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军事无关话题,时事话题一般也在这里,纯净水和敏感话题随时会被删掉
战争研究论坛休闲区[闲聊灌水] → 关于《红楼梦》厌清恋明主旨的一点讨论[转帖]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1479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关于《红楼梦》厌清恋明主旨的一点讨论[转帖]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hhssldx 男,离线
  
  
  等级:上尉
  文章:627
  金钱:12309
  工作量:470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5-7-28
给hhssldx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hhssldx加入好友 查看hhssldx的个人资料 搜索hhssldx在[闲聊灌水]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hhssldx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关于《红楼梦》厌清恋明主旨的一点讨论[转帖]
关于《红楼梦》厌清眷明主旨的一点补充 
     杜车别 
   
   《红楼梦》是明亡遗民写出来的作品,甚至不排除是崇祯皇帝后代或其他明代宗室所写的作品,而绝非曹雪芹所写。在我看来没有多大疑问。看了一篇博客上的文章《〈红楼梦〉是一部反清复明的寓言小说吗——姓名与影射暗寓》(见下面的附录)很有共鸣,也激发了一些补充的欲望。
  
   其实书中暗示隐喻的地方随处可见。比如书中有句“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其中“木石”合在一起就是“硃”,就是一块石头和一根木头靠在一起(“朱,赤心木”)。翻词典可以知道,硃和朱是同一个字,实际上明史里姓朱的人物,他们的姓都是写成硃的。金自然是满清的代指了,满清统治者的姓“爱新觉罗”意思就是金。
  
   还有预言人物命运结局的红楼梦歌词,都可以看出有描写改朝换代战争变乱的痕迹。
  
  关于元春的[恨无常]中说“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元春居住在皇宫,她的父母和她一样都在京城,那这个“望家乡,路远山高”,究竟从何谈起?这只能解释为战争动乱后逃亡到边远地区的情形。所以元春的命运很可能是暗喻南明永历的命运
  
  比如惜春的判词中说“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描绘的分明是战争屠杀之后萧索荒凉的景象。在一首明遗民描绘满清进行的广州大屠杀七十万人后的凄惨景象的叙事诗中有一句就是“白杨衰草”
  
  再有一个地方,也可以看出蹊跷。比如说李纨的结局“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在其他地方,一再说“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为什么惟独李纨得到一个好结局,这不是有些矛盾么?而且作者似乎对李纨的这个好结局没有任何赞叹的意思,相反有讽刺冷嘲的味道,甚至是把它当成坏结局来描写。紧接着威赫赫爵禄高登,就来了这么一句“昏惨惨黄泉路近”,令人不寒而栗
  
  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这么一句“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李纨因为她儿子的关系没有受老来贫,但代价却很可能是不留“阴骘积儿孙”,也就是干了不积阴德的事情,做了违背良知的事情,才有“威赫赫爵禄高登”
  
   那究竟是什么事情呢?在甄士隐给好了歌做的解中有这么一句“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这个训有方指的是谁?,日后作强梁的又是谁?有些人曾经把这解释成是柳湘莲,但实际上柳湘莲的结局在前八十回中已经就交代了,而且他和训有方之间也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合理的解释是这个训有方,指的正是李纨的儿子贾兰!贾兰暗指的应该是明朝灭亡的过程中,那些变节投靠满清,屠杀抢掠无所不为的汉奸,后来因为对异族主子的效忠而得以威赫赫爵禄高登的人
  
  此外还有许多诗句都是隐喻明代一些重要人物的归宿,比如香菱的结局“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元春的结局“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都似乎暗示永历碰到吴三桂后被用弓勒死的结局
  
  还有描写黛玉的诗句“玉带林中挂”,以及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都似乎是暗示崇祯皇帝的结局最后是上吊自缢而死。而“一从二令三人木”按照某人的考证合起来正是一个繁体的“检”字,而崇祯皇帝的名字正是朱由检
  
  还有探春的判词“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这明显是暗指那些在明亡以后,那些逃亡海外的反清志士
  
  还有比如妙玉的判词“.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这似乎是暗指那些在明朝时期,不屑为官,不愿与国家朝廷合作的清高之人,结果明亡之后面临的却是“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青灯古殿指的是清朝,,红粉朱楼指的正是明朝了。而最后在满清统治的淫威之下,“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
  
  再看秦可卿的判词“.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这似乎是在追溯明朝灭亡责任,把明朝走向衰败责任推到了嘉靖这一代,嘉靖痴迷道教,而红楼梦中的贾敬也痴迷道教,书中的描写是“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而贾敬的谐音正是嘉靖。
  
  而家事消亡首罪宁,从何说起呢,明武宗时期有宁王作乱,而正德皇帝正是以宁王作乱的借口南下游玩,结果不慎落水得病,回京后不久就死了,这才由后来的嘉靖当上了皇帝,所以作者说家事消亡首罪宁的意思是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宁王造反,也就没有这样的连锁反应。至于“.宿孽总因情”,这个情字谐音清,指满清,其意不言自明
  
  书中还有些地方是更露骨的透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的。比如第六十三回给芳官取名耶律匈奴这一段“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 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 , 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 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 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ェ头缘远来降. 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
  
  作者在明亡之后,对满清统治自然恨之入骨,但书中直斥满清显然不可能,于是借贾宝玉这段议论痛斥匈奴犬戎,说“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以抒自己胸中之愤懑
  
  从这一段话来看,作者写红楼梦的时期也应该是在满清建立之后的不久,那时侯文字狱虽有,但还没有到乾隆时期那样恐怖高压到极端的情形,所以才有这么一段话。
  
  还有一处地方也是能够透露作者心态的,书中第二回,贾雨村的一番议论中说“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
  
  红楼梦小说开头虽然反复声明,“无朝代可考”,,“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但注意一下,这里凡是提到的明朝以前的人物,明确说是“前代”,而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等明代的人物,则说“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作者在这里完全是以一个明朝人的心态来说话的。实际上真要论时间的,唐伯虎等人也是明正德时期的人了,离开明灭亡有很长的时间,作者之所以还要说是近日,显然是有感情因素在内的。
  
   红楼梦中透露关节的地方还有许多,比如宝琴托言外国美人而念的那首诗
  
  “宝琴因念道: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 焉得不关心.”
  
   
  
  这首诗描写的可能是明亡后台湾抗清志士面临的情形,昨夜朱楼梦,,明朝皇帝姓朱,这朱楼梦指的是什么,意思是很清楚的
  
   还有《红楼梦》书中一处姐妹们行酒令时,史湘云说了一句“日月双悬照乾坤”;日月当然就是指“明”。正如土默热先生所说的那样“抗清志士陈子龙诗中曾说:‘日月双飞驱神骏,乾坤半壁待女娲’,抗清明将张煌言诗中说:‘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抗清义士夏完淳诗中也曾说:‘日月双悬’就是‘天南定鼎,浙右龙腾’。当时这些著名文人交口说“日月双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当时文人说“日月双悬”有两重意思:一是代表故国情怀,表示不忘大明王朝,誓死捍卫大明江山;从字面上讲,‘日月双悬’就是代表一个‘明’字!”
  
  
  再如土默热先生提出的
  《红楼梦》中元妃的“判词”是:
      “二十年来是与非,榴花开处照宫帏,
       三春争即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抗清义士夏完淳讽喻弘光政权的诗:
      
      ‘二十年来是已非,不开画阁锁芳菲。
       哪堪两院无人到,独对三春有飞燕’。
  ”
  
  这些相似性,当非偶然!
  
  以上不过是随意想到一些,如果真要细细研究的话,那红楼梦此类暗示的地方是相当多的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7-8-21 1:14:34
 hhssldx 男,离线
  
  
  等级:上尉
  文章:627
  金钱:12309
  工作量:470 points
  门派:毛皮动物联合工会
  注册:2005-7-28
给hhssldx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hhssldx加入好友 查看hhssldx的个人资料 搜索hhssldx在[闲聊灌水]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hhssldx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2

附录
  《〈红楼梦〉是一部反清复明的寓言小说吗——姓名与影射暗寓》
  摘录
  转贴自
  
  伊蒂瑷儿的BLOG
  
  地址:http://blog.sina.com.cn/u/4a0168bc010008ke
  
  《红楼梦》是一部反清复明的寓言小说吗——姓名与影射暗寓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不仅是文学的典范,亦是姓名学的范本。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座座寓含颇深的迷宫,研究起来,其乐无穷。
  
  先来看看贾府中丫头奴仆的取名。四位小姐的大丫头,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暗寓琴棋书画;宝玉的四个书僮分别为茗烟、锄药、双瑞、双寿,两两相对,象征吉祥如意;恰红院八个大丫头的名字亦可分为袭人、媚人、晴雯、倚霞、麝日、檀云、春燕、秋纹四对,所有这些艳婢姣童的人名,从一个侧面为读者展示了主人们的锦衣纨裤,风流艳世之生活和身份。
  
  贾府帮闲清客的取名,亦是寓意深远。清客詹光谐音沾光,单聘仁谐音善骗人,卜固修谐音不顾羞。库房总领吴新登谐音无星戥,仓上头目戴良谐音大量,买办钱华谐音钱花,这些的谐音暗寓作者爱憎褒贬的取名方法,显然借鉴于《金瓶梅》一书。《金》书里的清客应伯爵、常峙节、卜志道,谐音应白嚼、常时借、不知道,曹雪芹信手巧借,妙笔生花,天衣无缝地嫁接在各种人物身上,给作品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出幽默的艺术魅力。
  
  暗示人物命运遭遇的命名,曹书中府拾皆是,甚至可以夸口说,没有一个人名不寓含一定的意味。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暗示“原应叹息”,英莲暗示应怜,甄士隐夫人的丫头娇杏,谐音“侥幸”,暗示她“偶为一着错,便为人上人”,最后贵为贾雨村夫人的机遇。秦钟、秦业暗示情种、情孽,冯渊即是逢冤,李守中即是理守中。另有冷子兴隐寓“冷中出热”,甄士隐、贾雨村意喻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红楼梦》人名的暗寓,意味深长。细考深究,竟可写一部长篇巨著。单就金陵十二钗关于人名兆示命运的春秋笔法,就可书上的滔滔万言,本文去繁就简,单表几位主要人物在小说及社会中各自寄寓的深意。
  
  《红楼梦》书中主角宝玉、黛玉、宝钗、妙玉的命名,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产物。四玉在书中是多角关系,宝玉爱黛玉,最后却与宝钗婚配,妙玉和宝玉在思想性格上看似截然相反,实则极多相似,四人的命运,无一不是逆愿而行的。作者将“宝”和“玉”二字分属四位,暗示他们互为影射,互为矛盾转化的对立面。魏子安有小说《花月痕》对这套关系剖析颇深,引以为证。
  
  未秋道:“妙玉称个槛外人,宝玉称个槛内人。妙玉住的是栊翠庵,宝玉住的是怡红院。书中先说妙玉怎样清洁,宝玉常常自认浊物,不见将来清者转浊,浊者转清?”痴珠随说道:“就书中‘贾语村言’例之:薛者,设也;黛者,代也。设此人代宝玉以写生。故‘宝玉’二字,宝字上属于钗,就是宝钗;玉字下等于黛,就是黛玉。黛钗真个‘子虚乌有’,算不得什么。倒是妙玉,真做了宝玉的反面镜子,故名之为‘妙”。(二十五回)
  
  关于红学的研究,上世纪初已分为胡适、鲁迅的写实派和蔡元培、潘重规的寓言派两系。寓言派以为,此书为明末遗民的一部寓言,其中蕴藏着一段民族深痛,隐现互关,如泣如诉。单就人名的安排上,潘重规公作了一番颇有功力的研究,兹借鉴于下。
  
  书中人物,宝玉乃传国玉玺之喻。玉的得失,即政权的得失。林黛玉代表明朝,薛宝钗代表清朝。林薛争宝玉,即明清争政权。林亡薛存,即明灭清兴。
  
  宝玉出世,口中含着镌有“莫失莫亡,仙寿恒昌”字样的美玉,与三国志载汉代传国玉玺“受命于天,其寿永昌”相类,且式样亦相近,证明宝玉是象征传国玉玺的。另宝玉爱吃胭脂,类于玉玺离不开朱泥。宝玉最亲昵的待婢袭人,拆开就是龙衣人;宝玉最嬖爱的戏子,名叫蒋玉函,袭人嫁玉函,玉玺就配上玉函了。
  
  黛玉别名萧湘妃子,即显其帝王身份。其身是绛珠仙草,绛红乃明朝国姓朱之影射。黛玉代表明朱天子,故所食药丸是天王补心丸。她的婢女叫紫娟,紫是朱的配色,鹃乃望帝之魂。黛玉姓林,因为明朝姓朱。《说文》云:“朱,赤心木,松柏属”。朱是林木类,故姓林。
  
  宝钗别名蘅芜君,亦显帝王身份。“钗”字拆开是“又金”,清曾称后金,正合金之意。宝钗其兄名蟠,蟠者,番也,从虫,犹狄从犬,羌从羊,正是指斥薛蟠是异族番人。又因清朝篡位,非正统天子,所以薛蟠绰号呆霸王。
  
  宝玉既是传国玉玺,林薛二女又分别代表明清,因而林薛之争,亦明清之争也。最后林亡薛婚,正寓明亡清存。作者无力改变历史,只有通过刀枪笔阵,寓寄满腔民族仇恨,抒发亡国之痛惜。读罢此文,深谙作者用心之深,真匪夷所思。
  
  姓名之用作暗寓,何独《红楼梦》一书哉!大凡文学名著,只要你用心考查,无不能循其暗寓的蛛丝蚂迹。读者此后在翻阅书卷时,尽可放心去推据来敲去,保准有所收获。不然,唯作者是问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7-8-21 1:15:29

本主题贴数2,分页: [1]
 *快速回复:关于《红楼梦》厌清恋明主旨的一点讨论[转帖]
你的用户名:    还没注册?    密码:    忘记密码?
  • [ 还没注册 ]
  • [ 忘记密码 ]
  • [加入心情图标]
  • 将放在帖子的前面
  •                           
                              
    内容
  • HTML标签: 不可用
  • UBB标签: 可用
  • 贴图标签: 可用
  • 多媒体标签:不可用
  • 表情字符转换:可用
  • 上传图片:不可用
  • 最多128KB
  • 邮件回复 显示签名   [Ctrl+Enter直接提交贴子]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187.5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