五行幕后的故事,却是一个更大的题目了,需要在历史的书页里面仔细寻找,再慢慢品味。又及:奥斯卡当年纯粹的喜欢内战期间的军事行动,慢慢的发展到对民国的一切都感兴趣,现在更是在别人所略过的一些小侧面上流连忘返,实在是越来越不长进了。一笑。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21 13:06:29
 ronin21 男,离线
  
  
  头衔:一干人等拿下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310
  金钱:4167
  工作量:3326 points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2-11-29
给ronin21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ronin21加入好友 查看ronin21的个人资料 搜索ronin21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ronin21  访问ronin21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

上面这个资料很奇怪,就我读过的相关资料来说,中国的毒品贸易基本不可能绕开上海,而且北方也从来不是鸦片的主要产地(两广加云南占到中国鸦片产量的60%,四川接近15%),看过一个美国人的大略统计:总体说来30年代到45年,那里流通了近90%的进口货源和国内鸦片生产量的70%左右。在这个大环境下,华北没有和那里的贸易通道是不可想象的,也不太可能自给自足。

然后就抗战时期而言,至少北京一地的鸦片供应里日本人直接控制的货源占80%以上,主要来源是朝鲜、南亚和两广,大部分也是经上海转口的。



死技青冷笑话之三 @
在诸多灵长类种群中动物园猴群远比公司程序猿高等,他们有:更好的空气、更大的活动空间、更短的工作时间、更仁慈的管理猿、以及全免费的食物住房和医疗,还在对PPMM这个族群的喜爱度争夺战中大幅领先!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21 14:08:59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

明匪说陕北大概5-6w亩,其他是晋绥的转口贸易……谢觉哉日记里这些收入是边区总入的40%强……

我觉得:这个比例很大……但实际数量倒真不一定多……毕竟陕土只是填补关东军辽土和战时交通不便的缺口

引用类似资料:

作者:Alarm 
标题:说到华北某几个抗日根据地的特货销售问题 

首先这个问题没什么否认的余地,基本上是铁板钉钉跑不了的,虽然绝大多数的资料还没有解密,但是若干蛛丝马迹的信息还是不断透露出来了,《谢觉哉日记》、《延安日记》等等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其次和国民党在以《苏俄在中国》里面所大肆宣扬的“共党大肆种植走私鸦片,向自由区倾销,毒害人民”,并且把自己打扮成纯洁无暇的小白兔所截然不同的是:

第一,华北共军的特货贸易的主要市场是日占区,居中牵线搭桥、扮演当年老蒋的农民银行的角色的,是在民国时代北方金融史、乃至经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北五行(也有称为北四行的文献),整个利益的分配链或者利益共同体是八路-北五行-伪军-日本浪人-日本华北方面军部分中高级军官。个中原因在于三点:①关东军主持的关外特货,其利益的大头归了关东军,华北方面军所获有限,早有不满;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东军为了加强关外粮食生产、减少了鸦片种植面积,华北市场的特货供给出现了缺口,而来自大后方的货源又太远、运输线路环境太复杂,这就给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特货的崛起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③当时华北根据地、特别是几个山区根据地的困难实在太大,由于抗战初期几年错误的根据地经济政策(军政人员膨胀太厉害,浪费严重,极端敌视敌占区经济),加上诸如冀中冀南等后勤根据地的游击区化,八路后勤保障的困窘程度是我们所难以想像的。
      第二,国统区特货市场自身,在当时就处于过饱和状况,八路就算想打入这个市场也无可能;大西南、西北国统区恰好是蒋记民国时代传统的特货产区,而特货行销区武汉、长三角、平津、山东等地的控制权,已经完全丧失;举一例加以说明――曾泽生接任滇军184师师长后,率部驻防滇西,听人说搞特货能赚钱,就派心腹军官带上一个排全副武装、以“驮运军盐”的名义,到自己的老家去收购特货,结果因为曾本人业务行情皆不熟悉,生意居然亏了本!对比抗战前特货贸易的高效益,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大后方特货市场已处于过饱和状态。国统区非但不是外来特货的营销天堂,就连国统区出产的特货都要不远千里克服万难杀进华北,去分上一杯羹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 4:48:01编辑过]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22 2:19:04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

〈冀察热辽经济与财政的问题〉
1948年2月
李运昌文稿
推销大烟对我区的群众经济及战争供给均有其特殊的作用,我区现存的烟土,约在100万两以上,如果卖不出去,对群众对财政均是一个负担,因而积极外销是绝不能丝毫疏忽的,过去热河对此已有一些成绩,但冀东尚未打开很大销路,应再加努力。烟土外销仍然必须统一,以免失去烟土的特殊利润,目前违反大烟统销的,正是家务大、经费不困难的地区或部队,结果影响了大公对整个财政供给的保证,这种倾向必须纠正。

——————————————————————————————————

近来买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六编财政卷〉(陕西人民出
版社出版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陕西省档案馆编写),收集的原始资料丰富,对于
了解那个年代边区财经状况很有帮助。
  阅读中,产生了一点困惑,就是,自从1941年之后,在边区财政收入里地位重要的“
特产”收入到底是什末东西?
  在边区财经史上,发生在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是个转折点。
  事变前,财政收入“是依靠中央协款,八路军军饷和国外华侨,后方进步人士捐款,
总之是依靠外援。”(p14)而“尽量争取外援,减轻民负,外援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p13)
  然而事变后,边区财政遭遇空前的危机。原因就在于“1。每月60万元的军饷停发了。
2。海外华侨及后方进步人士捐款停止汇兑了。”(P15)
  结果1941年这一年,虽然大力加强了税收和公粮征取,仍然财政困难,赤字仍占36%。
不得不靠银行垫款解决。这实际上就是饮鸠止渴,增加纸币流通量,只会造成严重通货膨
胀。仅仅3个月时间,物价指数从1940年底的716。7上升到1941年3月的1224。而物价的上
涨,又反过来增加财政开支的膨胀。
  难道边区要陷入增发货币弥补开支----物价上升----开支进一步增加---被迫继续增发
货币。。。。。。的恶性循环中吗?
  更糟糕的是,为解决财政困局而采取的加强征敛的政策,已经闹得“动员频仍,不胜其
烦,形成严重的扰民现象.“(P15) 1941年勉强度过去了,“但是人民的负担已到无以附
加的程度了”。(P17).而且由于实行由各机关部队经济自救自营的方法,“给财政上带来
了极端混乱局面,部队武装走私,严重破坏了政府威信。”(P17)
  显然,边区的财经对策不能如此继续下去了。“到1942年,不得不改弦更张。”(P17
)出路在哪里?
  翻开1942年之后的边区历年财政收入统计,“特产”一项赫然冒了出来。而且在收入
总量中,地位重要。
  需要说明的事,边区的财政收入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收入部分和公粮实物征收两大部份
。而在货币收入中,又可以分成税收,公营经济的生产和贸易创收两部分。边区财政的一
大特点就是“我们自己的生产收入占了财政收入的很大比重,这就是新民主主义财政的特
点。”(P5)。
  在财政收入统计表里,公营经济产收入项目是和税收项目并列,一般包括“公盐”(
政府组织的食盐贸易),贸易,企业收入,营业收入,生产自给等名目。特产收入应该属
于公营生产收入。很明显,在财政收入里,它占有重要地位。
  如1942年,它被单独列出,特产收入139623000元,占财政收入的40%(p59).
  1942年,它列在营业收入的名目下,“原计划收一万万元(特产),实收十三万万余
元。”(p67)占该年度财政收入的40。82%(p65).
  有意思的是,1944年起,“特产”一词在统计细目中消失了。难道边区财政已经非常
充裕,以至于如此重头收入可以弃之如弊履?
  好像还不是这样。因为在1944年,“经费之大部还依靠特产支持.“(p79)。到了
1945年,还称”财政上最大的依靠---特产,在日本投降后,正是秋末冬至,该是销路最好
的。。。“(p83).看来一直到抗日结束,“特产”仍然在边区财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到哪里寻找蒸发了的“特产”?在1944年的统计表里,“营业收入’消失,出现了“
企业收入”一项,占岁入的36。2%(P77)。在1945年,仍然占岁入的14%(P82).
  另外,也是从1944年起,出现了贸易税”一项,它和“税收”“盐税”并列,足以说
明,这种新的税收不是普通的商业税(如进出境货物税,营业税这两项,已经包括在“税
收”这个总类中了),也不是对食盐贸易征的税。 1944年,该项税收占岁入的26。63%(P7
7),1945年,占47%。而这一年,包括普通商税在内的所有杂税在内的“税收”这一总项仅
占岁入的20%。盐税也才占11%(P82).不能不让人疑问,什么商品的贸易能带来这样丰厚的
税入?或许,躲在统计数字后面的就是蒸发掉的“特产”。
  “特产”对于边区财政如此重要,它到底是什么东西 ?
  食盐?从它单独出现在统计表里是和“公盐”(1942年)“盐税”(1943年)并列来
看,似乎不是一种东西。
  制造业产品?历史上陕甘宁地区曾有过什么如此畅销各地,盈利丰厚的东西呢?
  农业品?粮食?烟草?棉花?..
  牧业产品?羊皮?羊肉?骆驼?
  或是石油制品(陕北出产石油) ?。。。。
  还好,书里正有一段“特殊财政内容的根据’(P19).且不嫌麻烦,多引引原文吧。

  “陕北从来就很穷困,但民国十五年前后,绥米(应指绥德和米脂)一带曾有过商业上
的畸形繁荣,那时鸦片贸易起了决定作用。当时宁夏与甘肃的烟土大批经陕北渡河到山西
去,因而繁荣了绥德,米脂,镇川,义合,宋家川,螅利峪等市镇。边区财政若想打破难
关,不叫它的特殊经济条件----地广人稀,交通困难,生产落后,入不敷出,收入地方性
,支出国家性---困死,除大量生产外,则必须借助于特产。。。。。。。。。。。。。。
。。
  靠陕北三宝(食盐,甘草,皮毛)输出,也很困难,甘草因运费大,不能大量出境,
绒毛多自用,出口很少,只有食盐尚可能维持,经党政军大动员,1943年才运出价值7270
9元的,决不能解决问题。
  靠印钞机是更加危险,1943年8,9,10三个月发行边币10亿元,就使边币与法币比价
从6元跌到13元。
  1942年,边区自产特产并专利代销晋绥的特产,不但解决了当年的财政困难,还盈余
了27%(108773000元),支持了1943年春季的财政,1942年也靠它解决40。82%的财政收入
”(此文出于西北财经办事处:《抗战以来的陕甘宁边区财政概况〉 1948年2月18日)

  从引文能看出,“特产”的产地有两个。一个是晋绥,有其他佐证,“1943年。。。
。这一年晋绥给以很大的帮助,送来大量特产,并由陕甘宁代销晋绥特产抽20%的贸易税,
作为财政收入。”(p20)这里提到“贸易税”一词,可以说是对于是否”特产’收入就隐
藏在财政收入统计中“贸易税”一项背后这个问题的一个解答。
  还有一个来源乃是陕甘宁本地,即“边区自产特产”。
  这种“特产”的去向如何? 当时的边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靠在当地市场销售,
能否获得支撑了差不多边区财政半边天的收入?还需研究。
  不管怎样,“特产”收入对于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财政具有重要意义。
  用1943年边区财政厅的《财政工作报告》(p29)的话讲,就是“边区财政收
入,除了机关生产外,主要是救国公粮,税收,盐税,公盐几种,公粮除食用外没有剩余
, 税收,盐税,公盐的收入只能解决一部分的财政问题。。。。。在另一方面边区是处
在战争与革命环境,需要支付的经费很大,仅靠税收是不敷应付的,因此,去年和今年主
要依靠特产,没有特产而想渡过去年和今年的财政难关是不堪设想的。如果没有特产的统
销,边币的巩固和物资的掌握也是不可设想的。因此,当边区国民经济还相当落后,财政
来源不丰,我们的自给经济还刚在发展,盐的运销还不能毫无阻碍的发展时,特产收入在
将来一二年中还是解决财政的主要与可靠的办法。”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2-12 13:20:59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0

minghui:

摘一段文字,来源是新四军42年12月的《关于日军独立混成12旅团概况》,这个旅团常驻江南极富庶的苏中地区
……
上等兵薪水已送到每月每人月金10.24,一等兵每人减至每月薪水8.8元,且每人每月强迫缴纳储金1元。
每天每人的菜金已减至二角二分,粮食大米和×(这个字打不出,“米见”)子各半,每餐每人只准吃一缸子(福田语),伙食甚坏,差不多全靠维持会的“孝敬”。
敌原来每人每人发香烟二十支,罐头食品每星期发二镒,到现在则不然,烟每半月才能发一次,罐头食品已不常见,鞋袜每6个月才能发一次。军服、单衣一年一套。冬衣(呢质)二三年年才发一套,补了又补破旧不堪。呢大衣亦是既脏又破,即使得到一部份补发,也是半新的。这些完全是经过缴获文件中及俘虏口供所证明的
……
……
五四大队驻东台之敌,往往拜中国人做妈,下乡所抢劫之物资均寄在老百姓家里。

再摘两段文字

这是37年9月27日101师团通信队有线人队第三小队一个分队长的回忆
……
大家不想再爬上去了,在水中走了大约四十分钟,突然看见前边有人,停下一看,居然是日本军的将校,分开水走过去--啊?大队本部设在水里,柴田少佐以下,人人都被水浸到胸口,运气真不错,大家都在同一水沟里。
柴田少佐向司令部报告电话联络成功时那高兴的长满胡须的脸让人难忘。我们离开旅团时带了两瓶啤酒,这时就拿了出来。
“啊,啤酒,作梦也想不到啊”。
“我们大队已经整整三天没吃到一粒米了,连味道都忘了”。
他们大喜过望。
大队本部在水沟中迎来黄昏,隔了四天的饭终于送到了,本部的将校和士兵珍惜地吃着,柴田大队长还记得刚才那两瓶啤酒,“喂,通信队,你们还没吃吧”。
虽然肚子空空,但我们却不想分享他们的食物,还记得他们的话“三天里一粒米也没吃”
……
1938年3月3日,14师团某士兵在山西作战的日记……
三月三日晴

在必水城休息,征收猪一头食用,其美味不可言状。

pioneertime:

苏中是在苏北,算不上江南富庶之地。但是比起更北面相对还算好一些。
苏南的情况是,1944年,当地日本兵有以部队发的肥皂在城内糕团店换取点心食品的。当时职工回忆,日本兵衣装破烂,面有菜色。和1937年时的装备精良完全不同。
日军补给能力、兵员质量,自1941年以后极度恶化,许多抗战回忆录都有表述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2-16 7:03:00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1

milanbaresi


刘统(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刚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207-208页提到1947年10月何长工从满洲里弄到那里武器的数量
依据是1947年12月28日林彪给斯大林的信
说用给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
刘统自己估计数量有3万多支步枪,几百挺机枪和20们山炮。
而且当时东野正在组建二线兵团,林彪还进一步要求“设法给我们解决20万支步枪,15000挺机枪,7000挺重机枪,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较多数量的弹药和20个师的通讯器材(主要是无线电和电话)。这批武器望从英勇的红军所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出,如日本武器所存无多,则望从德国战利品中拨出”但是斯大林没有答复,等于白说没有满洲里的好事了。
而且就是47年10月那批满洲里的武器也是林彪想办法从苏联要来的,47年夏季攻势后林彪6月25日给斯大林写信,希望给予武器弹药援助,尤其是炮弹,提出希望把苏军在东北缴获的日军武器给东野,并且希望将缴获的德军武器也给一批。于是就有了10月份那次满洲里拉武器.


另根据此书引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料选编》6册404页
东野仅在北满两年内收集日军遗留炮弹数量就有:十五榴弹头约17万颗,药桶15万个。手榴弹头30万颗,药桶12万个。野炮弹头60万颗,完整弹28万发.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2-19 4:33:51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2

中华温柔虐:


70年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苏军装备了数万辆BMP,超过中国现装备总数100倍


苏联从60年代初, BTR年产量维持在4位数, 像ChTZ, HTZ,都有万辆生产能力. 中国唯一一个生产轮式战斗车的256, 年产量2位数. 按计算停产全部汽车后, 能动员到4位数----前提是宝成铁路\秦岭隧道, 以及成昆铁路的若干桥梁不被炸毁. 因为当地产的柴油机不适合这个吨位的装甲车辆

中国履带式装甲运兵车的数量和苏联相当?全中国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加起来不如苏联一个工厂的BMP.


中国只有部署在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两支军委抓在手里的部队装备BMP,其他部队,包括39军的机械化步兵仍然用531系列. 西南和西北的机械化步兵用轮式步兵战车----实际上就相当于输送车。


科京:

中国的轮式装甲车是卡车底盘改装的,不用和BTR比了

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1&Page=2&TopicID=606175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2-27 4:08:09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3

奥斯卡.冯.罗严塔尔

1、人们总以为是在凇沪大打,才导致日军转变进攻轴线,将由北向南横扫改为由东向西仰攻。其实如果认真考查一下日军的陆海军战略和日军的最终战略企图,就明白日军的西进战略是必然的了。
日军的陆军战前假想作战对象永远是苏军,这是没什么疑问的,所以为了对远东苏军作战,保证自己的北部安全。日军迫切的需要“北边”地区,作为自己的进攻出发基地。所以当张学良实施东北边境屯垦计划时,日军才这么紧张,才有中村事件,才有抢在张学良在“北边”根深蒂固前发动的9.18事件。(我始终认为,9.18事件由日军挑起时,他们并没有奢望一下攫取东北,真正的目的在于“北边”地区),在日军消化了东北以后,进行了“北边”振兴计划。在中苏边界大量修建了作战出发地域,囤积了大量油弹粮草,并且计划移民500万充实“北边”(实际移民近百万)。当时日本陆军对苏作战的企图是第一线是陆军正规官兵,这些官兵退役后就在二线的500万移民区落户屯垦,战争爆发后,还可以在这500万移民中获得足够的预备兵员。这个计划的规模太庞大了。除了东北外,日本陆军还需要一个兵站基地,这个基地就是东北紧靠的华北。但是日军不想把自己的陆军战斗力白白消耗,所以一个由陆军控制的,独立的华北政府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才有“何梅协定”,才有协定后国民政府军队、宪兵、警察、机关人员十四万五千人的总撤离华北,才有半独立的察绥政务委员会。也就是说,在日本对华总战略中,华北是属于陆军的,是对苏作战的兵站基地之一,陆军的作战地境也到黄河以北为止。
而日本海军呢?海军梦想的是攫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资源,建立自己海军的基地群和地盘。然后前出到华中为止,在华中设立一支攻击部队,牵制对手,保证东南基地群的安全。攻击的补给是沿扬子江由海军进行的,作战地境是到华中的武汉为止。可能的话,以海军的轰炸部队对更西面的抵抗力量进行轰炸,迫使屈服。日本海军还为此特别建造了两千多吨,吃水很浅,可以一直上驶到武汉的轻巡洋舰部队。(好象有一艘叫龙田号)
经过陆海军这样分割以后,中国的精华部分应该已经尽入日本帝国囊中,其他部分对日本而言,已经不具备太大战略价值,应该通过轰炸、分化、扶植傀儡来解决。然后不管是陆军向北还是海军向南,都有了稳固的出发基地和兵站,就可以尝试逐鹿世界,八弘一宇了。
所以不管老蒋是否在凇沪大不大打,海军都是要坚决西进的。在日军会师武汉后,认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战略企图,蒋政府已经降格为地方政府,不是主要的谈判对手和打击对象了。日军剩下的就是以海军航空兵为主力追炸西部的蒋政府,瓦解对方抗日斗志,并且在华北和东南分别扶植傀儡政府(陆军的“华北政务委员会”,海军的汪精卫政府),消化手中的基地,进行绥靖和治安强化…………
日本的战略企图不可谓不毒辣,考虑到日军陆海军长期分立的因素,也是相当完备的。但是小国往往低估了大国的潜力、士气和意志,而且国际环境也不同于十九世纪了,日军没想到在华北的抵抗是这样的持久而且激烈,陆军的华北兵站计划一直不能象东北那样成功运作,反而要消耗自己储备的实力。而占领了武汉以后蒋政府仍然没有瓦解,并且在华中和自己反复展开了拉锯作战…………当日本这种实力薄弱的小国不能以战养战而且不断的在缓慢流血后,日本就既积蓄不了继续大陆作战的实力(大陆作战才是对国力的真正考验),又有一支庞大但是无用的海军在不断的消耗资源,所以,日军选择了扑向南方,扑向毁灭。
2、当时的民心士气已经到达最高点了,一直持续到武汉会战后。在战争持续进行和不断的失败当中,士气在缓慢但是没有停顿的不断下降。当时凇沪会战的士气之高昂是罕见的,也完全可以说就因为有了这样的士气才能让全国各地70万军队在弹雨中坚持了三个月,但是士气的这样浪费是完全没必要的,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31年热河战役中,地方实力派就有29军、山西商震的32军、还有孙殿英的五路军、还有中央军的2、25、83师参加了抗战,怎么能说地方派系无一出兵呢?
3、就算要掩护东南沿海的工业西迁,也完全没有必要一直在上海死顶,沿着沪宁线节节抵抗,节节后撤应该是更明智的选择。
4、蒋公在上海死顶本人并没有吸引日军主力的企图,而是向在列强面前表明一下姿态,等待国际调停。打到后来却是蛮劲发作了…………
所以我认为,凇沪会战完全不应该大打,我们不应该夸大凇沪会战的作用,反而应该正视凇沪会战为我们抗战事业前期带来的损害。

但是7.7事变日军的南下计划也不是由陕入川,而是沿着平汉路与海军会师武汉啊。所以还是那个陆海军的总计划,不存在什么从北方横扫全中国的企图。因为当时日军觉得这样挥舞起双钳,应该已将中国陆军主力摧毁在武汉至北平至南京的大三角块里,他们当时完全没有占领四川的意图。就象德国巴巴罗萨计划中抵达AA线为终止,根本没有进军乌拉尔以东的企图一样。但是没想到,国军主力在武汉西南依然生存着。这时日军才意识到当初计划的不完备。但你要求日军在开战前就设想占领全中国,那同样是不符合事实的。

5师团打山西,不是为了掩护侧翼,是配合东条兵团控制平绥线。一般人只注意了平汉线和津浦路。但是往往忽略了平绥线在日军心目中的地位。从日本陆军的苏联情节出发。这条平绥线是国防地域和对苏作战地域中要点的要点。依托平绥线,是为了保护东北的侧翼,而不是掩护南下部队的侧翼。张家口这个要点,才是日军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对比张垣在后来我们防备苏联进攻中的军事地位,就大概了解了日军的企图。
所以5师团沿着内外长城线打了那么多苦战,在南口天险一路仰攻。等打完内外长城线,东条兵团把傅赶到河套以西。5师团顺路挺进晋中,夺取了太原和周边几个县后。并没有对晋南表现了太高的企图心,所以老西和老薄能克难的克难,决死的决死。自己内部顺便闹着玩。东条兵团本来的目标就是协助5师团打完内外长城,很快也就返回原防了。所谓日军陷入山西山地,又是一个认识的谬论。多半都是被李宗仁这个军事上的半白痴一篇文章误导的。

日本陆军的机动补充能力也不用太高看。坦率点说,比国军高明有限,也严重依赖铁路。要不是29军那一帮误国庸才,国军主力能按计划顺利北调,华北垮不了那么快。而战上海,可是打着了国军的要害,第一破坏了中央军的真正的力量之源——东南五省。而且沿长江一路上溯到武汉,比沿着陆路慢慢打可快了很多。单说平汉路下武汉吧,看起来快,实际上慢。处处都可以抵抗,几条大河大江横贯其中,沿路山脉横路。潜山、武胜关等几个铁路穿过的隘口…………一路都是节节抵抗的好地方。真正到平汉路作战的时候,沿着长江过来的部队一路打倒腹心之后,平汉路的部队还在慢慢爬呢,富金山被36师打得伤亡惨重,106师团也没讨什么好。而沿津浦路呢?归根到底还是指向南京浦口,比起夺取上海后,沿沪宁线直插,顺便可以转兵浙赣线,造成席卷东南态势,到底是那条进攻路线更好?


战上海,才真正打到了国军的要害上。水网地带,处处可以登陆,处处可以使用部队截断对手阵线,补给方便,海军炮火可以充分发扬。训练装备都比陆航精良的海航也大可逞其淫威。沿江只有几个配备实力都不充分的炮台,炮舰掩护步兵,夺取不难,几个转折面前就是武汉。而且兵锋直指的是民国首都,打下首都,你就该认输了吧。日本军部,该有大把的人心里有这个想法。实在不行,中央系的根据地在东南五省,打烂东南五省,抢下武汉,你拿什么继续抵抗?

所谓主动攻击上海,迫使日军集中主力于扬子江,是国军战略指挥高妙的体现。。这个论调滥觞于李宗仁的论断,又经一辈辈人推波助澜,所以变成现在这个论调。实在让奥斯卡觉得有些不足取。与其说日军战略指挥愚蠢(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一开始日军就准备用主力直贯扬子江),不如说我们的战略指挥更愚蠢,(用主动攻击上海,使得日军主力转集中于长江,一下把自己的战略后方打得稀烂,不是战前修通了条粤汉路的话,后来想守武汉都没资本)
日军还是在十四万五千中央势力总撤退后,坚持其“华北特殊化”政策。在冀东自治后,又企图在津保地区策动进一步的蚕食。津保是北洋原来的核心地域,日本人手中牌很多。并没有想到一下将77事变扩大为对整个中国的战争。
但是当时的民心士气已不容日本对国土的进一步蚕食了。加上29军应对拙劣,既乏强硬的表现,又缺灵活的手腕,加上自我割裂与中央的联系,华北终于大打出手。那时候指望日军大规模动员进攻扬子江一线,他没那个欲望,也没那个打算。
大概就是想打挎29军,造成华北进一步特殊化。顺便将平绥线控制在自己手上,比如蒙疆兵团动员组建之速可见一斑。


但是上海战端一起,日军了解战事已不可能局限在华北解决。(当时上海甚是平静,日本并无添兵打算,日军就想在华北解决问题,打垮华北后再开价。)日本国内开始了扩大动员,增兵上海,战事无限制扩大。

说日军战略短视是对的,忽略了30年代以降中国局势的巨大变化,走到对华全面战争的一步。这不是日本从政界到军方所需要的。而说国军战略愚蠢也决不错误。没有考虑到将战事控制在华北,充分动员东南的战争潜力。当然我们都有些事后诸葛亮,在BBS上借署代筹很容易,当时局面不是那么看得清。但是硬把错的吹成伟大的胜利就大可不必了。
另外蒋先生37年的国防论一书中并没有提到沿长江抵抗。只分析了日军陆海分离的弱点,和我们不怕鲸吞,只怕蚕食。诚然高论。而所谓沿江抵抗,见于百里先生南岳讲话,当时李某人在徐州后,已经将自己的论点吹得乌拉乌拉了。百里先生不过顺从当时国军内部自我吹嘘的说法

科京

中国军队实在可怜,日本人一个军就那几门100毫米以上的火炮,就能把我们吓的要死。衡阳会战时,日本人给第11军调了2门150毫米榴和2门100毫米加,还值得在《大本营陆军部》里记载一下。

紫钗恨:

蒋先生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就是三千多两黄金吧,不算穷,也不算富(当然私人用钱可以用农民银行无限透支,批条子就行了),国外的存款不清楚,不过国府带到台湾的美元黄金白银加起来,印象不到二亿美元[松鼠注:李宗仁说是当时国库库存全部黄金39 0万盎司,外汇7000万 美元,白银价值7000万美元,多项总计约在美金5亿元上下],后来台湾的外汇诸备也就是五千万美元上下的样子
记得陈伯达的书也只敢说几亿美元而已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22 11:04:51

本主题贴数13,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312.5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