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战-游戏心得 资源战 人类战争的起因和目的都是资源争夺,这一点在civ3中有了更明确和具体的体现。civ3中,资源是多种多样的。 战略资源:civ3中有许多重要的部队,尤其是攻击型的部队,都需要战略资源来维持,比如骑兵的马、坦克的橡胶。同时,战略资源的数量一般很少,如果能控制这些资源,就能保证自己的部队生产,而如果能垄断这些资源,敌人就不能制造强大的部队。控制战略资源能直接获得军事优势,垄断则能产生极度夸张的效果。 奢侈品:人口聚集能增加生产力,但同时带来社会动荡的隐患。奢侈品正是最好的兴奋剂。然而奢侈品不但数量有限,其分布又有很强的地区性。当人口逐渐增长后,必然追求更多种类的奢侈品,一般12人的城市至少需要5种奢侈品。如果外交努力无法保障供应,战争就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了。同样,如果敌人失去奢侈品,其所有城市都会受影响。奢侈品种类的多寡,决定国家的效率。 除了上述两种自然资源,civ3中还有一些特殊资源。 人口资源:人口密集的都市至少在物资、经济、科技和文化积累上有核心作用。另外,各种专制政权可以用牺牲生命来加速建设;产生民族主义后,国家又能通过征兵来动员力量,投入战争或者转化为物资生产。因此,消灭敌人人口众多的城市,同在自己的城市中聚集人口一样,可以改变双方的总体实力。 环境资源-人口资源的一个负资源:在工业化城市以及人口超过12的都市中,污染是头痛的问题。并且,污染的积累,还会以温室效应的形式威胁其他文明。因此,消灭敌人密集的人口,就等于在相当程度上消灭全球污染,拯救地球和自己的经济。 外交资源:盟友和宿敌的领土都可以被利用,这些国土很可能成为缓冲区,避免爆发战争。当两个文明不相互接壤时,外交和贸易上的稳定性就提高很多。如果自己还没有发展成超级大国,就适当给邻居一线生机吧。 另外一个重要的外交资源就是信誉,尤其对于弱小方。擅自撕毁条约的一方很难得到新的条约。这种坏名声甚至会影响第三方的态度。过早丧失信誉,就意味着所有的其他资源都要通过武力解决了。这是丧失信誉的最大恶果。 科技资源:科技是昂贵的,加速科技更是代价高昂且效果有限,唯一捷径是依靠外交交换。然而外交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因此和平贸易获取科技仍然是昂贵的,在初期甚至力所不及。 领袖资源:要高速发展,领袖是必须的。要尽量保持己方随时有领袖储备实际上是获胜的关键。 为了争夺和保护上述资源而爆发的战争,统称为资源战。 在夺取战略资源和奢侈品时,一般首先是破坏交通,比如破坏道路、占领起枢纽作用的港口,使敌人全部或部分城市丧失该资源的供应。陆军之中,探险队是最好的破交部队,他们虽然没有战斗力,但是可以突入敌境5格再破坏道路,如果开战前提前行动,则能深入11格之远,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并且完成破坏任务的探险队可以牺牲自己,将部分敌军吸引到没有道路的地点,达到牵制的作用;甚至完全切断目标城市和后方的陆地联络,完成包围。空军的轰炸机有8格的航程,适当选择机场也会带来很好的效果。 破坏交通只能暂时抑制敌人的生产。因此,展开破坏行动后,就要靠地面部队夺取资源产地来彻底解决问题。有时可以冒险直接扑向纵深,但由于敌人领土造成的行动和补充的困难,多数情况还是要在选定的道路上逐城争夺,打通走廊,这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攻击部队。同时,为完成占领产地的战争目的,主攻部队中一般还要配属用于防守的枪兵、用于筑城的移民队和用于修路的工人随同前进。 另外,由于新夺取或建立的城市国土面积狭小,为了争取更多的机动空间,并尽量限制敌方运动和反击,最好快速积累文化。采取第一个回合赶制图书馆,第二个回合赶制庙宇的顺序,可在第五个回合开始的时候,扩张领土。同时战斗中负伤的部队也大多能完成补充和集结。 以争夺战略资源和奢侈品为目的的战争,一旦夺取了敌人全部的资源产地,就可以媾和。切忌让敌人保留部分资源。 生产部队时,如果没有资源供应,就只能倒退回去生产过时的部队,也不能进行兵种升级。因此某些不需要战略资源的部队则无法控制,只有消灭该文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印度的战象。日本武士虽然不要马,但是依赖铁矿,而铁矿只在山上才有,因此可以采取破坏道路这样文明的方法来获得中、长期效果。 如果是为了消灭敌人的人口或者清除污染而发动战争,一般都没有夺取城市的计划,因此高机动的骑兵、坦克部队就足够完成任务。屠城时,人口按照2-4:1转化成俘虏工人,再考虑到外国劳工的效率只是中国人的一半,屠城似乎不如占领合算。但是,俘虏工人永远不要花钱供养,是非常好的长期投资;另外,屠城不产生抵抗,大军可以快速推进;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占领城市都无法夺取建筑;且征兵令对异族居民无效。 考虑到在平原,尤其是河流周围敌人人口容易恢复,所以比较彻底的人口资源战争是将敌人势力赶入沙漠、山区、冻土、雨林或者森林再媾和,并在原敌人领土适当筑城围空。如果采取图书馆-庙宇赶制法,22回合内领土会扩张2次,基本和一次和约的期限一致,敌人不论通过文化扩张还是通过战争都很难夺回。 争夺外交资源的战争就是慎战:在一次战争结束前,尽量多取得资源优势;停战以后,尽量不再首先挑起。也不要轻易灭国,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亚于撕毁条约。这些残国即使和强国签署共同敌对的条约,由于缺乏资源,也顶多牵制自己很少的兵力。另外在两国之间保留一点无人区,给对手若干发展空间,可以有效减少敌对情况。而实际上,由于他们缺乏资源,因此完全可能通过外交拉成我方盟友。 为谋求便宜科技,或者说为取得在经济上便宜的外交对等,战争又成了法宝。科技战争的目的就是媾和,通过和约,以附加条款的形式获取科技,这要求战争猛烈而短促。猛烈是为打击对手,造成外交优势;短促则是为了尽快达成目的。一般情况,夺取敌人一座城市并消灭一批军队后是媾和良机,如果敌人不愿答应附加条件,则说明战争取得的外交优势还不够大,需要进一步攻击敌人腹地。坐等敌人反击绝对不是科技战争的原则。 科技战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尽量晚的出售自己的科技。一是出售科技的收入比往往比科技投入差很多,二是出售科技只会缩小双方时间上的差距。civ3的科研规则是:正在开发的科技一旦提前获得,原来的科技投入就可以100%的转移到其他项目上去。因此每出售一项科技,敌人都能赶上最少4回合。等第二家开发出相同科技再出售也许是最经济的办法。 同外交战和科技战相反,要保持领袖资源的供应,就要不断作战,这不但是产生领袖的唯一途径,而且因为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文明同时只能拥有一个领袖。锻炼领袖的战争有两大技巧: 一是只有独立精锐的陆军部队才能在继续升级的时候产生领袖。精英部队如果已经产生过领袖,就不再能够产生了,这些部队可以编入军团,或者升级到更高级兵种的老兵以后继续作战。 二是战争对象的选择。部队在攻击时更容易产生领袖,这意味着领袖战争要集中大批精锐攻击部队,也就是说其他方向会比较空虚。因此一旦遭到其他敌人攻击,则必须能迅速停止领袖战争,将攻击部队调走增援。这要求领袖战争的对象反击力要弱,并且不要轻易为了锻炼领袖竖立新敌。没有骑兵,没有众多人口的对手实际是领袖战争的好对象。 通过对于领袖战争对手的选择,实际上已经可以看到,这些资源战争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根据情况综合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效果。同时由于civ系列的复杂性,资源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甚至是矛盾的,因此其运用也不是绝对的。 :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