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战争史上的著名将领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将军统帅] →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7839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飞灾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军士长
  威望:5
  文章:194
  金钱:1033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2-5-20
给飞灾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飞灾加入好友 查看飞灾的个人资料 搜索飞灾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飞灾 访问飞灾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作者: 和缓森林 , 十月 21,2000,11:55  
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送交者: 白衣秀士 

赏功罚罪是亘古不变的为政法则。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功高的结果是震主,随后便是过河拆桥、上屋抽梯。不幸的是,林彪在国共相争中立下的战功过于显赫,而毛泽东的军事才干相形之下既不匹配,又做不到论功行赏,所谓“林彪折戟沉沙”便不可避免了。“九一三事件”的真相一时还难以展现在世人面前,但起码有一点便可疑:尽管林彪比毛泽东小十四岁,但健康状况并不比毛泽东强些,何以偏偏选林彪做接班人呢?1950年起林彪至少休养了五、六年,而当时大陆百废待兴,人手甚缺, 如不是身体健康实在太差,有什么理由长期休养呢?“文革”中有“林副主席永远健康”的口号,证明他的身体仍然没有康复。所以林彪绝不是接班人的上佳人选,则毛泽东的用意不可谓不深。林彪悲剧的种子其实是辽沈战役就种下了的。毛泽东在吊罗荣桓的诗中有“战锦方为大问题”,已可说明一点问题,不然的话,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犯了什么错而成“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毛泽东没有“神机妙算”而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这种法子分析一下《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诸文电,探讨一下辽沈战役的决策过程,也许可以助人了解林彪悲剧的起源。 
要掌握毛泽东和林彪在辽沈战役中所起的作用,首先应明确,毛泽东是否算得上一个军事家?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军事家,有两个标准:一是对军事理论的贡献,二是调兵遣将、设谋用计的能力。在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毛泽东对此显然并没有多大认识,其著述中不见提及火炮、坦克等现代兵器的使用方略,对现代军事理论是没有什么建树的。毛泽东之所以打败蒋介石,有两点可取:与蒋介石相比,他能严令各部按"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原则,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但这不是他的创见;与中共其他一些人相比,他较早提出建立根据地的问题,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发明,刘邦守关中,刘秀据河内,深根固本,进可攻,退可守,早有先例,毛泽东不过是走旧人的老路而已,倒是更象步梁山泊英雄的后尘。因此可以说毛泽东算不上军事理论家。共军具体的战役指挥方面,基本上是战役指挥员先上报方略,毛泽东再回传一次以作指示。所以《毛泽东选集》中较少载这样的文电,实在是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可参考中共编修的《陈毅传》)。在设计用兵上,并不见毛泽东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唯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刘伯承部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部出兵鲁西南、陈赓部出击豫北三路大军经略中原。这其实是大失着,三路人马远离既有的根据地,后勤补给不足、遗散大批伤病员、分兵对敌,犯兵家之大忌,尤以刘伯承部丢弃全部火炮导致战斗力大损为甚(参见《刘伯承传》、《陈毅传》,另有专文论此事)。粟裕实际上是华东野战军的最高指挥员,独力指挥大小战事,陈毅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但功高不拜帅,就因为毛泽东数次让他带主力下江南与蒋介石对攻都遭到拒绝而记恨于心。毛泽东称诗人词家可能不在话下,但以诗人的浪漫来指挥战事,实是军人的大不幸。所幸在中共赢得对国军决战胜利之时,还处于割据局面,毛泽东鞭长莫及,将是良将,偏能遵循古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才随机应变,战胜兵员与装备都占优势的国军。中共拍的电影《辽沈战役》里面的美军顾问说,蒋介石之所以打败仗,是因为他有一架美龄号专机,能亲临各战区,常越权指挥;毛泽东之所以取胜,是因为他没有专机,无法实施亲自指挥。这虽是讽刺蒋介石,当年未必实有其事,但言下之意,毛泽东的指挥能力也不见得比蒋介石高。 
如果上述不足以采信,毛泽东是否够得上军事家尚存争论,不如就事论事,分析一下攻下锦州关上东北大门这种想法的优劣。据《毛泽东选集》介绍当时的战局,到1948年3月份,东北地区的国军业已只余下锦州、沈阳、长春三个据点,共50余万人。长春到沈阳至少有300公里,沈阳到锦州至少有200公里,锦州到唐山、天津又至少有300公里。蒋介石死要面子,拘泥于攻城掠地,只知进不愿退,不顾利害,这才战略上处处被动,以绝对优势仍落败。所以蒋介石不易下从东北撤兵的决断。即使蒋介石能硬下心来将沈阳、长春的人马撤回关内,50万军队加上机关人员,至少有60万人,行动必然不快,数百公里的路程不是短期能走完的,加之有如丧家之犬,失去坚城屏障,战斗力绝对会削弱(国军没有能力从海上撤走50万人的)。这样极有利于林彪发挥运动战的特长,在野战中逐个歼灭。东北战略主动权的易手,正是林彪多次围城打援,运动中歼敌的结果。"败军之将不能言勇",即使东北地区的国军撤回关内,在其他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来,还会渲染失败情绪,对共军更有利,而共军所谓优待俘虏,正是一石二鸟。1948年3月至8月,林彪无仗可打,就因为长春、沈阳、锦州三个据点都不易打,难下决断。因此,蒋介石能从东北撤兵为林彪创造战机,正是求之不得,为什么毛泽东非要局限在东北歼敌呢?坚城难攻,围三阙一,虚留生路,于运动中歼敌,历史上这样的战例多得很,何以饱读诗书的毛泽东竟视而不见?就以共军战史为例:共军华东野战军歼济南国军11万人,这还不是什么主力,尚且连续攻击8昼夜才得手,而将杜聿明集团两个兵团包围在农村,6天就解决问题;林彪打锦州,从扫清外围到完全攻下城池,至少花了10天时间,也才歼敌10万余人,而在辽西歼国军主力廖耀湘兵团,只花了2天时间。所以,毛泽东的军事谋略实在不够高明。 
毛泽东既然够不上军事家的水准,其算度则绝对不超出刘伯承、林彪、粟裕诸人,那么他对辽沈战役决策的影响极其有限。如此,辽沈战役的实际策划者、指挥者另有其人。这个人便是中共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林彪。当时林彪一身兼如此三要职,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东北地区的战事绝不可能与他无干。但林彪是否策划、指挥作战并负战役全责?《毛泽东选集》载中共1948年1月7日的指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内有"书记在前线指挥作战时,除自己报告外,指定代理书记或副书记作后方活动的报告。"查中共当时设东北局(书记林彪)、华北局(书记董必武)、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中原局(书记邓小平),其中只有林彪有指挥作战的能力,这已证明林彪负战役指挥的重要责任。《毛泽东选集》中关于作战的电文,注释都说是发给林彪、罗荣桓的。因此可以确定地说,辽沈战役的指挥责任、功劳都落在林彪身上,至少他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作用。 
毛泽东作为中共军队的最高统帅,从战役的大政方针上讲,所起的作用甚微,《毛泽东选集》可以证明。 
一、"辽沈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也好,林彪也好,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今天所描述战役的轮廓,开始有一些作战的目的,但战役的发展及战果为当初所未料见。今天所谓"辽沈战役"是事后总结时的提法。关于这么大战役(叶剑英称之为"伟大的战略决战"),结束之前仅见及毛泽东于1948年9月7日、10月10日两封电报,除标题称为"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外,电文中并没有"辽沈战役"四个字样(关于淮海战役的电文中则明确提及,但此"淮海"不是彼"淮海")。两封电报时间上隔这么远而编在一起,只能证明标题是编《毛泽东选集》时加上的。《毛选》所载1948年11月14日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到"北线的锦州、长春、辽西、沈阳诸战役",时"辽沈战役"已结束十多天,仍不见"辽沈战役"的提法,该文注释说该几个诸役"统称辽沈战役",但何时开始"统称"没有交待。《毛选》中最早提"辽沈战役"的文章是1949年3月20日《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这足以证明毛泽东没有通盘的战役构想。此外,自1946年6月起的三年国共之争,应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期,所谓"三大战役"都在1948年下半年发起,最迟者于1949年1月结束,战果巨大,于中共是战略决战,但在《毛选》中找不到一点关于战略决战的预计、筹划,证明毛泽东并没有打大歼灭战的心理准备。所以毛泽东对全国的军事形势既缺乏估计,也没有进行什么统筹,唯一具备的是下令叫人打仗而已,实质性功劳谈不上。因此,"辽沈战役"的来历更象赤壁之战,战前曹操、刘备、孙权并没有说要进行代号为"赤壁之战"的战役,战役目的如何、进程如何、结果如何,都不曾预计,而无论谁胜谁负,后人写历史时都可把某年某月在赤壁发生的这场战争名之为"赤壁之战"。毛泽东或中共说他指挥辽沈战役,根本不成立,是贪占了别人的功劳。 
二、今所谓的"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毛泽东最早的电报9月7日才发,不嫌太迟么?按《毛选》推断,林彪用于攻锦州、打援敌的兵力不下65万人,这么大的行动,该要多少粮草、多少弹药?加之从长春一带出发,侧敌千里奔袭锦州,岂只五天就能完成战役准备与兵力调遣?再说,毛泽东的电文中除“置长春、沈阳之敌于不顾”外,看不出对林彪有什么价值,更何况大军云集锦州狭小地区,鞭长莫及,想顾长春、沈阳之敌也是不可能。《毛选》载毛泽东1948年3月20日电文,称东北野战军正在休整之中,之后或打长春,或打锦州。此时东北国军业已只剩长春、沈阳、锦州三个据点,可见毛泽东并没有一意要打锦州,只是长春不好打之后才选择打锦州(沈阳更不好打)。另据官修的《罗荣桓传》,至少在1948年6月底,东北野战军已完成在锦州一带作战的后勤准备。毛泽东的做法,只是鞭打快牛而已,微不足道。 
三、1948年9月7日(锦州战役发起前五天),毛泽东在给林彪的电报中说,自1948年7月至1949年六月的一年间,中共的目标是歼敌115个旅(一般所称的“师”),分配给陈毅、粟裕部是40个旅,彭德怀部12个旅,刘伯承部14个旅,徐向前、周士第兵团14个旅,林彪的任务则是配合华北聂荣臻部两个兵团共歼卫立煌、傅作义两军35个旅,攻占华北、东北地区平绥、平保、平承、北宁各线上除北平、天津、沈阳之外的全部城市。《毛选》说当时林彪的主力纵队即达75万人,加地方部队过百万,内有单独建制的炮兵纵队(另外,各步兵纵队编有炮兵团,各师编有炮兵营,各团则编有炮连)、坦克营。百万雄兵,一年的歼敌任务才18个旅(该电指锦州、山海关、唐山各点及附近之敌共18个旅)。而陈毅、粟裕部与刘伯承部合力进行淮海战役时,加上华北军区一部,总兵力也才60余万人(即中共所宣称的六十万对八十万),则陈毅、粟裕部充其量55余万人(刘伯承部不至于连5万人都不到),战斗力亦未见高出林彪部,以不及林彪一半的人马,要担负超出林彪一倍多的作战任务,这样的分配,毛泽东岂不是有点莫名其妙?若毛泽东的脑子是清醒的,只能证明他没有在东北打大歼灭战的想法。辽沈战役发起前,东北的国军只余下长春、沈阳、锦州三个据点。沈阳、长春的国军较集中,战斗力较强,甚不好打,而锦州一带兵力相对较弱,只有18个旅,分散在北宁线上自唐山、滦县、昌黎、榆关(即山海关)、绥中、兴城、锦西、锦州、义县九点,前后相距达300公里,林彪比较有把握吃掉这部分之敌。林彪要打仗,东北不好打,即使要入关作战,也要先打北宁线上之敌,攻下锦州,则是打开到华北通路的前提。因此,打锦州是林彪必走的一步棋,所谓毛泽东提出攻占锦州、关闭东北大门,将蒋军就地歼灭,是事后诸葛亮的干法,毛泽东或别人往他脸上贴金。辽沈战役9月12日打响,11月2日结束东北国军三个据点被全部拔下,被歼44个师(旅)、47万人,远远不止18个旅的建制。毛泽东“雄武大略”,却不曾立下书面的东西相佐证,甚为可惜。对于东北的战局,林彪比毛泽东乐观得多,《毛泽东选集》载10月10日电文称“这一时期的战局,很有如你们曾经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即不但能歼灭锦州守敌,而且能歼灭葫、锦援敌之一部,而且能歼灭长春逃敌之一部或大部”。林彪的乐观让自己犯了一个不听指挥的“错误”,不该顺手牵羊把沈阳也打了下来,因为毛泽东1948年9月7日的电文并没有叫他在1949年6月底前夺取沈阳。 
凡此种种,证明毛泽东于辽沈战役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如果毛泽东当真在战役策划上有些许贡献,那么他心里可能平静些,不致于与林彪为难。偏偏他要充当军事家,既然不曾创造历史,便只有改造历史的份,贬低林彪,自然抬高了他自己。 
功高必震主。功高本不是罪过,震主的原因是大功臣有决人生死的能力。林彪为中共立下赫赫战功,本意未必想害毛泽东,但曾拥百万大军,手下能人猛将不少,于鼓吹"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毛泽东是一种无形而又现实的威胁。此外,在战争中林彪已看穿毛泽东的底细,对方亦未尝不自知。林彪正象佐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的李泌,遇毛太早,知毛太深,功太高,任太重(一身兼方面党政军三大要职,唯林彪而已),迹亦太奇(17岁入黄埔军校受训六个月;24岁任军团长;后率百万大军北征南讨得心应手,古今中外能有几人?)。只不过唐肃宗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军事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皇权衰落,没有折腾的本钱,此时若杀功臣,自己的性命必不能保,所以李泌能全身而退。林彪则不能,既然不能退,便只有如落水之英,随波浮沉了。设若林彪有先见之明,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在业已取得对国军的优势条件下,就按照毛泽东的意旨行事,打下锦州后就攻击唐山,向傅作义开刀,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敲牛皮糖,多拖几年,从而让毛泽东“料事如神”,也许不会遭毛泽东妒忌。林彪未打唐山的结果,在辽西攻战正酣时,10月底傅作义派兵远程奔袭毛泽东的总部,毛泽东无兵可用,万般无奈中用空城计,大打心理战,吓退傅作义。这未必不会影响毛泽东对林彪的态度。 
林彪的悲剧,远因是辽沈战役打得太顺,未让毛泽东沾光,这应该是不易之论。稍有点对比分析能力的人,单单看看《毛泽东选集》便可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林彪悲剧之所以发生,与我们民族的心理亦有关,这个心理就是权势欲太重。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军事家,君王基本上不入其列。刘邦率张良、萧何、陈平、韩信、英布、彭越、樊哙一干谋臣武将,打败盖世英雄项羽,建立汉朝,但刘邦归功于臣下,够不上军事家又有何遗憾?秦世皇灭六国,建不世之业,但他也不是军事家,他也没有遗憾。这两人不遗憾,是因为没有人抢他们的帝位。而毛泽东非要弄顶军事家的帽子戴戴,冒领他人功劳,是出于对权力的迷恋。毛泽东兴之于上,他人阿之于下,功罪便易位,林彪拱手交出兵权后,想避免悲剧也很难。“鸟尽弓藏”在林彪身上再现,则中国人苦难的历史也许还会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很难见到天下大治的太平景象。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6-11 17:11:40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当时的中央军委和毛的权威没那么大,是解放后逐步提高的,所以此文实在偏颇,但在下对那段历史不熟,还是等叶子兄评论,假使他有空的话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6-11 17:49:32
 飞灾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军士长
  威望:5
  文章:194
  金钱:1033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2-5-20
给飞灾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飞灾加入好友 查看飞灾的个人资料 搜索飞灾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飞灾 访问飞灾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3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个人感觉这段文字应该是"倒毛派"的手笔,稍嫌过激.不过对关于粟裕和陈毅的评论倒比较感兴趣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6-12 9:06:56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4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啊,那个么,其实网上有揭露的文章,你google看看,我忘记了

最近翻家里的废纸,发现毛选第5卷、751工程纪要(批林专号)、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恶的历史,实在是酷,文革的文件……,大约这些在海外什么论坛上也有,你也google看看……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6-12 9:16:54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5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毛泽东既然够不上军事家的水准,其算度则绝对不超出刘伯承、林彪、粟裕诸人,那么他对辽沈战役决策的影响极其有限。”
这句话实在看着好笑 :003: 而且这篇文章中逻辑不通的地方还有不少
不过关于辽沈战役中攻锦一事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是本文核心所在,但是作者论述的方法实在是东扯西拉,混乱不堪。真要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多点资料证据和相关分析,而且分析态度严肃点为好。
至于到底谁是谁非,对那段历史不熟,不敢妄言 :018: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6-20 2:41:52
 叶子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上士
  文章:86
  金钱:443
  注册:2002-1-28
给叶子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叶子加入好友 查看叶子的个人资料 搜索叶子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叶子 访问叶子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6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被揪出来,就说两句吧

上面的那篇文章无甚可观之处,不过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查证当时来往电报和文献来驳他,即阿修比说的文章的核心观点:攻锦是老毛的强令,林总不得不从还是林总的仔细权衡。按理说,在这点上没有什么案好翻,林彪本来积极准备攻击长春,后来觉得长春不好打南下,南下途中又因为锦州增兵犯嘀咕,又想掉头回去打长春,相关的电报,当事人的回忆和各种命令都可以清楚地证实,这也是很少见到有类似这种文章的东西的原因——在网上俺只在华岳见过MKD喜欢发表这种东西,只是一种强辩罢了。

从概念上说,作者不明白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别,所以有“其著述中不见提及火炮、坦克等现代兵器的使用方略,对现代军事理论是没有什么建树的”和“共军具体的战役指挥方面,基本上是战役指挥员先上报方略,毛泽东再回传一次以作指示。”这样的话。

从基本的严谨态度上,作者不太懂得看地图,所以对攻击锦州和长春的区别完全不懂。

ps:很不喜欢这种强制在线的设置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6-20 13:17:39
 飞灾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军士长
  威望:5
  文章:194
  金钱:1033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2-5-20
给飞灾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飞灾加入好友 查看飞灾的个人资料 搜索飞灾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飞灾 访问飞灾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
ZT-辽沈战役与林彪悲剧的远因 
多的不说,大家各有断论.个人最汗的恰巧也是叶子说的那句:“其著述中不见提及火炮、坦克等现代兵器的使用方略,对现代军事理论是没有什么建树的”当了8年多小米加步枪军队的老大,又没经过什么军事深造,写的出来就真的是神仙了...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6-26 14:02:39
 还没注册 男,离线
  
  
  等级:新兵
  文章:1
  金钱:3
  注册:2003-9-7
给还没注册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还没注册加入好友 查看还没注册的个人资料 搜索还没注册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还没注册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

林彪围锦州而不打,实际是为了逼沈阳的军队出援以便运动中消灭之,当时不仅老蒋被蒙在鼓里,老毛也不得要领,一味催促,只有卫立煌这个老家伙看明白了,偏偏老蒋不肯相信。。。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9-7 12:17:05
 白起 男,离线
  
  
  等级:二等兵
  文章:10
  金钱:201
  注册:2003-11-8
给白起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白起加入好友 查看白起的个人资料 搜索白起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白起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

其实毛泽东只是一个专注于战略的军事家,对战役和战术并不太懂(当然也不是一窍不通),而林彪是一个基于战役战术层面的军事家.不过后来林彪作为毛泽东的继承人还有他2个哥哥的原因,他大哥是湖南地下党的创始人,比老毛资格还老;特别是他二哥,是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如果没有他二哥,毛泽东的地位在长征后根本得不到共产国际的认同,所以在他二哥死的时候,毛泽东亲自抬棺材(在延安时),这在之后是绝对没有的,毛泽东再没有亲自给其他人抬过棺材.



我的荣誉便是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11-16 13:44:41
 csjlyj 男,离线
  
  
  等级:新兵
  文章:1
  金钱:104
  注册:2004-2-6
给csjlyj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csjlyj加入好友 查看csjlyj的个人资料 搜索csjlyj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csjlyj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0

在下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远因
简直是风与马牛之间的关系
古语云近者危矣
各次战役仅为诸将提供在领袖面前显示自己才能的机构罢了
而毛泽东在各次战役中看到的人材很多
他肯定会挑选德材兼备之士也就是即听话又肯干之人
来为已所用
到后来是林彪不听话了
毛才要拿掉他
是他以前能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后来又做不到了
才折戟沉沙了
如果按你自己的逻辑
凡以前立大功的人,其功都可能称为是其为毛拿下的远因
显然使人有皮相之谈的感觉
阁下以为如何?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2-6 15:36:21
 冰山 男,离线
  
  
  等级:新兵
  文章:1
  金钱:104
  注册:2004-3-6
给冰山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冰山加入好友 查看冰山的个人资料 搜索冰山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冰山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1

这篇文章的作者不知是哪里人来的.

毛泽东最引以为豪的可不是什么挺进大别山,而是四渡赤水.

他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可以说运动战的杰作.几万残兵败将,从包围圈里基本完整的杀出来,被动中,争取主动,古今中外有谁做到过.

不讲战术层面的问题,48年秋天,对于毛泽东考虑的问题不光是关外,同时有华北,华中的战事问题.而对于林彪来讲,他只需要考虑东北地区的作战.从不同的角度看,当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而且,别的不讲,只一部论持久战,就足以奠定毛泽东在军事史上的地位了.

还有你讲,毛泽东没有什么自己大创造,只是一个集中优势兵力的理论.古今中外,哪一位军事家,不是在追求这一点,而军事指挥的艺术,也就是如何在决定性的方向,集中优势兵力.从中国古代的孙子,到拿破仑,不都在这方面做过论述么.

至于对于兵种的运用上,也只是使用手段的问题.

如果一支部队,没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指导的话,在多的胜利,也不过是水中花,二战中,德国军队,在苏联战场的表现,再能说明问题不过了.

摆脱,要批评毛泽东,尽可以拿他在经济建设上的失误开刀,象这样的.......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3-6 3:42:30
 绒毛狐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军士长
  文章:79
  金钱:523
  门派:火星kuso兄弟会
  注册:2003-7-2
给绒毛狐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绒毛狐加入好友 查看绒毛狐的个人资料 搜索绒毛狐在[将军统帅]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绒毛狐 访问绒毛狐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12

以下是引用冰山在2004-3-6 3:42:30的发言:
 毛泽东最引以为豪的可不是什么挺进大别山,而是四渡赤水.


芥位小兄弟~~~8要给党委发滴宣传材料骗勒辣~~~给讲党史滴干部一说~~~老毛虾米事体都预先算好~~~阔以自称毛半仙辣~~~

注意格~~~长征时候老毛权力很小滴~~~他自己讲滴话~~~缪银立马服从滴~~~
遵义挤掉亲俄派以后~~~权利最大滴4周、王等等大老~~~海龟银士、建党元老、黄埔教官~~~哪里轮到湘西土匪讲话~~~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3-11 17:09:16

本主题贴数12,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187.5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