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志愿军的进攻与美军的防御 (1)志愿军灵活的进攻战术[54] 源自红军时代的运动战和歼灭战理论,以及林彪由苏联回国后提出“六大战术原则”,构成了志愿军主要的作战理论。 a.战前准备 相关的战术原则有“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要求部队依据敌情选择作战方法;及“四快一慢”里的“一慢”,强调战前一定要做好情报搜集、突破口选择、兵力火力部署等预先准备工作。在有充裕准备时间的作战行动中,如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横城反击战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是受限于志愿军文化素质不高、指挥系统落后、过于依赖战场经验等先天不足,如果战局变化过快,则容易发生指挥系统混乱、前线部队各自为战的情况,如砥平里战斗;如果敌人采用志愿军从未见过的新战术(如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美军的“机动战术”),则志愿军容易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以致被苏军顾问评价为“原始”。 b.兵力运用 相关的战术原则有“一点两面”,“一点”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将力量集中于一点,二是指要选择敌人的弱点(如战线上的突出部、不同单位间的接合部、敌人阵地的侧后、利于我进攻的地形),“两面”指的是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敌人,以主力迂回或渗透至敌人侧后实施攻击。这种在侧后进行攻击的战法,很容易给敌方守军造成全线崩溃的错觉,严重打击了敌方士兵继续战斗的意志。 如在美军的报告中就指出,志愿军在进攻美军连规模阵地时,攻击重点通常选择在连阵地的后方,攻击的全部兵力通常集中在一个排的阵地上。[8] c.后方渗透 为了实施“一点两面”的战斗,在战斗开始前,一般会派出侦察员对敌防御部署实施侦察,而后派遣精干分队(尽可能伪装成韩军或美军,配备英语和朝鲜语翻译人员)从敌防线上的空隙渗入敌后方,对敌防御的薄弱部位实施打击,如指挥中枢(最著名的就是“奇袭白虎团”)、补给单位、炮兵阵地等,尽可能使敌陷入混乱状态,切断敌防御阵地的弹药供应和火力支援。 在前几次战役中,美军特别喜欢把支援单位建在补给路线和交叉口[8],因此很容易就被志愿军的渗透部队发现。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渗透分队奇袭了美骑8团3营营部,该营营长重伤;另一渗透分队则袭击了待机的美坦克分队,破坏2辆坦克[55]。 与渗透作战的高收益相对应的是其高风险,据美军报告记载:“有约120名中共部队在大白天走入第九步兵团G连据守的隘路中……经过数分钟的步枪交火后,他们或是被杀或是被俘。” [8] d.纵深穿插和迂回 相关的战术原则有“三猛战术”和“四快一慢”中的“四快”,都强调在作战中部队的行动要“快”、要“猛”,要抢在敌人反应之前行动,如突破口打开后,部队要不顾损失,迅速大量地涌入,以防敌人封闭突破口,并且先头部队要不顾侧翼的威胁,利用敌人防线上的间隙或薄弱部位,向纵深猛插,直接打击敌人的指挥机关、补给单位、炮兵阵地、交通要点等重要部位。如第二次战役中,38军113师14个小时强行军72.5公里,直插三所里。 但志愿军这种迅猛的行动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的,为了达到最大的行军速度,难以对沿途敌情进行预先侦察,难以对行进队伍的侧翼进行掩护,如遭敌袭击,根本来不及展开成战斗队形,如淮海战役中27军242团在行军中甚至与国民党军走到了一起,双方发觉后直接用枪把子打在了一起[56](可以想像如果242团遇到的不是同样莽撞的国民党军,而是预先埋伏好的敌军,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不过由于美军缺乏主动攻击的精神[57],志愿军的穿插和迂回行动一直有惊无险,只在正面遭遇过敌人,未曾被敌人拦腰打击过(据我所了解的)。 e.口袋战术 “这种战术,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阻止敌人的增援,然后诱敌进入“V字形”之中,从两侧实施围攻。此种方法在温井、云山、楚山的战斗中取得了很大成功。”[58]但这种战术,只在前两次战役中有条件实施。 (2)火力上的悬殊对比 a.步兵武器上的差距 单单只看步兵营以下编配的武器数量的话,志愿军与美军差距并不大[59] (美军数据来自第二次战役东线的陆战一师,志愿军数据来自入朝前的13兵团,并不能说明全部): 步兵班:志愿军每班编配轻机枪1挺,步枪、冲锋枪至少8支;美军每班编配勃朗宁自动步枪至少1支(作轻机枪使用),其余人员为M-1步枪。 排:美军额外编制1个机枪班,排部另外配备火箭筒。而志愿军的火箭筒在营一级才有装备,且数量严重不足。 连:都编制有1个迫击炮排,配备3门60迫击炮。 营:志愿军编制的机炮连下辖2个重机枪排,共配备重机枪6挺;1个迫击炮排,配备81mm或82mm迫击炮3门。美军编制的火器连下辖1个迫击炮排、1个机枪排、1个75mm无后坐力炮排,其中迫击炮排配备4门81mm迫击炮。 但考虑到志愿军武器性能差(只有1/2左右是自动枪支)、型号杂乱、武器损毁后难于补充、随身携带的弹药有限等实际问题,战场上志愿军的步兵火力依然远逊于美军。 b.炮兵和坦克兵 数量上的差距: “美军每个步兵师拥有各种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各种炮959门,包括榴弹炮72门、各种直射炮120门、各种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火箭筒543,其中70mm以上口径火炮(含坦克炮)330余门。”[60] “志愿军……没有坦克,没有摩托化装备,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也很少。每个军共编有各种火炮520余门(其中第50军和第66军火炮编制更少),包括有直射炮108门、各种迫击炮333门、火箭筒81具,没有榴弹炮和高射炮,其中70mm口径以上火炮190余门。志愿军一个军的火炮还不如美军一个师装备的强,仅相当于美军一个师火炮装备的54%”[61] 以上只是数量上的差距,实际作战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通信能力差,协同困难。美军每个师还编有22架炮兵校正机[62],可以很方便地给炮兵指示目标和修正弹道;而志愿军一个军的无线电通信机只有69部,有线电话机375部,勉强只能指挥到营[23],一线攻击部队和后方炮兵的沟通都有很大的困难,更加谈不上什么步炮协同。 机动能力差,跟不上攻击部队。除了每个军编制的火箭炮营(配备6管火箭炮9门,单管火箭炮9门)以汽车运载外,其它火炮全是由骡马牵引或人员肩扛[59],进攻作战中根本跟不上步兵的行动。 战场生存能力差。由于火炮目标大,本来在防空隐蔽上就存在困难;且因为多是在夜间作战,非常容易因其巨大的灯光和音响效果招来敌机的报复(难以想像在缺乏防空能力的运动战阶段,志愿军炮兵是如何应对敌空袭的)。如砥平里战斗中,炮兵第42团就因马匹受惊暴露,遭敌空袭,无法参加战斗。 补给能力差。性能差、型号杂、损毁后难于补充、弹药难补充等。 总之,在炮兵火力上美军是压倒性的优势。 c.空军 美军的空中力量有多强大就不用详细讨论了。而美军的空中优势,发挥了以下作用: 限制了志愿军部队的行动,志愿军只能在有月光的夜间活动,夜晚在志愿军进攻下近乎崩溃的美军阵地,只要撑到白天,就能获得喘息之机。 断绝了志愿军的补给,一是志愿军进攻部队只能依靠随身携带的物资进行5-6天的战斗;二是防寒设施被毁,非战斗减员严重;三是使志愿军难以依靠缴获的装备物资补充自己。 限制了志愿军炮兵和坦克兵的使用,以致苏军顾问评价志愿军:“没有充分使用炮兵,主要的炮兵预备队(炮兵师)……根本没有动用。”“位于朝鲜的3个坦克团,由于害怕损失装备,至今在战斗中没有使用过。” [22] 以上关于志愿军的数据主要是前四次战役的,虽然志愿军的火力水平在第五次战役及阵地战阶段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与美军相比仍处于绝对劣势。因为这种巨大的差距,美军的作战主要依靠其强大的火力,而志愿军只能依靠步兵自身的灵活和勇敢。 (3)志愿军的攻坚战斗模式 根据“四组一队”的战术原则,一般以建制步兵连为主编组一个突击队,分为四组: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在对敌野战阵地的进攻中,火力组应以机枪和迫击炮为主要装备,负责压制敌火力,掩护突击组接近敌阵地;突击组应以手榴弹、步枪、冲锋枪为主要装备,负责接近并突破敌阵地;爆破组应以炸药包和火箭筒为主要装备,负责消灭敌坦克和坚固工事;支援组应负责弹药的前送,以及在突击组人员伤亡时负责接替。(以上为个人猜测,因为缺少资料,并不能代表实际情况) 以下内容的主要依据是美军的报告[63],可能有误: 为了弥补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志愿军采用了如下的作战模式:在夜间隐蔽接近敌阵地,如被发现,则由火力组以机枪对敌实施压制,掩护突击组接近至手榴弹投掷距离;突击组以手榴弹对敌阵地实施迫近攻击,在情况有利时突入并夺占敌阵地,打开敌防线上的突破口,后续部队由突破口进入以扩大战果,对敌邻近阵地的侧后实施攻击。 为减少部队伤亡,志愿军一般只以部分兵力实施进攻,主力部署在敌炮火够不到的地方和敌坦克不能接近的地区。[22] a.夜间隐蔽近敌 对缺乏警惕之敌:在美军报告中记载了美军一个防御阵地上遭突袭的事例,负责防御的士兵在志愿军进至其阵地25至30码距离时发觉,但立刻被志愿军的火力所压制,无法还击,阵地陷落。 对警惕性不强之敌:如第二次战役中的美第2师,夜间在15至50码距离内才能认出阵地前的志愿军,而在白天这个距离则是50至200码。同时由于美2师不注意阵地间的联系,“当无线电收讯不佳时,各连并没有使用传令兵互相通报状况。结果就是,即使隔壁连已经全面交战1至3个小时之久,许多连仍然在毫无戒备下被中共军逐一突袭。这种状况也发生在许多排级单位上。” 对警惕性强之敌:如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陆战第一师,注重在阵地外部署警戒哨,在40到150码的距离间就可以辨认出志愿军。即使志愿军以不错的英文声称自己也是陆战队,并报出番号,依然会被射击。 美军的应对: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军的警惕性不断增强,同时也注重在夜战中使用照明弹,或是点燃战场上的易燃物;相对地,志愿军夜战的效果也在不断减弱。 b.对敌实施压制 (a)机枪:进攻的支点,作用被发挥到极致。 一是射击准确而持续,“在30到500码距离内射击十分精确”,对美军造成的伤亡最为严重; 二是作战勇敢,“他们会持续发射机枪直到被摧毁,也会利用掩护把机枪尽量往前推进到近距离”,“中共军队中的重机枪组成员总是能够忠于职守,最后一个撤退”; 三是善于隐蔽,“由于他们很善于将自己隐蔽在灌木丛和岩壁后面,因此在他们接近目标时仍难以被发现”; 四是在极端寒冷的情况下依然能高效使用,“有保养机枪和在任何天气情况下操作的诀窍。” 但是由于弹药的匮乏等原因,在战斗中使用数量不多:“在攻击一个连阵地的时候几乎没有使用超过两挺机枪(应该是特指重机枪)的例子。” (b)迫击炮:射击准确但数量不足。 射击准确:“在集中射击方面,他们的迫击炮火都能很快而准确地命中特定目标,这似乎意味着他们发展出了能够在战斗中做快速三角定位的方法。” 同样应该是由于弹药匮乏等原因,在战斗中使用数量较少:“在一般状况下,迫击炮并没有集中使用。在某些特例中,两或三门迫击炮会集中火力来使用。通常中共部队只使用一门迫击炮,而且是在攻击已经开始一阵子后。” (c)火箭筒:只用于反装甲。虽然火箭筒可以更方便摧毁敌机枪阵地,但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只能在反坦克时使用,在20-40码距离时,“瞄准非常准确”。 (d)步枪:行进间射击,效果不好。由于机枪和迫击炮不足的原因,志愿军的突击组也会在突击过程中,以步枪在行进中射击,以求能对敌火力实施压制作用,尤其是在机枪和迫击炮射击之前。不过根据美军报告的记载,效果并不大。 (e)总结:由于志愿军的迫击炮和火箭筒数量不足,难以摧毁美军的火力点;同时机枪虽然已发挥到极致,但由于数量并不多,对美军火力的压制十分有限。志愿军的突击组,只能顶着美军强大的火力前进。(因此,我难以理解为什么志愿军要取消掷弹筒?) c.迫近攻击 为了减少伤亡,志愿军采取“三三制”的战术原则,以疏开的队形接近美军阵地,在到达手榴弹投掷距离后,不断以手榴弹向美军阵地实施攻击。 (a)突击规模及队形:“往往以多层细散兵线接近我们的工事,彼此间有相当的间隔。接敌纵队可能为一列宽,甚至为以4列纵队接敌的团级兵力,这取决于形势和攻击部队的规模。”而对美军连级阵地攻击时,“攻击线上最多可见60或70名散兵,通常是30至40名。有时用散得很开的散兵线,有时却又排成直排,有时则呈凌乱的队伍。” 当突击组出现伤亡时,后面会不断有人员上来替补。即使突击组被击退了,依然还会组织下一个突击组进攻,所以被联合国军称为“人海战术”。 (b)战术素养: 分散:“这些先头部队从不会暴露太多目标给我们的自动武器;我们的机枪或勃朗宁自动步枪每次最多不过能扫掉4、5个中共士兵。” 机敏:“当中共军攻击的前卫遇到防御火力时(通常发生在不到50码的距离),他们会趴到地上。如果防御火力暂时停止,他们会站起来再度前进,直到又遇到防御火力为止,然后他们会再度趴倒。”“当被我方防御火力钉住不能动弹时,敌人的攻击部队仍然会利用我方火力暂时减弱或停止的空档突进;这些火力空档的原因包括了人员伤亡、弹药耗尽、机枪或自动步枪故障等等。” 善于利用环境:“在日间战斗时,这些战斗单位会尝试从壕沟或散兵坑来战斗;当被逐出时,他们会继续使用灌木丛、树木或类似的掩护。夜间攻击有明亮的月光时,他们会善加利用大石头、悬崖、以及长岭投射出的阴影。” (c)战术上的不足: 不会灵活更换攻击路线:“一旦他们决定了一条前进路线,即使战术状况改变让它似乎不再有利,他们仍然不会改变。他们只会在先头部队后面继续前进增援。” 单兵战斗动作:“经常是直立着前进,但有时也会弯低。虽然他们偶尔也会冲刺或小跑一段,他们通常还是以步行速度前进。当停下来时,他们并不会利用地形地物匍匐前进。当卧倒时,他们只移动到最近的掩蔽物而已。” 不擅长克服障碍:“他们似乎对于要克服这些防御铁丝网完全不太热衷。即使碰到的是拉在离地面18英寸的绊脚线,他们仍然会停下并尝试从其下爬过。这种反应并非个例,而是全面性的。同样地,他们会尝试从蛇腹形或双层铁丝网下爬过,而非先将这些障碍排除。” (d)手榴弹:主要的攻击手段,但杀伤力不足 供应充足:“在所有研究过的近接战斗案例中,除非是小群部队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撞在一起,要不然都找不到中共战斗单位耗尽手榴弹的例子。” 臂力不强:由于从小营养不足,加上经常是饿着肚子作战,志愿军战士的手榴弹投掷距离并不远,以致被美军评价为“臂力孱弱,在身体上并不适合攻击性地使用这种武器。”“使用低手甩动的方式投掷手榴弹,在平地上最远距离不会超过20至25码,在陡峭的山坡向上投掷时距离更短。在一次山头战斗中,我方部队据守山顶,中共部队在下方20码处,他们的手榴弹兵花了一小时尝试将手榴弹投过我们的壕壁,都没有成功。在另外一次战斗中,我方有7个士兵紧围着一个小土堆防守,在一个半小时内,中共军于15码的距离外对他们投了50到60颗手榴弹,其中30到40颗被我们的人踢掉或丢回去,剩下的在他们防御位置中爆炸。” 杀伤力差:“数据显示20%至30%的中共军队的手榴弹因为机械故障或操作不当未能爆炸。”“在另一次排战斗中,有30人受到手榴弹破片的伤害,但没有人严重到无法继续进行战斗。因为中共手榴弹而受伤的案例在这些连中比比皆是,但是致命的案例少之又少。似乎只有当身体或头部跟爆炸的手榴弹几乎直接接触时,才会引起重大伤害。” 美军的态度:“我们部队已经习惯中共手榴弹的效果,也因此它们不会有损我们的士气。”“当防御中我方的手榴弹供应充足时,中共军的手榴弹兵不是被消灭就是被击退。” d.突入并夺占阵地: 肉搏战无优势: “在另外4个战斗中,当弹药耗尽时,我方士兵用拳头和枪托对付逼近的中共部队。中共士兵在这种型态的战斗中表现并不佳。” 突入能力不足:一是机枪数量有限,无法压制住美军的火力;二是迫击炮数量少,手榴弹效果差,缺少消灭堑壕内之敌的手段;三是肉搏战无优势;四是突击组人员少。志愿军如果决定不顾敌火力,强行突入敌阵地的话,只能采用密集队形冲锋,而这将会导致重大伤亡,如第四次战役中的砥平里战斗,而这应该也是整场战争中志愿军唯一的一次密集冲锋。 耗尽美军的弹药:“在美军阵线火力因弹药耗尽而减弱前,这些攻击波似乎从来不曾尝试过要真正逼近。事实上,找不到有任何一个敌人的攻击部队直接全面突击消灭我们排级以上的部队,使得幸存者落荒而逃的例子。他们并不是靠无比的勇气、狂热、或是快速集中的兵力来攻陷阵地。他们是靠逐步增加兵力和火力对阵地挤迫,并且耐心地等候,当防御者武器人员弹药耗尽时会自然瓦解。” e.扩大战果 当夺下一个阵地,敌防线出现缺口后,志愿军后续部队会加入战斗,继续向下一个阵地薄弱的侧翼进攻。但如果美军的阵地经过了精心构筑,火力经过了合理的布置,那么缺乏炮兵火力的志愿军将会遭遇很大困难。 难以及时扩大战果:由于志愿军通讯工具匮乏,后续部队常常难以迅速加入战斗,这也给了美军重新调整防御部署的时间。 美军:以火力网孤立,以预备队逆袭。被围攻的美军会动用各种火力,如迫击炮、野战炮、坦克炮在突破口处形成一道火力拦阻线,阻止志愿军的后续部队从突破口进入,使已突入防线的志愿军陷入孤立。而志愿军由于缺乏炮兵支援,无力压制美军炮兵的射击;缺少坦克,难以硬闯过美军的火力拦阻线,以致“突击的第一波总是得不到后面的强力支援”。此时,被围攻的美军通常会派出预备队,对孤立无援的志愿军突入部队实施逆袭。由于美军一个营有13门迫击炮,且配有专业的火力协调官,因此志愿军难以歼灭营级以上规模的美军。 白天必须撤离。除非战局特别有利,否则志愿军一般在黎明的时候结束战斗。已夺占的阵地如果位置过于突出,难以坚守时,也只能放弃。 (4)影响 依靠灵活的战术和联合国军的疏忽大意,志愿军在第一、二次战役中取得了很好的战绩,但却难于歼灭美军和英军,原因有:一是志愿军缺乏制空权,难以在白天对运动中的联合国军实施打击,只能在夜间对聚拢在一起的联合国军野战阵地实施攻坚;二是由于火力相差悬殊,阵地攻坚能力不足,导致每次都要等到被围之敌弹药耗尽后才能歼灭,耗费时间较长: 第一次战役中的云山战斗,美骑8团3营,虽然营指挥所遇袭,营长重伤,但还是在志愿军的围攻下坚持了3天,最后因弹药耗尽突围,两天后再度被包围,被歼灭; 第二次战役东线中的新兴里战斗,美第31团战斗队(由31团3营、第57野战炮营、32团1营组成),被志愿军围困了4天,炮弹耗尽,在突围过程中被歼灭;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英军的格洛斯特团第3营被志愿军围困4天,弹药耗尽,被歼。 从第三次战役开始,敌人对志愿军的作战方式已有防备,联合国军的防线也日益严密,渗透战术的效果越来越有限;而火力上的差距却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随着战局的发展,志愿军越来越难以对美军实施有效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