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fs7711在2003-3-21 19:22:34的发言: 看过了,还可以,但要列入百名之内,很多人还不配,如赵襄子、赵奢、周亚夫、郑吉、陈汤、邓禹、关羽、祖逖、杨大眼、斛律光、兰陵王、萧摩诃、刘方、张须陀、秦叔宝、尉迟敬德、苏定方、薛仁贵、王玄策、高仙芝、李朔、李克用、王彦章、周德威、杨业、穆桂英、狄青、虞允文、完颜陈和尚、张世杰、郭侃、扩廓帖木儿、姚广孝、秦良玉、明亮、杨遇春、李长庚、关天培、僧格林沁,有些人的列入也很勉强信陵君、李广、赵充国、周瑜、陶侃、杜预、王濬、檀道济、韦叡、郑和、于谦、王守仁等。 说了这么多不行的,在下不妨也补上一些。 商朝 妇好 商朝的名将也不少,如商汤、伊尹、武丁、妇好,但商汤和武丁属于帝王,伊尹的成就还足以列入百名之内。 西周 周公 姜尚 姜尚不必细说,周公可是军事史上著名的人物,其在东征过程中实施的团结内部、各个歼敌、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的作战指导,均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周 无 杰出的人物都选完了,这里可以把几个人列为替补,如曹刿、范睢、商鞅、司马穰苴、信陵君、先轸、赵奢,田中先生选的赵襄子、赵奢、信陵君三人,信陵君尚可,前二者还差些。此外,郑庄公和赵武灵王理应当选,但非要把他们算为帝王,也只好作罢。 西汉 冒顿 西汉的张良、韩信、卫青、霍去病入选理所当然,周亚夫、李广可选为替补,而郑吉、陈汤根本不够资格,不知为何没有匈奴的冒顿,这可是个狠角,不会把当列入帝王当中了吧。 东汉 无 冯异、岑彭、马援、班超、曹操几人没的说,周瑜可为替补,邓禹一般,选他还不如选吴汉,关羽则不够资格。 三国 荀彧 荀攸 司马懿、陆逊、邓艾三人没的说,这里要补充荀彧、荀攸二人,二人是曹操统一北方战争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两个人,荀彧长于战略,被曹操比作吾之子房,荀攸长于战术,被曹操视为谋主,理应入选。 西晋 无 西晋名将不多,只有杜预、王濬、羊祜、马隆四人,马隆不够资格,其余三人差不多,羊祜制定灭吴战略,王濬为灭吴主力,杜预最为全面,三人可为替补,不过选杜预、王濬也未尝不可。 东晋十六国 慕容恪 这一时期名将很多,可入选的也不少,但多为帝王,如符坚、吕光、慕容垂、石勒等,谢玄可以入选,而陶侃可为替补,祖逖不够资格。这里补充前燕慕容恪,他可要比谢玄还厉害,完全够资格。 南北朝 陈庆之 崔浩 韦孝宽 宇文泰 南北朝的名将非常多,可除了檀道济、韦叡勉强可以外,其他都不够资格。除刘裕、拓跋焘、拓跋珪为帝王外,陈庆之 崔浩 韦孝宽 宇文泰完全可以入选,另外高欢、沈庆之、冼夫人也可以当替补。 隋朝 杨素 贺若弼 隋朝名将相对不是很多,但杨素、贺若弼、韩擒虎三人无疑是最杰出的,尤其是杨素,为隋朝第一将,贺若弼、韩擒虎二人相差无多,不知田中先后怎么搞的,放着杨素、贺若弼不选,却把刘方、张须陀选了进来,真是不可理解。此外,长孙晟、宇文述、于仲文、史万岁等均为当世名将,当替补还是够用的。 唐朝 李光弼 李晟 张巡 黄巢 松赞干布 噶尔·钦陵 唐朝与东周、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出名将最多的时期,这里说的名将不是刘方、张须陀这种级别的人,也不是贺若弼、韩擒虎这种级别的人,而是和杨素同级,甚至高于杨素的人。除李靖、李勣、裴行俭外,田中先生选的唐将将领很多都不够资格,可能田中先生受评书的影响太多功能,其中苏定方、李愬可为替补,而李克用和薛仁贵可以也勉强为替补,其余如秦叔宝、尉迟敬德、王玄策、高仙芝则差得太多。这里要补充李光弼、李晟、张巡、黄巢和吐蕃的松赞干布、噶尔·钦陵。李光弼是唐中兴名将,比郭子仪强多了,史书称其才能可与孙、吴、白、韩相比,足见他的厉害(中国史书上将一个人的军事才能可与上述四人相比的,只有李光弼,后世对他的评价太低了),李晟的才能与郭子仪差不多,完全可以入选,张巡守雍丘、睢阳,智谋超众,以少胜多,没理由不入选,黄巢是中国农民起义中,最出色的军事将领之一,与项羽、李自成是同级别的。 松赞干布是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但非要把他算作是帝王,那只好去掉。但噶尔·钦陵不得不说一下,他是吐蕃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一生未有败绩,曾于大非川大败薛仁贵,是当时唐朝最头痛的人物,可惜后来死于内乱,此外吐蕃的噶尔·东赞、唃斯罗也很出色。 唐朝能入选替补的也非常多,如李道宗、李孝恭、马燧、契苾何力、韦皋等,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几位。 五代十国 无 五代十国的杰出人不是很多,但较出色的如柴荣、郭威、李存勖、朱温均为帝王,而王彦章不够资格、周德威可为替补。 北宋 无 北宋名将很多,但出色的很少,相比较而言曹彬最好,可惜他也有过惨败。而杨业和狄青均不够资格,狄青勉强可为替补,选穆桂英更是可笑(为什么不把花木兰也选上)。此外潘美很厉害,他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屡立战功,仅次于曹彬,但在人民心中他始终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他可以当替补。 辽 萧绰 耶律斜轸 辽国的名将不多,但都很出色,但耶律阿保机和耶律德光为帝王,不能入选。但萧绰入选是合情合理的,他不但是辽国的军事统帅,而且是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女军事家。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同为名将,不相上下,应同进入选。 金 完颜娄室 很多人一直以为金国最杰出的将领是完颜宗弼(兀术),其实不然,应为完颜娄室,完颜宗弼几乎输给了宋朝所有的名将,如岳、韩、刘、宗、二吴等,而完颜娄室则不然,从随阿骨打抗辽到攻南宋,始终未尝败绩,特别是在富平之战中大败宋军,更是名扬天下。而完颜陈和尚(名彝)则差多了,他打败蒙古的那次作战只能算初具战役规模,选他还不如选金初的完颜宗翰(粘罕)、完颜宗望(斡离不)、完颜宗雄(谋良虎)、完颜宗辅等人。 南宋 无 南宋名将辈出,而且杰出的将领也很多,宗泽、岳飞、韩世忠、孟珙的入选理所应当。虞允文为文臣、张世杰不够资格,都应排除。这里选三个替补,杨幺(中国水军将领的杰出代表)、王坚、刘锜。 蒙元 速不台 哲别 木华黎 托雷 阿术 蒙元是中国军事成就的高峰时期,名将举不胜举,田中先生所选三人除伯颜外,另两人均不值一提,特别是郭侃,这是一个在军事工具书和百科全书上都很难找到名字的人,居然在这里选了出来,真是不可思意。而蒙古第三次西征时,主要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主帅旭烈兀、另一个是先锋怯的不花,旭烈兀大家都知道,而怯的不花却鲜为人知,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不是很多。蒙元时期除了帝王外(这里把几个汗国也算在内),军事才能较高的有速不台、哲别、木华黎、托雷、伯颜、阿术六人。蒙元的替补阵容也非常强大,有的完全可以入选主力,替补为阿里海牙、董文炳、李恒、刘整、史天泽、兀良合台、张弘范以及西辽的建立者耶律大石。 明朝 李成梁 李自成 明朝的名将也非常多,但田中先生所列举的人物除徐达、常遇春、戚继光、袁崇焕、郑成功可入选外,姚广孝为文臣,资格也不够(选他还不如选刘基),郑和、于谦、王守仁可为替补,而秦良玉则不值一提。这里要补充几个人,李成梁、李自成二人,替补可增选俺答、傅友德、张献忠、也先四人。 清朝 岳钟琪 福康安 陈玉成 左宗棠 清朝名将除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摄政王多尔衮、曾国藩外,太出色的不多,前两者为帝王,不算,康熙也同样不算。如果石达开和李秀成可以入选,那陈玉成同样应入选,而左宗棠和曾国藩都差不多,曾国藩能入选,左宗棠也同样可以,另外岳钟琪和福康安比较突出,应入选。而明亮、杨遇春虽然也善于用兵,但还是差一些,清朝像他们这样的将领有很多。而关天培根本就算不上名将,只能算是爱国将领,僧格林沁和刘永福都很一般,还不如选冯子材。替补可以选以下几人,洪承畴、济尔哈朗、冯子材、施琅、兆惠。 田中先生所说的几个入选条件比较苛刻。如满足以下四个条件者方有可能入选。 a:抵抗北方强大的异族侵略,守护中国人的自尊和独立性的人。 b:在现实上成功的统一天下,以及重新让和平恢复的人。 c:对部下及士兵仁慈,并受到士兵们的爱戴,获得他们深厚的信赖,甚至 愿意为这个人而死。 d:秋毫不犯。 如果按这四个条件来选,恐怕田中自己选的就要涮下去一半。其中最后一条就可以去掉很多,如白起、项羽、完颜宗弼、耶律休哥、郭侃、伯颜、扩廓帖木儿、多尔衮等。 而且春秋时代以前的人不选这条也说不过去。 以上共减去51人,加入33人,替补4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