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历史上的战斗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战史资料] → 文物发掘:关于韩战的若干评论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6107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文物发掘:关于韩战的若干评论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文物发掘:关于韩战的若干评论
当年在帝联的文武阁梦游时发的帖子,结果意外的在一个目录底下发现了一些,挑两篇相干的一点的发一下吧。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1-12-16 18:57:15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文物发掘:关于韩战的若干评论
这是军务省议题,我们还是考虑纯军事一点的问题吧。关于战争的正义性,是个政治问题,不说;但是所谓正义或者政治因素对战争的直接影响一般是在士兵的士气和国内的支援方面。就此而言,朝鲜战争中,双方军队都拥有不低的士气,也都获得了国内的充分支持。所以我认为政治上的因素在此可以不予讨论。
在我看来,朝鲜战争就象一个钟摆。苏联提供的包括150辆T-34坦克等装备和顾问团加上中国提供的3个师给了这个钟摆一个初始作用力,于是这个钟摆就开始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这样多次的摆动,最后停在了开始的位置——38线。无疑,38线是一个力量均衡点。我认为,这个议题应该讨论这样一个力量均衡点为什么会形成?为什么正好是38线?是哪些因素的作用?以上几位也有提到这个问题,但是缺乏分析,深度也不够。我想补给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等回头再写吧。
————————————————————
上次提到伤亡人数,我仔细查了一下,是这样:
按美国方面的资料(据贝文亚历山大《The first war we lost》):
(伤亡/死亡/失踪)
美国:139272/24965/12939
南韩:272975/46182/66436
其他:14103/2597/1925
北韩:620264/214899/101680
中国:909607/401401/21211
(其中中韩为估计;其中死亡中未计算失踪)
中国方面的资料没有查到完整的,但是官方宣布的志愿军伤亡人数为30万,其中14万死亡。另外文革中江青在私下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死亡人数是37万,和美国方面资料基本一致。
朝鲜方面的资料无法查到。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1-12-16 18:59:42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3
文物发掘:关于韩战的若干评论
关于38线的由来和朝鲜分裂的起源
————————————————
不用猜测,我来抄史实。说来也奇怪,国人的讨论和书籍很少涉及有关朝鲜为什么会分裂,38线为什么会形成,一般都是简单的用美苏分赃来形容。我只有查一本刚在国内出版的美国书——贝文亚力山大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这本书主要是反思性质,对美国政府的行为颇多批评,所以应该不必担心其偏袒杜鲁门政府,何况要涉及主要是历史事实。
————————————————
1945年 ,有关日本投降后在朝鲜的受降问题出现。对美国人决定,美国在其区域内至少需要两个主要港口(因为美军补给全部依赖海运),并选中了仁川和釜山。于是美国上校波恩斯蒂尔在1945年8月11日发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的的通令中下达指示。作为一条 便于确定的分界线,波恩斯蒂尔上校把它定在38线,在汉城和仁川以北25空里。这条分界线得到了俄国人的同意。
要注意的是,此时38线并不是一条政治分界线,而是一条行政管理分界线,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当一个全朝鲜选举产生一个政府之后,朝鲜将恢复统一。
1945年,苏联迅速着手巩固其对北朝鲜的控制,开始粉碎任何一种成立统一国家的可能,除非它是一个共产党统治的国家。
1945年后期,四大国(俄美英中)联合委员会同意成立一个隶属于该委员会的全朝鲜托管的政府,俄国人却暗中进行破坏。俄国人坚持只和支持托管制度的朝鲜政治团体打交道。但当时除了少数共产党团体之外,所有的朝鲜政治派别都反对托管而要求尽快直接独立。俄国人在38线上开始封锁,对出入北朝鲜的车辆进行严格限制,这就有效的制造了朝鲜半岛分裂的局面。
美国无法克服苏联的不妥协立场,于是在1947年在联合国提出这个问题。1947年11月14日,联大投票表决,同意举行一次全朝鲜选举,并任命了一个九国联合国朝鲜问题临时委员会(UNTCOK),对选举进行监督。该委员会首次工作会议与1948年1月8日在汉城召开,并展开工作。此时,俄国却在北部禁止选举,并拒不允许委员会进入北朝鲜。这种冲突迫使联合国临时委员会在948年2月26日决定,在其尽可能到达的朝鲜地方——也就是38线以南的地区,继续进行选举,选举定于1948年5月9日。同时,北朝鲜共产党于1948年4月在平壤召开一个大型的祖国统一会议。
最后,在南方出现了一个美国支持,联合国认可的韩国,由73岁的流亡者李承晚当选总统;在北方,苏联则创立了朝鲜人民共和国,以30岁的前苏联军官金日成为首相。双方对这种分裂局面都不满,都把武力统一朝鲜作为基本国策,开始了一系列边境冲突。
————————————————
以上可以看出,试图在朝鲜建立自己的傀儡政权并把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正是俄国人而不是美国人,导致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罪魁祸首也正是斯大林。有人说,想让俄国人把自己占领的土地吐出去真是难上加难。以上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
相比于苏联大力武装金日成,美国却急于从朝鲜脱身。到1950年,北朝鲜拥有15万军队、150辆坦克和大量重武器(其中每个师配有15名苏军顾问);南韩只有8万人的保安部队,而且没有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火炮也只有北方的1/3(美国在南韩的全部兵力就是500人的军事顾问团)。
首先,可以看出,木下指责的美国兵没有撤出是不正确的,无论从李奇微的回忆录还是贝文亚力山大的书中都可以看出,当时美军已经撤出了。而直到开战后的6月30日,杜鲁门才授权麦克阿瑟使用一个远在夏威夷的加强团(后来授以全权)。只要查一下史料,就可以发现,美军的作战部队都是在开战以后从外地空运到朝鲜的。其中最早的兵力就是在7月初从日本运到釜山的史密斯特遣部队(营级),而且这是战斗开始几天中美国人的唯一陆上兵力。
对于木下美国故意示弱的猜测,我认为首先从逻辑上就说不通。这就象一个人抢劫了一个弱小的人被警察逮捕然后指责主要责任是被害者过于弱小。照我看,导致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金日成抱着美国不会出兵的侥幸心理。
然后,对于艾奇逊1月12日关于防御圈的讲话,木下有误解。在确定防御半径之后,他接着说:“必须清楚,谁也不能保证这些地区不会遭到军事袭击....如果发生这样的袭击....最初必须依靠被袭击人民来抗击袭击,然后要依赖整个文明世界按照联合国宪章所给予的支持。”我对于这个“防御圈”的理解是,防御圈内(如日本),是“美国以武力来保卫”的;防御圈外(如朝鲜台湾),是“按照联合国宪章”,也就是由联合国决议来决定。所以,很难认为这是一个引诱苏联和北韩的圈套。
这里说一下台湾问题。此前杜鲁门在1月5日声明:“不打算动用其武装力量干涉(台湾)目前的局势,美国政府不会走一条导致其介入中国内部冲突的道路。美国同样不会给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出谋划策”。可以看出,台湾和朝鲜地位并不相同。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的话,即使中共攻打台湾,第7舰队也是不会进入台湾海峡的。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1-12-16 19:00:30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4
文物发掘:关于韩战的若干评论
庆祝!庆祝!在跑完一大圈题之后终于回到军事问题上了。
————————————————
关于为什么会停在38线,如我上次所说,我认为两大因素:一是地形、一是补给,而且两者紧密相关。
1、地理条件
冷关于38线附近地形的猜测基本不错,山地和平原交界的地方也就在38线附近。
朝鲜整体来说大多是山地,由一连串山脉形成的“脊柱”从北到南,几乎横穿大半个朝鲜,这条“脊柱”把北部朝鲜分成互相缺乏联系的东西两部分。这种地形是麦克阿瑟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无视中国的警告继续推进,结果部队不可避免的被山脉分成了东西两个无法机动支援的“散兵”,从而在彭德怀优势兵力的压制下无法组织反击而是一路溃退。同样,整个朝鲜的主要交通线也就是沿海纵贯南北的两条公路。
但是具体来说,朝鲜也有平原,这些富饶而多产的地区大多位于海边和南方。按38线来分的话,北朝鲜为4.8万平方公里,拥有主要重工业基地,但是由于主要是山地,农业不发达,1950年人口只有900万;南朝鲜为3.7万平方公里,拥有大部分轻工业、最肥沃的农田和大城市,以平原为主,当时人口达到2100万。
2、补给
双方交战的主力是美军和志愿军,这两支部队在作战方式上,尤其是补给方式上十分不同。
志愿军缺乏制空权和足够的支援车辆,所以食品和弹药补给大多依赖随身携带。这种补给方式很适应朝鲜多山的地形,只要双脚可以抵达的地方就可以作战,并不依赖于固定的补给线,从而具有极大的机动灵活性。但是这种补给方式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持续补给能力很差,作战时间短。这种缺陷也是志愿军在开始的3次战役中没有能大量歼灭溃败中的美军的主要原因。认识到这点后,美军把志愿军的攻势称为“一星期攻势”,他们知道只要挺过开头志愿军就不得不撤退,那就是美军反击的时候了;4、5次战役的战局几乎完全按此展开。
美军的作战方式一直以重火力为主要特点,弹药的消耗和志愿军相比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美军主要依靠机动车辆和空投来完成补给,这种高效率的补给方式可以支持美军的长期作战。在战争中,多次出现美军团级建制陷入包围,但是只要空投足够的油料和弹药并提供空中支援,最后都可以突围而去。这一事实可以说明美军在补给能力上巨大优势。但是另一方面,美军大消耗的作战方式也导致一个重大缺陷——对补给线的极端依赖。由于空投只能用来应急,美军的作战范围被限死在主要交通线附近,再加上朝鲜独特的交通条件,所以美军就没有办法打出二战中那种以高机动为主要特点的纵深作战,而只能沿交通线笔直向前突进。这一点使得战局最后转化为充满一战特点的堑壕战,在战争形式上足足落后了40年。
多说一句,实际上山地战对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军队都是问题,美国在南越、苏联在阿富汗、中国在北越吃亏都不小。
3、补充
此外,还要补充一点,由于当时朝鲜只拥有两条交通大动脉,所以只要从敌人后方切断这两条补给线,前方的敌军就会不战自溃。所以如果一方勇猛突进而不能保证后方安全的话,那么等于是把主力部队送入虎口。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计划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独特的地理条件。他把北朝鲜主力吸引在釜山一线,然后以两栖登陆在仁川上岸,占领汉城,切断了北朝鲜的主要补给线。此举迫使北朝鲜的精锐部队不得不全面撤退并最后溃败(撤退是战争中最困难的作战)。如果他当时可以一鼓作气切断另一条补给线的话,北朝鲜的军队就会在那时就全军覆没而无须全军北上追击。
类似的,由于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志愿军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如果全力进攻的话只会被美军重演故技,导致空前的惨败。事实上毛和彭也都有这种担忧,但是采用了完全错误的处理方式——仓促发动第四次战役,希望一次把美军赶下海。国内的反思大多是认为过高估计了这种威胁而不应该发动第四次战役。我也认为的确不应该发动第四次战役,实战的情况已经说明中朝军队无力完成这种任务。但是我认为毛和彭对美军的这一威胁的估计不是过高而是过低。不投入大部分兵力就无法突破美军防线,这无疑会导致后方的空虚而无法抵挡绝对优势的美军第7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实际上金日成在仁川登陆前也认识到这种危险,他采用的做法和毛几乎一样,就是继续在一线投入兵力,试图在危险到来之前结束战斗。我认为,毛和彭这时无疑是抱着同样的侥幸心理,同时不能排除前三次战役大胜带来的骄傲情绪的影响(又和金一样)。
所以这时美国人实际上有本次战争中唯一的一个胜利机会,就是再次“全线溃退”,并增调兵力来重演一次更大的仁川式登陆(好招不妨用第二遍,只要敌人不防,一样出其不意)。但是这时候美国人已经没有象麦克阿瑟那样清晰的战略思考能力和冷静的心态,对于志愿军的进攻,他们唯一的反应就是正面挡住、待机反击。这一反应带来最后的堑壕战。
换句话说,由于美国人的海空优势,中朝军队根本没有获得全胜的实力和可能。但是在适于自己作战的山地固守,保住北韩是毫无问题的。
而美国人也被补给特点所困,无法在山地从正面奈何一个势均力敌的敌人,除非愿意付出几十万以上的人员伤亡。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1-12-16 19:01:13
 glight 男,离线
  
  
  头衔:Member
  等级:宪兵
  威望:6
  文章:139
  金钱:132
  工作量:8762 points
  注册:2003-1-22
给glight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glight加入好友 查看glight的个人资料 搜索glight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glight 访问glight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5

关于那个“再次“全线溃退””有一个疑问:与仁川登陆前的北朝鲜军相比,志愿军是否有足够的预备队来填满后方的海防要点呢?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5-20 18:56:31
 法伦 男,离线
  
  
  头衔:农民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55
  金钱:562
  工作量:545 points
  门派:甲壳动物联军
  注册:2001-10-26
给法伦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法伦加入好友 查看法伦的个人资料 搜索法伦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法伦  访问法伦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6

好像在四、五次战役的时候,志司哪有多余的兵力去牢牢守住西部海岸线的各要点。
即使扔下几个师防守,顶不顶得住也是个问题
那时志愿军海岸防御的手段也很原始,好像有人在回忆录里写过,那时为了防御美帝国主义从海上突袭,我军划着小筏子出去布水雷的说。
当时志愿军的滩头防御应该不比1944年的法国海岸强,缺乏重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我看很难阻止美军上岸。



不容情,天之乐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5-21 18:17:43
 Light_ 男,离线
  
  
  等级:少尉
  文章:264
  金钱:162
  工作量:248 points
  注册:2004-4-29
给Light_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Light_加入好友 查看Light_的个人资料 搜索Light_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Light_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7

提几个意见。

美国军队止于38度线是政治和大战略考量,不是军事上认为无法前进。美国军方自己评估,如果愿意付出约10万人伤亡的代价,再五次攻势后可以到达鸭绿江边。这种攻势自然是稳扎稳打,而不是50年底的轻骑突进的方式。但是范佛里特多次作战计画都被否决,让他有志难伸,而其原因归根就底是1.避免破坏谈判;2.既然已经决定谈判解决,就不要多增伤亡。

美国的政治和大战略的考量是因其一贯重欧轻亚政策所致,它打着东边,心里顾忌着西边。以当时它的军备状况,绝对无法应付两面作战,苏联在欧洲正虎视眈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刚刚成形,在远东耗掉大部分军事资源,就没有办法给予西欧足够的保护。整个朝战期间,除了原驻远东的4个步兵师(骑一师、第7师、第24师、第25师)外,美军加派了5个师(陆一师、第2师、第3师,第40师、第45师)以及两个团战斗群,在朝鲜战场上维持有7个师的兵力;可是在这同时,却也向没有战事的欧洲增派了1个装甲师、3个步兵师(装2师、第4师、第28师、第43师),让驻欧美军兵力到达到1个装甲师、4个步兵师(原有第1步兵师)、5个团战斗群/骑兵团,接近朝鲜战场上的兵力。这样的兵力配备,应该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其思维方向。

至于再次进行仁川式登陆有没有可能?当然还是有可能,不过其效果绝对不会像仁川一样,因为有此教训,中朝方面对此已有相当戒心。固然没有办法组织强固的海岸防御,但是进行阻击防御的准备还是有的。登陆的美军如果无法迅速突破切断交通线,那就不会有仁川的效果。何况,在敌人有备之下进行登陆战是极为冒险的事,如果没有作战上的奇袭效果或者兵力上的绝对优势,这种登陆战反而会变成己方的重大弱点。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5-22 15:09:28
 正版松鼠妖 男,离线
  
  
  头衔:乌龙茶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637
  金钱:10003
  工作量:12758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2-4-23
给正版松鼠妖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正版松鼠妖加入好友 查看正版松鼠妖的个人资料 搜索正版松鼠妖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正版松鼠妖  访问正版松鼠妖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8

拾荒一些资料:留下有价值的。

by夺命乌鸦嘴
http://images.sonicalbum.com/upload_636/myphotos/%b6%e1%c3%fc%ce%da%d1%bb%d7%ec_%7ehpa0015.jpg
http://images.sonicalbum.com/upload_636/myphotos/%b6%e1%c3%fc%ce%da%d1%bb%d7%ec_%7ehpa0016.jpg
http://images.sonicalbum.com/upload_636/myphotos/%b6%e1%c3%fc%ce%da%d1%bb%d7%ec_%7ehpa0017.jpg
军科院历史研究部,算权威机构了吧?
1994年10月出版,不算战时报道了吧?
当时现役的陆军上将赵南起作序,算是官方对其肯定吧?
看内容:
第8页
你觉得这个30738的数字权威吗?可信吗?

如果这个30738仅指战斗减员,那么歼敌3.6万这个数字是否包括拉肚子这样的非战斗减员?
从50年代到现在一直是这个数字,1994年出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根据美国的资料做一些修正?
前面有人说了:要比对双方的资料。这句话对军科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是否适用?
1994年的军科院有没有条件接触美国的资料?有没有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写这段历史?

光亭也没把美国资料当绝对权威吧?起码没有像日本的那本《朝鲜战争》一样,把13兵团司令写成黄永胜。
至于统计到了个位,上面我给的那本书里有很多这样的数字。总的来说权威性很高,譬如,运动战阶段每个军入朝人数都统计到个位。我相信这样的数字,出自军科院的会比出自美国的资料可靠。再如,该书中讲后勤问题的一章讲到“我军武器有82种口径,283种弹药”。这样的一句话,考证下去就是一篇大文章。这样的数字,美国资料绝对统计不出来,光亭、王树增也统计不了。唯有军科院行。
就在这样一本本来可以成为绝对权威的著作上,赫然出现30738这样的数字,该怎么评说呢?

30378与歼敌3.6万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说得最轻一点就是双重标准:统计自己伤亡不包含非战斗减员,统计歼敌数字时却包括。
科学研究讲求真实,历史研究同样最讲求真实,顶着双重头衔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在战争过去40多年后还用这样的数字来愚弄后人,对得起当初冻死在雪地里的战士吗?

长津湖战役后9兵团缩减了三个师的建制,同时从国内抽调了补充兵员。杭州出版社出的《百旅之杰——20军征战史》里提到:20军得到了从21军和22军抽调的,包括2名团职干部在内的2200余人。(光亭从军内资料得到的数字比这个大得多,只是某些人不相信。我没看到材料,姑且不用光亭的数字。)
就以这两点为基础推算,缩减编制、补充兵员再加上肯定存在的伤员归队,靠这三条,9兵团用不超过2个月时间就能很轻松地消化4万人左右的减员,没有任何理由要等到4月份再重回战场——除非减员数字有问题。


************************************
本垒打:
作者搞资料各有各的门路,具体途径没有人会公开的,只能含糊一下了事。但是严谨的作者在采纳双方资料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反复对比,尽量剔除其中的水分,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共同列出,让读者都看看了。
光亭在撰写长津湖的时候,一方面通过国外的朋友大量查阅美方公开的战史档案,另一方面也尽可能搜集我军的资料,包括采访了众多当年的老战士。
双方资料核对下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美军的资料反而要比我军的资料更为清楚详实。美军关于具体的战斗,其兵力部署部队番号作战经过等等一清二楚,而关于志愿军部队的具体番号等有些含糊;而志愿军的资料则经常两者都不清楚。估计一方面是因为语言沟通不便文化水平不高,其次就是我军大量伤亡后无法做到记录详实所致,因为美军记录中多次提到志愿军伤员战场存活率低和大量冻死减员的情况发生。
*****************************************
老周:
乌鸦兄,对于这种以远东朝鲜战争一类文艺书来作为研究资料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估计如果他要是看到九兵团写给志司的战后检讨,要昏过去的!
其实战后,27军补充兵员1.4万,20军补充兵员1.5万,这近3万人就是两个军纯消耗,也就是阵亡、失踪和残废重伤无法归队的数字,按照长津湖几乎是1:1伤亡的比例,估计受伤(能伤愈归队)也有3万,这两项就是6万,而且还只是20军和27军的,26军缺乏精确数字,但伤亡也至少在1万左右。所以九兵团伤亡6、7万人是比较可信的。至于冻伤,严重冻伤和冻死已经包括在这一数字中,轻度冻伤几乎达到了100%,战后休整的卫勤重点就是治疗冻伤。

1、第九兵团战斗减员19 202人,冻饿减员28 954人,其中冻亡1 000余人,冻伤后救治不及而致亡者3 000余人,减员总数48 156人。
——这一数据比较接近,但还是有缩水。另外,这个减员的概念就是含糊的,是指阵亡、失踪还是负伤?是永久性的损失,还是能伤愈归队?如果是指永久性的减员,那是比较准确的。再加上受伤的,就是伤亡数字了。


2、志愿军共毙伤俘敌36 036人(包括美军24 269人),其中俘美军3 254人,韩军5 568人。缴坦克78辆,装甲车41辆,击毁击伤坦克88辆;缴汽车2 611辆,击毁击伤776辆;缴飞机6架;缴获各种炮1 161门,各种机枪1 050挺,各种步枪10 798支。
12月12日,联合国军总部向美国、英国和土耳其的军人家属发放的阵亡通知书大约是1.2万份。
——这段话,就只能说作者和引用者的无知了。俘虏美军3254人,乖乖,整个朝鲜战争美军被俘也就3700人,一个二次战役就俘虏了3254!至于阵亡通知书更是杜撰了,只有各国自己的军队系统才向阵亡军人家庭发放阵亡通知,联合国军总部根本不干这事!这种话熟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就明白是屁话,还有人真把他当是权威资料了。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失踪人数为9500人,其中有些是属于确实失踪,有些则是被俘。而最后谈判时确定的战俘人数是3769人,即便加上志愿军释放、战俘营中死亡的,志愿军确实释放过战俘,但以韩国人为多,释放美军战俘多是十人、二十人。志愿军总的俘虏美军不会超过5000人。退一步说,即便是9500人都是被俘,那二次战役就俘虏3200人,占33%,你认为可能吗?符合逻辑吗?
不过奉远东朝鲜战争一书为圭臬来研究朝鲜战争的,实在是让人汗颜。如果拿来拿去就这一本书的资料,那真是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首先美军的撤出战斗伤亡和非战斗伤亡都不“轻易”,拜托先去看看资料再下结论。
其次军科战史部你可去过?从你的话我就知道你肯定是没去过,更没和有关人员谈过。完全是自己主观想象。我去过,还专门和一上校级研究员讨论过,军科的研究人员根本不可能对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因为如果需要查阅一些机密较高的资料都需要繁琐的手续和严格管制,一般没有专题研究项目根本不可能。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让你研究,你就去读教科书就行了。对了,军科的战史部已经撤消了。

乌鸦兄,和这等人有什么可讨论了。你所说的2200人是老兵和骨干,补充的新兵可没算在内。
现在又说是毙伤俘的总数了,也不知道志愿军是怎么统计的美军数字,美军阵亡者尸体一部分就地掩埋(战后交还),一部分运回,遗留在战场上的很少。至于伤者,大概专门派了人在兴南的后方医院逐个核对的。至于战俘,虽说是历次战役中俘虏的最多的,但也不能证明这最多的就是要占了整个战争的三分之一。

我手上倒有大量遗弃的志愿军阵亡者尸体的照片,有张简直是惊人!集中起来的尸体简直像万人坑!实在是出版物上不能发,不然可叫有些人要吓坏了。

什么话也别说了,一个部队要缩编,要补充兵员,还要休整近半年,这损失的程度就可以想象。

在九兵团三个军中,20军减员情况最为严重,几乎到了失去战斗力的地步,战后休整期间1951年2月将89师拆编,军缩编为三个师。1951年3月还另外补充的兵员就达1.5万人,其中华东军区从21军和22军抽调5300余骨干和9600余东北地区翻身农民,伤愈归队人员还不算在内。而冻伤人员除严重冻伤需要截肢外,基本都在部队建制内进行治疗,以20军军史的话说,是整个部队都成为医院。

关于伤亡数字的资料是来自于军队内部资料,如27军抗美援朝战争史、20军抗美援朝战争史、抗美援朝资料汇编、抗美援朝后勤资料汇编等,再加上对一些老战士的采访。美方资料是一在美国的朋友发给我的,现在美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已全部解密公开。对双方资料进行比对,说句真心话,美方资料可比我们的资料详尽真实。比如叶永安反坦克小组的战绩,称击毁4辆。美军资料是损失4辆,但其中2辆是故障和操作不当翻车,损失车辆号码、地点非常清楚。

美军中的南朝鲜人只是在前三次战役中,自从美国开始全面动员,后备兵员到达后就取消了。看看前三次战役的战果,总共才消灭多少美军,以南朝鲜士兵最多占美军三分之一的比例就可推算出南朝鲜人的伤亡。
我们就来细算一下:(注资料来源为抗美援朝战争使、第一次较量)
第一次战役歼敌1.5万,主要为韩国军队。——以美军损失5000计,美军中的韩国人为1650。
第二次战役歼美军2.4万。——美军中的韩国人为8000人。
第三次战役歼敌1.9万,主要为韩国军队。——以美军损失6000计,美军中的韩国人为2000。
三次战役合计,美军中的韩国人损失约为11650人,凑个整数,也就1.2万。再多点,撑死了1.5万,甚至就算2万吧,那么美军损失也有37万了。
不过在美军地段里的南朝鲜军队损失可不能算在美军头上的,在公布的总战绩里可另外有近70万的韩国军队。
国内权威公开史料称歼美军39万,这里歼灭是包括了毙伤俘的总数。扣除美军中的韩国人,就是37万,那再看美军公布的数据:
阵亡3.3万
伤10.3万
其他意外死亡2.06万
失踪7000,其中确认被俘并遣返3700。
合计毙伤俘也就16.46万。和中国公布的数字,就是算上美军中的韩国人,也足足差了一倍!这也叫不矛盾?这样的态度研究历史,怕是有点问题吧。


****************************
5263:
27集团军军史1989年的送审稿中是这样写的:
补充兵员装备、恢复部队建制、第94师拆编
第二次战役中,全军(27军)减员几近19000人。各团除火力分队尚较完整外,步兵连建制破坏最为严重。为恢复部队战斗力准备再战,必须迅速补充兵员和武器装备,调整和恢复部队建制,1951年1月,本军(第79、第80、第81 三个师)补入皖北升级老战士1440名;2月至3月间,遵照中央军委2月18日电令拆编4师,原该师人员用以充实其他各师;3月中旬又补充了五个新老兵团的兵员,其中华东地区升级老兵488人,东北地区新征兵员8493人。此外1至3月间,右4000余名指战员伤愈归队。总计至整训末期,本军三个师共获得兵员补充2万以上,全军容员超过了战前。

谢尔皮林:5263,你老兄就是厉害,什么书都能淘到,给你的资料做个最后总结,27军战后合计补充兵员高达14817人,这个是铁板订丁的,20军伤亡更大,补充应该更多一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3 9:29:24编辑过]



需要再多一点运气啊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6-2 9:37:56
 xzg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22
  金钱:274
  注册:2004-4-18
给xzg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xzg加入好友 查看xzg的个人资料 搜索xzg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xzg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9

其实中央台的一些专题节目偶而也会不经意地透露出一些东西,以前一部关于朝鲜战争的专题片中就有这样一句话“36万多志愿军将士永远躺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而今天中央一套一部关于孟良崮战役的专题片中则有这样一句话“由于我军各部队在孟良崮战役中的伤亡极为惨重,因此枪杀俘虏以泄愤的事情时有发生”。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6-12 18:31:53

本主题贴数9,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125.0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