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人们使用过的和未使用过的各种武器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军事装备] → [转帖]拾荒的一点资料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4360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转帖]拾荒的一点资料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转帖]拾荒的一点资料
沈飞公司在重点型号研制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攻关逐步实现新一代航空材料的加工制造技术产业化,完善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钛合金等材料的应用和加工技术,保证了重点型号研制水平,提升了企业掌握新型战机核心制造技术的能力。

  钛合金板材下料按照传统的切割工艺——铣切或火焰切割,不仅材料浪费严重、材质易发生改变,而且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进度的要求。沈飞公司工艺研究所提出了采用水切割技术解决钛合金板材下料难题的方案,公司首席专家蒲永伟虽然对水切割技术有多年的研究,知道这是一项经济高效的好方法,但是要切割40~100毫米厚的钛合金板材难度有多大他心里更清楚。一个科技人员的责任和重点型号生产的迫切需要,使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攻关的重担。没有设备,他就找来一台报废的老设备进行改造;没有现成软件,他就自己动手编写数控程序;没有加工参数,他就没日没夜地守在机床旁作切割数据采集试验。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攻关,蒲永伟不仅做出了一台性能优异的数控水切割设备,而且绘制出了“水切割钛合金厚板工艺参数对比曲线”,为水切割技术在沈飞公司首次产业化生产应用铺平了道路。2004年,蒲永伟带领着几名工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钛合金板材下料工作,其效率是常规切割方法的50倍以上,而且仅材料费一项就节约了300余万元。

  钛合金材料下料难,加工更是困难。常规的切削刀具在切削钛合金时,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刀具寿命低。青年专家唐臣升主动攻关,他参照自己多年研究的科研成果——“螺旋槽立铣刀加工方法”,对钛合金加工刀具进行了大胆改造,一次次的失败他不气馁,别人吃饭了他在机床旁试验刀具,休息日他到图书馆查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他改进的刀具不仅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而且还改善了加工质量。他的这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并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部装工序时,用常规钻头在钛合金结构件上钻孔有时候一个钻头连一个孔都钻不好刃口就钝了,唐臣升改造后的钻头,连续能钻100多个孔。目前,由唐臣升承担的包括CAD、CAPP、CAM和参数优化基础平台在内的“数字化数控立铣刀设计与制造系统开发”的科研课题,受到了中国一航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创新基金项目。

某人评论
松云:
看过之后深深地感慨一句:

沈飞现有的工艺水平,代表了国际70年代中期的先进水平。

说点故事:

92年北京国际机床展的时候,以色列一家公司就公开展示了可以高效加工钛合金的大量刀具和辅助设备。

同一年,一个规模较小的专业机床推展会上,美国一家公司展出的水流下料设备,号称能切动世界上任何一种结构材料,那家公司只有60多个人,数控系统用法纳克的,几乎所有零部件都是外协的,他们就做核心部件:高速水流切割系统,而且磨料也是他们的专利配方。

3年后,工作的时候接触到了大量俄罗斯工装,加工钛合金跟玩似的,因为是补偿贸易来的,便宜得可以去加工民品。

松云个人意见:

沈飞在引进11号的N多年前,从来就短视地没有系统考虑过国产化需要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13 1:43:22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松云:

说杨伟喜欢吹牛,不是因为那个帖子,而是因为这则新闻:
http://news.sina.com.cn/c/2006-02-26/06298303776s.shtml

大家注意看这么一段:
对于杨伟来说,好的航电系统就是要让飞机上的几十台电子设备能像人的眼睛、耳朵一样协同工作。这个国内最先进的航电系统综合试验室是专门为“枭龙”建立的,通过模拟飞机真实的飞行,机载设备的上万个数据被实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测试。利用先进的手段,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能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媲美的航电系统研制成功,曾经的心病现在成了杨伟的骄傲。

类似的内容央视1套新闻联播里也播出,证实了这不是媒体胡吹而是611的公关宣传行为(至少是默认了这种吹牛)[

事实上,在FC1项目上,杨伟他们最大的成绩是自己做了一套水平相当不错的航电测试和模拟系统,使得航电整合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

但这套系统根本不是611干出来的,更不可能是用2年就可以研制出来的。

另外

国家在航电系统上的投资这15年来非常多,很大一部分投资用于标准化和基础应用研究上,稍微去留心找找就会发现试飞院和601都搞出了自己的技术验证机,这说明他们在最前沿的领域都有总体项目在做。

而611所采用的子系统乃至系统综合的很多部装系统,都是经过多年试验直到具备型号生产定型资格的成熟系统,611更多地只是拿来用并且把它们用好(能用好也是功力)。
在整个航电研制的环节上,611的发言权很有限。

至于那位杨同学在系统内更多爱吹的故事,他上学的地方恰好是我的母校,他的同学和老师恰好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论严谨,他比老一辈的比如顾院士关院士等人差的太远,倒是隐约有些总喜欢让自己当先进的姜院长的影子。


当头一砖:

嫉妒不是说胡话的理由,综合航电的设置总机单位的工作量可不止是调试那么简单的,阳萎搞的飞推合一,飞推火合一是有国家级进步奖的,刻意抹杀成绩真是无耻

松云:

杨伟代表了现在航空体系新一批领导人的普遍特点: 
学历、智商高 
升职快 
牛皮吹破天也不脸红,能抢多少功就抢多少。 

杨同学只是611的高级领导 
611的成绩有他的贡献 
但是他不代表611 
他现在这么吹牛,实际上是在给611抹黑,反而让人怀疑611真实存在的成绩。 
而且现在这么吹嘘他主导的FC1航电系统,前辈10号怎么说? 
如果没有10号工程带动起来的国内航电系统的整体进步,FC1拿什么去“总体”,就靠杨同学做的那套测试和模拟系统么? 
 
“同样的航电设备,不同的主机所的综合水平,就可以产生近乎代的差异” 
你就别拿这话忽悠人了,所有航电子系统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部装系统也都是专业所主导完成技术规范的,接口标准也不是总体所/主机所制订(有专门的标准所)。 
由此能产生代差? 
更何况国产航电到目前为止,粗分也就是纯模拟、模数混合模拟显示、数字式混合显示、数字化为主这4代,配套机型很容易数得清,你倒说说哪两型飞机用了同样的设备形成了代差? 
 
再另 
国内总体所完成的航电综合,只是航电系统应用过程,研制过程都在专业所/院做好甚至生产定型,才会交付总体所/主机所,体现主机所航电综合水平的,是看其测试和模拟联调的水平,611在这方面倒是很强,但国内一向不重视这种事半功倍的“工艺”成就,杨同学自然跟风非要把综合水平吹成“2年研制了先进的航电系统”

飞机研发的全过程有那些?
简单地说,过程有: 
型号/技术预研 
型号申请 
型号论证(大大小小的各种论证研讨,在国内最后拍板的是挂着专家头衔的领导) 
通过论证后的型号研制 
...... 
反反复复的工作后的试飞和大量测试 
然后是漫长的定型过程 
 
10号是什么型号起家的 
很多人都知道 
中间有过重大反复,但是气动这块还是在别人的底子上起家的。 
要说白手起家,飞豹上自己的东西更多,只是没赶上好时代拖拖拉拉很多年,错过了最好的服役时机。 
走过型号战斗机研制直到定型过程的,国内各大基地/大厂的附属所/关系所都干过。 
具体到航电总体整合这部分工作的,更是所有主机所都要做的事情,611在7.2M的时候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这个。

火控计算机、气象计算机都是各个专业所/院干出来的 
接口标准也都是专业所制订的 
总体所要做的事情是把这些成型的东西顺利装机并且联调成功 
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其实很多,这些年航电体系整体水平突飞猛进而且标准化水平越来越高还算好,早些年虽然航电仪表简单但是很多小毛病非规律性出现在联调过程中,加上测试手段有限,往往是新设备迟迟不能上机的重要原因。 
 
杨伟带队作的那个测试和模拟系统,重要意义就是能够以标准、可见、可回朔的手段,来完成航电系统整合,提高了效率并且能把很多隐患消弭于地面。 
这和611是国内最早接触西方先进航电并且进行整合工作,积累起的多年经验有很大关系。

再转一次这个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6-02-26/06298303776s.shtml 
 
杨总在最最关键的地方省略了“测试”二字 
包括在央视 
也吹的是“航电系统”而不是“航电测试系统” 
因为后者之后业内人士才知道成就有多大 
前者能让更多外行特别是领导们感觉“成果重大” 
 
另外强调一下 
那个航电综合测试和模拟系统的技术水平和成就确实很大 
这在国内属于很前列的成就 
如果推广开来 
能够极大地提升现有在役飞机的航电水平 
但是国内最差的地方就是国家的投资最后变成小集团/单一部门的私产,技术共享如果没有行政指令,早些年间那种真诚的大协作是不可能的。

863计划是基础科学进步计划 
没有具体的航空器项目很自然 
但是现在很多航空工业的成就,比如力学(结构、流体、弹性......)、算法、基础材料、微电子器件......都是沾了863计划的光,航空界的有位院士,就是863一个子项目的带头人,在专项技术上成就斐然。 
 
老一辈学者和科研人员接触很多,看到现在航空业的成就,普遍感慨中国在基础科学上的投入还是太小,对那些兢兢业业数十年专门解决一个小问题的专家不管是待遇还是名誉都漠视乃至侮辱。 
 
这次,之所以对杨同学吹牛这么反感,就是因为他是航空业新生代吹牛的典型。 
吹牛的背后,就是本来就有上限的经费超量进了那些容易出“好看的成就”的下游所,经费大量浪费在奢靡的基建、过量的设备采购和后勤人员过高待遇上。 
而很多负责将基础科学成果转化为基础应用成果的上游的基本器件、基本方法、基础材料.....等等十几年都很可能出不了一项成果的单位,多年来始终还要为解决怎么留住一线人员而努力。
 
杨伟算是实实在在地在技术领域做出成绩了的人 
少年轻狂好歹算是有点底气的 
看看以前从最北面的大厂调到二航的那个什么总 
除了能吹、能忽悠、能使绊、能招领导喜欢 
就没见有什么成绩了 
 
早些年航空体系流行的论调是“搞不出飞机是因为国家投入不足” 
这10年来国家投入甚至有些超前而且在某些领域甚至靡费无数 
还是迟迟出不来紧要的东西 
说白了 
还是吹牛的人太多而且大家都不以吹牛为耻了
(松鼠注:这是整个军工系统从东北提拔干部的后遗症啊,不光航空如此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3 2:03:09编辑过]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13 1:48:32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3

yf23:
大家都BS的F-2摔过没? 
J-10比两风多的是几块减速板吧?好像不但数目,连位置和形状都跟中东某机一样哦

风过水流痕 :

应该说的是10号在试飞阶段没摔过,去年土共某部队摔了两架棍子,并不是因为点传引起的事故,而且其他的原因导致的一等事故

http://www.war-sky.com/forum/htm_data/46/0603/177015.html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3-13 2:10:03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4

当头一砖:

美国人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的领先者,但凡它出品个什么东西,先仰视一下,在检讨一下自己,最后再去找找缺陷。这才是一个具有白里透红的技术人员的良好做法。
aim9x的性能如何,美国人没说,不过一个有点技术知识的人,只要凭借一些常识和技术分析,就可以获得很多有效的信息分析,参数和真实的性能相去不会太远的。那些批判9x气动布局的物质的猪们,首先自己要明白什么是气动布局,不要信口开河。我们都知道,格斗导弹大多都是鸭式布局,由于必须考虑火箭发动机燃烧前和燃烧后的重心变化,以前设计的导弹气动静安定性很高,鸭式在导弹上的布局并不是因为其气动上有什么优势,仅仅是因为尾巴上没地方安装以前那些体积大的设备。
鸭式的缺点有三个:
1.力矩小:过于安定的气动要求,由于火箭发动机烧空以后导弹重心会前移越18%以上,导弹大部分飞行都在火箭燃完以后,所以导弹的气动安定性设计都是按照静安定设计的,有燃料的时候机动性很差,因为过于安定,舵面需要付出成倍的功率来使导弹机动性提高。而火箭燃完以后,重心前移,鸭舵的力臂减小,同样需要舵面功率增大才能满足要求,所以鸭式布局的导弹,舵面积是比较大的。
2.舵面失速早,这一点以前常常被人提起,我就不多说了
3.需要气动阻尼机构提供防滚转效应。额外阻力大,对升力影响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机动能力。

9x采用的正常气动布局,大家不要因为他的前翼看上去和以前的区别不大就简单的认为他和以前的区别不大。实际上9x的前翼还不是它的主要升力来源,它的固定前翼实际只提供了大约1/3的升力,最大的作用还是调整导弹总体的升力中心的。9x现在的布局前翼将气动中心提得比那些采用边条型号的新一代弹靠前,就导弹静不安定控制这一项就已经傲视全球了。尾舵设计是个关键,尽管尾舵在操纵时提供力方向和升力相反,有削减机动性的嫌疑,但是尾舵离重心比鸭舵远得多,可以使用比鸭舵小得多的舵面积就能达到同样,就9x和9L相比,在火箭燃空状态下,尾舵力矩比鸭舵大一倍多,理论上仅需要以前型号一半的面积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控制功率。此外由于舵面运动方向和弹体相反,舵面可以提供比鸭舵大一倍以上的不失速功率,所以现在的9x值需要1/4的舵面积就能达到9L类导弹同样的控制能力。事实上面积缩减没有那么小,这个可以解释9x为何获得那么高的过载能力提升。此外由于弹翼和舵面面积大大缩小,导弹的阻力远比以前的型号小,动能也因此较大,射程至少不少于以前的型号。

至于什么越肩能力,根据火控系统的设计,f35/22只需要升级一下软件,就可以轻松实现,而r73虽然可以在实验中实现,但那个问题太多,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永远也看不到能越肩的r73装备到现役飞机上。

r73的后射,越肩飞行试验在毛子那里仅仅是完成了这个飞行的动作过程,验证这个概念的可能性而已,除此之外就再没有任何进展,国际上所有的文章都是基于假设这个基础在描述这个可能出现的技术对r73的增强,注意是假设。俄罗斯既没有在r73上装什么数据链,也没有比需要的惯性控制系统,试验在仅仅是对舵机动作做了一个预编程而已,无数的学报,论文证实了这个试验的过程和进度,到近年来,随着西方对后射越肩发射的原理,火控系统的原理研究深入化,r73实用后射越肩的论调早已消失,经过技术分析和研究大家都明白了现阶段除了f22/35以外,还没有任何一种飞机具有这个发射的火控系统平台基础。

对于格斗导弹,大多数的资料和讨论都是围绕某一弹的具体性能而言,从没有一个从头到尾演化式的评论,今天我来科普一下这个章节,给大家一个正确的导弹观点,同时也纠正某些错误的导弹机动制胜论的观点。

格斗导弹的起源是个意外,它是由第一代红外导引的响尾蛇导弹缔造的。最初的导弹并不能叫格斗弹,只能叫做红外弹,他的设计是用于截击作战使用。不过由于红外导引本身有气候限制,以及当时只能尾追攻击,使用之初完全当其是一种辅助类武器,作为机炮的延伸武器来使用的。
1.第一代导弹性能以今天的观点看自然是原始落后。不过作为划时代的产品,第一代响尾蛇的出现奠定了长达40年的此类导弹发展基础。导弹的气动布局选择了鸭式布局,这种布局即便在当时的导弹上也被应用得很少。鸭式布局对于响尾蛇是一个成功的关键。响尾蛇是一种小型的导弹,火箭发动机占据了后面的位置,当时的舵机是燃气舵机,靠火药燃气推动,体积大且有轴贯穿弹体,不能放在尾部,安装在导弹头部可以尽量贴近控制电路,结构紧凑,此外舵机的运动方向和导弹导引头指引的导弹运动方向相同,控制规律简单,导引头输出的方向信号,可以直接通过一个比例电路捷联在舵机上。每一个舵机驱动一对舵面,这样两个舵机就能驱动4个舵面形成控制。第一代制导头采用调制盘的旋转产生有规律的遮挡,对红外敏感元件进行机械式脉冲调制,利用脉冲重复的宽窄来确定目标是远离轴向还是接近。第一代响尾蛇确立了这个类别导弹40年的技术规范和基础,此后万变不离其宗。
2.第一代的硫化铅导引头敏感度不够,实战中瞄准距离太近,而且容易受到阳光,白云反光等干扰,第二代增加了制冷技术,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的仿制者,基本原封不动的抄袭了导弹的布局,导引头的结构和原理。在越南战争中第一二代弹都参加了实战,第二代弹在麻雀超级丢脸的战绩面前显示出了成熟和稳定,虽然命中率并不高,但已经能够显现出导弹武器的威力了。
3.第三代弹是70年代后期到2010年间的主要装备,这一时期导弹发展最为迅速,响尾蛇以aim-9L/M为代表。这一代弹采用中波制冷器件,仍然采用调制盘调制,强调一定的离轴发射能力和所谓的全向射击能力(300度)。这一导弹的作战威力由马岛战争所验证,由于这一代导弹使用时间比较长,有些国家发展了两代导弹。比如美国经历9L 到9M的过渡,主要特征是采用全数字化技术,提高了抗干扰性,配合平显进一步提高了离轴射击能力。其他国家比较有表意义的是苏联的r60,这种导弹也采用制冷锑化铟,不过由于设计思想上的问题,它的战斗部设计得太小,火箭发动机也小,导弹射程和威力不够,曾经出现击中飞机而不能击毁,最丢脸的是在非洲攻击双引擎活塞螺旋桨客机,居然只击伤,没有击落,甚至没有能影响该飞机完成既定的航线飞到目的地。苏联其后发展的r73则是先进的过分了,配合头盔瞄准,它将离轴射击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导弹的机动性和射程都大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导引头也采用了多元光机扫描,它具有了大多数四代弹的特征。三代弹种法国的r550是一个有特色的东西,它第一个采用多元光机导引头,这种导引头不需要以往的调制盘遮挡,集光能力更强,探测率更佳,结合数字技术抗干扰能力非常好。这种技术一出现就引起了各国的注意,并被纷纷仿制使用,包括r73,怪蛇3/4,pl9等等。三代弹的发展中,特别是后三代弹,为了争取更好的离轴发射能力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由于这些技术都是基于第一代响尾蛇奠定的气动布局基础,虽然创新不断,也可以看作没有代的进步。其中最有特色的是r73和以色列怪蛇4。这两种导弹都有头盔瞄准具和超过同代导弹甚远大离轴发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要求导弹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两者的解决手段各有特色,在鸭式布局基础上,为了解决鸭舵在大机动时容易超过失速迎角的问题,r73都采用了翼后翼,在舵面前有一片固定弹翼,和舵面形成一个弯度翼,增加升力并削减了实际迎角,而r73则更进一步,在固定翼前增加了一个定向风标自由小翼,进一步增加升力,同时提供一个真实迎角参数,限制舵面超出极限角度,达到尽量利用最大气动升力的效果,r73还增加了tvc用于进一步增强这个机动性的效果。怪蛇4设计上不如r73那么精致繁复,它同样利用前固定翼加舵面形成弯度翼来提升舵效果,他额外采用了一对升力舵面用于抑制滚转和增加极限过载时的升力,大的边条翼和弹翼都是围绕增加气动力的目的存在。这两种弹的性能比任何一种三代都好,比任何一种真正的4代都差。

4.四代弹,四代弹是在r73强悍的性能下逼出来的。四代弹的特点集中起来说是采用正常布局,成像导引,tvc,具有真正的大离轴和全向攻击能力,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四代弹第一个研发的是英国的aim-132asraam,采用比较激进的弹体升力技术和尾舵控制,基本属于正常气动布局。132的困哪在于它无法沿用响尾蛇体制和部件,为了取得足够的升力,127mm直径根本无法采用,同时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段要尽量缩短,减小重心移动幅度,尾舵布局对这个非常敏感,最后132被迫将弹体增加到166mm,大家看一下它的重量,仅有86kg,和127直径的响尾蛇几乎一样,空心萝卜阿,由此可见这种激进的设计付出的代价,最为遗憾的是这种导弹还没有采用tvc技术,大过载能力有时还不如r73,好在阻力较小,射程比较大,虽然这种导弹被归属四代,但他的性能比r73,怪蛇4这一类并不突出,没有特别的优势。美国考察了132,觉得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因为r73所展现的性能三度停工修改新一代导弹的设计和指标,最后达到9x现在的布局,前面解释过9x布局的优点,这里就不重复了,9x可以看作132计划的衍生,他用小弹翼调整了132的重心不适应问题,同时弹翼增加的升力可以让弹体直径不受限制,能够沿用9系列的部件,9x复合弹体升力和小翼升力,采用效率更高的尾舵,同时采用了进一步增加机动性的tvc,加上128*128的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导引头,使他成为四代弹的标杆。德国的iris-t则是另一种套路,他和9x区别只在弹翼上,德国人认为9x那种在末端速度大机动时升力不足,所以采用了面积更大的边条翼,iris-t的扫描成像导引头也很先进,从技术上虽然不如9x的凝视,但从实际效果和软件稳定性以及使用性来说由有过之而无不及。9x和iris-t是四代的风向标,性能比任何一种其它导弹都高出足够形成代差的差别。

http://www.war-sky.com/forum/htm_data/46/0604/184188.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9 4:13:30编辑过]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4-9 4:10:15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5

上甘岭:
有一点需要澄清,俺绝对不反对“自已下大力气搞”,俺所要喷饭的,是“下大力气吹”。

  您要“喷饭”的例子,当然可以举出一些。

  比如,俺就看到过有文章称国产双35高炮是“自主研制”的,其实老外不厚道,这个玩意儿,的确有很多技术没有转让,得“自主研制”一些。不过,自主研制一些边角余料和研制整体系统,好象有点区别吧?

  主战坦克,96式的125炮,据说价格占总价的1/4,是自主研制的么?再看99,车体、操控部分怎么也得是“自主研制”了吧?外观就不说了,就说操控部分,某厂军品生产指挥部的人讲,测绘仿制的,咱自己的同等身高的驾驶员,腿短身子长,够不着踏板却盖不上顶盖。国庆阅兵的时候要在后腰垫上厚垫子,够喷饭么?

  要说这些是道听途说,那不妨来点可靠的。30多年前,俺老爹参加二代某型坦克的研制,担任其中一个分系统的组长,常驻北理工(当时叫北工),带人测绘英国的老东西。注意是“测绘”,不是一般的拆开来“研究研究”。

他老人家后来又担任某系列装甲车辆用发动机的翻译组长。你要说这东西是“自主研制”的,只怕俺的隔夜饭都要喷出来。

  最后说说“定型”是不是就能代表“自主研制”的问题。按照我国《军工产品定型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军用武器装备的定型分为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其中引进仿制的产品,只进行生产定型。实际上,“项目”就是邀功请赏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谁会放弃“设计定型”?即使是纯粹测绘仿制甚至有全套图纸仿制的产品,也得搞个“设计定型”,实在不行,就象国产版“红土地”的某些分系统,怎么也得弄个“国产化”定型(或鉴定)。

  这些,都是“完全自主研制”么?


网上的资料,隐情不少,难道大家都能知道?我前面提到的事,都是自己在工作接触中得到的信息,没有一件是从网上得来的。

  如果再要举同样的例子,某型步兵战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是完全引进的德国产品,火炮和战斗部总成主要是法国的东西(这倒是“网上”得来的),并列机枪是俄国货……毫无疑问,这也是“自主研制”的“定型”的产品。

  除了双35高炮外,99国庆阅兵时的155榴,也被说成是“我国研制的”。

  自行4-25高炮是“自主研制”的吧?我却听说那底盘也是别人的(据说当时引进了两种底盘),而高炮的操控机构(控制台),俺在生产厂家的档案室里调阅图纸,人家却让俺看了满满一柜子的博福斯某型老高炮的图纸资料……这条消息,网上有么?

  正如俺在前面说过的,我国《军工产品定型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很清楚,引进图纸资料生产的产品,只进行生产定型(如果我没有记错,应该是第6条)。可是,有哪种引进产品没有进行设计定型?

  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好好想想。

用总装备部某些领导的话来讲,轻兵器行业在我国各军工行业中,是最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换句话来说,也是最具有“自主研制”能力的兵工行业,也就是最有资格嘲笑别的行业“自主研制”的。

  当然,轻兵器相对简单些,而且目前也仍然有很多不是“自主研制”的东西。但是轻兵器行业到目前为止,好象还没有从国外买来高精度枪管,然后吹嘘“完全自主研制”狙击步枪的,更不会用“国产高精度枪管已经定型,影响狙击步枪精度的瓶颈问题已经解决”“原来是准备用国产枪管的”“将来会用国产枪管的”等逻辑,来为目前的所谓“自主研制”遮羞。

99的车体总高度不低于96,但是前车体明显低于96; 
  现在正在研制的“99大改”,前车体又比99高多了。 
  如果真的是“完全自主研制”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快就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呢?

(松鼠妖:这是在评论99坦克)

Boar:现代坦克火控是Hughes和TI开创的,德国的电子技术和算法不行

银河:
呵呵,我们的车体可是比毛子长很多啊!其实BIT那一派非常看不起这份抄来的作业,按他们的观点要抄也应该抄德国的动力和传动

德国坦克的战术指挥系统也不如美国的

militia:上斑竹曾经说过,是“测绘仿制前车体”。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4-23 0:24:16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6

zt

早慢熊:

斯大林时代的汽车工业好差以前只注意产量,似乎也还马马虎虎,最多注意到车型不全(绝大部分是吨半的嘎斯和3吨的吉斯,5吨以上的雅戈产量低得很)

看陈祖涛的回忆

去了没有几个月,饶斌找到我说:一汽还有很多设备、材料,尤其是做驾驶室的薄板还没有到位。你对苏联熟,和我一起到苏联去催催吧。就这样我再一次来到苏联。 

苏联汽车厂当时的很多设备都是从美国买来的,现在支援中国的建设,不能再从美国买,所以,他们供应给我们的设备都是自己设计制造的,其中有很多设备都是第一次制造,难度很大。比如为了制造一个3000吨的大冲床,苏联专门盖了一个36米跨度的大车间,特制了一架起重200吨的大吊车,在运往中国的时候,所有的火车、汽车都为它让路。我们来到苏联后,在各个厂家跑了一圈,大多数设备问题都解决了,但少量的特种材料如特种刀具、异型砂轮实在是没有办法解决,尤其是车身生产急需的薄板,苏联自己也生产不了。于是,苏联外贸部的一位副部长对我们说:这种薄板我们也靠进口,现在确实供应不上,你们到东欧去找一找吧。此时,刚好李富春副总理在苏联,他知道情况后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到东欧去跑一趟吧。他当场就给我们写了介绍信。凭着他的信,我们到了捷克、波兰、东德,采购了一批一汽建设急需的特种刀具、异型砂轮等,但薄板仍旧没有着落。后来我们了解到,当时西德有这种薄板,但西德却和我们没有外交关系。

……

到了西德后,我又提出购买薄板的要求,他们非常爽快,立刻和生产薄板的厂家联系。薄板厂在莱茵河边的拉希斯太因,这个厂设备先进,管理一流,薄板质量完全达到我方要求。他们满口答应我:薄板不成问题,要多少给多少。几万吨的薄板就这样解决了。


从这段文字我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直到50年代,苏联汽车工业依然没有自我升级能力。要建设新汽车厂,还需要进口部分关键设备,而且苏联似乎对这方面的国产化问题并不是很在意,因为即使其中部分是苏联有能力自己生产的,似乎也直到向中国出口才首次组织生产。

第二、除了缺乏设备生产能力,似乎连日常维持也有问题,造汽车居然连薄板都要依赖进口……

***********
注:记得以前旁观教授和小桦树掐架,提到过毛子的这个毛病——他们国内配套设备厂商的交货时间和质量全有问题,他们引进技术时候宁可全套的买,哪怕是简单的东西,不象中国人,为了省钱只买关键核心,其他的自己做……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0-6 7:27:26
 ronin21 男,离线
  
  
  头衔:一干人等拿下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310
  金钱:4167
  工作量:3326 points
  门派:欠债者权益保护协会
  注册:2002-11-29
给ronin21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ronin21加入好友 查看ronin21的个人资料 搜索ronin21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ronin21  访问ronin21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

其实技术设备还是成套的买比较好,就算买不起全套设备至少现场安装调试、限期保修的技术支持费用得掏,不然就算人给你套废设备也没地退钱去,花大钱买进来只能当废铁堆着的事国内干了不少了……

说个真事:某所花大价钱进了一台工艺设备,可怎么也玩不转,请教了N多专家、把附带的说明书翻烂了之后只好高价(比那边早先建议购买的支持费用高得多)把国外厂家的工程师请过来,结果半小时解决问题:把那个设备里头为运输安全而加的几个固定支架和软垫拆掉就能转起来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6 17:59:57编辑过]



死技青冷笑话之三 @
在诸多灵长类种群中动物园猴群远比公司程序猿高等,他们有:更好的空气、更大的活动空间、更短的工作时间、更仁慈的管理猿、以及全免费的食物住房和医疗,还在对PPMM这个族群的喜爱度争夺战中大幅领先!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0-6 17:59:17

本主题贴数7,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203.1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