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历史上的战斗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战史资料] → [转帖]浅析1970至1975年高棉内战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4622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转帖]浅析1970至1975年高棉内战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土拨鼠 男,离线
  
  
  头衔:技术支持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12
  金钱:2375
  工作量:1529 points
  门派:土拨鼠自由解放阵线
  注册:2001-11-30
给土拨鼠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土拨鼠加入好友 查看土拨鼠的个人资料 搜索土拨鼠在[战史资料]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土拨鼠 访问土拨鼠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转帖]浅析1970至1975年高棉内战
淺析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五年高棉內戰

作者:張傳德

前        言

  一九七○年高棉發生政變,長期奉行「中立政策」的高棉實際領袖施亞努〔或譯西哈努克(Princ Norodom Sihanouk)〕遭到龍諾將軍的罷黜。龍諾將軍上臺後,一改施亞努包庇縱容北越及越共的政策;轉向親近美國,稍後美、越聯軍進軍高棉,共同清剿共軍勢力,但此次進軍高棉,並未能有效殲滅高棉境內共軍勢力。反而讓北越、越共在美、越聯軍撤出後,扶植棉共,並師法中共「以鄉村包圍城市」之戰略,占據高棉廣大的鄉村,迫使政府軍僅能困守少數城鎮。 由於高棉政府軍之軍備廢弛、部隊虛編問題嚴重、官兵缺乏戰技訓練,造成士氣普遍低迷,且畏戰、懼戰,致使政府軍在內戰中,逐漸處於被動挨打之劣勢窘境。一九七五年春,隨著美國軍援物資撤離及政治承諾的消失,終於導致高棉政府軍崩潰瓦解,首都金邊於該年四月十七日陷落,內戰隨即宣告結束,高棉被共產黨勢力赤化。 為何會發生高棉內戰,其長達5年的高棉內戰過程為何?身為美國的盟友,又接收美國大批軍事援助的高棉政府軍為何會在內戰中慘遭敗績?棉共獲勝的原因有那些?高棉內戰對現今國人有那些啟示與警惕呢?這些均為筆者所要探討之主要議題。

龍諾罷黜施亞努及 高棉內戰的爆發

  

  在一九七○年施亞努被罷黜之前,高棉的外交基本政策是促使高棉成為一個不結盟的中立國家,但施亞努骨子裡卻是走親共的路線,也因此導致北越共產黨勢力進入高棉,日後「胡志明小徑」(Ho Chi Minh Trail)進入高棉便成為「施亞努小徑」,這是北越滲透南越最主要的軍事便道。施亞努為了討好北越,更貿然在一九六五年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並任由北越在高棉境內與南越交界地區建立多處游擊基地<一>。到了一九七○年代,高棉境內已經駐有5,000多名北越正規軍及4萬餘名越共游擊隊員。此外,在施亞努統治期間,北越亦將受過特別訓練的兩萬名棉共(赤柬)游擊隊員,秘密進駐或滲透至高棉境內<二>。另一方面,美軍與南越政府軍為了追剿越共,屢屢越過棉、越兩國邊界,施亞努亦屢次公開提出嚴厲譴責,直指此種行為實質上已造成對高棉領土之侵犯,美國方面對施亞努包庇越共的行徑逐漸感到厭惡;美方認為若不能派兵進入高棉,清剿及摧毀高棉境內共軍的基地設施,杜絕其所有後勤補給線,那麼,欲達成解決越南戰爭的目標,勢將遙遙無期<三>。 

  由於施亞努默許北越及越共部隊駐紮在高棉境內,此種藐視及踐踏高棉國家主權的不當行徑,遂引起高棉境內部分民族主義分子的強烈不滿。施亞努雖然也開始對北越在高棉日益增多的駐軍感到不悅,但對他的政治生涯而言,這亡羊補牢的意念似乎為時已晚。當一九七○年三月,施亞努在法國渡假時,在三月八日,高棉塞林省(Svay Rieng)首先爆發反政府的激烈示威遊行,其訴求重點為強烈反對大量的越共(大約6,000名)人員在該省恣意活動。之後反政府的示威活動蔓延到首都金邊,在十一日,約有2,000餘名高棉人洗劫擄掠了北越及越共駐金邊的大使館<四>。對於連日來的反政府示威活動,高棉國會乃召開臨時特別會議,上、下兩院一致要求政府應保衛領土,並督促政府擴充軍隊;高棉的外交部甚至公開宣布:已通知北越和越共,要求他們在48小時以內,將其部隊撤出高棉<五>。 

  三月十三日,施亞努訪問莫斯科,請求蘇俄政府協助勸說北越及越共將其部隊撤出高棉<六>。十八日,施亞努當時人尚在莫斯科訪問,高棉卻發生不流血政變,施亞努遭到國會及五全會議聯席會的罷黜,由國民議會議長鄭興(Cheng Heng)代理國家元首職務,然而實權則落入總理兼國防部部長龍諾將軍的手裡。當施亞努得知龍諾發動政變後,他於十九日飛到北京,徹底投靠依附共產黨,並誓言要與占領柬埔寨(高棉)的「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們」戰鬥直至勝利或死亡為止<七>。二十三日,施亞努宣布龍諾的政府為非法組織,應該立即予以解散,並呼籲高棉人民成立「臨時諮詢會議」,另組織一支「國民解放軍」及一個「柬埔寨國民聯合陣線」來共同對抗龍諾的非法政府<八>。 

  有關龍諾的政變,美國事先並不知情,但是龍諾在推翻施亞努後,便立即向美國輸誠,示意願與美國結為戰略盟國。三月二十五日,龍諾宣布即刻關閉北越運送武器和補給品的施亞努港〔即金磅遜港(Kompong Som)〕,要求北越與越共的外交代表自高棉撤走,並且全面封鎖「胡志明小徑」。另一方面龍諾則要求美國儘快撥補現代化武器裝備供高棉政府軍使用,來驅逐盤據高棉境內之北越軍、越共及棉共等部隊。正當龍諾政治意圖明顯轉向的同時,盤據於高棉境內所有的共軍部隊,立即完成對高棉南部發動大舉進犯的戰備整備工作。四月初,共軍即對高棉政府軍發起侵略攻勢,迅速占領高棉南部領土,地方政府則被迫遷離,平民百姓慘遭無辜殺害,湄公河不時發現被共軍殺害的浮屍<九>。然而受到施亞努掌權期間,高棉政府軍長期武備不修,官兵缺乏訓練、士氣低落及美國軍援物資的援助遲緩(由於美國外交部和軍事部門的推諉拖延,美國遲至四月底才向高棉提供了3,000枝步槍),此時高棉政府軍已是毫無戰力可言,僅僅兩週時間,共軍便包圍了金邊,切斷金邊通往各省的主要連絡道路,至四月底為止,共軍已有效占領了高棉1/4的領土,並且逐步縮小對金邊的軍事包圍<十>。

美、越聯軍進軍高棉

  

  龍諾親美的外交政策,以及共軍在高棉擴大叛亂的行徑,無異為美軍進軍高棉提供最佳時機。當時美軍陸軍參謀長魏摩蘭(William C. Westmoreland)將軍向美國尼克森總統建議,以南越陸軍進入高棉,並由南越境內的美軍予以支援<十一>。一九七○年四月三十日,尼克森總統下令宣布美軍進軍高棉。尼克森總統為此進軍高棉之行動強調說:「這不是進犯高棉,而是攻擊完全由北越部隊所占領及控制的地區,我們的目的不是占領這些地區,一旦敵軍被逐出這些庇護所,而且他們的軍用補給品被摧毀,我們立即撤退<十二>。」 

  五月三日,越共以1個團的兵力占領位於湄公河之重鎮 ── 奈龍(Neak Long),翌(四)日,31,000名美軍與43,000名南越軍,越過高棉與越南的邊界地區,向高棉境內共軍基地展開大規模的攻擊行動。然而侷限於尼克森總統規定美軍不得深入高棉境內21哩之規定,於是收復奈龍的任務便交由南越軍負責。十日,南越軍利用裝甲兵部隊及直升機與砲艇相互掩護之聯合作戰,順利攻克奈龍<十三>。 

  就在美、越聯軍揮軍前進高棉後,五月九日,美國各地大學生在華盛頓舉行一場堅決反對美軍進軍高棉的反戰示威大遊行,同時美國鴿派人士亦因害怕升高越戰局勢,故反對美軍進軍高棉。九日舉行的反戰大遊行,最後因為失控而演變成群眾流血暴力事件,接下來美國各地亦陸續舉行反戰示威遊行活動。六月二十九日,尼克森總統受到國內反戰運動的強大壓力,被迫宣布美軍地面部隊即日撤出高棉。但另一方面尼克森總統又強調:美國將繼續對高棉境內的共軍施加軍事壓力,轟炸他們在高棉境內的軍事設施和補給站,並繼續運送小型武器和軍事裝備給龍諾政府<十四>。 

  美國與南越此次聯合進軍高棉,僅是稍微減緩越共對南越的軍事侵擾,對高棉而言,除了暫時支撐搖搖欲墜的龍諾政權外,並未實質重創高棉境內的共軍勢力。因為尼克森總統先前已向新聞媒體說明了此次軍事行動的戰略目標,導致大多數共軍在美、越聯軍進軍高棉前,便已事先躲藏起來(雖然魏摩蘭將軍說此次行動擊斃的敵人有萬餘人,但此數字頗令人懷疑其真實性);美、越聯軍只摧毀共軍部分的補給庫,任務部隊卻未能尋獲共軍一向飄忽不定的司令部<十五>。而且隨著美、越聯軍自高棉撤軍後,共軍立即又奪回原先盤據的地區,占領區域甚至較先前更加擴張,隨即建立更多的共軍游擊基地,高棉政府軍卻無力獨自應付,而美國又堅持不派遣地面部隊介入高棉內戰,只有眼睜睜坐視高棉境內共軍的勢力與地盤逐漸擴大,直至該年底,共軍已掌握控制高棉大半疆土。

高棉政府軍與共軍間的長年纏鬥

  

  在美、越聯軍撤出高棉以後,龍諾政府在美援的協助下,也試著以自己的軍事力量打一場勝仗,藉以提升自己在國內與國際上的威信。高棉政府軍遂於一九七○年九月七日至二十五日,發動代號為「真臘一號」的剿共作戰,此作戰目的乃企圖打通並控制金邊到磅同(Kompong Thom,磅同距離金邊85公里)的6號公路。6號公路兩側均為湄公河的氾濫區,沿線橋樑居多,因此顯著增加此次作戰之脆弱性。另外,桑篤山區形成重要戰略位置,且駐有數量龐大的共軍<十六>。 

  「真臘一號」作戰由龍諾親任總指揮官,初期聲勢浩大。然而,此次作戰一開始就注定高棉政府軍的徹底失敗,因為政府軍所有高級將領,包括龍諾本人,皆未曾參與過指揮部隊作戰,毫無實戰經驗;其次,政府軍未能正確研判雨季對軍事行動所產生之限制因素,高棉政府軍攜帶了大量重型武器,且部分將領攜家帶眷作戰,嚴重影響部隊紀律與戰鬥意志。故當政府軍行經名為坦軻克的小鎮時,即遭遇共軍無預警襲擊包圍,政府軍便畏戰不再前進,在此滯留約1星期左右,直到美軍空軍協助作戰,政府軍才僥倖得以解圍,但龍諾卻下令政府軍撤回金邊,草草結束了這次毫無戰果的作戰<十七>。 

  「真臘一號」作戰使高棉政府軍將帥無能、士氣低落、畏戰及政府軍裡的影子部隊等問題,完全暴露無遺。尤其是影子部隊的問題;當初美國與龍諾政府結盟時,答應高棉政府軍的軍餉由美國支付,此政策亦使得高棉政府軍由原先龍諾政變時的35,000餘人,瞬間擴編至10萬餘人,但這些擴編的新增部隊,實際上竟是整個營的兵力都不存在,政府軍裡的不肖軍官將這些不存在部隊的薪餉完全據為私有,以致在「真臘一號」作戰時,當龍諾下令政府軍從各省抽調部分兵力去增援6號公路作戰或強力固守金邊時,才發現許多部隊原來只是紙上的兵棋符號而已,根本是不存在的單位。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政府軍的部分不肖軍官,居然將美援的各式武器、汽油、彈藥及相關裝備私自盜賣給共軍,致使施亞努曾公開驕傲的對西方記者表示:「我們有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因為我們可以從朋友和敵人(政府軍)那裡獲得武器<十八>。」 

  在「真臘一號」作戰失利後,高棉政府軍在美國支援下再度於一九七一年八月二十日,發動代號為「真臘二號」的剿共作戰。此次「真臘二號」作戰在軍事上有兩個意義;一是高棉政府軍欲利用雨季,共軍補給運輸及兵力機動作戰皆困難之際,以10個旅,概約25,000餘名優勢兵力,企圖打通6、7號和21號公路之間湄公河流域最富庶的三角地帶,並徹底消滅盤據該地區的共軍勢力;其次,此次作戰,美軍任務僅負責空中支援,並希望高棉政府軍能夠以自己的軍事力量摧毀共軍部隊,期使高棉內戰能達到「高棉化」的實質目的,順便讓美國能從這場內戰中安然脫身<十九>。 

  「真臘二號」作戰期程長達約15週,直至十二月三日才宣告結束。雖然政府軍在作戰初期頗有進展,一舉攻下桑篤山區要地,亦在美軍空中密接支援下,於十月中旬即攻抵磅同,重創共軍部隊並給予極大威脅。但是共軍於戰前已實施全面政治滲透,先行獲得許多正確敵情概況,並於戰鬥中又裹脅恐嚇當地居民協助作戰,初期戰鬥僅以團級兵力實施高度之遲滯作戰,藉以打擊消耗政府軍兵力,俟旱季來臨,立即以師級主戰兵力投入戰場,進而大舉反撲。十一月二十六日,5萬餘名共軍對政府軍進行大規模反擊,將6號公路全線16座橋樑悉數破壞,使得政府軍陷於分割之孤立無援狀態,最後再予以全面擊潰。尤以政府軍第46步兵旅,在倫隆被共軍全數殲滅,使得政府軍作戰士氣遭遇空前重挫。十二月一日,政府軍挫敗撤返金邊。三日,「真臘二號」作戰結束。此役政府軍精銳盡失,元氣大傷<二十>。 

  此次「真臘二號」作戰暴露高棉政府軍嚴重的缺失如下:情報誤傳失靈,後勤補給支援不足,作戰缺乏求勝企圖心,處境受制於敵軍,處於被動狀態,兵力不足,缺編嚴重;例如步兵營編制數實編應有600人左右,但實際僅編200餘人,砲兵火力亦嚴重缺乏,作戰物資全賴美國空軍支援,加上部隊士氣低落、軍紀渙散不堪,部分士兵在本次作戰最後階段,完全不聽指揮及陣前逃亡,不肖高級軍官攜眷同行,因而導致前進速度遲緩,徒然增加補給負荷及嚴重影響士氣,遭遇敵人襲擊圍剿時,往往驚惶失措,毫無戰術可言。「真臘二號」作戰失利後,不僅嚴重打擊了高棉政府軍的建軍計畫和政府威信,並使得政府軍已無力再發動像此次規模的攻勢作戰,政府軍的戰略遂由攻勢轉為守勢作戰,高棉內戰遂由共軍(越共及棉共)所掌控<二一>。其次,美國原先欲使高棉內戰「高棉化」的政策亦宣告失敗<二二>。 

  雖然龍諾政府在一九七二年間,將高棉政府軍人數擴編至20萬人,但由於政府軍的兵力過於分散,幹部領導素質與訓練水準都偏低,致使政府軍始終無法扭轉戰場劣勢。該年初共軍已出沒在金邊的郊外,金邊本身亦經常遭受共軍的突襲和砲擊。甚至在該年八月九日,共軍曾一度進攻至金邊附近僅兩哩處,與政府軍爆發激烈戰鬥。稍後共軍雖然撤離,但金邊的危機狀態仍未能解除<二三>。 

  一九七三年元月,共軍再度進犯金邊,切斷金邊對外連絡的主要道路,並且封鎖湄公河<二四>。二月初,共軍對金邊發起一波強烈攻勢。戰鬥延續至四月間,共軍推進至距離金邊城區僅幾哩之遙。此時,國際社會對於高棉政府軍能否守得住金邊深感懷疑<二五>。美國尼克森總統為了再一次挽救龍諾政權,下令美軍重新轟炸高棉境內的共軍基地。五月,在美軍的空中支援下,高棉政府軍暫時瓦解了共軍對金邊全面進攻的攻勢<二六>。 

  不料到了八月十五日,美國尼克森總統被美國國會所迫,停止美軍對高棉政府軍的轟炸支援。美軍停止轟炸後,共軍對金邊再度集結並實施包圍策略,繼而發起另一波強烈的攻勢,金邊戰局再度岌岌可危。所幸高棉政府軍在最緊要關頭時,奮力擊退進犯金邊的15,000名共軍,尤其是政府軍空軍對入侵共軍屢屢予以重創,再加上共軍武器、彈藥與後勤補給供應不繼,金邊危局因此暫時化解。十一月間,進入高棉的「旱季」時期,政府軍亟欲突破共軍對金邊的封鎖線,與共軍在金邊郊外爆發激烈的戰鬥。雖然高棉政府軍從美國方面獲得約3億5千萬美元的軍事援助,但是受限於美軍對高棉境內的轟炸支援已經停止,而且高棉政府軍現有的軍事力量僅能抵擋共軍對金邊的攻勢,根本無力將包圍金邊周遭的共軍徹底擊潰。其次,在該(一九七三)年,共軍雖然多次企圖切斷金邊對外的交通幹道,對金邊發動總攻勢,但是共軍也由於戰線過長,人員及彈藥補給困難,故一時亦無法攻占金邊。到了一九七三年年底,高棉內戰呈現政府軍與共軍膠著對峙的局面,此時共軍已控制高棉70%的土地及全國半數的人口<二七>。 

  由於戰局始終未能好轉,以致龍諾的處境困難重重;此外,龍諾個人的野心勃勃,為了增加個人權勢,他於一九七二年三月十日,著手修改憲法。十八日,龍諾宣誓就任高棉總統,同時身兼總理及國防部部長,軍、政大權一把抓。由於龍諾專制、獨裁,蓄意破壞高棉民主制度,導致部分人民不滿。一九七三年三月及十一月,即先後發生了兩次空軍軍官駕駛軍機轟炸總統府,企圖謀殺龍諾總統的攻擊事件,這兩名謀刺未逞的空軍軍官,事後都駕機逃亡到另一處共軍機場。其次,在國際上,龍諾政府的合法性,在聯合國大會上多次遭到施亞努流亡政府的挑戰。另一方面,高棉境內各共軍派系亦出現意見上的分歧,尤其是棉共一派,並未以施亞努為中心,而與其他派系緊密團結一致,而且棉共、忠於施亞努的派系亦和駐紮在高棉境內的北越軍不斷發生爭執,其中以糧彈分配的利益爭執最為激烈。根據當時一九七三年的越南和平協定,嚴格禁止由越南對高棉供應武器裝備,北越可能是由於此種原因,或者是要均衡控制忠於施亞努的部隊或棉共的進展步調,所以將中共支援棉共的械彈逕行扣留而據為己用。然而北越對施亞努的部隊與棉共間的態度亦有相當大之差別待遇,為此施亞努於一九七三年九月間,公開譴責北越刻意讓他的部隊糧食與彈藥趨於匱乏,並表示棉共的糧食與彈藥儲存品卻足以維持至一九七五年<二八>。該年似乎因忠於施亞努部隊、棉共與北越間的意見分歧,無形中削弱共軍勢力,使得一九七三年高棉政府軍仍能遏止進犯金邊的共軍部隊,致使金邊在多次危局中均能化險為夷。 

  一九七三年年底,共軍開始對金邊進行火箭彈攻擊,並在一九七四年元月,完全控制了金邊外圍地區。當時共軍可以在距金邊市中心7哩以外,將砲彈精準擊中金邊地區任何一個攻擊目標。稍後共軍攻陷距離金邊北面僅30公里的舊都烏東(Oudong)。烏東的淪陷,使得龍諾政府的威信備受打擊,加上政府貪污、腐敗、無能,大量的難民潮湧進金邊,金邊對外交通又中斷受阻,導致金邊經濟、社會問題惡化,出現反政府的示威抗議遊行活動,且一直持續至該年六月間<二九>。 

  就在高棉政府軍節節敗退的同時,一九七四年四月一日,棉共領導人喬森潘(Khieu Samphan)率領代表團前往北京訪問,並獲得中共總理周恩來向其保證「對高棉人民及其反抗美國侵略的鬥爭給予全面的支援」。五月二十六日,中共與棉共宣布達成協定,中共將免費提供軍事裝備支援棉共<三十>。 

  龍諾政府為了挽救其威信以及平息民怨,故於一九七四年七月初,企圖以軍事上的勝利來達到此目的。龍諾下令政府軍務必立刻收復舊都烏東。政府軍在與共軍展開數日激烈惡戰後,該(七)月九日,終於收復舊都烏東<三一>,接著更在二十九日,收復要地烏龍(Phsar Ouden)。雖然該年夏季政府軍清剿共軍略有小勝,但由於金邊仍不斷遭到共軍的砲擊,致使金邊的糧食和其他供應品僅能靠空運及湄公河水運暫時得以維持。另一方面,美國不斷對龍諾施壓,希望以和平談判來結束內戰。龍諾總統隨即無條件向共軍提出雙方談判的建議,但卻遭到施亞努的斷然拒絕<三二>。

 

共軍攻陷金邊與高棉的淪亡

  一九七四年最後9個月中,高棉內戰沉悶地呈現政府軍與共軍的對抗拉鋸狀態,直到該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共軍再度包圍位於金邊東南約38哩處的奈龍海軍基地。並在翌(一九七五)年元旦,用水雷封鎖湄公河流域,這僵局才被打破<三三>。由於金邊所需的糧食、燃料及彈藥等補給品,80%必須依賴湄公河水道的交通運輸,共軍封鎖湄公河遂使金邊完全陷於孤立無援,至此金邊的糧食、彈藥及藥品全得依靠美軍有限的空運<三四>,但畢竟只是杯水車薪。 

  一九七五年年初,忠於施亞努的「高棉統一陣線」已逐漸被棉共所控制,同時以棉共為主力的共軍,逐漸擴充其位於金邊與政府軍控制的大城鎮外圍與湄公河沿岸的軍事武力。共軍於該(一九七五)年元月,發動一波接著一波的攻勢,至元月底前,共軍已攻陷貢本(Kampot)、金磅遜、磅清揚(Kompong Chnang)等重要城鎮。接著在二月二十八日,舊都烏東再度被共軍攻陷。此時龍諾政府雖想收復失地,但卻已無剩餘的兵力可供調派<三五>。 

  二月間,高棉政府軍曾三度企圖突破金邊至奈龍間的共軍封鎖線,圖謀恢復湄公河水道的交通運輸,但均告失敗。同一時間,共軍則加強對金邊周圍政府軍防禦上的壓力;尤其是位在金邊西方5哩處的波成頓(Po Chentong)機場,該機場是金邊空運最重要的通道,自元月二十四日起,便遭到共軍火箭彈的攻擊破壞。雖然在二月間,政府軍曾企圖將共軍驅逐至火箭彈威脅射程範圍外,但並未成功。由於高棉戰局的惡化,美國駐金邊大使館於三月十六日起,開始撤離非必要的人員。同(三)月十九日,共軍突破政府軍防禦線,推進至距離金邊僅僅兩哩處,並派兵占領地形要點構築陣地。同(三)月底,波成頓機場的空運作業受到嚴重限制,而且時常全部陷於停頓狀態。四月一日,共軍攻陷奈龍,也由於奈龍的陷落,使得原先包圍奈龍的共軍進而轉向對金邊發起總攻擊<三六>。 

  奈龍失守後,對高棉政府而言,金邊的陷落只是時間上的早晚而已。就在奈龍陷落的當天,龍諾總統在美國駐金邊大使迪安的施壓下,被迫辭職流亡國外<三七>,總統一職由參議院議長蕭金開(San Khan Khoy)接任,並宣布高棉政府將由軍人轉交文人控制,作為日後政府與共軍進行談判的基礎。四月五日,共軍對金邊開始發動最後總攻擊。當時蕭金開政府面對共軍不時對金邊城區所實施夜以繼日的火箭砲擊,及眼前的危局,毫無任何積極作為。四月十日起,蕭金開政府官員開始大量攜眷逃離金邊。十二日,蕭金開總統亦逃離金邊,出走海外。總統一職改由郎波理(Long Boret)繼任,並組成以軍人占多數的最高委員會,提出奮戰到底的諾言。同(十二)日,美國駐金邊大使館人員全部撤離金邊。十六日,高棉最高委員會決定要求共軍停火,停火要求被接受,政府軍棄械投降。翌(十七)日,共軍進入金邊,金邊淪陷,長達5年的高棉內戰,最後由共軍取得勝利<三八>。

高棉政府軍敗亡與 共軍獲勝之分析

  

  歷經5年血腥的高棉內戰,獲得美援的高棉政府軍竟崩潰瓦解,最後是由在叢林崛起的共軍(棉共)獲得勝利,綜觀整個高棉內戰的發展經過,筆者研析共軍獲勝及高棉政府軍敗亡的因素如下: 

一、共軍獲得勝利的主要因素 

  (一)以棉共為主力的高棉共軍打著擁護施亞努的政治口號,來拉攏一般民心。施亞努家族統治高棉長達數百年之久,該王室一直被大多數的高棉人視為精神上的象徵,雖然施亞努在處理高棉境內北越及越共駐軍一事,引起部分民怨,但他仍受大多數高棉百姓之尊崇。然而在龍諾推翻施亞努後,施亞努卻為了私利,甘願與北越、越共及棉共等共軍相互合作,號召高棉人民共同反抗龍諾政府,趁勢助長共軍之聲勢。 

  (二)高棉境內的共軍,師法當年中共「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游擊戰術,進而逐漸控制廣大的鄉村,迫使高棉政府軍僅能孤立困守城鎮,並相繼切斷城鎮與鄉村之連絡交通,使得政府軍控制下的城鎮面臨糧食短缺及難民潮不斷湧入的棘手問題。 

  (三)高棉共軍在占領區實施恐怖統治,任意殺害地方政府官員及虐待、殺害被俘之政府軍官兵,藉以恫嚇瓦解政府軍士氣,造成其畏戰心態。其次,共軍對首都金邊不時施以砲擊或火箭彈攻擊,製造平民傷亡,藉以擾亂軍心,打擊政府威信。 

  (四)棉共受到北越及中共的軍事訓練與物資支援,在作戰指導及武器裝備補給方面不虞匱乏。此外,政府軍裡部分不肖軍官盜賣軍火及軍需品給共軍,使得共軍武器與裝備獲得來源不虞匱乏。 

  (五)高棉共軍對所占領地區的百姓控制嚴密,並施以政治思想教育,使地方百姓為其蒐集情報,使得共軍往往能掌握政府軍行蹤及兵力。 

二、高棉政府軍敗亡之主要因素 

  (一)高棉政府軍過度依賴美軍之空中火力支援;幾次對共軍主動出擊作戰,均是依附在美軍空軍火力支援下才勉強出擊,當美軍不再介入高棉內戰後,高棉政府軍便缺乏自信,被迫改採守勢作戰,以致整個戰局主導權完全由共軍所掌握,政府軍僅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二)龍諾政府官員貪污腐敗,大多數美援物資被中飽私囊,導致軍隊浮報虛編及員額短缺現象十分嚴重,加上武器裝備老舊,缺乏訓練,士兵待遇偏低,以致士氣普遍低落,戰力很難提升。其次,高棉政府軍軍紀敗壞,作戰時高級軍官往往攜家帶眷作戰,不僅影響部隊整體行動,且易造成情報外洩,使得共軍往往能即時掌握政府軍之行動概要。 

  (三)龍諾總統本人專制獨裁,過度依賴美國,引起國內民族主義分子強烈不滿,且政府官員貪污、腐敗,經濟、社會問題長期未能有效改善,及兵役制度不公等諸多因素,造成高棉人民心生不滿,推翻政府的政變及反政府的示威遊行活動從未間斷,影響龍諾政府的聲望及國際形象,使得國際社會對龍諾政權早已喪失民心,產生合理之質疑。 

  (四)美國介入高棉內戰後,並未積極派遣大量地面部隊,持續協助高棉政府軍迅速消滅共軍,僅給予高棉政府軍有限的空中火力支援,使得共軍勢力未能有效徹底瓦解,反而得以持續壯大。後來受到美國國會的壓力,美軍停止轟炸高棉共軍,僅供給有限的軍援及口頭承諾支援龍諾政府,隨著高棉內戰急轉直下,一九七五年春,金邊戰局危急時,美國竟無視政治承諾撒手不管,美國的離棄造成高棉政府軍心理的全面崩潰瓦解,士無鬥志,而加速了高棉的淪亡。 

 

結        語 

   「居安思危」是國人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高棉由於施亞努統治期間,投機玩弄兩面外交政策,打著不結盟的中立政策,反對美軍進入高棉境內全面清剿共軍基地,卻又私下默許北越、越共在境內建立游擊基地,不但造成鄰國越南的戰禍難以平息,更自食惡果,引狼入室,促使棉共在北越及中共的扶持下快速的崛起。 

  施亞努在龍諾發動政變後下臺流亡北京,其不反躬自省,反而與高棉境內共軍相互結盟,甘願為其利用,自奉為名義上首領代表,憑藉自己的聲望在國際上處處打擊毀損高棉政府的形象。 

  一九七○~一九七五年高棉內戰,可說是一場具有國際色彩且錯綜複雜的國家內戰,參與國有美國、南越、北越、越共,甚至中共的勢力均有介入,高棉政府軍與棉共背後各有扶持勢力,使得內戰持續長達5年之久,人民死傷及財物損失無數。高棉政府軍既有美援協助,原本應該有一番作為,但卻因為政府官員貪污腐敗,國家整體武備廢弛,軍心民氣渙散,部隊虛編嚴重,甚至還有盜賣軍品供給敵人之荒謬行徑發生,導致政府軍軍力日益衰退,整個戰場主控權完全由共軍所掌握,最後政府軍僅能退守被共軍層層包圍,孤立待援的首都金邊及少數城鎮,以致各類補給物資獲得日漸困難,戰力亦日益削弱。 

  隨著一九七五年高棉戰局的直落逆轉,美國審慎評估高棉政府軍已無任何勝利可能,確定大勢已去,遂決議自高棉撤離。高棉政府軍亦相繼隨之崩潰瓦解。 



与主同行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4-3-24 16:20:58

本主题贴数1,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156.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