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军事理论及军事思想家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理论研究] → 战役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5276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战役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理论研究]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战役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先转述鬼谷的来信:
前一段时间在论坛中看到大家在讨论战役方面的问题,所以找了一点战争基本理论方面的东西录入,虽然不是什么理论著作,我觉得作为科普级的文章还是不错的,内容主要选自《未来的国防建设》一书,原书内容较为庞杂,所选两章是其中论述军事理论研究的部分,其中的观点基本上代表着80年代末期世界军事理论研究的主流认识,也是当时军事科学院的专家观点。随着苏联解体、受海湾战争及以后的数次军事行动影响,中、美、俄的军事理论尤其是战役理论,都发生了变化。虽然这些内容不是最新的理论,其中的思考方法和一些基本观点是值得借鉴的,而且军事理论有许多内容本身目前也没能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有待进一步讨论研究。我想大家看看也许会有帮助。如果你觉得有价值的话就放到理论区或者论坛里,文章内容我校对过,但是比较仓卒,如果要用的请再通读检查一下。
    顺祝战争研究的朋友们国庆节快乐!

                                             鬼谷
                                         2003年9月27日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10-2 13:29:36
 阿修比 男,离线天蝎座1976-10-26
  
  
  头衔:游手好闲的骷髅
  等级:宪兵总监
  威望:8
  文章:1446
  金钱:10864
  工作量:17080 points
  门派:不死怪物大联盟
  注册:2001-10-24
给阿修比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阿修比加入好友 查看阿修比的个人资料 搜索阿修比在[理论研究]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阿修比  访问阿修比的主页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出版说明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为填补国家《2000年的中国》国防部分的空白,同时为中央军委对国防建设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军事科学院于1987年开展了《2000年中国的国防》系统研究。在院党委、院首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总部机关和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研究人员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论证,不仅完成了120份不同层次的研究报告,而且撰写出105份与此相关的专题材料。为充分发挥这批专题材料的作用,我们选其不涉及密级的部分材料,根据不同内容进行了分类,重新拟定了各章节的题目,并对部分材料作了较大的删节,文字上也作了一些必要的调整,汇编成《未来的国防建设》一书供研究国防建设问题时参考。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可能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军事科学院计划组织部
1988年2月
————————————————————————————————————

第二十四章战役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军事理论的发展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作战理论又是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因此,研究未来的国防建设,不可不对作战理论的发展作一大概的估计。
苏美两国的军队,现代化程度较高,其作战理论的走向,大体上能反映“现代”作战理论的发展趋势。由于两国军队的装备大体相同,性能比较接近,部队的编成也较类似,两国的作战理论出现了日益靠拢的趋势。
作战理论的说法,是个比较含糊的概念。大体上包括战略理论中的实战部分的内容,以及战役理论和战术理论的全部。战役理论处于战略理论和战术理论的中间,是作战理论的主体,因此,研究战役理论的发展,对于摸清整个作战理论的发展是有益的。

第一节战役和战役法的形成

一、战役的产生
关于战役产生的时间,国内外都存在着两种观点。苏军的战役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它的官方观点从来就认为,在19世纪初的战争中,出现了战役的要素,如1812年的卫国战争。在日俄战争中,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战役,出现了集团军战役,方面军战役也初露端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集团军战役成为方面军战役的一部分,等等。
但是,也有个别作者同官方的观点唱了反调。例如,1979年,有一位历史学副博士、副教授、P·萨武什金就撰文说,战役这种武装斗争样式的产生时间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是“军事艺术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他认为,战役的产生,要比官方的说法早得多,“它的起源应当到遥远的过去去寻找”。他有两条论据。一是“军事战役”这个词组,早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军事著作中就已用来表示军事行动的体系了。例如,奥地利将军蒙特库科利1664年出版的著作《赖蒙德·蒙特库科利伯爵笔记或军事科学的主要原则》第四章,就论述了“军事战役”和顺利实施战役所必需的条件。这位将军认为有两种“目的明确的行动体系”可以称为战役,一是远征,二是宿营。当然,萨武什金指出,这样的阐述未免过于宽泛。后来,1784年,伦敦出版了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劳埃德·亨利的著作《劳埃德将军军事和政治回忆录》,书中分析了七年战争(1756-1763),说战争的最终目的,通常是通过军队进行一系列中间任务(目的)的行动来达成的。为了实现这些中间目的,必须反复实施一系列性质和程序大体相同的军事行动,如集中军队,行军机动,战斗或威胁交通线等。劳埃德建立了基地(仓库)、目标(终点)和作战线(операционнаялиния,直译可为战役线)的概念。上述沿作战线在基地和目标之间反复进行的行动,他称之为“战役”。1779年,军事理论家比洛发表了《最新战法要旨》一书,吸收了劳埃德的思想,认为每场军事战役都要依靠基地、作战线和目标这三点来进行,只不过基地(仓库)不能只有一个,作战线也不止一条。在作战线概念盛行的年代,也正是警戒线战略的黄金时代。这种战略追求的是不经交战取得胜利,即通过机动,威胁和袭击对方的补给线和物资基地,来迫使敌人退却,从而占领敌方领土。因此,就有可能出现军事行动里只有机动而无交战的情况。约米尼是“打击战略”时代的理论家,根据他的理论,战役的目标不是“地理点”,而是敌人的军队。他推崇的是拿破仑的“总交战”。在西欧军事思想的影响下,俄国接受了许多理论和术语。萨武什金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当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和其他统帅的战斗文书中,到处可见“战役”等术语。
萨武什金的第二条论据是,无产阶级军事经典作家恩格斯,曾经把奴隶制和封建时代的远征看作战役,例如,他在《军队》一文中说,由于封建社会的分散性,在整个6-12世纪的时间内,要进行任何大规模的“战役”都是不可能的。唯一大规模的“战役”是德意志皇帝对意大利的远征和十字军远征。经查原文,英文是用了operation这个词,俄译文是операция,中文译作“军事行动”。萨武什金实际上是认为,恩格斯既然认为远征是战役,那就可以说,恩格斯是承认古代和中世纪是有战役的。另外,恩格斯在《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一文中,用了“作战基地”、“作战线”和“作战目标”的术语(直译均可作“战役基地”、“战役线”、“战役目标”),说明他承认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的术语,这三个概念表达的是战役的三个要素。
萨武什金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材料,但是,他从“operation”这个词的出现时间出发,而不从战争实际出发来证问题,方法是值得推敲的。operation这个词,源出拉丁文operatio,原意是“行动”。到底什么时候演变为“战役”的含义,需要考证,需要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来研究。这就象我国8世纪李白的诗中出现了“战役”一词,而其含义同后来是不一样的。因此,恩格斯军事著作的中译者用“军事行动”来译operation,是有一定道理的。冷兵器时代绵延200多年的十字军远征算不算战役,沿作战线的反复运动算不算战役,拿破仑的交战算不算战役,都有必要从战争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词出发进行研究。
我国关于战役的形成,也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战役是从工场手工业时代过渡到机器时代的产物,同苏联官方看法差不多;另一种看法认为战役形成于公元前7-8世纪的春秋战国。认为吴楚战争,秦灭楚战争,楚汉战争等战例,就是“具有战役特征的作战”。至于为什么和第一种看法差距如此大,后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观点是考察了欧洲战争史之后得出的结论。而欧洲从公元5世纪到17世纪中叶,由于封建割据,小国林立,很难组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当然也就谈不上战役。中国则不然,中国古代的各个诸侯、国家能够动员起数十万人的军队,战争频繁,因此,战役的特征出现得早。在这里,这种观点把战役的出现主要是同军队人数,当然还有战场的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同样是对欧洲战争史的考察,两种观点的结论也不一样。认为古代有战役的作者,把欧洲古代的一些军事行动,如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前449)中的马拉松交战,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坎尼之战(公元前216年)称为“具有明显战役特征的”行动,把17-18世纪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军事行动,称为“陆战战役”,把拿破仑集中主力于一个战场进行的“总交战”(交战,俄文сражение,英文battle,亦曾译为会战)也称为“战役”。这些,同苏联的官方观点差别都是很大的。
看来,还是观察问题的方法有别。这里有以下两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
第一,战役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空间、时间、兵力大小等量的指标,究竟要大到一个什么程度,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才会不是战斗,也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役?行动的目的较大,是特征之一,但它不是战役所特有的。就拿能达成战略目的来说,早期战斗也是可以达成战略目的的。协调,这是战役的一个特征,具在一定本质性的含义,但还不够。总之,对战役的本质特征,是需要探讨的。
第二,战役,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出现同战争的物质基础的发展到底是怎么联系的?有的作者认为,战役的出现并不取决于军队使用的兵器。这就带来了问题,战役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军队不得不通过战役来达成战争的目的。苏联官方的观点,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比较能自圆其说。它把战役的产生,归因为社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综合作用。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为人数众多的军队的出现创造了前提,其直接的标志是普遍义务兵役法的实行。线膛武器、自动武器(如机枪)和较先进的火炮的大量装备,增大了火力的强度,造成了战斗冲突的正面和纵深的加大。铁路的发展为军队的动员、展开和补给以及军队在战争中的调动创造了前提,电报和电话的出现,有助于对人数众多的军队的指挥,国家实力的增强,能够支持较大规模的战争等等,这一切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战争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加大了,使得完成战争的最终任务,仅靠战斗不行,仅靠一两次总交战也不行,必须通过战役这种中间形态,完成一个个局部任务,积局部胜利为总的胜利。同时,战斗的规模和能力也增大了,它能完成战役提出的任务。
在比较中外不同的看法时,我们感到对“交战”这种行动样式的理解,以及在概念体系中有没有引入“交战”这个概念,都妨碍人们得出相近的看法。如前所述,欧洲从17世纪起,在警戒线战略的指导下,曾有过只有机动而回避交战的军事行动。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把交战,尤其是总交战,作为军事艺术的最高境界。这时,交战成为军事行动的主体,它取代战斗,成为达成战略目的的基本手段,因此它是战略性的。那么,交战是不是战役呢?苏联的多数作者,以及官方观点,还有美国的一些作者,都不认为交战是战役。例如,美国的一位作者写道:“19世纪以前,战役级作战还很少见,那时,敌对双方都是将各自的军队集中起来,实施一次激烈交战(battle),目的是给整个敌军以歼灭性打击--即歼灭战略”。苏联则更明确地说:“在军事艺术中出现‘战役’的概念以前,交战是军队军事行动的基本样式。”1923年,苏联的著名军事理论家斯维钦在解释交战何以不是战役时,说了这么一段话:“总交战,会战(битва),这些历史上非常具体的现象,在当今的现实中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总交战已发展为战役的主要部分。……19世纪的交战,是由一系列时间很短、空间不大、双方相距很近的战斗组成的;交战的总时间只比单个战斗的时间稍长一点。……军队在交战过程中不换班,不变更部署,不补充也不休息;除它们外,只有战术预备队还可能参加遂行交战。所有这些前提在毛奇时代都还起作用,但从日俄战争起,条件就开始变了。冲突正面开始扩大,战斗基点分散开来,散布在彼此相距较远的距离上。如果说在拿破仑时代,向敌方战斗队形纵深推进2-3公里就可导致敌军彻底解体的话。那么现在,即使深入60-70公里也未必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要想摧毁敌人,必须实施一系列战斗,连续地、顺利地实施数日战斗。这些冲突的总时间长度,已不是以时计,而是以周计。总的冲突的时间长度,同单个战斗冲突的时间长度已无任何关系。……一次突击分化为许多次突击,……数量变成了质量。交战原先只有一些依稀可见的裂缝,而这些裂缝使交战分化成了一个个战斗。交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长,使之分裂为单个的小块,只不过这些小块又组成了完整的战役。”另一位作者在1911年也曾指出,总交战解体了。它不再是一个战斗基点,而是变成了“在空间和时间上分散的许多小的战斗基点的结合”,它们在战术上不再相互联系,但是需要在目的、地点和时间上把它们联合起来并加以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战役才产生了。斯维钦给战役下的定义是,“我们把这样的战争行动称之为战役,在这种行动过程中,军队的力量没有任何间隔地被用于在战区的一定地域达成一定的中间目的。”对于战役这种现象,俄国军事思想起初并未用“операция”这个词,尽管这个词当时已经存在。人们有时用“集团军战斗”,有时用“大规模战斗”,后来才固定用“операция”这个术语来表达战役。
以上所以摘引这么一大段文字,是想给人以完整的印象。综合国外的观点,可以得出两点看法。一、交战是战斗的扩大与延长,但与战斗相比,在空间与时间上前未产生质的变化。即使是总交战,由于它是军队短时间的冲突,也未能成为战役。二、一支军队由统帅直接领导,集中到一个点上实施一两次交战(总交战)决定战争的命运。在这里,交战完成的不是中间任务,或局部任务,而是最终任务,因此它不是战役。只有当战争发展到靠一两次交战(总交战)不能解决战争的总目的,只有实施一系列交战,亦即交战体系(системасражений),即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中间局部任务来达成战争的总的战略目的时,战役才算产生。欧洲战争史上的普法战争、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俄土战争等,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交战体系”,也就是说产生了战役的萌芽胚胎。但苏联人认为,真正成熟的战役,出现在日俄战争中,如奉天战役。
看来,对“交战”的不同理解造成了两种不同观点的分野,如果把交战理解为战役,那么战役的产生当然就追溯得较远,反之就较近。看来,我军的战役概念中应当列入“交战”的概念。

二、战役法概念的提出
关于“战役法”这个概念,一般认为是苏联人在2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具体地说,最初使用“战役法”这个术语是1922年,把战役法正式列入军事艺术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二是1926年。到目前为止看到的材料尚能维持这个结论。
那么,为什么是苏联,而不是其他国家,首先提出“战役法”这个概念的呢?这里的原因要到俄国军事思想里去寻找。十月革命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军事思想,对战役这种现象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有的结论已非常接近今天的看法。这笔军事理论遗产,被苏联军事理论家批评地继承下来了。有些颇有造诣的军事理论家,如米赫涅维奇,涅兹纳莫夫、斯维钦等,十月革命后参加了红军,继续从事军事科学研究,更对苏联战役法概念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根据搜集到的资料,1885年,列耶尔(沙俄尼古拉也夫总参军事学院院长)就在《战略》一书中对战役下了一个定义,“战役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由一系列局部行动、机动和局部战斗组成的现象。”战役的主要特性和内容,就在于“它内部的统一、完整”,就在于使“所有的局部现象在地点和时间上取得密切的、符合逻辑顾序的内在联系。”列耶尔是在战略的范畴内研究问题的。他在这本书里叙述了“战争区”、“战区”、“作战区”等概念,他所研究的是战略性战役,或称战区战役,他说,“战略,从狭义来说是指战区战役的艺术,即战区战术。”还说,“按这种意义理解的战略,本身就成了大战术,就象拿破仑一世通常称呼的那样。”他指出,战略的任务就是“给战役确定正确的基本思想,按照逻辑顺序通过所有局部行动(行军、战斗)来实施战役,并通过战役把这些局部行动联合成一个协调的、内在完整的现象;给战术以必要的手段来解决战役的命运。”他说,“战略性战役是由一系列有着强大内在联系并相互制约的局部行动组成的。”这些局部行动包括战役的准备、实施和保障等内容。列耶尔作为“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一直统治到19世纪末。
1891年出版的《军事和海军百科全书》第5卷给战役下过一个定义:“每场战争都是由一个或几个战局构成的,每个战局又是由一个或数个战役构成的。战役乃是从军队在战役出发线的战略展开,到最终完成战役之间的重要的、完整的阶段。”
19世纪9O年代初期,俄国总参军事学院开过一门新课--现代大部队战术。“大部队战术”(tактикамассовыхармий)和上文提到的“战区战术”(tактикаtеатраьоенныхдейстьий)以及后来(1912年)出现的一个新词“战役术”(оператика,即把операция“战役”同tактика“战术”组合新造的一个词),都是当时人们对战役理论所起的术语。
讲授大部队战术的盖斯曼上校1894年撰写了一本书《研究大部队战术的经验》,提出建立集团军,指出了这种军团同“军”的区别。此外还提出了“战役布势”的概念和具体建议。苏联作者认为,盖斯曼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见解,“后来构成了战役法的内容”。
米赫涅维奇,是继列耶尔之后又一位享有盛名的理论家。他在其著作《战略》(1899年)中,对战役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战略行动中同时追求数个目标是可以的。因此,要为达到这些目标拨出相应的兵力。这就意味着将战略性战役划分为一系列局部战役,这些战役就规模和方法来说,同战略行动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也超出了战术行动的范围。米赫涅维奇也对5个军组成的“局部集团军”的战役布势进行了设计。
比米赫涅维奇稍晚一些,涅兹纳莫夫对战役问题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发表了著名的《现代战争》一书(1912年)。书中用主要篇幅分析战役这种现象。“本书的课题是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战役实施,从制定战役计划到结束交战。”他认为,“象整个战争划分为一系列战役一样,每个战役也划分为一系列局部的当前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前一个任务制约后一个任务,而所有这些任务,都是由战役的统一目的联合在一起的,就象所有的战役是由战争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按目的和方向联系起来一样。”苏联作者认为,涅兹纳莫夫对战役的理解,“同我们的定义十分相近”。涅兹纳莫夫也推崇交战,他说,“整个军事艺术,特别是战略的理想,就是通过一次‘总交战’来解决战争,也就是在军事行动的头几天,在首次冲突中就消灭(或俘虏)敌人的所有武装力量。”但是,他承认,19世纪以来,只有1806年的耶拿交战有过一次这种情况。在现代战争中,通过一次总交战消灭敌人是不可能的。因此,应当在交战体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整个战争,就是以进攻者的前进和防御者的后退的形式出现的。”涅兹纳莫夫还论证了使用“集团军群”实施战役的必要性。每个集团军群可包括2-4个集团军。还提出在总司令和集团军司令之间设置集团军群领率机关这一层次。因为“直属上级首长的单位不应超过5-6个”。这样,战役按目的和任务,就划分为总战役(战略性战役)和局部战役(集团军战役)。在集团军群战役里,每个集团军遂行集团军战役。苏联作者认为,“这已经是战役理论发展的崭新阶段”,是“俄国军事思想的重大成果”。
涅兹纳莫夫是依据俄国的战争经验进行研究的。1900年以及后来的日俄战争,俄军曾组建过方面军。
1907年,俄军《军队野战指挥条例》规定,在战区建立集团军群及其司令部(包括司令官、参谋部)。1914年的“军队野战指挥条例》则规定建立直属大本营的方面军。
总之,苏联作者也承认,到20世纪初,俄国军事思想对战役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战役法的轮廓这时业已形成”。可以说就差提出“战役法”这个词罢了。
十月革命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实践,为战役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起初,同十月革命前一样,人们主要还是在战略的范围内研究战役理论。表达战役理论的术语,除上面提到的“大部队战术”、“战区战术”外,还有“军队的战役统率”(оперативноевождениевойск)、“战役技术”(опе-ративнаятехника)、“战役中的战略艺术”、“战役之道”、“高级指挥”(высшеекомандование)等,也有用“战役法”(опе-ративноеискусство)的。术语的混乱表明了人的认识上的差异,也说明战役法概念的澄清到时候了。
首先提出打破“战略--战术”二项式的是斯维钦教授。1924年9月1日,他在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干部进修班演讲的战略教程《对军事艺术的完整理解》的前言中说:“我认为,现在还维持过去那种把军事艺术划分为战略和战术的做法,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作为这种划分的依据的总交战,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打破两分法,作三分,不仅意味着建立一个中间层次,还意味着对原来的战略和战术理论的内容作调整。图哈切夫斯基认为,原有的“战略”概念太局限,只反映了领导和进行武装斗争的技术理论。他建议建立一门战争科学,以反映作为社会政治现象、作为武装斗争及其经济保障过程的现代战争的规律。他为这门学科起名“战争方略”(полемостратегия)。战争方略的基本任务是对进行战争的艺术进行高层次的概括,从理论上解决作为整个武装斗争的战争问题。至于“战略”则去研究战役问题。至于战斗则由战术来研究。斯维钦不同意缩小“战略”的概念。他在其代表作《战略》(1923年第1版,1927年第2版)一书中,提出把对战争的研究作为战略的对象,战役作为“战役法”的对象,战斗作为战术的对象。他再三强调,“研究进行战役的方法,不是战略的任务,而是战役法的任务。”图哈切夫斯基同意了斯维钦的区分方法,并未坚持原来的想法。从此,“战役法”这个概念逐渐固定下来,军事艺术正式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从构词角度看,苏联人对“战役法”这个术语并不太满意,因为它是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单词(如战略和战术)。这是它出现得晚的痕迹。“现在还有反对者”,但是,它总算经历了各种争论,用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三、不同概念的比较
由于国情不同,理论渊源上的区别,凡是建立了战役理论的军队(如中、苏、美),概念上都存在着若干的差异。比较这些差异,对于理解各自战役理论的特征是有益的。
(一)首先谈谈战役行动的层次,苏军的战役体系大体是按战役军团的级别划分的,依次是战略性战役,方面军战役,集团军战役(军战役)。战区战略性战役是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方面军战役可以是它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集团军战役通常在方面军战役的范围内实施,如在独立方向上也可以独立实施。军战役与集团军战役大体平行,没有隶属关系。
美军的战役体系形成较晚。1982年《作战纲要》虽提出了“战役一级”(Operational level of war)的概念,但并未对它进行层次划分。1982年纲要只阐述了军一级的行动,要想依据军的行动来阐明战役作战的内容,确定战役的层次,当然是不可能的。《纲要》中也用了“战局”(campaign)一词,但含义很模糊。1982年《纲要》一颁发,战役体系上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为了弥补这一点,美国陆军研究了战区陆军、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的作战,并于1984年12月颁发了《野战通报》。该通报指出由战区陆海空联合部队组织实施战局。战区陆军组织实施陆上战局。战区联合司令部和战区陆军制定战略和战役计划,集团军群和野战集团军制定战役计划,军制定战役战术计划。师和师以下部队制定战术计划。作为中间成果,《野战通报》对美军战役体系的清晰化作出了贡献。1986年《作战纲要》充分吸收了这些成果,明确地把战役战术作战区分为:战局(campaign)、战役(major operation)、交战(battle)、战斗(engagement)四级。战局,指在一个战争区或作战区为达成战略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联合作战行动;战役是大部队在战局的某个阶段或一次重大交战中的协调一致的行动;交战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战斗组成;战斗是双方机动部队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战局包括战争区战局和作战区战局两种,都是战略性的。战局和战役属战役级行动,交战和战斗属战术级行动。美军的战役层次不拘泥于军团的级别。如战区陆军战局,可能是若干个集团军实施,也可能是一个加强军实施,视战区的需要而定。
我军的战役体系,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战役”条的解释,分大型战役(包括大的战区或方面军群战役);中型战役(包括中等战区或方面军战役),小型战役(包括小的战区或集团军战役)三种。从思路上看,我军的区分方法介于美、苏二者之间,既不完全按部队级别,也不完全按目的的大小。
(二)关于“战局”的概念。美军把战争区和作战区的军事行动称为战争区战局和作战区战局。从用语角度看,表现出一种对古典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明显的继承性。“战局”一词约出现于18世纪初的欧洲。当时人们用它来概括一年中在一个战区内为达成一个战略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因为当时欧洲的战争往往是一到冬季就停止,双方进入冬营休息,所以每一年度便成了长期战争中划分军事行动阶段的重要标志。习惯上也是用年代来为战局命名(后来也有用战区命名的),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往往把一年中所有战区发生的军事活动叫做战局,但是更普遍更确切的说法是指一个战区内发生的军事活动”。“战局”这个译名里的“局”,就表达了一种时间含义。就象下棋或其他比赛中的一局较量一样,战局说的是整个战争过程中的一周较量。另外,战局这个术语又是和“战区”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表达发生在一个战区内的所有军事行动。当然,在使用中,战局一词中时间上的含义渐渐不那么绝对了,不一定非限制在一年之中不可。但是,其空间上的含义却日益清晰,因为人们对“战区”的理解加深了。战区划分出战争区、作战区等层次。战区的战略意义始终未变。美军把战争区和作战区的战略性行动分别称为战争区战局和作战区战局,从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传统来看是顺理成章的。
在战役概念比较严格的苏联,“战局”一词过去也是常用的。
如在卫国战争中,就计划并实施过9个主要的战局。总参拟制每个战局的计划,经大本营讨论批准,并由大本营直接领导战局的准备和实施。但是,战后这个概念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渐渐演变为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用来表达历史上某方军队在一定时期内实施的一系列战役。60年代,曾有人提出,“战局不仅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战略范畴”,应当把战局作为制定作战计划的一种形式。其理由是,军事行动在主要战区和次要战区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季节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这些军事行动作为一个总的战略行动来制定计划,而应当按照地区和时间把它划分为各个阶段性的战略目的,“而阶段性的战略目的,也就是战局的内容”。持这种观点的作者是以战争的持久性为前提的,但在当时盛行的火箭核战争战略看来,战争是短暂的,不会发展到要用战局来划分战略阶段的地步,因此,企图恢复“战局”的历史地位的想法没有得到响应。值得指出的是,战局虽然没有得到恢复,但如今非常热门的“战区战略性战役”概念却是60年代提出来的,只不过当时它的地位较低,不是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基本样式是战略核突击。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苏美战略核力量的均衡,使苏联官方改变了对未来战争性质的判断。战争可能使用常规武器进行,并且是持久的。在这种情况下,苏军提出战区战略性战役应成为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进而又有人提出了“战役体系”(системаопераций)的概念,并把它和战局联在一起,指出,战役体系决定战局的内容。换言之,战役体系就是战局。一次战局包括一系列为完成战略任务、战役战略任务和战役任务而逐次遂行的战役。显然,在这里,战局(战役体系)是比战区战略性战役更大的概念。但是这种看法尚未见诸官方文件。只能说建立比战区战略性战役更高一级的战略行动层次的趋势已经出现。如果“战局”的概念得以恢复,那么,苏美两家在战略行动的层次划分上就殊途同归了,即苏军的战局(或称战役系列)相当于美军的战争区战局,苏军的战区战略性战役相当于美军的作战区战局。
我军在战略行动上没有建立“战局”的概念。我军的战区战役,也与外军不尽相同。如前所引,我军的战区战役有大、中、小之分。其中,大的战区战役在级别上同苏军战区战略性战役(美军作战区战局)大体相当,但绝对的空间规模不一定相等。在大的战区战役之上,就没有建立更高的战略行动层次。
(三)关于战役的目的及战役与战役法的关系。根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的解释,所谓战役,是“为解决战略任务、战役战略任务或战役任务”而实施的交战、战斗和突击的总和。可见,战役既可用于达成战略目的,也可达成战役目的。从学科划分上,苏军把战略性战役划入战略范畴,合同战役法只研究方面军、集团军(陆军军)战役的组织与实施。
美军的“战役一级”包括战局和战役两个层次。战局无疑是战略性的,是要达成战略目的。但战役是不是,不一定。战局划分为战争区战局和作战区战局两级,其中,作战区战局包含有数个战役。看来,一个战役不一定能达成战略目的。但是,美军对此未作明确说明。从学科划分上,1986年《作战纲要》提出了“战役法”,(operational art)这个概念,取代了1982年《作战纲要》用“战役一级”既表达行动样式,又表达战役理论的含混不清的说法。并且把战局和战役划入了战役法的范畴。显然,美国的战役法内涵相当大,包含了战争区和作战区的战略行动。战役法的定义也说:“战役法研究如何通过筹划、组织和实施战局和战役,在一个战争区或作战区内使用军事力量达成战略目的。”综上所述,美军实际上是在走极端:或者没有战役法这个概念,或者无限制地扩大这个概念,把战略行动的内容也放在战役法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对战役法的不成熟理解,抹杀了战役法居于战略与战术之间的特征。
美军现在已经有人对此表示异议,建议把战争区的军事行动划归军事战略。战役级行动只包括作战区战局和战役。
我军关于战役的目的,用了“为了达到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的”的字眼。实际上是认为战役可以达到战略目的,也可以达到战役目的。这一点同苏军的概念是相似的。但是,战略性战役,如大的战区战役,究竟是属于战略还是战役学范畴,理论上没有作明确的阐述。从实践来看,是放在战役学范畴加以研究的。这一点和美军的区分又有相似之处。
以上,用一定篇幅考察了战役、战役法概念的形成,比较了中外几个有关的概念,介绍了一些资料。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一、战役,不管它的形成是早还是晚,它的典型形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现的;战役法,作为对战役规律的认识和军事艺术的中间层次,则是一战以后出现的,可以说,它们都是战争的机器时代的产物,二、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人们对战役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关战役的各种概念也在发生演化,过去没有的概念,可能要重建;已有的概念,可能改变内涵;否定了的概念,可能重新起用。由于传统习惯和理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概念上的差异是难免的。但是,随着武器性能的日趋接近,编制的日益类似,理论上的互相吸收,战役概念的趋同是有可能的。

第二节未来战役理论发展的条件
-、当前的战役理论,正处在核时代第四阶段的起点
如前所述,战役理论是战争进入机器时代(亦称摩托时代)的产物。因此,当时的战役理论具有战争的机器时代的特征,表现为机动力的发展与火力的增长取得了协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机器时代的战役理论发展到了顶峰,并在战后初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50年代中期起,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原子弹、氢弹和远程火箭的装备,战争进入了核时代。核时代的战役理论同机器时代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质变又不是一下子发生的。随着核力量的数质量的变化,战役理论的变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核武器装备部队初期,人们普遍把它当作能“急剧增大军队火力威力”的手段。此时核弹的投掷手段是航空兵。由于受飞机航程的限制,加之投掷精度不高,核弹数量较少,核武器对战役理论的影响是有限的,其表现是人们竭力使核武器适应传统的战法。这时的战役理论可以看作是核时代第一阶段的理论。从50年代末期起,洲际导弹取代轰炸机成为核武器的主要投掷工具,战略火箭军成为基本的军种,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陆军实现了全部摩托化。在这种情况下,军事理论发生了全面的质变,对战役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把密集核突击作为达成战略目的的主要手段,整个战役理论的重心就发生了变化,战役以核突击为核心来组织,利用核突击效果,成为地面部队行动的主要目标。这时的战役理论是核时代第二阶段的理论。这一阶段大约持续到60年代中期,从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苏美战略核力量逐渐取得了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对战争性质的构想发生了变化,认为战争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核武器不那么绝对了。相应地战役理论出现了沿两条道路发展的趋势。一种是使用核武器的战役方法,一种是不使用核武器、仅使用常规武器的战役方法。这种核与常规两种战法并存的局面,是核时代第三阶段战役理论的特点。选入80年代以后,战略核力量的高水平均衡出现了向低水平均衡过渡的趋势,人们认为使用核武器打一场核战争越来越不可能,核武器以其巨大的杀伤力登上战争舞台,也以其巨大的杀伤力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但是,核武器退出历史舞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在一个从前台转到后台,最后下台的过程。这个过程到底持续多长,一时难以定论,但到本世纪末不会结束。美苏中导条约的签署,可以看作是这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总之,核武器的逐渐隐退是核时代的第四阶段的总的背景。当前的战役理论正站在第四阶段的起点上,它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这个大背景的影响。待到核武器最终退出战争舞台,战争的核时代就告结束,新的核时代就会开始,但那是将来的事情。

二、军事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通过改变军事战略,对战役的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
技术决定战术,武器决定作战理论,这是一条真理。但是,军事技术对作战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不是直线性的。以战役理论为例,由于它处于中间地位,上有战略,下有战术,它所接受的军事技术的影响就可能来自三个途径,其中,经过战略和战术来的影响是间接途径,经过战役兵器来的影响是直接途径。这些影响是综合起作用的,但不同时期总有一个途径的影响为主,有时是间接影响为主,有时是直接影响和某一途径的间接影响平分秋色。
在战役理论产生初期,军事技术影响战役理论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战术兵器的改善和大量装备。因为在当时,兵力兵器主要集中在战术一级,战斗是达成战役目的的唯一手段。战役指挥员没有掌握直接影响战役进程的工具,他只能通过区分兵力兵器,给部队规定目标和任务,组织战役协同,提供战斗和物质保障来影响战役的进程。可以说,这一时期军事技术主要是通过影响战术进而作用于战役理论的,间接途径是主要的。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战役指挥员逐渐地拥有了直属的战役手段,如航空兵、空降兵、防空部队(当然也有作为预备兵力的坦克和机械化步兵兵团),这些战役手段对战役进程的直接影响逐渐增大了。战术范围的行动不再是达成战役目的的唯一手段。在战术范围之外,航空兵可以对纵深的目标实施突击,空降兵可以在敌后空降,快速兵团可以突入战役地幅发展战术胜利等等。这一时期,军事技术是通过战术和战役兵器的共同作用来影响战役理论的。其中,战役兵器作为直接途径的影响,其作用有个逐步增大的过程。
战役理论由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纵深战役理论出现了。但是积小胜为大胜的原则仍然在起作用,直接途径的影响并未占据主导的地位。
火箭核武器的大量装备,使战略、战役法和战术的“势力范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战略、战役和战术指挥员都拥有了各自独立的强大的杀伤手段。军事技术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影响战役理论,并且这三条途径的影响都很大。但是传统的战役和战术手段的威力再增加,也赶不上战略手段。战略领导仅凭战略核力量,就可以预先决定战争的结局,同时它也决定了战役的性质和特点。在这一时期,军事技术主要是通过推动战略武器的发展来改变战略,并进而影响战役理论的。也就是说,来自战略的间接途径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但是,在核时代战役理论的第四阶段,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战略核武器不能直接使用于战争,但是它又对战争的性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战役要在核威胁的背景下进行,但它只能主要使用常规战役战术兵器。于是,这里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对战役的性质的影响和对战役特点的影响的分离。具体地说,战略核武器对战役的影响主要保留了它的“扳机”作用,它象开关一样,决定着战役是核条件下的战役还是常规战役。如果它用,就是核条件下的战役,如果它不用但又随时可能用,就是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战役。因此,在第四阶段,军事技术通过战略核武器(军事战略)主要是对战役的性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来自军事战略的间接途径的影响,不象以往那样既对战役的性质,又对战役的特点全面起作用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分离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对战役性质的影响也会作用到战役特点上,只不过这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罢了。战役的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性质一旦确定之后,常规战役战术兵器就成了完成战役任务的主要手段,它们的状况将对战役特点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战役兵器的种类将不断增多,效能越来越高,来自这一部分的直接途径的影响将逐步增大,但不会大到排除战术手段的地步,积小胜为大胜的原则仍然要起相当作用。
上面说到,战役的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性质,对战役的特点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虽然不是决定性的),那么,这种影响表现在哪里呢?
首先,由于核威胁的存在,核条件作战的许多方法还将保留下来。比如,在战役计划中,就包括有随时做好使用核武器的准备的内容,部队要随时准备从一种作战样式转为另一种作战样式;在部署上,坚持疏开配置的原则,疏开的程度主要是考虑核武器的杀伤范围;在防护措施上,“不论是否使用大规模毁伤兵器,均应组织全面防护”;在战役指标上,坚持了核条件下的作战正面;在战役方法上,保留了多路突击、高速度进攻等方法,等等。
其次,战术核武器的有限使用不能完全排除。应该说,有限使用战术核武器,本来就是所谓“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战”的题中应有之意。西方从来就把战术核武器作为抵消华约常规武器优势的手段,中导条约签署之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核武器的数质量还将发展。苏联虽然在公开刊物上反对有限核战争的提法,但其条令已把有限使用核武器列为战争进程的一个阶段,实际上正视了现实,华约刊物也在讨论“地区性局部核战争”的问题。因此,战术核武器的有限使用一时是不能排除的。从演习和条令看,战术核武器如果使用的话,数量是受到严格控制的,每个师可能只使用一两枚战术核导弹和一两发核炮弹,单个核突击将是其主要的使用方式,增大火力威力和心理压力,提高核武器的威慑效果,将是其主要作用,它不会改变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战的总背景,也不会给战役特点带来根本变化。随着常规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有限使用的可能性将逐步减少。

三、商技术常规武器的发展,将决定未来战役理论的时代特征
到本世纪末,常规兵器的总的发展趋势是传统兵器与新型兵器并存,新旧型号并用,几代同堂。80年代列装的武器将成为主体,90年代初、中期研制成功的武器装备将开始装备部队。利用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研制的高技术武器将代表常规武器的时代特征。
在传统兵器方面,坦克和步兵战斗车仍将构成地面部队突击力的基础,火炮仍将是主要的火器之一,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高炮仍然是基本防空武器,战术飞机将是合同战役的主要支援力量,直升机将成为陆军的重要兵器。这些常规武器更新换代的速度将加快,数量将有很大提高,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对之进行技术改造,使传统兵器向“机械—微电子—光学”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电子设备的费用可能占到某些武器总费用的l/3到一半。
在高技术武器的发展上,就直接使用于战役的武器而言,外军普遍把注意力集中于这样一些领域:①高度人工智能的精确制导武器,如将高效率的侦察器材与制导和火力毁伤系统结为一体的定位攻击系统;②超视距战场警戒雷达和探测跟踪雷达;③高度自动化的战场C3I系统,包括电子战器材;④大威力的弹药如燃料空气弹、末端制导子母弹、多管火箭炮和远距离布雷系统等。美国及北约国家正在积极考虑将战略防御计划(SDI)的所谓“溢出”技术应用到常规武器发展领域,推出上述一代高技术、智能化的常规武器系统,增强其常规作战能力。为此,里根政府已在其1988-1989财年国防报告正式提出了一项“常规防御计划”(CDI),并确定了上述攻关项目。苏联在高技术领域处于稍稍落后的局面,也在调整其军备政策,把力量转向高技术武器的生产。
经过改进的传统武器与高技术武器的结合,将大大增强战役军团的作战能力,使未来的战役指挥员更能对战役进程施加直接影响,使战役理论的发展立足于更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产生若干新的特点。
在各种武器系统的综合作用下,未来战役战场的景况将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就战场的性质来说,在核威胁之下,多种高技术常规武器与传统武器结合,将使战场呈现出一体化的性质,形成所谓“核—化学—高技术常规—电子”战场;
(二)在空间上,未来战场将向纵深和空中不断发展,包括战区的全部空间和领域,具有立体的特征;
(三)在时间上,作战行动的节奏将加快,战役间隙将缩短,情况变化急剧,时间将构成决定战役胜负的因素;
(四)在内容上,战役力量众多,新兵器、新兵种、新样式层出不穷,将使战场呈现多样化的结构;
(五)在形式上,战场将呈现犬牙交错的局面,战线模糊不清,双方相互楔入,形成若干作战基点,各种打击手段和机动方式交错使用,使战役样式趋于复杂;
(六)在保障上,新式武器的使用将使战场破坏性空前增大,作战消耗严重,战役保障日益艰巨。

第三节现代战役理论的发展趋势
一、“立体战役”理论,将成为未来战役的指导理论
进入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新的武器装备、战场条件和对手作战理论的变化,美苏相继提出了指导当前和今后相同长时期的新的战役理论。美军继1982年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之后,于1986年对之进行了补充修改,并开始研究2000年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对于为什么把它的理论称为“空地一体作战”,美军条令解释说,是“由于尊重现代作战所固有的三维性质”。“一切大于最小的战斗的地面作战行动,都将受到交战一方或双方支援性空中作战行动的强烈影响。”
苏军由于保密,未曾透露官方的正式说法。但是,它的许多军事理论家相继发表的言论,也表明苏军的战役理论发生了类似美军的变化,例如,苏联著名军事理论家沃罗比约夫说:“陆军战役行动发展的方向之一,将是作为大纵深战役理论的继续和发展的所谓‘立体战役’……看起来,这个概念在原则上是能够正确反映战役和战术发展趋势的。”后来,苏联作者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说,“由于武装力量各军兵种的兵力兵器参加,进攻战役成了在所有空间领域同时展开的立体合同战役。”“立体战役的规模越来越明确了。”大气层空间的战斗和交战的比重正在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许多刊物中出现了对现代战役的这样一些称呼,如‘立体战役’、‘三维战役’、‘空地一体战役’等等。”华约国家也在探讨这一问题。波兰军事刊物的一篇文章指出:“组建和使用陆军空中梯队,将使30年代发展起来的大纵深进攻战位变成全面的立体战役。”最近,苏联一位军事科学博士、教授、斯卡契科少将在探讨全纵深打击原则时,更明确地说:“这一原则在苏联军事理论家30年代制定的大纵深战役(战斗)理论中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现阶段,这种战役在我们的军事刊物中往往被称为‘立体’战役,而在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的军队中,则被称为‘空地一体’和‘纵深打击’战役。”显然,斯卡契科是把立体战役和空地一体战役看作同一代理论,实质相同。他甚至认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立体战役理论的来源是同一个,他说:“实质上,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充分运用了我们战前的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是借助于现代兵器加以实现的”。
从苏联军事理论家的言论中,我们看出,苏军象当年用“大纵深战役”来称呼合同战役一样,如今已经用“立体战役”来称呼现代合同战役。立体是三维的概念,包含有大纵深的含义,纵深寓于立体之中,体现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出现的时间看,正如苏联人所暗示的,和美国的空地一体战理论属于同一代理论。表明了美苏对于战役理论的认识大体上是相同的,“空地一体”就是“立体”。因此,可以说苏美军都确定了“立体战役”的指导理论。
综合美苏的观点,所谓“立体战役’理论,就是指在战役中协调-致地运用各种作战力量和手段,组成在地面和空中运动的各种兵力集团,利用战役战场的全部空间,对当面之敌战役布势的全纵深实施空地结合的同时打击,以迅速取得战役作战的胜利。苏联军事理论家科罗特钦科有一段话,较好地概括了这种理论在进攻战役中的运用趋势,他说:“在战役中,主要的不是逐次地‘啃’布满最新式反坦克兵器和装甲兵器的防御地区,也不是抗击高度机动的预备队的突击,而是密集地、协调一致地使用地面和空中力量,以火力和高度快速的军团集团在敌战役布势的全纵深对其最重要而又最薄弱的组成部分实施同时而强大的打击,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达成进攻目的。这正成为决定现代进攻战役实质的主要趋势。”从本质上来说,“立体战役”理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合同战役理论。由于不能以核突击作为达成进攻目的的主要手段,就必然强调在战役中各种手段、各种力量、各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的综合使用,以至于缺一不可。用日本人的话说,这种合同作战已到了“一体化作战”的程度。
从形成过程来看,“立体战役”理论是对核条件下作战理论的逐步否定和对传统的常规作战理论(“大纵深战役”理论)的越来越多的继承。这种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不再以核突击为战役作战的核心,但许多具体方法还要使用;这种继承也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继承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思想,并在新的物质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比如,空中行动对于地面作战的影响以及地面作战对于空中的依赖都远远超过当时。“立体战役”可能要象当年“大纵深战役”利用坦克那样来利用航空兵和空中机动部队,从“一树之高”、“大气的底层”到中高空,都是“立体战役”的活动场所。空中行动可能逐步出现“立体化”的趋势。
在作战方法上,“立体战役”的作战方法不再是那种核与常规截然分开的两种方法的并存,而是核与常规两种作战方法的溶合和合一。正如沃罗比约夫所说:“现在,使用常规毁伤兵器的战斗行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使用核武器的行动的条件”。科罗特钦科说得更明确:“可以预料,战役中使用核武器的作战方法与使用常规武器的作战方法正在进一步接近。”因此,立体战役的作战方法将是一种既适用于高技术的常规战,也能随时转入核条件下作战的战法。可以说,是一套“新旧参半”的战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战法中的“核成份”将越来越少,而高技术常规成份则越来越多。由于高技术常规武器的效果日益接近小型核武器,那么,从外在表现来看,“核”痕迹是难以消除的。
从发展趋势看,“立体战役”理论既是一种当前的理论,更是一种未来的理论。美苏都不认为现在就能打真正的“立体战役”,因为当前实现这一理论的物质基础并不充分。因此,目前在“以理论为依据的需求体制”指导下,美苏都在根据“立体战役”的需要发展新一代装备。
“立体战役”理论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以下三点。
(一)同时打击敌战役布势全纵深的思想。同时打击全纵深,是大纵深战役理论的传统原则,但在“立体战役”理论中将有新的发展。从打击手段上看,兵力打击手段将同火力打击手段达成更密切的结合。在历史上,兵力打击手段曾一度是纵深打击的主要手段。
地面快速部队(起初是骑兵集群,尔后是骑兵机械化集群,再后来是单一编成的坦克集群)曾经是在战役纵深发展胜利的基本力量。这是因为当时的火力手段(火炮和航空兵)远战性不高,空降兵也不发达所致。火箭核武器装备部队之后,核武器成为实现这一原则的当然主角,坦克集群和空降兵成为利用核突击效果,消灭残敌,巩固胜利的手段。当前,核武器的使用逐渐成为不可能,近期内,纵深打击的主要责任将落在航空兵、远战炮兵和战术常规导弹这些火力手段的头上,地面快速部队、空中机动部队和空降兵等兵力打击手段由于数质量的限制,短期内还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陆军“航空化”的进行,空中机动部队和空降部队将有大的发展,并成为兵力打击手段的主体,地面快速部队的机动力和突击力也将提高。届时,兵力手段和火力手段在打击全纵深方面将逐渐平分秋色,火力与兵力之间将在新的基础上取得密切的结合。
从打击距离上看,对战役纵深的打击将逐步增加。打击全纵深原则刚提出的时候,由于手段的限制,实际上不能得到贯彻,在二战中,也只能达到对战术全纵深的同时打击。火箭核武器装备部队之后,同时打击终于可以对战役全纵深实施了,甚至可以达到战略纵深。当前,核武器逐渐退出战场,同时打击的纵深一时又出现了缩小的趋势,对战役纵深的打击强度也与战术纵深不能相比。但是,随着新一代打击手段的问世,对战役纵深实施打击的手段会逐步增加,其打击强度将逐步达到和战术纵深相当的程度。按照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的设想,同时打击的纵深,旅的兵器将达15公里,师将达70公里,陆军军将达150公里,集团军和集团军群将达500公里以上。
从时间上看,全纵深打击将真正实现“同时”。首先,由于军队空中机动能力的增强,对大纵深的火力打击和部队利用火力效果的行动之间的时间差将逐步缩小;其次,对战术纵深的打击和对战役纵深的打击在时间逐渐趋于同步。这样,单位作战时间内的作战效益就会得到最大发挥。“现代战役和战斗中兵力兵器的集中与其说以空间为准,不如说是以时间为准”。实现了同时打击,就是实现时间上的兵力集中。在这里,“时间已具备了物质的属性,成为军事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整体作战的思想。“立体战役”理论认为,在未来战役中,任何一种武器系统都不能主宰战场。只有发挥作战部队和各种武器系统的整体威力,才能战胜敌人。为此,必须协调一致地使用各种兵力兵器,使战役布势的各个组成部分密切配合、互相补充、“整体化”,才能做到发挥整体优势。另外,在战役军团的编成上,则强调高度的合成。例如,美军2000年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计划编组一种相当于军的空地一体作战部队,这种军不仅包括陆军的部队,也包括空军的部队,甚至还有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部队,是一种“联合军种军’。苏军的新编陆军军也是一种合成程度更高的部队。
其次,整体作战思想强调对各种作战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攻防行动的有机结合,“硬”打击与“软”杀伤(电子战、心理战)的有机结合,“虚”与“实”的结合;强调综合地利用战场空间,使近距离作战、纵深作战和后方作战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同时,强调发挥战役诸要素的综合效应,“将机动、火力、防护和指挥等要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产生作战力量。
整体作战的思想要求所有参战的指挥员“具有统一的战役战术意识”,美军把它称之为“默契协同”,认为,只要所有部队都充分领会了指挥官的意图,即使在战场混乱、通信失灵的情况下,部队也能保持协调一致的行动。
在强调发挥自己的整体威力的同时,整体作战思想还着眼于破坏敌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强调打敌关键弱点,破坏其凝聚力,使敌失去平衡,从而丧失有组织地抵抗的能力。
(三)机动战思想。“立体战役”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机动战役。
美军认为,“战役法的核心是机动思想。”苏军则把机动看作是现代战役战斗的“灵魂”。
在战役理论的发展历史上,机动战与消耗战的思想始终存在着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尽管初期双方都曾追求过机动战,但由于防御火器的威力抑制了进攻,消耗战思想逐渐占了上风,战争进入了“阵地战”的死胡同。两次大战期间,由于坦克和航空兵的发展,闪击战理论和大纵深战役理论发展起来了,机动战思想是这些理论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机动战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大纵深连续突破和大规模的分割围歼是达成战役胜利的基本方法。
表现在作战指标上,苏军步兵每昼夜的进攻速度达到20-30公里,坦克兵达到30公里以上;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兵团每昼夜的推进纵深仅800-1,000米。在机动战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强调的是火力与机动的结合,而不是二者的偏废。以苏军为例,在整个二战期间,军队实施各种移动的时间占全部作战时间的40%左右;在大的战略性战役中,参加变更部署的兵团从10-12个增加到20-24个以上。这说明,机动的比重增加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火力的不足。战后,火箭核武器的装备使机动战的思想又一次遭到了部分的否定,虽然军事行动从外在表现来说呈现出快速多变的状况,但就指导思想来说,对核火力的依赖使机动在达成了战役目的中的地位下降了,部队的行动简单化了,因为仅凭核突击就可完成许多战役任务。依赖核火力的思想至今仍然存在,苏军有的文章在谈到火力的作用时,就有言过其实之处。火箭核武器退居战争舞台的幕后,迫使人们再一次审视火力和机动的关系。美军从否定消耗战思想入手,发展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苏军则否定了火箭核战争战役理论的许多不现实原则,重新拾起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核心思想,提出了立体战役的理论。可以说,机动战思想再一次占据了美苏战役理论的主导地位。
苏美军强调机动战思想,并非忽视火力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强调的是火力与机动的平衡、火力与机动的协调。把火力作为实施战役机动的有力保障,通过机动来运用火力消灭敌人。把机动作为各种战法的载体,“战役机动是为各种战法服务的”。机动战思想的核心是速度。美军认为,“未来空地一体作战中,速度具有重要意义。”“快速行动有助于获得和保持主动权,从而保持行动的自由。而速战速决则能使部队避免陷入持久消耗战和遭敌反击,从而有助于迅速转移兵力实施更加有力的打击,使敌来不及反应或举措失当。”苏军认为,高速度是“时代的命令”,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高速度,就形不成战斗力,就没有战役的大纵深。不保持进攻的高速度,“敌人就有可能从我首次冲击的震撼下恢复过来,判明我主突方向,而将其兵力和火力集中到这一方向上来。”因此,抢速度是机动战的实质。实际上,苏美军改进作战方法的各种措施,都是围绕着提高速度来采取的。
机动战的前提是力量的优势,如果没有总体的优势,则强调相对的优势,其实质是善于集中兵力,在决定性地点聚集尽可能多的力量攻击敌军弱点。机动战的前提是集中兵力,而集中兵力又要靠机动来实现。美军认为,如果说“同时打击”是时间上的集中兵力的话,那么通过机动,则能实现“空间上”的集中兵力。
战役机动的目的是打乱敌人的企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从而获得战役上的主动权。为此,机动必须达到足够的纵深,迫使敌人在战役一级作出反应,从而破坏敌人的战役计划。

二、空中的快速推进和地面行动的交替或同时进行,将成为基本的进攻方法
苏美军“立体战役”理论非常强调机动的作用,对目前军队的机动力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地面部队的摩托化和机械化潜力已经几乎挖尽,再怎么发展,也难以出现质的变化。陆军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机动能力,就必须摆脱地面的束缚,走“航空化”的道路,“把更多的力量转向空中”,也就是说,大力发展空降突击部队。
外军发展空降突击部队的方向有三。一是完善伞降部队,提高其战斗力,使之合成化。例如,经过战后第7次改编,苏空降师已实现了装甲化,所有三个伞兵团都装备了伞兵战斗车,数量由80年代初的225辆增至315辆,师的机动力、火力和防空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此外,在方面军一级建立了空降突击旅,战斗力相当于轻型摩步师,在集团军一级组建了空降突击营。与伞降部队实现了系列化。预计方面军的空降突击旅未来可能扩编为师,集团军的空降突击营可能扩编为旅。二是组建专门的空中机动部队。这是以直升机为建制运载工具和战斗支援兵器的高度机动的合成部队。例如,美军第101空中机动师下辖3个空中机动旅,一个陆军航空兵群,拥有直升机407架,并辖有4个榴炮营。苏军步美军后尘,于70年代组建了方面军属空中机动旅。旅编有3个空中机动营,并配属有一个直升机团。波兰军刊最近发表文章指出,直升机是继坦克和步兵战斗车之后,第三种诸兵种合同战斗的基本兵器。随着技术的发展,直升机将成为“万能的空中战车”。新型空降强击直升机与步兵的结合,将在陆军中出现一个新的兵种--空中强击兵或空中机械化兵,亦称“直升机兵”,现在的空中机动师和旅,就是这种兵种的雏形。”直升机兵将可能成为陆军的基本兵种和核心力量,进而改变陆军的性质,使之成为新式军种--陆空军”。而“直升机兵的空中战斗及其对地面目标的强击,必将在未来的空地一体作战中占据主导地位”。文章还认为,直升机兵以直升机为建制兵器,使之无论在反应速度、机动性能,还是在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上,均大大优于目前的空降兵。显然,空中机动部队代表了空降突击部队的发展方向。三是使摩托化步兵能搭乘直升机实施机降。陆军航空化的进一步发展是使地面部队的基本兵器适于空运。美军设想的2000年空地一体作战部队的近战部队(相当于师)就具有这种“两栖”能力。
以上分析说明,外军空降突击部队的数质量将有大的发展,结构将趋于系列化,形成所谓的“统一的空降兵体系”。从师到战区,各级都编有空降突击部队。从而使空降兵成为兵团战斗队形和军团战役布势的“固定组成部分”。空降突击部队的发展,使得“空中包围”行动成为现代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降突击部队的空中快速推进和地面部队行动的结合,构成了现代进攻战役的基本特征。
空降突击部队的活动范围很广,可覆盖进攻战役的全部纵深。在战术地幅,师可派出战术空降兵夺取重要目标。例如,1983年苏军“德涅斯特”战术演习,在不足10公里的纵深连续实施了两次战术空降。在浅近战役纵深,集团军(陆军军)属空降突击部队是扩张战果的重要力量。例如,1986年“回师德国”演习,美军第2军的战斗航空旅在主力突破防御后,派出两支空中突击特遣队和一支营攻击直升机队,夺取了距己方前锋线70公里纵深的两座重要桥梁,阻滞敌增援梯队的前进。在深远战役纵深,空降突击部队可独立实施较长时间的战斗。例如,1986年2月苏军的一次空降演习中,某方面军属空降突击旅在敌纵深300公里处实施空降,阻止敌战役预备队的开进,摧毁了一个机场,并以部分兵力全歼了一个独立火箭团。为了加快空降作战的频率,外军正在探索同一支空降突击部队反复多次使用的有效方法。
空降作战可运用于进攻战役的各个阶段。但外军更强调把空降兵用作发展胜利梯队,配合主力围歼敌集团,粉碎敌战役预备队,保障进攻的高速度。由于空降突击部队的推进速度可超过地面快速部队1-2倍(每昼夜90-120公里),它能迅速脱离主力,向战役纵深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使后续梯队遭受重创,或使用远距离布雷器材迟滞了后续梯队的行动,空降突击部队可能是把战斗行动转向纵深的唯一力量。
空降突击部队在敌后应以积极的方式完成任务。它的行动是有利用火力突击效果的一面,但更强调实施高度机动的进攻作战,破坏敌防御的战役稳定性。当空降兵的任务是阻止敌预备队的开进或敌军有计划地向中间地区撤退时,空降兵可采取伏击战法,并设置地雷爆炸性障碍物;当配合进攻军队抗击或粉碎反突击(反冲击)时,空降兵可对反突击集团的翼侧和后方实施坚决的突击;当配合进攻军队从行进间突破中间防御地区或强渡江河时,空降兵可从后方对敌实施突击。
空降兵的行动必须与正面进攻军队保持协同,并尽量得到其大纵深火力的支援。为了及时与空降兵会合,外军强调进攻军队沿数个方向实施深远的分割突击,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派出若干脱离主力的快速部队向前猛插,与空降兵取得会合。
外军认为,空降突击部队实施空中包围的潜力还远未到达极限。运输机和直升机的发展,将使空降突击部队的战斗能力和空降作战的规模进一步增大。地面部队将有更多的兵力转向空中。由此,可能产生一种新的作战类型,“它将不再是一般的对敌空中包围,而将是一种空中进攻。根据这样的观点,可将现在对敌实施空中包围的一套方法归结为空中进攻这一崭新的战斗行动类型的第一阶段。”显然,空降作战的这一“主体化”趋势,将使空中成为与地面平行的战场,从而使进攻战役出现空中进攻和地面进攻交替或同时进行的新格局。

三、“陆空联合密集火力突击”,将成为火力运用的基本形式
在“立体战役”理论的指导下,外军火力运用的观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不能依赖核突击来直接消灭敌人,外军提出了“火力毁伤”的概念,用以概括战役中各种常规火力的使用(包括炮兵、航空兵、带常规弹头的战役战术和战术导弹的火力)。
外军认为,现代条件下的火力毁伤不可能依赖一两种兵器,“参加火力毁伤的是各种火器的总和”。因此,“火力毁伤具有总体的性质”。火力毁伤的基本方式是“陆空联合密集火力突击。”
与以往主要依赖炮兵的火力突击相比,陆空联合密集火力突击的主要特点是航空兵将在火力毁伤中发挥关键作用。地面部队对空中火力支援的依赖程度增加了。美军在二战中,对战役战术目标消耗的弹药量,空中投放的占1/4,朝鲜战争中占1/3,越南战争中增加到1/2。苏军航空兵支援的能力稍差一点,但目前所承担的目标毁伤任务,也已由过去的占所有目标的20%增加到40%(与火箭兵一道),将来还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苏美军的战术航空兵均已把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列为第一位的任务。苏军方面军航空兵的转变最为明显,其兵力结构中,进攻型兵力(歼击轰炸机、轰炸机、强击机)已由原来占总兵力的l/3上升到2/3,而防御型兵力(歼击机)则由2/3下降到1/3。进攻型兵力基本换装了第三代飞机,机动性提高了70%,作战半径提高了2-3倍,载弹量提高了1-2倍。
美国和北约的战术空军一向承担主要的火力突击任务。其使用方式包括近距离空中支援和空中遮断,根据演习统计,在进攻中,战术空军通常派出40%的架次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如美国陆军军每昼夜可得到220-280架次的这种支援,装甲师每昼夜可得到100架次。另外,战术空军将以相当的数量投入战场遮断,这是目前美军打击纵深的主要手段。在战役的某些阶段,战术空军可拨出50%的架次用于战场遮断。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是加强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主要力量。目前,苏集团军航空兵已装备武装直升机1500余架,并正在研制米-28和“虚伪”两种新式武装直升机,美军直升机的发展更为突出,已成为陆军改编的主要特色。按照新的编制,军、师两级都编有战斗航空旅。军战斗航空旅有直升机231架,师战斗航空旅有直升机79架。武装直升机将承担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主要任务,腾出固定翼飞机打击纵深的目标。
航空兵支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火力突击的距离、强度、精度、机动性和效果。4架A-10攻击机在5分钟内投放的弹药,等于同一时间内18门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炮弹重量的36倍。法国空中机动师的武装直升机一次全部出动,在师属空中机动步兵团的配合下,可摧毁苏军一个坦克师的全部坦克。在以黎战争中,60-70%的坦克是被航空兵击毁的。曾有过一次航空兵集群突击消灭了40-50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战例。
外军在大力发展航空兵的同时,对传统的火器--火炮的发展也毫不放松。在近期内,炮兵仍然要承担大部分火力毁伤任务。随着航空兵等远程兵器的发展,炮兵火力在总的火力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但是它仍然是对战术全纵深实施火力毁伤的基本手段。近年来,苏合成军团和兵团的炮兵有了很大加强。摩步师装备的各型火炮已由70年代的198门(900管)增加到现在的314门(1602管)。集团军属炮兵已从团扩编为旅,装备961门火炮,此外还增编了一个火箭炮团,共有72门火箭炮,2880管。方面军属炮兵师增编了一个炮兵旅,全师共有火炮384门。此外方面军还增编了一个重炮旅,装备火炮48门。加起来,方面军直属火炮已由216门增加到432门,刚好增加一倍。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常规火力的重要成份。其中,苏美军都在发展的一种“定位毁伤系统”最为引人注意。这是一种把侦察、控制和打击手段合为一体的崭新的武器系统,能对纵深集群目标实施实时精确攻击,其基础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光电技术,这是一种高技术武器。
定位毁伤系统的核心是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它把远距离侦察系统和打击系统联为一体。打击系统可以是火炮、导弹、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按使用的打击系统的不同,定位毁伤系统分为“定位射击系统”和“定位攻击系统”两类。
定位射击系统的打击手段是身管炮和火箭炮。它是战术指挥员的兵器,可用于打坦克或打炮兵。美国陆军发展的打坦克的定位射击系统是用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对时速36公里的运动目标或不动目标,弹头偏差量仅0.75米。将来的发展方向是研制自导炮弹,“打了就不管”,并使用无人驾驶机进行电视侦察。反炮兵的定位射击系统用MLPS多管火箭炮发射带末端制导子弹头的子母弹,用AN/TPQ-36或37型炮位侦察雷达探测目标,可在敌炮弹落地前交会出敌阵地,电子计算机自动算出目标坐标,迅速还击。
定位攻击系统是战役指挥员的打击手段。美军目前研制出打集群坦克目标和打防空系统两种定位攻击系统。打集群坦克的定位攻击系统叫“突击破坏者”,由机载雷达(“辅路机”雷达,工作距离30-200公里)、地面指挥控制系统和导弹三部分组成。导弹战斗部为子母弹,分T-22和T-16两种。T-22导弹可容纳24个末端制导子弹头,T-16导弹可装14个末端制导子弹头。导弹射程,由地面发射150公里,由空中发射200公里。一枚导弹的散布面积为0.1平方公里,子弹头的命中率为0.6-0.7,可摧毁一个坦克连。在实施突击时,该系统可跟踪6个集群目标(每个目标10-12个装甲单位),并同时对两个目标引导导弹。导弹飞行中段和终段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子弹头撒布后,自动寻找并锁定目标,用自煅破片击穿坦克顶装甲。美军和苏军均认为,这种定位攻击系统打坦克的效能相当于小型核武器。美军设想用这种系统对200公里外集中地域内的6个坦克师进行攻击,每小时发射40发导弹,几小时后可给这6个师造成很大损失。模拟结果显示,用这种系统代替战术空军打敌纵深目标,每昼夜可减少80架飞机的损失。
除定位攻击系统外,象燃料空气弹、远距离布雷器材等手段的使用,也能给常规火力带来某些核武器的效果。
陆空联合密集火力突击的目的是夺取战役的火力优势。所谓火力优势,是指“战役过程中在火力威力上的对敌优势。火力优势的表征是己方火器顺利完成射击任务,迫使敌方火器不能进行有力抵抗的能力。”“火力优势是决定进攻战役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夺取火力优势,苏美军在火力运用的方法上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把组织火力毁伤的重点转到战役一级来。这是因为现代武器的射程增加了,能打击战役纵深的火器越来越多,“火力毁伤的规模和对战斗行动的影响超出了战术的范围,成为战役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果说在二战中,夺取火力优势尚属战术性任务,那么现在,“夺取火力优势的斗争已成了一个复杂的战役任务”。它要求军团、兵团和部队的所有兵器参加。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好火力毁伤,是军团司令员和司令部的直接职责。”战役指挥员的主要任务是,从火力的“总体性’出发,组织好参加火力毁伤的各种火器的协同,明确规定对主要和其他方向上的敌集团进行火力毁伤的程序和程度,区分定位攻击系统、导弹、炮兵、航空兵和其他火器的力量,以保证发挥所有火器的最大效能。战役指挥员组织火力的技能的高低,“应被看作是他们战役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其次,强调对战役布势的全纵深实施不间断的火力毁伤。苏美各种火器的压制范围,能够覆盖从前沿到方面军战役底部的全部纵深。未来,远战火炮的射程可达40-70公里,直升机50-60公里,定位攻击系统和战术导弹100-200公里,战术航空兵可达300-500公里。为了保证火力的连续性,苏美军强调火力毁伤贯穿于战役的全过程。苏军认为,“如果说过去夺取火力优势的斗争只是断续地、主要是在积极作战阶段进行的话,那么现在,它将在准备和实施进攻和防御的各个阶段不间断地进行”。苏军把进攻的火力毁伤划分为火力保障、火力准备、火力支援、火力护送四个时节,借以计划战役全过程的火力突击。
第三,强调组织好压制敌火力单位、防空和夺取制空权。苏军要求以大部分火力压制敌火器,其目标占所有目标的60%。其中,战役一级是打敌定位攻击系统等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战术一级是打敌炮兵。由于航空兵在火力毁伤中的作用很大,制空权对于夺取火力优势非常重要。“现在,要取得火力优势,不夺取牢固的制空权是不行的。”夺取制空权的方法是实施进攻性空中战役,摧毁敌航空兵集团。同时,防空的作用也增加了。防空已从战斗保障发展为一种战斗行动,已为“立体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奔袭,将成为在战役纵深的重要行动方法
苏美军在“立体战役”理论的全纵深打击思想、整体作战思想和机动战思想的指导下,非常强调“奔袭”战法的运用,所谓奔袭,是指高度快速的部队在敌后的快速推进。奔袭战法在二战中曾使用过,它将在未来战役中成为纵深行动的重要方法。
首先,现代防御的战役纵深部署了许多重要的目标,如核武器、定位攻击系统、指挥所、远战炮兵、雷达站、通信枢纽、防空武器、电子战设施、仓库、航空兵基地以及战役预备队等,这些目标对进攻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是防御稳定性之所系。所以进攻军队必须摧毁这些目标,使防御之敌“解除武装”,才能顺利实施进攻。打击这些目标,仅凭火力是不够的。由于多数目标具有快速移动的特点,机动部队在对付这些目标方面的意义增大了,纵深奔袭的地位也就随之提高了。
与过去相比,实施奔袭行动的兵力增加了,构成也很复杂,参加奔袭的不仅有专门指定的奔袭群(师以上规模,如战役机动集群)、奔袭支队(营、团、旅规模),而且还有特种支队(营、连规模)、先遣支队、迂回支队、空降突击群等编组;不仅有地面机动部队,还有奔袭直升机群。因此,现代的奔袭是陆空联合的行动。
奔袭的目的,是破坏敌防御的战役稳定性,消灭重要目标。首先是核武器和定位攻击系统,打乱敌军队指挥和后方工作,破坏交通线的运转,夺取重要地区,阻止或破坏战役预备队的开进,给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从而瓦解敌防御。通过奔袭行动,为主力高速度发展进攻创造条件。实际上,奔袭是在敌后开辟了第二战线,在敌人内部造成了若干作战基点,奔袭部队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其作用超过了它的兵力。
奔袭战法的基本特点是大胆脱离正面进攻部队,隐蔽地渗入敌后方,充分利用突然性因素,高度机动地作战。苏军形象地把它归纳为“机动-突击-机动”的公式,奔袭的纵深根据部队的大小各有不同。奔袭群(集团军和方面军战役机动集群)的奔袭纵深从50-80公里到200-300公里,奔袭支队(营、团规模)则为20-30公里至50公里,奔袭直升机群为50-60公里。
外军认为,虽然奔袭行动本身多属战术规模,但由于它是对敌战役布势实施全纵深打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由战役指挥员直接组织。奔袭的企图是整个战役企图的一部分。军团司令部应抽调各部门的军官组成专门的组,协调奔袭行动,及时明确任务。奔袭部队在派出军团的整个地带内行动。上级通常按目的或必须夺取的目标给它们指定行动方向。奔袭部队同支援兵力兵器的协同由上级组织。为了给航空兵指示目标,应有航空兵代表到奔袭群司令部工作。
奔袭部队进入敌后的最有利条件是军团突破敌防御之后。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可成行军或临战队形穿过战线,在短时间内迅速前出到目标。有时,也可通过敌战斗队形的间隙,利用夜间渗透到敌人后方。
在奔袭过程中,奔袭群通常受领数个目标。当目标数量不超过奔袭群所辖单位的数量时,奔袭群派出数个奔袭支队,对这些目标实施同时突击,并留出25-50%的预备兵力。当目标相距很远,或夺取目标要消耗较大兵力时,奔袭群可不分散,依次地消灭这些目标,奔袭群和奔袭支队完成任务的方法是,确定目标的位置,对之进行不间断的监视,从翼侧和后方荫蔽地接近目标,对之实施突然的,出敌不意的突击,尔后迅速撤离,在突击过程中,应同支援的航空兵、武装直升机、空降兵以及主力派出的先遣支队(迂回支队)、特种支队等保持密切的协同。
根据目标性质的不同,奔袭方式也不相同。对于重要性大且机动性强的目标,如核武器、定位攻击系统等,奔袭群可在武装直升机和空降突击队的配合下,坚决加以摧毁,决不放过。对于指挥所,则可用袭扰方式迫其转移,待其离开有利于防守的地域后,伏击或机动歼灭之。对于机动性强但又很分散的小型目标,奔袭群分散成各个支队在广阔的地带内寻歼,使敌无法通过机动避开打击。即使避开了一支奔袭支队,也可能进入另一支奔袭支队的行动地域。
对于各种固定目标,如战术要点、交通枢纽、桥梁、渡口,防御接合部、航空兵基地和工业设施等,尽量在敌未能组织好防御前夺取。此种行动应同空降兵和武装直升机协同实施,对己设防的固定目标,奔袭群则从行进间实施突袭,强行攻占。如敌撤离,不必阻拦。夺取目标后,如需要,可组织环形防御。
奔袭群同敌预备队作斗争的方法有两种。首先是伏击。其次是在武装直升机和空降突击部队配合下对其实施连续不断的打击,以达迟滞其行动的目的。
战斗保障和后勤保障对奔袭行动的成败有极大影响。战斗保障中,侦察和伪装最为重要。解决后勤保障的主要方法是加大奔袭部队自身的弹药、油料储备;在奔袭过程中用航空兵输送,正面军队派出强大的先遣支队,与奔袭群协同保障交通线和油料弹药的输送。但是,苏美军都认为奔袭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的解决是相当困难的,是“最迫切的”。
外军认为,奔袭行动的广泛实施,将使传统的“突破、分割、包围、封锁”战法与“插入、突袭、空降、破坏”战法结合起来,从而使战役作战的方法趋于多样化。

五、电子战,将成为战役行动的重要内容
外军认为,无线电电子学现在已渗入了现代军队的所有“孔隙”,成为现代军队指挥和武器控制的基础。不仅如此,由于无线电器材和光电器材已成为现代武器的核心,甚至可以说,“无线电电子器材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而且是相当有效的武器”,成为直接打击敌人的“强大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电子斗争的作用提高了,“夺取和掌握电磁权,可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夺取制空权一样重要,甚至具有更大意义”。军队不仅要有武器和技术兵器的数质量优势,而且还必须赢得电子战,否则就要吃败仗。基于此,外军认为,“无线电电子斗争就其作用和效能来说,正呈现出一种超出保障类型的范围而变成战斗行动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趋势。今天,它已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斗的总的进程和结局。”
外军指出,进行电子战的目的是“夺取无线电电子优势”,其含义是拥有比对方更多的无线电电子器材,而且比对方更有效地在战役中使用这些器材,从而保障己方军队顺利完成任务,同时使敌方失去这种能力。实质就是确保己方指挥、侦察、武器制导和电子战系统能稳定可靠地工作,同时破坏和削弱对方这些系统的工作。“夺取电子优势,已成为夺取地面、海上,特别是空中战斗、战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北约要求通过电子战,削弱当面之敌战斗能力的50%。
外军夺取电子优势的基本措施是:①保持电子器材的数质量优势,完善电子战的组织机构。例如,苏军从方面军到师都编有专门的电子战部(分)队,装备有新型电子战器材。方面军编成内无线电侦察部队的无线电技术侦察能力为:侦察正面300-400公里,纵深500公里,一小时可对670部雷达和遥控系统、70个导航系统进行测向、定位,并同时对60-80个短波无线电网(专向)和6-8个无线电接力通信实施侦察;无线电侦察能力为,侦察纵深2000公里以上,测向距离约为1000公里,能同时侦察150-200个无线电报、电话的通信网(专向)。方面军编成无线电干扰部(分)队,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其作战能力为:干扰师以下超短波网25-30个,短波网15-20个。地对空雷达干扰营有效距离为50-60公里。方面军航空兵部队编有65架专用电子干扰飞机,专用于对战役、战术纵深内通信、雷达和电子设施进行干扰,美陆军军编有军事情报群,师编有军事情报营,独立旅编有军事情报连。能在电磁全频谱范围内实施探测、监听、记录、分析和干扰。军电子战部队侧重于侦察,师电子战分队侧重于干扰。鉴于电子战部队的重要作用,外军认为,电子战部队将成为现代战役布势中一个新的成份。
②研究进行电子战的有效方法,目前外军强调把电子干扰、火力摧毁和破坏结合起来,实际上是强调电子战行动的合同性。电子干扰的意义非常重要,目前美苏都加紧研制先进的电子干扰器材,并利用电子计算机把电子侦察器材、有源和无源干扰器材、投放干扰发射机的装置合为一体,形成电子干扰自动化综合体。投放干扰机的手段也很多样,飞机、火炮和火箭都可利用。火力摧毁主要是利用远距离火力打击阵地上、行军中和仓库里的电子器材。美军发展的定位攻击系统中就有专门的PLSS精确定位攻击系统,专用于打雷达、电子战设备等辐射源。火力摧毁是对抗无线电器材的最彻底的方法。苏军要求在战役开始前就摧毁敌30-50%的电子设备。所谓破坏,就是以独立的分队渗入敌后,奔袭敌指挥所、雷达站、机场导航系统等无线电设施。
总之,电子战构成未来战役的“第四战场”,夺取电子优势将成为未来战位既重要而又复杂艰巨的行动。

六、防御战役中的攻势行动将大大增加
苏美军认为,现代战役防御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是防御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则--稳定性和积极性之间日益加深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防御的稳定性将主要通过防御军队行动的积极性来达成。
固守敌主突方向上的最重要地带的目的,也是为防御军队实施机动、杀伤敌进攻集团、实施反突击等积极行动创造条件。因此,防御军队的行动“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具有攻防一体的性质”。其中,防御行动和进攻行动的比例可能“各占一半”。从这个意义上讲,“攻防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随着武器射程增大,威力提高,军队机动性和火力增强,越来越重视采取积极进攻的行动来达成防御的目的”。美军明确提出,要把对敌军纵深的进攻行动贯穿于防御作战的全过程。
外军战役防御的进攻性表现在:(一)防御的目的更加坚决。苏军80年代的观点认为,防御的目的不是为了扼守某一地域,而是“为了粉碎进攻军队”。沃罗比约夫则更认为,防御能“将进攻粉碎于开始之时”。强大的火力突击,顽强地扼守重要地域和地区,结合强大的反突击和反冲击,以及奔袭支队、空降兵和侦察破坏组的敌后行动给敌人造成的杀伤,足以迫使敌人放弃积极行动,而使防御军队得以转入坚决的进攻。
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认为,防御的直接目的是挫败敌进攻,根本的目的是为转入进攻创造条件。应通过及早采取进攻行动,力争在作战初期使敌遭受重大损失。在作战初期使进攻之敌遭受30%的损失,可能迫使敌军停止进攻。
(二)强调远距离火力对于破坏敌进攻的作用。外军认为,“如果说攻方力图同时突击守方军队战斗队形的全纵深,那么,守方也将采取措施把火力突击的重点转移到防御的远接近地上。”这样就能做到在敌准备进攻或向冲击展开线接近时就杀伤敌人,把敌军粉碎于冲击开始前。
远距离火力打击的目标主要是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核袭击兵器和定位攻击系统等远战兵器,火力的运用应与无线电电子对抗措施协调。
远距离火力打击的方法,一是以火力拦阻敌军的开进和展开;二是实施火力反准备,也就是把敌人的进攻破坏在开始之前。过去反准备的纵深小,时间短,参加的兵器少。现在,反准备可在远接近地实施,并将成为经常的现象。苏军新版《战术》一书认为,“对已做好进攻准备的集团实施反准备和反突击,是破坏进攻之敌的进攻或削弱其突击的主要方法。”
(三)强调实施反突击。外军认为,“准备周密、实施及时的反突击,是防御积极性的最高表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役的结局,破坏敌之进攻,夺取主动权。”因此,它是防御中带有决战性质的一种行动。随着战役军团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的提高,反突击的运用将更加频繁,在一次防御战役中,可能在战术和战役纵深连续实施数次反突击。其目的将更加坚决,甚至可以直接发展成反攻或进攻。
为了保障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强大的反突击集团,苏美军都把防御军团的主力配置在纵深内。北约军队的演习中,纵深展开的陆军军、野战集团军和集团军群的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兵力通常达到防御军队总数的2/3。这为实施反突击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主力配置在纵深,也有利于增大防御的弹性,广泛实施机动行动来掩护受威胁的方向,消灭敌在战役纵深的空降兵和奔袭集群。
外军强调反突击通常指向突入集团的翼侧,反突击方向可以不止一个,参加反突击的通常是军团的第二梯队和预备队、航空兵的基本兵力,以及第一梯队兵团和其他方向调来的军队。坦克兵团通常编在反突击的第一梯队并用于主要方向上。
总之,战役防御在整个战役理论中的地位提高了。随着苏美对战略防御的重视,甚至认为,防御也同进攻一样,成了“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语)。外军虽然认为防御和进攻在行动方法上有接近的趋势,但是,防御和进攻在性质上目的上的区别仍然是存在的,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十八章世界-些国家军事理论研究的新情况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军事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有四:一、传统学科的研究内容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二、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三、注重宏观的高层次的综合理论研究,为国家军事决策提供战略性咨询;四、强调军事预测,各国普遍地开展对国际形势、国际环境、军事战略态势、战役战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的预测。现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国家军事理论研究的新情况。

第一节战争理论研究方面的新情况

战争理论研究对于认识当代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解决国防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关于战争起源,战争本质、战争分类、战争发生可能性等方面有不少新的观点。
一、关于战争的起源问题
传统的观点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毛泽东同志曾写道:”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几十年来,这种观点一直被当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问题的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战争观的重要内容。
但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些专家认为,有私有制和阶级才有战争的观点,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也不是列宁观点的原意,而是苏联学术界的观点。事实上,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以前,就已经有战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论及原始社会的战争。例如,马克思在《1851-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写道:“某一共同体,在它把生产的自然条件—土地—当作自己的东西来对待时,会碰到的唯一障碍就是业已把这些条件当作自己的无机体而加以占据的另一共同体。因此战争就是每一个这种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最原始的工作之一,既用以保护财产,又用以获得财产。”再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写道:“在荷马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的各部落在大多数场合已联合成为小民族”,“各个小民族,为了占有最好的土地,也为了掠夺战利品,进行着不断的战争:以俘虏充作奴隶,已成为公社的制度。”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认为战争是阶级社会形成后产生的,在原始社会里就存在战争现象,只是这种战争与阶级社会的战争性质不同罢了。持这一观点的人指出,原始社会里的战争是为了占领或保护生存的客观条件,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其特点是:
——原始社会的战争是民族全体成员的集体活动。
——交战双方争夺的不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而是天然资源。
——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奴役和剥削其他社会集团和个人。
有了私有制和阶级以后,战争不再与生产过程直接联系,而是作为一个阶级和集团的政治的继续而存在,其特点是。
——战争不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参加的活动,而是主要由专门的军队进行的活动。
——交战双方争夺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乃至劳动力本身。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推行本阶级或集团在平时推行的政治。
二、关于战争本原问题
19世纪初,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他的不朽著作《战争论》一书中提出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战争,对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断给了高度评价。列宁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一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探讨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把每次战争都看作是当时各有关国家(及其内部各阶级)的政治的继续。”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所谓特殊,主要表现在:①有一套特殊的组织,即军队及其附属的一切。②有一套特殊的方法,即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③一种特殊的过程,即双方武装力量在战场上的交锋。政治用这种特殊手段扫除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障碍既除,政治目的达到,战争便告结束。否则战争就不会停止。
核武器出现后,美国军事理论家布罗迪最先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论断提出异义,他写道:“迄今为止,我们的军事机构的主要目的都是赢得战争。而核武器出现以后,它的主要目的必须是避免战争,它大概不可能有什么有益的目的了。因为核武器实际上是一种无法防御的‘绝对武器'。”后来西方国家理论界基本上接受了这一观点,例如基辛格就曾说过:“军事上的传统看法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不过这种继续是借助战争自己的适当手段实现的。这种观点已经不再适用了。”再如英国的金斯顿、麦克认为,“若从现代条件出发来看克劳塞维茨的著名论断——战争是政治的另一手段的继续,就不难明白,在发生这种核战争时,没有比这个论点离开真理更远的了。”
50年代未苏联曾就这一问题开展过学术讨论,赫鲁晓夫当时曾提出过反对用战争手段实现政治目的的思想,他说核战争会毁灭一切生物,因此主张把战争永远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排除出去,但当时他还未明确提出战争不再是政治的继续。1962年,苏联《军事思想》杂志编辑塔林斯基提出:“从军事技术角度看,战争作为政治的工具的作用正在消亡,战争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像几千年来那样是政治的工具。”这些观点当时受到苏联学术界的批判。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学术界一直坚持认为“战争作为政治的继续,其实质绝不会因技术和武器装备的改变而改变。”但80年代以来,苏联一些领导人对这一论断不断提出异议。1985年4月,苏军前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在《历史告诫我们要提高警惕》一书中写道:“把热核战争看作是政治的合理的近乎合法的继续便是犯罪”。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说过在核时代战争作为达到政治目的手段的概念已经过时,遵循这一陈腐教条办事,将会导致世界核大战。戈尔巴乔夫1987年2月在一次讲话中又说:“在广岛和长崎浩劫后,世界大战就已不再是政治的一种手段的继续了。在核战争中,推行这种政治的人本身也必将被烧死。”苏共27大的文件中指出:“如果发生全球性的军事冲突,其结果将是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而是世界文明的毁灭。”
我们国内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原理在现代条件下已经过时了。其理由之一是世界核大战必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在核战争中,战争发动者本身也将被消灭,战争与政治产生巨大的相悖性,不可能再作为政治的继续;但也有不少人仍坚持传统看法,他们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对人类整个战争史中战争与政治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武器的发展固然会对战争带来深刻影响,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如果认为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毁灭性,说核战争不再是政治的继续,那就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后可能爆发的世界核大战必然是超阶级、超政治的。这显然不能成立。事实上,现在有资格打世界核战争的只有美苏两家,不论世界大战结局如何,它都必然是也只能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政治的继续。这是未来世界大战的真正本质,也是我们坚决反对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核武器的出现不仅不会使战争的政治因素消失,相反使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政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争手段。其次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还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战争的结局是两回事。所谓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指战争是为实现政治目的而采用的暴力手段,战争的目的与结果虽有联系,但毕竟是不同的,二者的相悖性屡见不鲜。例如,希特勒为达到称霸世界的狂妄目的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的结果恰相反。我们难道能因此而说这场导致第三帝国覆灭的战争不是希特勒推行法西斯政治的继续?显然,以战争的毁灭结局来否认导致战争的政治目的,就必然会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所以我们仍坚持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是马列主义战争观的基本结论之一,具有普遍的真理性。
三、关于战争分类问题
对战争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战争理论的研究的重要课题,正确地区分战争,有助于研究不同战争的规律和探讨正确的战略战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战争可作不同的分类。
就战争的政治性质而言,可将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就所使用的武器而言,可分为核战争和常规战争。就战争的规模而言,各国也有不同的划分法,苏联将战争分为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军事冲突和军事事件四级。美国和西方国家将战争分为全面战争、有限战争和军事冲突三级,日本将战争分为总体战争、有限战争、局部战争和冷战四级。此外,各国还有不少分法,如60年代,有个名叫赫尔曼·康恩的美国人把战争分为7个层次37个阶梯,由于过于繁琐,无实际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美国根据战争的规模和使用的武器技术对战争进行了新的分类,他们把战争按强度分为三种,即高强度冲突、中强度冲突和低强度冲突。所谓高强度冲突指的是苏美之间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或者是在一个超级大国参加的两国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大规模战争,交战双方在战争中将使用现代化的武器和技术装备。所谓中强度冲突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爆发的目的有限而又不使用核武器的战争。由于目的有限,中强度冲突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结束,但也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高强度冲突。所谓低强度冲突主要指低于常规战争但高于国家间日常和平竞争的一种冲突(里根语)。
进行这种战争可以使用综合手段,包括政治、经济、新闻与军事手段。这三种战争的风险性和可能性成反比。高强度冲突的风险性最大,但爆发的可能性最小。低强度冲突的风险性最小,但发生的可能性却最大。中强度冲突,无论是风险性和发生的可能性,均居于上述二者之间。低强度冲突主要发生在第三世界。中强度冲突多发生在东西方利益交错的一些战略要地或其附近地区。高强度冲突是美苏的直接较量,尽管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最高利益,它在美国的战备计划中占着最重要的地位。从战争准备上说,美国主张应该把重点放在风险性最大的高强度冲突方面,而不应该放在应付可能性最大的低强度冲突方面。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科默说:“我们不要上可能性谬论的当”。又说如果我们根据可能性而不是根据重要性来规划我们的部队和确定战略的优先顺序,那么,我们就会掉进战略的陷阱。”因此,近年来,美国虽认为核大战的可能性很小,但在战争准备上,仍强调以应付高、中强度战争为主,加强全面大战准备,认为有了应付高强度战争的实际能力,应付低强度战争就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
我们过去对战争规模的划分无正式表述,口头上通常使用“大打”、“中打”、“小打”的说法。近年来学术界有人主张将战争按规模分为全面战争、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三级。全面战争是指两国(或国家集团)之间或国内集团之间,倾全力进行并威胁到一方或双方生死存亡的战争。全面战争可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国家倾全力参加国家集团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战争,这是世界范围的全面战争,二是两国之间或国内集团之间倾全力进行的战争,这是地区范围的全面战争。局部战争是指国家或国内集团之间使用部分武装力量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目的有限的战争。军事冲突是指双方武装力量在狭小区域内进行的目的和规模有限,时间短促的军事行动。它通常包括边境武装冲突和突发事件。当然也有人主张再增加一个层次——偶发事件。
四、关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问题
目前中外学者和国家政治活动家都认为近期内发生世界核大战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将此起彼伏,难以避免。近年来国内有人认为世界大战可能从战争舞台上永久消失。他们说,战争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战争形态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了顶峰,此后开始走向衰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尽管中小规模的战争仍然存在,但世界大战可能将从战争舞台上永久消失。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从政治上看,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制约战争的因素越来越多;首先是第三世界的近130个国家及其人民坚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其次是第二世界的人民,特别是东欧西欧的人民反对战争,渴望和平。这也影响到他们的政府,在涉及战争的问题上他们不会完全自愿地站在美国或苏联一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人民也是反对打世界大战的。
(二)从经济上看,生产和资本的高度国际化,使各国经济上的联系空前紧密,相互依赖和利益的相互渗透大大增加,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经济结构。战争不一定是解决彼此矛盾的最适宜的手段。如果战争真的打起来,发动战争的国家很难保证自己在战争中肯定会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用其他方式(如德国和日本)同样可以达到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目的。
(三)从军事上看,目前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国,他们各自拥有的核武器都在数万件以上,足以毁灭对方十多次。现在美苏的军事力量大体均衡,相当时期内他们之间将保持“相互确保摧毁”基础上的核均势,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四)从科技发展上看,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和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使世界核战争难以打起来。另一些专家不同意核战争正在消亡的观点。他们认为,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尽管在增大,但还不足以将大战彻底排除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爆发核大战的条件虽然现在不具备,但并不是说今后永远不可能形成。目前的世界战略格局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爆发战争。另一方面,连续不断的局部战争,如有大国直接卷入,也有可能升级为世界大战,小战和大战之间并无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最后,核武器的进一步扩散将增大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因此在国防建设上必须着眼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大战,进行长远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去作这种准备,而不能存任何幻想和侥幸心理。
五、关于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问题
近年来国外也有不少论述,苏联基里连科中将认为现代战争有五大基本特点:①现代战争可能是当代两大社会政治体系的大决战;②战争的突然性空前增大,交战双方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突然性因素,战争一开始就以主要力量展开激烈交战,力争在短时间内达到战略目的;③战争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持久的,尤其是常规战争持久的可能性较大;④战争的主要打击目标是对方的战略核力量、经济中心和指挥中心;⑤战争的基本样式是战略性核袭击和战区战略性战役。苏联前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认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有四个:①空间规模大;②具有空前的残酷性、破坏性和机动性;③战争目的坚决;④战争的基本样式是陆战区和海洋战区的战略性战役和空中对抗。
美陆军1982年版《作战纲要》认为现代战争有九大特点:①既可能是机械化大兵团之间的交战,也可能是精干的轻装部队之间的较量。②使用核武器,尤其是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大。③大量高技术的致命武器用于战场,战争激烈而短促。④无明显战线,战争的流动性大。⑤战场范围广、立体化程度高。⑥情况多变、难以指挥。⑦地面和水上作战更加依赖空中掩护。③后勤保障作用空前突出。⑨后方的战斗活动频繁。美国1984年出版的《2000年美国陆军的战略要求》研究报告除认为现代战争具有上述特点外,还认为低强度冲突是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恐怖行动作为一种战争方式正在被日益广泛采用。日本的原田稔则认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有二:①既是总体战又是持久战。②双方在核威胁条件下作战,但都尽力避免核战。
我国学术界认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具有多层次,有些专家把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归纳为五条:①现代战争可能是核威胁条件下的常规战争,其理由是核均势使任何一方都没有把握摧毁对方而不受报复,核战争的破坏性巨大,使战争难以达成政治目的;其次是由于现代常规武器的杀伤力有些已与战术核武器差别不大。②现代战争可能是诸军兵种合同作战的战争。③现代战争可能是大规模的立体战争,按地区来讲,整个战区的全纵深都可能遭到打击,按层次来讲,上至外层空间下至大洋深处,都可能成为战场。④战争的突然性日益增大。⑤战争对经济的依赖性增大。有的专家认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个八方面:①地面与空中作战相结合,是现实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②战争初期的交战结果对整个战争进程具有重要影响。③战场范围广大,前后方的区别不明显。④军队机动力强,战场情况变化急剧。⑤武器杀伤破坏力大,战争消耗大,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⑥指挥与控制复杂困难,C3I系统高效率对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⑦电子战已由保障手段成为主要作战形式之一。⑧人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此外还有人认为现代战争的基本特点可归纳为四化:①战争样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交战方式外,“外科手术式”的袭击、恐怖行动、心战等新的战争方式会增多。②战争规模扩大化,军事行动的三维(正面、纵深、立体)规模都在增大。③战争手段高技术化,除了传统的武器技术外,科技领域内一切最新成就都将被运用于战争。④战争决策智囊化,因现代战争条件复杂,个别统帅的智力已难以驾驶整个战争,决策和对战争的指导将愈来愈多地依靠集体智慧。

第二节战略理论研究方面的新情况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战略理论研究工作十分活跃,现在全世界有70多所著名的军事或战略研究机构,对军事战略的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不仅不断充实和发展了原有的概念,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在应用理论研究方面也成果累累,为各国的国防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指导。
一、关于战略概念问题
战略的概念产生于战争实践,也长期使用于军事领域,我国古代称之为兵法、战争方略、韬略等。到了现代,毛泽东对战略下的定义是:战略是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的科学。西方著名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写道。“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这些说法都没有超出战争和军事范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把战略概念引伸到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使战略概念出现了扩大化趋势,如现在常用的有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外交战略、科学发展战略、人口控制战略、计划生育战略等等。就军事战略而言,其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美国军事学术界对战略的定义有几十种不同表述。1983年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出版的《军事战略》一书就收集了18种关于战略的定义。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1981年在美陆军军事学院讲课时说,战略总是由目标、途径和手段几个方面组成的。这一概念的表述公式是。战略=目的(追求的目标)+途径(行动方案)+手段(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美陆军事学院战略教研室主任小阿瑟&#8226;莱克上校对这一公式作了进一步说明,他说,“目的”可以用军事目标来表示。“途径”则是使用军事力量的各种方案,亦即军事战略方针。“手段”指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军事实力(人力、物力、财力、部队和后勤等)。
这样以来,军事战略=军事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军事实力。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国家安全,就放在这个由三条腿(军事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和军事实力)组成的军事战略的凳子上。从这个简单的比喻中人们不难看出,这三条腿必须取得平衡,如果军事实力不符合战略方针的要求,或是目标超出了实力的可能,都会使国家安全处于危险的境地。
国家实力和目标是战略不可缺少的因素。一种战略,如果没有实力去实现它,它至多不过是一种战术作业。没有目标的战略不是真正的战略,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牵制行动而已。
目前国内外关于军事战略的定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即西方的定义、苏联的定义和我国的定义。美国官方对军事战略下的定义是:“军事战略是运用一国武装力量,通过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实现国家政策的各项目标的艺术和科学。”西方其他国家关于战略的定义与此相似。苏联对军事战略的看法比较一致,官方的定义是:“军事战略是军事学术的最高领域,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计划和进行战争或战略性战役的理论和实践。”我国关于军事战略的定义通用的表述是:“军事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不少同志认为这个定义突出了战略的全局性。战略、战役,战术都是指导战争的方略,战略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美国的定义缺乏关于全局的论述,苏联的定义对全局性强调不够,只是说它是“最高领域”,我们的定义比他们的更准确。然而国内并不都同意这一定义,对军事战略还有不同的表述,例如,有的人表述为“军事战略是运用国家武装力量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利益、目标,指挥战争全局的艺术和科学”。还有的专家认为军事战略是“一门研究建军、治军和用兵方法的艺术和科学”等等。由此可见,军事战略概念正在向横的方向拓宽,正由“指导战争的科学和艺术”向“指导防止战争,遏制战争和进行战争的科学和艺术”的大概念发展。
二、关于战略层次问题
随着社会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的发展,军事战略概念不仅向横向拓宽,而且也正在由过去的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发展。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军事战略之上有更高层次的战略——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美国)或大战略(英国);在军事战略之下还有一个较低层次——军种战略(陆军战略、海军战略、空军战略等)和作战战略(核战争战略、常规战争战略、战区战略、外层空间战略、后勤战略等)。苏联在军事战略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苏联军事学说和苏共军事政策等概念,在军事战略之下未见再细分。
近年来,我国战略研究也在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发展。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科学技术和军事科学的发展,战略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应有多个层次的结构。但在战略层次的划分上目前有以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主张两个层次,即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国家战略是研究国家的安全利益、目标和实现途径的总战略。它是最高层次,研究关系国家命运的全局性问题。它一般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意识形态等战略。军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国家战略的制约和控制,它主要研究军事领域内带全局性的问题。
第二种意见主张三个层次,即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事战略。这一意见认为国防战略本身是个大系统,有它相对的独立性,作为第二层次比较合适,第三层次是军事战略。三个层次的分工是:国家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建设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和潜力,实现国家总目标的全局性方略。国防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筹划和指导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全局性方略,它受国家战略的指导和制约。国防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建设、军事理论建设、民防建设、后备力量建设、国防设施建设、战略物资储备、国防法制建设、全民国防教育等等,概括起来是三部分(国防实力的建设,战争潜力的建设,战争潜力平时向战时转化的各项准备工作的建设)。军事战略是军事部门筹划和指导战争和战备活动的全局性方略,其基本内容包括作战战略(分全面战争的战略方针、局部战争的战略方针、特种战争的战略方针)、战备战略(包括军队建设、后备力量建设、战场建设等)、战区战略和军种战略。
第三种意见主张四个层次,即在上述三个层次之下再设一个层次——军种战略或战区战略。
关于战略层次还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法,目前各方面的专家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三、美国战略理论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曾多次修改其军事战略。战后初期,杜鲁门政府奉行以遏制苏联为主要目标的“遏制战略”。艾森豪威尔上台后依仗其核优势,转而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根据美军在朝鲜战场的惨败教训和美国核垄断的丧失,提出了以核武器为“盾”、常规兵力为“剑”的“灵活反应战略”。尼克松上台后,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所谓的“现实威慑战略”。里根政府上台后,对美国军事战略进行战后的第五次大调整,提出“新灵活反应战略”。这一战略除继续以苏联为主要作战对象外,其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准备打各种强度的战争
如上所述,美国根据世界形势的分析,把战争分为三种强度。
在战争准备方面,美国虽然强调以应付高中强度冲突为主,但由于他们认为,在今后1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爆发低强度冲突的可能性最大,因之加强了对低强度冲突理论研究与实战准备。美国认为低强度冲突主要发生在第三世界,特别是石油和其它重要资源产地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影响最为现实而直接。它一旦爆发,可能为美国和西方带来五大影响:
——西方重要资源的来源中断。
——使美国丧失在海外的军事基地和驻军权。
——威胁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使美国的盟国和贸易伙伴逐步背离美国,倒向苏联。
——增加苏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获得好处的机会。
为了应付未来的低强度冲突,美国国防部去年9月决定在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建立低强度战争研究中心,并为应付低强度冲突组建了一些轻型作战部队。至1990年,美国陆军拟建成5个超轻型步兵师。此外,美国政府于今年4月正式成立特种作战司令部,并在国防部内增设1名主管特种作战事务的国防部长助理。
(二)大力推行“竞争战略”
近年来,里根政府分析了国际形势,认为苏联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但本世纪内美苏之间发生一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极小,美国面临的现实任务是进行一场为争夺21世纪的战略主动权的实力竞赛。里根在1987年致国会的报告中讲,苏联在与美国竞争中有四大弱点,一是技术落后,二是国力弱,三是盟友少,四是民众的精神状态不佳。关于第一点,美国认为在当今20项关键性的科学技术中,美国在14项处于领先地位(即计算机和软件、导航、电子光学传感器、生命科学、新质量的材料、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自动控制、推进器、雷达、机器人、信号处理、隐形技术、潜艇探测以及光纤通信等)。美苏双方持平的有6项(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常规和化学弹药、激光定向能、核弹头、光学镜片和动力技术等)。这是美国最大的强点,也是苏联最主要的弱点。技术对国防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开发和改造技术的能力有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发挥技术优势可以直接增强国防能力,例如,精确制导武器有助于抵消苏联在坦克部队方面的巨大优势。反潜战技术和潜艇消声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保持美军的海上优势。其次,美国认为苏联的国力弱,当前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3.7万亿美元,苏联只在1.5万亿美元左右,美国约为苏联的两倍。美国企图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较强的物质基础,与苏联展开一场持久的竞争。里根讲这种竞争不是与苏联搞飞机与飞机、坦克与坦克、军舰与军舰的竞赛,而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技术谋略竞赛。其手段之一是发挥美国的技术优势,使苏联军事机器的一部分陈旧过时,例如果用隐形技术和轰炸机低空突防技术可能使苏联在防空方面的大量投资和设施过时;其手段之二是以技术优势,迫使苏联改变军事投资方向,即将资源从用于进攻力量转向用于防御力量。例如美国的SDI计划的推行,就可能迫使苏联减少战略核进攻力量方面的投资,而把更多的投资用到战略防御方面去,从而减少苏联战略核武器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这一谋略的更深层的目的在于,以竞争来削弱苏联的经济,例如美国搞SDI计划,苏联若要与美国竞争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结果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经济的计划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破产,使美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当然,以上所述仅是美国单方面的如意算盘,苏联不会轻易被美牵着鼻子走。但不管怎样,里根政府对竞争战略寄于很大希望,将其称为90年代美国国防政策的四大支柱之一。
(三)准备在包括外层空间在内的多条战线上作战
美国原国防部长温伯格说:“我们的战略认识到,苏联和它支持的国家完全能够同时在世界许多地区发动进攻”,因此美军必须准备同时在多条战线上对苏联的挑战作出灵活反应,美军必须在兵力编组、使用和战略指导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能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战区同时快速机动和展开必要的兵力,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多种复杂情况。为此美国将全球早就划分成了若干战争区和战区,并在每个战争区设立了联合司令部(习称总部),战争区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作过几次调整,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在本土以外划了五个战争区,即:
1、太平洋战争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部分水域、白令海、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地区,以及大洋洲诸国。
2、欧洲战争区,包括欧洲、非洲大部(主要是北非、西非和南部非洲)、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以及亚洲的土耳其。
3、大西洋战争区,包括大西洋(欧洲沿海水城除外)、加勒比海。南美洲西海岸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北冰洋的部分水域。
4。南方战争区,包括中美(墨西哥除外)和南美洲各国。
5、中央战争区,包括中东地区的红海和波斯湾沿岸诸国(埃及、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南北也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
为领导和指挥全球各战争区的军事行动,近年来美国除继续加强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大西洋总部和南方总部的建设外,还于1983年1月建立了专门针对中东和西南亚地区战乱的中央总部。1985年9月成立了三军联合航天司令部,着手进行太空战的组织指挥建设和作战理论研究。1987年4月美国又成立了专门对付突发事件和恐怖活动的三军特种作战联合司令部,同时还成立了三军联合运输司令部,以便提高对付中低强度冲突的反应速度。
四、苏联战略理论的新变化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提出要以“新的政治思维”来处理国家安全问题,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苏联军事战略也有些调整和变化。目前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出“足够实力”的战略理论
70年代中期,苏联曾一度极力谋求对美国的军事优势。80年代初期,苏对自身国力、苏美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后,提出要确保双方的战略均势,自己不再谋求优势,也坚决反对美国谋求优势。1983年6月,安德罗波夫曾宣称,苏美之间的军事战略平衡是“近几十年来的一项最重要的成果”。苏为此付出了“不少力量和资金”,因而“绝不允许”美国予以破坏。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这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决定采用“足够实力”的新战略理论。戈尔巴乔夫说:“我们主张……将军事力量限制在合理需要的范围之内。”这就是说,苏联仅需保持一支足以遏制美国对苏联发动攻击的军事力量。而无需拥有与美完全相等的军事力量。也就是说,苏联不打算在每个军事项目和武器系统方面都赶超美国,不打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苏联提出这一战略的依据是,苏美目前已取得战略平衡,各自拥有的核力量都能把对方摧毁十多次,再增加摧毁对方的次数的能力已没有多大意义。在目前条件下,不与美国去争优势,而采用“足够实力”的战略不会使苏联的安全受到新的威胁,同时,可以使苏联的今后一段时间内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苏联在最近的3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结果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苏联自己公布的1981-1985五年计划中年平均投资增长率为3.7%,实际上很可能达不到这一比例。据美国一些经济学家估计不会超过2%。他们认为,苏联如不增加投资将会严重影响其今后的经济发展。苏联人也看到了这一点,27大决定把第12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生产性投资的增长速度从上个五年计划的16%提高到25%,这种做法对达到苏联的战略目标是必要的,但资金从那里来?采用“足够实力”战略,压缩核军备开支,是一条比较现实可靠的增加经济投资的出路。此外,“足够实力”理论还可使苏在裁军谈判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取得更大的主动权。
(二)主张与美国维持低水平的战略平衡
戈尔巴乔夫说,苏美“双方目前核潜力的均势水平过高”,“真正的同等安全不是由最高水平的战略平衡来保证,而是由必须排除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最低水平的战略平等来保证。”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在于打破里根提出的竞争战略,减轻军备竞赛带来的负担,加速发展经济。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在裁军和军备控制问题上改变了以往的僵硬立场,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态度,在谈判中作出了一些让步。目前苏美之间正在进行着五项主要的军备控制谈判,它们是:①销毁中程导弹谈判。②战略核武器谈判。③太空武器谈判。④禁止核试验谈判。⑤裁减欧洲常规军备谈判。据统计近年来苏联在各种场合就这些谈判提出各种建议近30项,现仅以中程导弹谈判为例,苏美双方自1981年开始中导谈判以来,由于立场对立,多次谈判毫无结果。1986年10月美苏首脑冰岛会晤时,双方同意将各自部署在欧洲的中导消减为零。苏在亚洲,美在其本土各自保持100枚中导弹头,同时冻结并谈判消减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近程导弹。由于苏坚持中导谈判必须与太空武器和战略武器谈判相联系,因此未能达成协议。
1987年2月28日,戈尔巴乔夫提出新建议,把中程导弹问题从一揽子谈判中划出,表示可就此单独签订一项协议。4月10日苏又表示可以撤除欧洲的射程为500-1,O00公里的“战役战术导弹”。实现“欧洲双重零点方案”。6月12日北约外长会议发表声明,正式同意关于消除欧洲中程和中近程导弹的“双重零点方案”。7月21日戈尔巴乔夫在回答印尼《独立报》总编提问时,表示苏准备全部消除其在亚洲部署的100枚中导弹头,并要求美国也这样做,以实现“全球双重零点方案”。28日美宣布正式接受“全球双重零点方案”,并同意不把从欧洲撤出的中导改装为其他武器。尔后,美苏同时宣布两国外长将于9月就此举行会晤。9月苏美外长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就销毁两国的射程500-5,000公里的中程核导弹达成原则协议(当然还要经两国首脑正式签署),双方同意销毁的核导弹包括:美国部署在西欧的256枚巡航导弹(射程2,500公里、单弹头)和108枚潘兴Ⅱ式导弹(1,800公里,单弹头,这两种导弹可以在8分钟内飞抵苏联领土上的目标)。苏联部署在欧洲和亚洲的441枚SS-20中程导弹(5,000公里,3弹头)和112枚SS-4导弹。(2,000公里,单弹头),以及130枚中短程战役战术导弹。这样美国将放弃354个弹头,苏联将放弃1,435个核弹头。此外,双方还同意为达成削减50%进攻性战略核武器协议作出努力,今年12月1日之前就全面停止地下核试验和全面禁止化学武器等问题进行谈判。中导协议还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双方关于销毁的时限意见不一。美国希望在一年内销毁苏联单有的500-1,000公里的中程导弹。3年内消除中远程导弹(1,000-5,000公里)。苏联则主张分别在2年和5年内销毁这两种导弹。
总之,象美国的竞争战略一样,苏联的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目的同样在于争夺优势与主动,只不过是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去,采用的手段不同罢了。美苏两家在争夺优势与主动权中,一个是提高自己,压低别人,另一个是压低别人,提高自己,战略重点不同,其目的是相同的。
(三)在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的同时,加强了在数个战线上作战的准备
进入80年代以来,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将全球划分为3个战争区,即西方战争区,南方战争区和远东战争区。每个战争区根据战略目标和地理条件又分为若干个战区。根据苏联和西方资料,西方战争区可能包括西北战区、西欧战区、西南欧战区、大西洋战区和北冰洋战区。南方战争区可能包括近东战区、中东战区和印度洋战区。远东战争区可能包括远东战区、东北亚战区和太平洋战区。西方战争区平时辖苏驻东欧各国的四个集群(驻德、波、捷、匈军队集群),本土的6个军区(列宁格勒、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喀尔巴阡、基辅和敖德萨军区),3个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南方战争区平时辖四个军区(北高加索军区、外高加索军区、土耳其斯坦军区和中亚军区)。远东战争区平时辖3个军区(远东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太平洋舰队。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平时辖3个军区(莫斯科军区、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和乌拉尔军区)。另外,还可能有北美战区、南美战区和非洲战区。苏联不仅在和平时期已划分了战争区和战区,而且还建立了相应的指挥机构,它们在平时按国防部的指示和战略方针有计划地进行战争准备,战时则按最高统帅部的企图有目的地实施规模不等的军事行动。
苏联的军事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军事理论和军事战略随着改革的深入,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节战役理论研究方面的新情况

近年来,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各国战略思想的变化,各国的战役理论也有不少发展变化。
(一)苏军战役理论的发展变化
1、进一步丰富了战役原则,将原来的9条原则扩充为13条。
50年代中期,苏军在总结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下列九条战役原则:
(1)集中兵力兵器,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时间形成对敌优势。
(2)积极主动,在战役进程中夺取和保持主动权。
(3)大胆机动军队(兵力)。
(4)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5)各军种密切协同。
(6)达成突然性。
(7)及时恢复第二梯队和预备队。
(8)对战役进行全面保障。
(9)实施坚定而不间断的指挥。
60年代,苏军大量装备火箭核武器,推行火箭核战略,对其战役原则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围绕对敌实施密集火箭核突击和充分利用核突击效果这一中心思想。
7O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军事战略的变化,苏军又造一步修改和充实了战役原则。现阶段苏军战役原则包括下列13条:
(1)军队时刻保持高度的战斗准备,随时能在使用和不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作战。
(2)行动积极坚决,全力夺取和保持主动权。
(3)参加战役的所有军兵种军队保持密切协同。
(4)在关键时刻坚决集中力量于最重要方向(地域),遂行主要任务。
(5)同时不间断地杀伤战役布势全纵深的敌人。
(6)不停顿地作战。
(7)大胆机动兵力兵器。
(8)及时建立、使用和恢复预备队。
(9)达成行动的突然性。
(10)充分发挥全体军人的政治精神力量,保证完成战役任务。
(11)对战役进行全面保障。
(12)保持和迅速恢复军队的战斗力。
(13)对军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
新增加的4条主要强调了三点:一是作好两种条件的作战准备,要求部队随时能在使用和不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作战(第1条);二是全纵深打击(第5条);三是人的因素,要求充分发挥政治精神因素(第10条)。
2、战役法的内容更丰富,战役分类方法更系统更完善。提出战役可按规模、性质、目的和参加的军兵种分类,按规模可分为战区战略性战役,方面军(舰队,防空区)战役、集团军战役等。按其性质可分为陆上战役、海上战役、防空战役和空中战役等。按目的可分为进攻战役和防御战役、空降战役、登陆战役、抗登陆战役、反空降战役等。按参加军兵种的多少,可分为合同战役、联合战役和独立战役。
3、认为战役的空间范围和规模比过去更大,将战区战略性战役作为未来战争中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苏军前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说:“未来战争中的基本战役样式已经不是方面军战役,而是军事行动规模更大的战区战略性战役。”
4、纵深打击的思想有了新发展,在这方面主要有两点。
第一,强调对敌防御布势全纵深实施“综合火力杀伤”。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杀伤兵器的射程(航程)和威力空前增大,部队具有实施大纵深火力突击的物质条件,例如,摩步师和合成集团军装备的ZC-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射程为15.2公里,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射程17.3公里,130毫米加农炮射程27公里,ZC-5式152毫米自行加农炮射程30-35公里,BM-27火箭炮射程40公里,师属SS-21火箭射程120公里,集团军属SS-23火箭射程500公里以上。此外战斗直升机、强击机和歼击轰炸机的作战半径都在60-300公里以上。这些兵器能够压制和杀伤位于数公里至数百公里纵深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敌人在战役纵深部署有大量远战兵器,能够对进攻军队造成严重威胁,只有同时予以摧毁和压制才能保证迅速突破敌防御,并以高速度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
第二,强调以快速部队对敌实施“纵深攻击”。纵深攻击主要包括两种手段,一是地面纵深攻击,使用战役机动集群,在地空火力支援下,利用敌防御布势中的间隙和缺口,突入敌纵深,进行高速度大纵深的奔袭作战,配合主力的正面进攻。二是空中纵深攻击,即使用空降和机降部队(分队),在敌后空降,夺占重要目标,袭击要害设施,配合主力正面进攻。
5、更加强调战役行动的立体性。苏军认为,在未来战争中战役具有高度的立体性,军队在战役中有可能实施立体机动、立体突击、立体指挥、立体补给等等。战场也将由平面战场发展为立体战场,按高度分为外层空间战场、高空战场、中空战场、低空战场和地面战场。在海上还将有水面战场和水下战场。战役行动将在各个层次同时展开。未来战役的规模将以三维计算,即不仅要以正面和纵深来计算,而且要以高度来计算。陆军航空兵(包括师属直升机大队)和空降突击部队(分队)的出现,将对陆军战役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6、在战役实施方法方面,发起进攻的方式,如突破、合围、发展胜利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发展变化。战役布势中还出现了一些新成分,如战役机动集群、空中突击梯队等。
7、更加强调电子战的重要性。电子战已由战斗保障样式提高为作战行动样式。
8、更加强调C3I系统对战役胜利的重要作用。
(二)美军战役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美军在战役理论研究方面突出的成果有二:
第一,确立了“战役学”和“战役”的概念,美军1986年版《作战纲要》给战役学下的定义是:战役学研究如何通过构思、组织和实施战役与大规模作战,在一个战争区或战区内运用军事力量达成战略目标。”或者说,战役学要求指挥官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为达到战略目的,必须在战争区或战区内创造何种军事条件?
2、何种一系列行动极有可能导致上述条件的产生?
3、为完成上述一系列行动,应如何使用兵力资源?
美军认为战役是“在一个战争区内为达成战略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诸军种联合行动”。战争区包括不止一个战区时,可同时发生几个战役。在一个战争区内,必要时也可连续实施几个战役。大规模作战属战役范畴,一次大规模作战由大部队在一次战役的某个阶段中或在一次重大战斗中采取的若干协调一致的行动组成,大规模作战决定战役的进程。
第二,提出了“空地一体战”理论。美国1986年作战纲要明确指出,“空地一体战”理论是一种战役理论,它“研究和论述陆军在战役和战术这两级形成和运用战斗力的方法”。纲要中还提出了空地一体战的4条基本原则和10项作战要则。4条基本原则是:主动、灵敏、纵深和协调。10项作战要则是:
1、确保行动的统一。
2、预见战场上的事态。
3、集中力量击敌弱点。
4、指定、保持和改变主要作战方向。
5、坚持战斗。
6、快速运动、猛烈打击和迅速结束。
7、利用地形和气象条件,采取欺骗和作战保密措施。
8、为实施决定性的行动,保存实力。
9、使各兵种及诸军种相辅相成和相互加强。
10、了解战斗对士兵、部队和指挥人员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美军的作战原则也分几个层次。大家知道,美军在1921年颁布了9大作战原则,那些原则多半来源于英国军事家富勒的著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总结,美军在执行过程中曾多次作过修改,但一直延用至今,9大原则是:
1、目的明确。
2、强调进攻。
3、集中兵力。
4、节省兵力。
5、实施机动。
6、统一指挥。
7、保障安全。
8、出敌不意。
9、简明扼要。
4条基本原则和10条要则不是代替9大原则,而是它的具体化。用美国人的话来说:9大原则是适用于战略、战役和战术的一般指导方针,是陆军军事理论的基石;而4条基本原则是发展一切现行军事理论、战术和作战方法的依据;10项要则是战场上克敌致胜的具体要求。三者相辅相成。

结束语

军事理论研究属于软科学,它对战争和一切军事实践活动具有先导作用。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军事理论研究异常活跃,各种新思想,新理论层出不穷。我们必须不断地跟踪和掌握军事理论研究中的新情况、新信息,才能更好地为我军的军事理论研究和国防建设服务。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3-10-2 13:31:25
 MTUD2000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5
  金钱:19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4-6-20
给MTUD2000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TUD2000加入好友 查看MTUD2000的个人资料 搜索MTUD2000在[理论研究]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TUD2000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3

只看了前面部分,说下看法

毕竟是88年写的东西,带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有些提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战场环境。如果是2005年重写的话,肯定有许多需要修正/增删的地方。

我比较同意一个看法:“由于核威胁的存在,核条件作战的许多方法还将保留下来。比如,在战役计划中,就包括有随时做好使用核武器的准备的内容,部队要随时准备从一种作战样式转为另一种作战样式;在部署上,坚持疏开配置的原则/“现在,使用常规毁伤兵器的战斗行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使用核武器的行动的条件”。科罗特钦科说得更明确:“可以预料,战役中使用核武器的作战方法与使用常规武器的作战方法正在进一步接近。”因此,立体战役的作战方法将是一种既适用于高技术的常规战,也能随时转入核条件下作战的战法。可以说,是一套“新旧参半”的战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战法中的“核成份”将越来越少,而高技术常规成份则越来越多。由于高技术常规武器的效果日益接近小型核武器,那么,从外在表现来看,“核”痕迹是难以消除的。

另外,作者相当推崇空降部队和直升机的使用价值,我不完全认同。因为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如果只是组建一两个旅的话,则没太大意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5 0:39:37编辑过]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14 23:21:39
 MTUD2000 男,离线
  
  
  等级:一等兵
  文章:15
  金钱:199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4-6-20
给MTUD2000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MTUD2000加入好友 查看MTUD2000的个人资料 搜索MTUD2000在[理论研究]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MTUD2000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4

快速决定性作战---美军面向21世纪的全新作战理念 (转)

美军的“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是美军未来联合作战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的主旨是强调在作战中要将知识、指挥与控制基于效果的作战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政治或军事效果。快速,就是要尽可能快地实现作战目的。决定性,就是要同步运用国家乃至盟国的各种能力,及时、猛烈地击败对手的抵抗能力,将美国的意志强加给别国。《快速决定性作战》2.0版白皮书中强调:为准备和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军队要协调运用军事手段和其它国家战略力量,以了解和削弱地区敌手的关键能力和凝聚力;美国及其盟友将从敌人没有反击能力的方向和地域发动非对称的进攻,主宰作战条件和节奏;敌人在失去凝聚力之后,难以达成作战目标,只能选择停止违背美国利益的行动,或任凭其作战能力损耗。” 
作战行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的改变推动着新的作战理论的产生。取得快速决定性的胜利,是任何战争者都普遍追求的目标。美军 “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的推出,是针对特定的作战对象,并建立在自身特有的绝对优势的作战条件基础之上的。快速决定性作战的成功实施,必须同时具备或在战时创造下列条件:1、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美军能够根据作战需求,充分地了解敌人、作战环境以及自己的情况,包括作战净评估,共同相关作战图以及联合情报、监视与侦察等;2、依靠信息优势,建立起联合部队功能强大的指挥与控制机构,使作战行动更加快速有效的实施,适应性联合指挥与控制、联合交互式计划、跨机构协作使得多军兵种、多个国家的部队能够协调一致地行动。3、依靠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有效地实现确保进入、快速兵力部署、灵活的维持行动以及全维防护以及制敌机动、精确打击和信息控制,并使之互补。4、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敌军民精神上造成强烈的震慑效应。以上是实现快速决定性作战时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再加之以行之有效的作战行动,才能够实现快速决定生作战的目标。

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的主要作战样式,在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美军仅用了短短的二十几天时间即实现了“打伊倒萨”的战争目标,使这一理论经受了实战检验,得到充分肯定。
一、周密制定作战计划、精确锁定打击目标,为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准备必要的前提条件

美军认为:快速决定性作战的准备应是预有准备并且是持续的,包括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以及获取关于敌人的知识;为了取得快速决定性的战果,必须把敌人视做一个进行战争的大系统,要找出并破坏敌人大系统中那些关键“穴位”,以达成其作战目标。战前,美军把这次对伊作战的目标明确为:一是更换伊拉克政权,解除伊拉克的武装,割断伊拉克对恐怖活动的支持;二是消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以威慑其它国家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三是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增大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发言权;四是在伊建立民主“政权”,进一步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因此,此次战争中,美军的整个军事行动是以迅速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伊拉克建立新政权为最终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为达成这一目标,美军计划在战争初期的空袭中,把目标锁定在萨达姆及其要员的官邸和住处以及军事设施上,而不是民用基础设施上;在地面作战中,不把占领每一个城市作为重点,而是对城市实施监控,确保直通巴格达交通的畅通,使美军主力部队尽快到达巴格达,实现尽快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的。

在目标明确之后,美军制定了周密的“联合交互式计划”。该作战计划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使工作得以由分层顺序计划转变为并行协同计划,从而缩短了决策周期并加快了节奏;通过改进的跨机构协作程序使所有参与者得以“通知他人并被他人通知”,这就使得国家力量的协调运用成为可能,减少或消除跨机构部门参与政治、军事协调工作方面的特殊性。美军认为:“联合交互式计划”是成功地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的关键因素。其实早在2002年1月,美军就开始周密制定以“倒萨”为主要目标的“联合交互式计划”,耗时14个月,前后易稿20多次最终制定出能够达成快速决定性效果的作战预案。作战计划基本形成后,美中央司令部举行了以在伊拉克实际作战为设想的,代号为“内窥”的计算机模拟演习,前指和各军种司令及1000多名参谋人员参加了演习,之后又组织参加对伊作战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进行了数次联合作战模拟演习,以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作战计划。通过对“联合交互式计划”制订修改的全过程,使参战各军种、各级指挥官及指挥机关对整个作战的指导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快速决定性作战的成功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依靠优势信息装备,全程主导信息效果,为实现快速决定性作战创造所依赖的信息环境

美军在《快速决定性作战白皮书2.0版》中指出:信息作战是机动与火力的等价体,信息作战可以与机动与火力一样有效地促使快速决定性作战目标的实现。信息作战通过两个主要的“信息效果”为快速决定性作战提供支援,即电子效果和影响效果:电子效果主要通过电子战和计算机网络攻击活动来获取;影响效果通过心理战、欺骗、公共事务、民事、作战警戒以及特种信息作战来获取。信息作战的成功取决于与制敌机动和精确打击同样关键的知识能力、作战净评估、作战计划、健全的联合情报、监视与侦察等因素。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得以实现靠的是信息优势,而信息优势必须转化成卓越的知识和决策,必须运用它去使快速决定性作战获得成功。知识是指关于敌人系统如何运转的知识及使其失去“同步”的知识,获取足够的知识是实现快速决定性作战的前提条件。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上述信息战理论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这一场战争中,美军几乎动用了全部的信息战武器。为了从多维空间全天候不间断地获取伊方的情报,美军运用先进的信息侦察设备和人力资源,从太空、空中和地面实施了全时空的信息情报侦察。在太空,美军利用180多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快速近实时地获取伊方的有关情报。同时,美军采取软压制和硬摧毁等手段,在保护己方的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不受伊军的干扰的同时,毁灭性地破坏伊军的侦察监视系统等电子设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取各种手段,防止伊军对信息的干扰,确保指挥官、指挥中心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信息,保证各种武器系统利用信息进行控制和攻击。在美军强大的信息攻击下,伊军的防空导弹无法进行有效地射击,飞机不能升空,侦察监视设备基本无用武之地。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中的信息战理论的成功运用,使得伊军信息阻塞,指挥失灵,自始至终未能够形成大规模地有组织的抵抗行动,大大加快了作战进程,起到了作战“倍增器”的作用。

三、持续震慑、全面攻心,为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提供有利的心理环境

美军在《快速决定性作战白皮书2.0版》中指出:为了达成快速决定性的作战目标,我们需要运用各种心理战手段确定并影响敌人心理上最宝贵的东西;并以信息优势、制敌机动和精确打击,运用协调的精确效果,给敌人造成压倒性的震慑。这一论述是美军在伊拉克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中,强化震慑效应、加强心理攻势的基本理论依据。在军事准备阶段,美通过发布公告、透露行动计划、快速集结兵力及有意试验高技术兵器性能等方式,展示其在快速机动、精确打击、信息垄断等方面的“质量不对称”优势,以对伊产生强有力的威慑效应。战争开始后,伴随着高强度空袭,地面部队大胆穿插、快速推进,展示其“快速决定性作战”作战力量,并透过媒体有意“放大”这种所谓“快速作战的力量”,以对伊产生进一步震慑效果,控制其判断能力、瓦解其抵抗意志。紧随“斩首”行动,美军又展开了“决定性空袭”,并将这次空袭命名为“震慑”行动,在“震慑”行动中,美军从30多个基地和5艘航母上出动重型轰炸机和各型战斗机集中对萨达姆的官邸、指挥中心、政府主要部门等目标进行了“饱和轰炸”。24小时之内,美军就出动了2000架次的飞机和发射了50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震慑”行动的目的就是在“斩首”行动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企图通过突然的大规模轰炸,对整个伊拉克“造成立即失去抵抗能力的震慑效果”,并以此瓦解伊拉克军民的抵抗意志,从而达到快速决定性的作战效果。

在强化武力震慑效应的同时,美军还展开了心理攻势、密切配合,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战效应。心理攻击的对象既包括对方军民,也包括本国军民,同时包括其他国家及其民众。美国依靠强大的实力,在心理对抗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早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前,美国就已开始了对伊的心理战,并在伊拉克背部地区建立了电视台,宣传对伊政策,攻击萨达姆政权,干扰民心;并对内对外宣传“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恐怖活动有关、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以获取联合国和国际反恐联盟的支持,对伊拉克施加压力;美英联军依靠信息传播优势,通过杜撰与封锁消息来操控新闻媒体,试图造就“解放”伊拉克人民的舆论态势,为其“不得不进行的战争”争取民心的支持。为了影响国际社会大众心理,美国还设立了“战略影响办公室”,其目的就在于左右国际舆论,为其争取民心造势。在外交方面,美军试图通过外交“围剿”给伊施加强大心理压力。美国一方面通过有说服力的论点、利益诱惑以及含蓄威胁等方式拉拢联盟。另一方面要求世界各国不要承认巴格达政权,并敦促与之有外交关系的国家驱逐伊拉克外交官;在政治方面,美国始终打着“反恐”旗帜,认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世界安全”;在文化上,美国以“解放”和“民族改造”伊拉克为突破口,展开心战宣传战;在经济上,美国没收伊拉克政府在美国的资产,并要求其他国家仿效美国的做法,冻结伊拉克现政权的所有账户,以此瓦解萨达姆政权。此外,美军还针对萨达姆政权的领导层展开了攻心行动。美军的情报机构搞到了伊军高级将领的手机号码,邮箱地址,直接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给这些伊军高级将领劝降,煽动他们起义变节。美军实施的心理战为离间伊拉克官兵、瓦解伊军心开辟了“软杀伤”的第二战场,为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提供了有利的心理环境。

四、统分结合、适应性强的指挥样式,是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的主要指挥手段

美军在《快速决定性作战白皮书2.0版》中指出: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需要有更先进的、反应更灵活的计划,并能更快地使用能力,超过特别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或一个军种司令部特别增援部队所能提供的能力。由于战场情况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需要及时果断地做出反应和决策,为此,应加强和改进联合作战的指挥与控制,建立“适应性联合指挥与控制体制”。即建立一个常设联合司令部,由一位专职的将军级军官进行日常控制,当有应急作战需求时,常设联合部队司令部便成为联合部队司令部机构的核心。常设联合部队司令部的将军级军官可以临时被指定为联合部队的指挥官。常设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将采取对于危机管理和联合特遣部队执行任务至关重要的程序。它将做好准备,以便在突然接到通知后,能以对形势充分的了解、熟练的合作以及有机的协作程序和工具做出反应;同时,应利用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重大投资和当前的进展(如全球信息网格),紧密的协作、习惯的关系以及对形势了解的共享,可以使指挥与控制更加协调一致,行动更加快速和有效;改进指挥与控制的基础将是在每个总司令部中建立常设联合部队指挥与控制部门(称作常设联合部队司令部),能与另外一个较大规模的司令部或总司令的参谋部门一同运作。

美军的这一作战指挥思想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战争期间,中央总部专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南约15千米处的赛利耶兵营设立了一个前指,统一指挥各部队的对伊作战行动,下辖中央空军司令部前指、中央陆战队司令部前指、中央陆军司令部前指和中央特种作战司令部前指。中央总部司令弗兰克斯上将全权指挥整个作战行动,所有部队,不管来自哪个战区、何种部门,一旦到达战区,原上级指挥机构就无权再实施指挥。中央总部前指不但负责指挥驻战区的美军部队,而且还负责指挥驻战区的英军部队和其他参战的盟国军队。为保障诸军兵种围绕统一的计划实施协调的作战行动,美军在联合作战中特别强调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同时为保障随情况变化实施灵活的指挥,又强调给下级指挥官指挥上的自主性,实行分散控制。强调集权与放权的有机结合是美军基本的指挥形式。从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指挥体制情况看,美军采取了“集权式条块指挥”的方法,即在中央前指的统一指挥下,军兵种部队不是按隶属关系实施直接的指挥,而是打破了军兵种的界限,按照其功能实施条块归口的指挥。中央司令部前指不但负责指挥战区所有美空军部队的作战活动,而且负责指挥战区美海军航空兵、陆战队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的一切作战活动,参战的盟国部队的空军作战行动也由中央总部空军基地前指统一指挥;中央总部空军司令部前指的空中作战中心是战时所有作战飞机的指挥中枢;中央总部陆军司令部不仅负责指挥战区所有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而且还负责指挥海军陆战队参战部队的作战行动;而中央总部陆战队司令部前指仅对战区所有陆战部队负行政责任,并不负责作战指挥。所有陆战队的海上舰只的活动则由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指挥;中央总部特种作战司令部前指统一指挥战区的所有特种作战部队的作战行动上,还包括战区内的情报战、心理战等各种非正规作战任务。这种功能条块式的指挥方式有利于集中优势战争资源,减少协调环节,提高联合作战指挥效率,为有效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基于效果、斩首挖心,是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最直接的手段

美国军事专家威廉·M·阿尔金在其近期所著《新的战争思维》中指出,快速决定性作战将整合知识、指挥与控制和基于效果的作战,以求取得预期的政治、军事效果。在准备和遂行快速决定性作战时,军队要配合并利用其他的国家力量手段,以理解和削弱敌人的重要能力和凝聚力。美国及其盟国将从敌人无法反击的方向和维度上对敌人发动非对称攻击,以决定作战的形式和节奏。基于效果的作战即通过在战术、战役和战略层次上运用各种军事和非军事能力,集中精力获取针对敌人的预期战略结果或“效果”。基于效果的作战的目的是在整个战斗空间应用精确火力、制敌机动以及信息作战能力的正确的组合,来获取作战效果。

斩首行动是美军应用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最明显的体现。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开局:从北京时间3月20日10时34分,到21日凌晨5时,美军分三次向巴格达的3个地点总共发射了45枚巡航导弹和数十枚精确制导炸弹,美军将第一轮空袭特别命名为 “斩首行动”,即直接将伊拉克核心首脑人物作为第一轮空袭的目标。只要斩首成功,无疑将大大加快战争进程,实现最终“效果”。随后,美军运用“空中直击萨达姆,地面直逼巴格达”的战法,作战重心始终围绕打击萨达姆等伊领导高层和夺取首都巴格达展开、直取伊政权的“心脏”。这种战法并未像人们先前所预料的“美军会在72小时内向伊拉克发射或投掷3000枚导弹和聪明炸弹”,与美军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及科索沃战争中,首先打击对方的指挥、通信及防空系统有很大的区别。 斩首原则是美军基于效果出发,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的基本原则之一。美军认为,要把战争对手作为一个大系统对待,其首脑人物及其指挥机构在整个系统中作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弱,但在整个作战系统中智力、技术 和信息最为密集。因此,指挥领导人及指挥机构自然是美军打击的首选目标。“斩首行动”凸显了快速决定性作战的特点,反映了美军在新军事革命成果基础上的新打法。许多军事专家称美军采取的“斩首行动”标志着21世纪美军战争新模式的到来。美海军上校迈克·茨宾斯基在《进攻伊拉克---快速决定性作战》中指出:“首选巴格达”,直接打击萨达姆政权的心脏,然后再攻打外围,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首先通过攻打巴格达,瘫痪萨达姆指挥控制,实现作战效果。通过集中的空中打击,配以地面部队从科威特向巴格达的快速推进,迅速占领巴格达及其它地方的重要设施。虽然斩首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对敌起到了巨大的威慑效应,为快速决定性作战的成功实施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六、跳跃式的攻击、快速“嵌入”的打法,是快速决定性作战中地面部队的主要战法

美军认为:快速决定性作战的战略环境要求军事能力必须确保部队能快速部署、立即展开并占有决定性的优势。伊拉克战争中,在先进的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在空中力量、情报信息、特种部队的配合下,美军地面部队快速行动,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对伊拉克实施了闪电式突击。在这次战争中,美军放弃了海湾战争的做法,大幅度缩短了空袭作战与地面行动之间的时间差,美军地面部队在20日与空中打击的同时从科威特出发北上,其先头的机械化部队不顾翼侧暴露、补给线拉长、孤军冒进等兵家大忌,以空前的高速度向前推进。作为地面主力的第3机械化步兵师进入伊拉克境内之后,采取不恋战、不接触的战法,光打“擦边球”,一天之内便推进150公里。巴士拉之战中,第3机步师的“夺路之战”、纳西里耶之战中的“夺桥之战”,都是为了尽快打通通往巴格达的道路,以至在短短的数天之内,第3机步师便快速渡过幼发拉底河,飞越西部沙漠,直逼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最高达每小时80公里,推进速度之快创下了战争的历史记录。至3月23日,第3机步师就推进到了距离巴格达160公里处,而此时其身后的乌姆盖斯尔、巴士拉、纳西里耶、纳杰夫等地的伊军仍在进行顽强的抵抗。第3机步师逼近巴格达之后,就像一把利刃死死地“嵌入”了伊拉克的腹部要害。这次美军行动的要旨就是突出进攻速度,多军兵种几乎于同一时刻在空袭、地面战和敌后的三个舞台联合进攻,对敌进行迅雷不及掩耳式的闪击,一旦遇到敌军的顽强抵抗,主力不是全力攻击,而是设法绕开这些“骨头”,继续向纵深挺进,直取重心。这种作战样式,正是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的重要战术思想,所以这场战争是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15 0:37:52

本主题贴数4,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408.2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