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论文艺作品和学术作品的区别兼谈韩战研究 大大2000 对于双石先生和他的作品,一直以来我都是持欣赏态度的,认为这是一部好的作品,比以前所有的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都好。但是毕竟是文学作品,不是军事学术书籍。在军事学术书籍方面,我还是觉得徐焰和齐德学更专业,尤其是齐德学,他的研究非常深入。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双石跟这些专业研究人员相比。毕竟双石先生只是一个业余作者,他没有条件参阅军委档案馆的各种档案图表报告和往来电报,没有条件采访大量的当事人,也没有条件到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各个部队查阅原始资料。但是他仅凭个人的力量,却完成了军内众多军费供养的、享受各种优惠创作条件的作家们不能完成的作品,仅这一点就令人敬佩。 当时如果把双石的作品当作军事理论研究和军事历史研究方面的书籍来看,那就是大大错误的。军事研究和军事历史研究实际上是非常枯燥的,在常人看来一大堆各种数字图表,各种往来电报,这些在常人看来是垃圾的废纸,在研究学者看来却是宝贝。 抗美援朝研究不仅要依靠国内的资料,而且还要大量参阅苏联、北韩、韩国、日本、其他参战国,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资料。对于一个研究型学者来说,对手的资料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有时候是唯一的旁证、孤证。比如我军控制战场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敌人的战场遗尸和战俘数量,但是不清楚敌人抢运回多少尸体、多少伤员,多少伤员在医院中死亡或永久性残疾等,这些数字只有敌方才有纪录。另外还有敌方的兵力火器部署,我方的侦察情报再下功夫,也不可能很准确。比如上甘岭战役中,我军长期以来坚持认为美军第187空降团参加了战斗,列入敌军战斗序列,而实际上这个团当时在日本训练休整,并没有参战。 作为研究型学者尽量不要有政治情绪倾向性,所做研究要尽量公正(这一点很重要,在中国是最难做到的)。而文学作品则不同,平白的叙述性作品是没有读者喜欢看的,必须要有感情色彩,有爱憎才行。研究类作品基本上没有文学类描述性语言,或者越少越好,最好是数字和图表为主,文字分析以平白描述为主。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有把文学作品当历史来看待学习的做法,更有把倾向性文学作品当成政治灌输教材的手法,在21世纪的今天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给它赋予不应该是它的功能。以上仅是一家之言,还望大家多批评指教。 以下是我上周在战史沙龙论坛关于志愿军武器问题讨论的发言(讨论了3天)的一部分。 韩战期间志愿军人数最多的时候为135万人,61个步兵师,20个步兵军。1950年的时候,志愿军还是杂械,不论是轻武器还是重武器都是杂械,库存的比装备的多,因为缺乏备件和弹药。当时我军全国的枪弹库存量只有1亿多发,仅够全军野战军装备枪械的一个弹药基数。为了给东北志愿军保证弹药,全军都搜集弹药,兵工厂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投入生产,弹药生产能力很低,而且原材料还无法保证。当时我军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虽然缴获了部分较为先进的武器,但是无论是人才还是备件弹药油料等都不充足,只是个架子状态。 1937年的日军已经是正规化的军队,依托强大的军事工业,早已实现了装备弹药器材车辆的等的标准化制式化,如果仅仅陆地作战,日本会将强大的船用工业的一部分投入火炮坦克车辆等生产,这部分产能非常巨大。 美军缺乏步兵作战能力,而日军却正好相反,日军训练充足,单兵素质高,射击、拼瓷都好于我军。装备制式化,弹药补给充足。我估算,日军12-15个常备师团加上支援力量总共要60万以上,1950年的志愿军只有12个军,39个步兵师,总数也在50-60万左右,志愿军综合比较,跟日军没有太大的优势。 这只是苏军当时驻东北部队的少量库存装备,数量很少,弹药也不能保证。韩战期间的炮弹订货,每次都高达上百万发,苏联专门安排生产。至于喷气战斗机,刚开始改装,能有什么战斗力?少量的、弹药配件无法保障的装备对整体战起不到多少作用。志愿军空军在苏联空军的带领下,参加了多少次空战,才正式开始独立作战的? 1939年的苏军是建立在整体现代化的体系上才打败日军的。而1950年的志愿军有吗?对于50-60万部队,百多门苏式火炮,上百辆缺乏配件的日式坦克,几十架日美飞机和部分正在改装的苏联飞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架空的题目是1950年的志愿军,而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 1951年6月起,进口改装的各种苏联武器开始在前线使用,但是磨合时间很长,直到1952年秋季很多部队还不能很好的使用苏联武器。志愿军自己的报告中,苏联武器最佳的使用时间已经是1953年春夏了。这是一个体系的改变,不单单是枪械、火炮、坦克、飞机,还包括整个的编制装备、维修、保养、弹药备件供应、人员培训等许多方面。即便是1953年夏天结束的韩战,也只是让志愿军初级的掌握了苏联武器,随后的全军苏式化学苏军,要1956年才取得较好的成果。 根据老人的回忆,1939年前的侵华日军的各种供应充足,日军的野战部队除了水和马草用中国当地的外,官兵吃的野战食物都是日本工厂生产的。日本的骡马化部队非常适合江南的水网作战,而我军抗美援朝时期连骡马化标准还达不到。战时日军有大量船艇能控制长江干流和两岸支流以及沿海,这对于调兵和补给非常有效。 还是那句老话,有少量先进武器的不成体系的杂械军队跟武器装备一般但是实行了制式化标准化的现代化军队作战是非常吃力的。日本兵跟美国兵不同,对水网稻田地形比较熟悉,战斗意志也比较强。 中国内战期间,双方都没有建立相应的体系,所以标准都很低,一旦遇到现代化军队,就要吃亏的。 志愿军即便有点较为好的武器,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总体是杂械,国家也没有能力生产各种弹药和配件,杂械军队的持续战斗力有限,而日军虽然有的装备落后,但是都是制式装备,人员武器编组固定,标准化,持续作战能力强。 志愿军各个部队很不标准,一个3.6万人的军跟一个6万人的军,所拥有的步兵数量可能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各种后勤和文艺宣传等力量不同罢了。直到1954-1955年我军才逐渐标准化正规化,确定了编制表为人员武器编制的基本,而不是随意性游击习气。 志愿军只能作为一支武装,而不能算正规的军队,这一点跟二战的日军德军美军苏军是由差别的,这也是我军历史形成的。要算正规的游击类军队,南斯拉夫铁托领导的比较正规了,具有正规军的品质。 我军使用杂械要到1955年低左右,即便1953年夏天,志愿军很多部队都大量使用杂械,朝鲜战场上完全苏械的师只有4-6个。杂械的问题是弹药,有时候武器很多,但是弹药却很少,无法形成战斗力。弹药在供应中由于种类繁杂、后勤人员素质低等因素错误率也较大。如果说战争消耗,就子弹来说,光看数量,根本用不着进口苏联枪械和弹药,因为志愿军的消耗总数摆在那里,并不多。但是从持续作战来考虑,还是要进口和换装苏械。 日本即使战时更换武器口径,但是日军毕竟是建设多年的现代化军队,各种条例条令规章完备,在更换过程中可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更换后形成战斗力也快。即便有2种口径武器弹药混装现象,也完全能够在本级部队体制内保障作战需要。这些现代化正规化标准化的体系正是我军当时所缺乏的。 至于将步兵军内的4个步兵师中的1个拆散而作为补充编入另外3个师,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也只有第9兵团如此做过,那是因为第二次战役后,整个兵团都处于失去战斗力状态,在撤销一个师的情况下,还补充了数万兵员才在几个月后恢复战斗力。韩战期间,志愿军还有好几个军只有2个师的编制,但是再没有4个师的编制了。国内的部队以步兵军为单位组成志愿团编入在朝鲜的部队(拆散编入志愿军各步兵团)。 一个50年代初期的志愿军步兵师也不过才5000多名步兵(9个步兵营),剩下的技术兵种也不多,所以大多数都是后勤人员。即使这样,看看志愿军后勤各个分部的编制会发现,每个后勤分部都在将近2万人到3万多人之间,再察看一下志愿军各种武器数量可以得出,志愿军最高人数135万人的时候,有武器的人员(包括多人操作的武器)也就是四成强左右,大多数人都是徒手人员。 彭德怀从小穷日子过惯了,知道钱的重要,所以在50年代的历次军委例会上搁置了海军、空军、装甲兵、炮兵等各个军兵种要求大规模换装和进口苏联武器的要求。实际上彭掌军的时候,周恩来国务院的日子挺好过的,没有来自军方的巨额军费的财政压力,还经常有结余军费归还财政。 1960-1975年也结余了大量军费,这是因为国内的工业生产和科研能力有限,制定的装备计划根本无法保障,大量装备费用花不出去。 中苏翻脸后,各种关于苏联在贸易中以次充好的例子大量涌现,这也跟中国人马后炮的思维有关。从理论上讲俄罗斯人从来也不是好的商人,也没有出现过经营人才和金融人才,经济学管理学也不发达。这些问题(以次充好)都是民族性的问题,短时期看,苏联捡了便宜,可是从国家利益的长期看,苏联却吃了大亏,如果当初能稍微公平一些,争取中国人的好感,中苏关系的破裂也不会那么迅速和彻底。这种民族性,正如曹操评袁绍: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赫鲁晓夫对中国还是真的不错的,是历史上对中国最好的苏俄人。可是偏偏被中国扣上了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这个大帽子,实在是冤枉。中苏关系破裂的主因还是在中国方面,苏联方面只能算诱因。 进口的36个师的苏联轻武器每一种的数量和型号,跟沈志华援引的苏联电报都不同,而且也不是换装了34个师,事实上是换装补充了35个师,这35个师我都有番号纪录。这35个师也不是平均分配的武器,绝大多数师只是补充大量苏联枪械,而不是全面换装,全面更换苏联轻武器的只有4个师(第11军跟第66军各2个师),不过这4个师也不是钟会所说的1952年编制的国防军苏械师,只能称作苏械轻武器改装师,这4个师中的一个后来又回国改装成为全军第一个国防军苏械师,不过后来这个国防军苏械师只有特种分队再次入朝,全师没有再入朝参战。 韩战的规模会多大,时间会持续多久,当时谁都没有数,所以要准备全面大打,储备武器弹药,逐步更新杂械,如果是单单看志愿军的枪弹消耗,杂械枪弹还是能保证的。从苏联进口的4类轻武器,只用3种弹药(手、冲一种,步、机一种,高机一种),这使得战场供应非常简化。不过直到停战前,大部分志愿军的师还是杂械苏械混装,杂械采用的只有轻重机枪迫击炮之类的,手枪、步枪、冲锋枪和高射机枪都更换为苏械和国内仿制苏械,杂械步枪只用于后方警卫和打防空哨等。完全更换为苏械(也就是没有一点杂械)的师还是很少,像第26军、第42军、第38军等这些部队都是从朝鲜战场回国后,才按照新的国防军步兵师编制表更换全部苏械,上缴杂械武器的。国内的杂械弹药生产(为了民兵训练使用)一直都有,80年代初期还少量保留。 我军的各级军械管理维修保养体制是1954年才开始初步建立的,而日军一直都编有各级军械队和弹药队,负责日军的武器保养维修和弹药补给供应,早已形成了体制,日军完全有能力同时使用两种步机枪和弹药。 至于如何计算出多少人徒手,我也是跟红军史专家王键英教授学习的方法,就是将志愿军某一时期的全部武器实力罗列出来,然后按照步马、冲为一枪一人,轻机枪2人,重机枪6人等计算标准,连同火炮操作人员,这样加起来的人数就是操作武器的总人数,剩下的就是徒手的。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志愿军也大量装备了手枪,不过却很少列出,毕竟是防身武器。但即便这样徒手人员还是占到总人数的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后勤保障人员上,这些人员在我军是基本不配备武器的,也不进行步兵训练的。这些后勤人员再多(几十万)也无法当作战斗步兵补充一线连队,补充一线连队的人力主要来自国内的新兵和国内各军的志愿团。所以经常出现了,某一个交战地区拥有将近十万人,但是某一个阵地损失了数千步兵后,却不得不从其他地区补充人员的现象。 中国人出人,苏联出枪,这只是中国人一相情愿的想法,一直也没有形成书面的合约性质,所以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人很恼火,可以你没有正式的合约,对方不会认账的,21世纪的中国人不应该再有这种情结了吧。 上面说过我的计算方法是按照王键英教授的方法,至于是否正确,那就见仁见智了。日军的新兵都是经过训练后从野战补充队补入各部队的。我军的整补体制这几十年来也不知道更改了多少次,反正平时还凑副,战时就显得非常不科学,也是造成伤亡较大的主要原因。 步兵连内的人员即使没有武器,一般来说也多少受过步兵训练,能够作为临时补充兵使用的。志愿军的一线步兵连,即使260多人的,编制的武器数量也不过100出头的样子,这是因为步兵属于低质易耗品(有些不敬,不过却是事实),战时步兵伤亡大,不需要平时一兵一枪,这也是东方军队的编制特点。西方则不同,不管是什么兵,除了牧师和卫生兵基本都携带武器。我说的徒手勤杂人员不是步兵连内的,而是团以上的,如果计算步兵数量,一个步兵军也就是1万5千人左右,但是在朝鲜志愿军平时各军大都编4万5千人到6万人之间,志愿军的团以上队属炮兵数量有限,除了炮兵和团直、师直的侦察、警卫、通信、工兵等以外,每个军的勤杂徒手人员估计在2万-2.5万之间,这些人除了少数补训新兵外,大都不能作为步兵补充前线。志愿军现代化程度低,后勤需要的人力非常大,毕竟马车和手推车、自行车不能跟汽车相比,需要很多的人力,美军医疗救护有专门的救护车、救护直升机、救护医疗船,救护伤员周转很快,而志愿军则是完全靠人力搬抬,效率低,使用人力数倍乃至更多于联军。 东北边防军没有出动前,按照军委给边防军制定的编制表,25万人,装备的短、步马枪才5万4千多支,从这也看出东方军队的编制特点,人多枪少。 至于第50军的新第167师在东北拆散编入其他三个师,可以看作是消化国民党起义部队的一个手段,因为其他的5个军并没有采用相同的方法。第50军的入朝实力我还一时找不到,不过估计在5万以上,到了1951年2月初,第50军的实力就下降到2万5千人了,下降了一半还多。 关于第9兵团为何入朝每个军编4个师,这要从三野历史上寻找答案。三野由于在华东消耗民力过大,淮海战役之前,人数一直没有多少增加。淮海战役后补充了大量俘虏才达到每个师1.1万人左右。渡江后,三野实力也大量扩充,但是各师的编制人数并没有增加,只是各种建制单位增加。第9兵团作为进攻台湾的主攻部队,得到了3个师的加强,这也是在它编入边防军和志愿军之前的事情。为何当时没有拆散这些部队编入其他部队呢,这是因为三野部队的装备数量质量均不如四野。根据战术,如果重武器较少,还是编制更多的作战单位要高于充实已有的作战单位,这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为何有的部队步兵营没有机炮连,而是编制4个步兵连的原因。如果第9兵团是准备把多余的3个师补入其他师,那为何在上海的时候不这样做,这还是在华东军区的地盘内,所有的部队都是三野自己的,不存在抵触,为何在津浦路休整的时候没有这样做呢? 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长期以来,研究韩战的人忽视了,志愿军的指挥机构实际上是在不同程度上的整合解放军的各个山头,在志愿军总部领导下,来自五湖四海各个山头的部队逐渐编制装备统一化,指挥服从来自其他山头的指挥员的指挥,这一点对于一支长期以来分割的各个地区独立发展独立作战独立形成指挥体系的游击习气很浓的我军来说尤为重要。 在我军参加韩战的27个步兵军当中,第50军是战前将编制的4个师中的一个拆散编入其他师,第9兵团3个军在二次战役后,各自拆散原编制的第4个师用于补充损耗。其他的志愿军各军都是辖3个师或者2个师,依靠补训团和国内各军编组的志愿团来补充步兵损耗的。 华北部队一直人力匮乏,三次战以后,第66军只剩下1万8千人了。两师的军还有第16军和准备入朝但是军部后来改作他用的新第11军(所辖师除一个改编特种兵外,其他两个都入朝)。第47军虽然3个师入朝,但是有段时间只有2个师,另一个是作为直属志司的谈判警卫师。 军委一开始认为在朝鲜作战采用每个军3.5万人的编制表较为合适,为了补充损耗,各军可编4万人左右,后来入朝各军都在此基础上超编。阵地战时期,军委再次确定志愿军各军编制,确定每军4.5万人,稍微超编5万也可。所以阵地战时期,各军人数都在4.5万至5.2万之间,4.6万至4.8万的军最多。 至于各部队由独立师、补训师补充,这个跟各军建制内的作战师拆散补充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补训师、补训团、志愿团等都属于兵员补充单位,不是建制内作战单位。 楼主作为依据采用的军事科学院公开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这套书错误相当多,军内也根本不拿它当军史,这是应付参战纪念而出版的。那个边防军的编制装备表被很多人在网上引用,可是志愿军军史中却不怎么提到,那只是开会的时候提出的一个整编方案,即便按照这个方案,还短缺大量的武器骡马汽车等。 举第24军的例子,是说明第24军也属于建制内4个师,拆散一个编入其他师的吗?你引用的是第24集团军军史中得一页,是说第24军入朝前,按照总参和华东军区的命令整编,充实一线连队,调入第74师,这属于1952年全军整编的范围,跟第24军入朝参战而把原编制部队拆散没有必然联系,那一年,全军如此整编裁撤了几十个师呢。我多次提到建制内的师团,也就是我军授予数字番号的师、团,这才是我军的作战单位。除了第9兵团外,还有没有哪个部队到了朝鲜后,将自己建制内的部队撤销拆散作为补充呢。除第9兵团的三个军外,其他的军到了朝鲜只有3个或者2个师,他们有过撤销建制内单位拆散补充的例子吗?我的原话也是为了楼主关于志愿军整补体制而言,我强调的是各军建制内的作战单位。 志愿军到1952年中期的暂行编制表中,每个步兵连只有6挺轻机枪,为了补充步兵火器,总参决定增配志愿军轻武器,每个步兵连增加到9挺,但是并没有增配进口的苏联轻机枪(数量完全可以保障),而是用国内库存和新生产的捷克式代替。志愿军1952年之前的暂行编制表中,每个苏械补充师只有201挺苏联轻机枪,而苏械改装师则有479挺之多,其他各种步枪、冲锋枪、重机枪、高机等武器都不相同。直到停战前,1953年7月的金城战役,志愿军一线部队还大量装备捷克轻机枪,志愿军对苏联的DP很不满意。 这里出现的后来的杂械,指的是7.92步机弹药武器,其他的6.5、7.7等口径杂械,1952年后,不再供给志愿军弹药,只保证7.92武器。 苏联火炮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即使到了1953年的7月的最后战役中,全部的火炮中除高射炮、战防炮为全部苏联火炮外,压制火炮中,苏联火炮仅占不到一半,大量的美榴、日榴、日野、美山、日山都编制在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中,根据全军统计,1952年,苏制火炮占我军全部火炮的18%,到了1955年才占到25%。 1937年的日军,在各级指挥机关和支援、保障部队分队中也大量编制步枪,这时候日军编制特点更像西方军队,后来由于组建新部队、人员训练不足、武器弹药生产跟不上扩编需要等原因,日军指挥机关和保障、支援力量编制的步枪数量大幅度降低。 可参阅《抗美援朝战争经验资料汇编》,都有详细的报告和图表。 1950-1954年是解放军(包括志愿军)编制装备最混乱、最不统一的时期,原因很多。同一时期,步兵师的编制表都区分好几种,即使在朝鲜的志愿军,每个军的情况都多少不同,1954年后,正规化建设展开,朝鲜停战,各军、师编制趋于统一。 第1军在入朝前进行了整编改装,是编制3个苏械重装师,但是第1军没有按照1952年的重装师编制入朝,而是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朝鲜战场。所以整个志愿军参战的79个步兵师当中,只有第32师、第33师,第46师,第47师为完全按照苏械重装师编制表改装的部队入朝,不过也基本担负二线预备队任务,没怎么投入一线。所以说在朝鲜我军各个师编制装备各不相同,多少都有点差异。 完全苏械改装基本都是各军回国后的事情,各军1954年按军委1953年4月颁发的《国防军编制表》进行了整编,但是现在我还搞不清楚,停战后,留在朝鲜的各军是否也进行了相应的整编,不排除有在朝各军、师执行另外的暂行编制表的可能。 志愿军最后一战,1953年7月的夏季反击战,投入的第20兵团的精锐,共4个军部,14个步兵师另1个步兵团,以及预备队第33师,连同7个新兵团的作战力量。但是这些部队配备的炮兵中,能够按照1952年编制满编的苏械步兵师属炮兵团却只有2个(不算第33师),而这两个师却远在华北,只有师属炮兵团在朝鲜参战。省下的各个师还是大量采用日野、日山、美山等杂械,补充使用苏山、苏团野,作为军以上以及预备队炮兵,还是以美榴、日榴、日十加为主要火力,苏师野、苏榴数量还比杂械炮要少。 夏季战役中对峙的美军韩军共8个步兵师(24个步兵团)另一个预备队步兵师(美第45步兵师),编制压制榴至少23个炮兵营(主要是105、155榴,还有203重榴),美军韩军的105榴每个营18门炮,比同等志愿军的榴炮营(日105榴。美105榴,苏122榴)的编制数量要多出50%来。即便是到了这时,志愿军的一线榴弹炮数量和质量也远不如美军甚至韩军,但是志愿军秉承苏联炮兵使用原则,集中预备炮兵于主攻方向,而不是配属给各个步兵师,这样的话在进攻地幅内可以达到火炮优势,整个战线并不具备火力优势。 虽然到1953年初夏,从苏联进口了预备炮兵使用的火炮和30多个苏械师的装备,但是由于人员的素质培养和兵种部队编成较缓慢,实际上只有很少的步兵师才得到改装,毕竟改装费用也是非常的庞大,在朝鲜战场已经耗费半数以上的军费(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国内财政无力承担大规模的改装的(改装师的武器装备弹药等进口费用为苏联贷款),只能分批分步骤进行。 用一个金融术语形容,当时全部的进口、国内生产修复的武器可能很多,这些可以看作流量,按照编制装备训练完成的可以作战的,可以看作存量,具体的实力还是要看当时能使用的存量,而不是流量。 美械轻武器在1951年下半年后,不再属于志愿军的编制武器。前线可能缴获而有人使用,但是非常少,属应急使用和个人爱好,各级后勤也不负责弹药供给。虽然志愿军步兵的枪械采用7.92和苏7.62三种弹药(步机2种,手冲1种),但是跟初期相比还是简化了很多,而且一线步兵不再使用7.92步枪,7.92只保障机枪供应,计算火器消耗基数的时候计算简单,这些军械部门完全能做得到。毕竟机枪数量少于步枪,机枪是枪组使用,弹药区分也能有复查保证,而且苏7.62弹为大底缘弹,跟7.92的特成差异很大,不难区分。 预备炮兵中,当时美榴、日榴同样很多,并不都是苏榴的天下。国内当时可以生产美榴、日榴的新榴弹,所以原来因为没有弹药而库存的部分火炮也都能使用了。1955年以后,预备炮兵中杂械榴弹炮可能很少,但是1955年前,还是不少的。我军的制式化也是从1955年开始(18种制式武器的确定和换装)。 苏械的进口使得志愿军有机会有能力简化统一枪械口径,即便是前期的7.92、6.5、7.7这三种主要步机枪口径(事实上还有英7.7和美7.62步机、美7.62卡宾),要制定弹药计划还是很麻烦,还要区分步枪、机枪数量,普通弹和机枪弹(重尖弹)等。至于冲锋枪、手枪就更麻烦了,7.62、7.62、9、9.65、11.44等太多了,所以冲锋枪、手枪是轻武器中首先采用苏联7.62标准的,也是最先仿制生产装备的。 至于说消耗杂械和弹药,可能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节省的弹药和武器的那些钱跟整个战争胜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更便利的使用哪些武器首先是为了保障战争的胜利,而不是省钱为第一位,旧武器使用时间长,威力不弱于进口武器,人员武器磨合程度高,弹药能够保证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广泛使用的。 采用苏联武器不光是拿来九是用那么简单,整个的编制装备、后勤供应、培训教育等体制都要学习,连当时技术兵种的伙食标准和内容都力求跟苏军相同(这一点是教条化了,没考虑到中国的特点和中国人饮食特点)。苏联火炮是不错,但是弹药当时国内不能生产,要预先做好计划,一次次向苏联订货,这些弹药来的不一定能符合前线的时间需求,这种情况下扩大国内弹药生产就变得非常重要,优先使用弹药能够保障的武器也变得非常重要了。 1953年夏天金城以南进攻战役我军使用预备炮兵,计重炮266门(不包括队属炮兵),消耗炮弹110170发。即苏152榴3门、日150榴32门、苏122榴77门、美105榴84门、日105榴7门、日150加4门、苏132火59门。连同加强的山野炮和队属炮兵共1104门火炮迫击炮(82毫米以上迫击炮,火炮含82毫米以下山野步等),火力装备一个小时,射弹1.9万吨。 事实上,1953年夏天的反击战的地面战役的火力规模要大于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役的炮火准备多于1979年反击战发射的炮弹。虽然1979年参战我军装备的火炮数量远超过1953年夏天数倍,但是从单炮发射弹药强度上还是无法跟1953年夏相比,当时很多火炮因为发射过度,而造成炮管报废。 我军战术通常是炮兵火力预备,炮兵火力延伸,步兵冲击,很少有呼唤压制的,跟美军完全不同。 韩军当时并不是所有的步兵师都已经编制好了4个炮兵营,大部分有炮兵团的师只有3个榴炮营(缺155重榴营),有将近一半的师还只有一个炮营,其他的正在后方改装训练,从105以上榴的数量质量来看志愿军不占优势,少于联军。但是志愿军有火箭炮和大量75/76野炮山炮提供前线火力和直瞄火力,这样的话,在进攻的时候,拔点火力超过联军。 志愿军1952年6月后,给守备东西海岸的部队增加了武器配备,一直到停战,东西海岸的守备军装备的火箭筒、57无、82迫等步兵火炮比前线部队同编制数量要多50%-61%,机枪的编制也有所增多。前线部队由于在美军直接空地火力打击下,补充弹药兵员等都不容易,所以还是按照老编制编配武器装备。守备部队阵地相对固定,也无需机动,只要储存好弹药粮食,还是以坚守为主。 志愿军缴获的联军武器中,还有日本九二式70步兵炮和三八式75野炮各一门,估计为志愿军原有的武器,被联军缴获,后来又被志愿军夺回的。 志愿军作战部参谋杨迪在回忆录中谈到,运动战时期,一个骡马炮兵团遭到美军空袭,损失16门榴弹炮,这个炮团为哪个团?损失的炮是那种炮? 但是看志愿军司令部的抗美援朝8个月战绩损耗报告,却只报前8个月损失榴炮11门。而且报告运动战缴获榴炮399门,重炮24门,然而韩战结束后,中朝联军的战报中,缴获榴炮成了51门,相差过大。前者是否是曾经缴获过的总数,后者是在美军空袭下保存的数量呢,也就是前者为流量,后者是存量,只能估计了。 所以说我军的各种报告报表总结战报等,必须对比的看,敌人方面的战报尤其重要,如果不对比不分析,只是采纳,就连我军自己的军史专家都无法确信哪个数字准确,所以只能按照60年来的宣传潜规则办理了。 这正是我认为11529里面不包括的,解放军的战史军史都很笼统,也有固定的模式和数字规则,理论上不具备完全价值,可以参考,更好的是有参战官兵的回忆,敌方的统计战场遗留尸体纪录,后方医院接受伤员的统计等等,可是这些即便是对于军内正军级的研究员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当然他们可以去军委档案馆查阅往来电报和实力统计等资料,不过这些人除了重复60年来一贯的宣传潜规则,恐怕不会也没有人认真研究军史。 4年内战期间,解放军共缴获榴弹炮587门。1950年6月统计,解放军装备的570多门榴弹炮中,日榴占40%,其他的大多为美榴。问题是,国民党一共有多少美榴,根据国民党军政部抗战结束后编练炮兵的纪录,我估算的数字,1946年6月,国民党美榴数量大约280门左右,可能随后又有些补充,但也不会太多。 东北土匪确实有重武器,我是从《东北我军剿匪》上得来了,那本书比较有可信度。8.15之后,关东军很多部队作鸟兽散了,管理也跟不上了,被土匪抢了家当也属于正常。土匪中还有不少苏联武器,估计也是拾获的或者从落单苏军那抢来的。 美国民间的步枪也很多,美国民间不仅有军用步枪,还有大量的民用版本的步枪如M700(这个民用步枪后来又从军成为军用狙击步枪),美国政府以前还好几次向民间出售战争剩余的步枪。美军的狙击手都有正规编制和正规装备,阵地战时期,对我军的杀伤很大,只是我方一贯宣传神勇无敌近乎神人的我军冷枪手,而对美军的狙击战斗一字不提。美军还大量采用12.7毫米M2HB重机枪和4管12.7毫米机枪、双管40毫米自行高射炮等平射压制我军阵地,美军因为没有防空任务,所以大口径机枪都用于平射,而我军的高射机枪则必须用于后方和浅近后方的防空作战。 抗战前进口24门150新榴,抗战前期进口24门150旧榴,还有48门105榴(新旧不知道了),1946年东北苏军将4门105德榴交给东北民主联军,一直使用到打锦州。 抗战中,使用德105和150榴的纪录很多,一直持续了8年,1943年4月,军政部统计的中国军队独立炮兵中,有德105榴10个连,德150榴6个连。抗战后就很少见到使用了。 韩战中,没有使用德105榴和150榴的任何纪录,志愿军有少量德37战防和德37高,德20小高。志愿军预备炮兵大量装备日105榴和150榴,少量日105加和150加。理论上德国的冶金和制造技术远高于日本,德榴寿命应该长。日榴都使用到1958年的金门炮战。 内战中,好像胡宗南部队有150德榴,被西野缴获过,另外在上海战役中缴获过德150榴,再就没有其他记录了。 日本的4式150榴属于日俄战争时期的武器,非常落后,但是我军装备还不少。日本的96式150榴,有的称作150加,性能不错,跟德150榴差不多,就是数量太少。日本的92式105加性能非常好,是我军1955年前炮兵射程最远的火炮了,不过全军一共才那么几门。 美榴无法用骡马牵引,是机械牵引的火炮。美榴没有前车,理论上说无法骡马牵引,再说美105榴也用不着美10轮卡车牵引啊,中吉普都能凑副着牵引这炮。骡马牵引能去的地方,普通汽车(非牵引车)也能去,相反,普通汽车能去的,骡马牵引去不了。 美105榴炮苏联的吉斯151可以牵引,当时苏122榴就是吉斯151牵引车牵引的。日式91式105榴可以骡马牵引,是不是杨迪把日榴错误当作美榴了。 当时重炮(美155榴、日150榴)都在炮8师,炮1师、炮2师都是些美日105榴和少量苏122榴。 志愿军首批入朝的预备炮兵第1、2、8师,到底是10个团320门榴炮,还是9个团285门榴炮,这些数字,各种军史都不同,难以拿出确实的答案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