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人们使用过的和未使用过的各种武器
战争研究论坛讨论区[军事装备] → 唐刀与日本刀小论[转帖]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3259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唐刀与日本刀小论[转帖]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沙汉 男,离线
  
  
  等级:二等兵
  文章:13
  金钱:158
  注册:2006-1-13
给沙汉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沙汉加入好友 查看沙汉的个人资料 搜索沙汉在[军事装备]的所有贴子 点击这里发送电邮给沙汉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唐刀与日本刀小论[转帖]
唐刀与日本刀小论 


胡汉四  

原文出自这里:http://www.4277.com/forum/topic.asp?TOPIC_ID=258991&FORUM_ID=86&CAT_ID=19

-------------------------------------------------------------
    俺以前说过:爱国者们总有些异于常人的奇异思维方式。比如出土的春秋战国兵器,其中铁制的不足千分之一,可爱国者们偏偏要拿这一小撮铁器做文章,认定当时中国已普及铁器。最近说到唐刀,又领教到爱国者们这种诡异奇幻的想象力。

    本来汉晋之后,兵器随葬习俗逐渐式微,南北朝以后以墓葬兵器几乎绝迹,因此国内现存的唐代刀剑论数量和品相都远低于汉代刀剑。可即便如此,国内出土的唐代刀剑实物还是足以让人们了解唐刀的基本形制,另外参照唐代雕刻,绘画和陶器上的刀剑式样,本不难对唐刀有较具体的了解。可爱国者们不肯!他们偏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洋对岸几件有争议的“唐大刀”“唐样大刀”身上,一口咬定这几把刀就是唐代军队实战用的横刀。对这种不顾西瓜死盯芝麻的奇特心理俺没有专门研究,只能猜测原因:如此可以把大唐士兵想象成挥舞这些华丽“唐刀”的圣斗士,从中获得的快感可谓大矣。另有一件海外“唐刀”似乎也颇受爱国者们宠爱,这刀条产于唐代无疑,长度超过一米五。大概想象着唐代武士们举着这类奇异长刀冲锋陷阵也能激起极大快慰乃至高潮。不过这里俺偏要煞煞爱国者们的风景,明确说一句:目前已知的唐代刀剑实物,图画,浮雕等等数以千计,没有一件是跟日本那几把“唐刀”相似的,甚至大略相似的都没有。那几把“唐刀”,可以肯定是货真价实的日本货。

    对上述这两种“唐刀”,俺先依照常识评论一下:

    第一,恐怕任何心智正常的人见过日本“唐刀”的照片都不会认为这玩意儿有可能被军队大量装备。日本的几把“唐刀”,大多装饰精细,用料奢华,其中一把镶嵌有数十颗宝石。单是刀柄上的鱼皮,其粘合接缝工艺就十分高超,就算现代,国内掌握这技艺的工匠也屈指可数。另外刀条的研磨工艺也非常精湛,目前国内似乎还无人能达到这水平。可以肯定:日本“唐刀”的佩戴者必属公卿阶层,连高级军官都不够资格。如此武器,绝没有军队列装的可能。说完刀装,再简单说说刀条:爱国者们常常把日本“唐刀”想象得刚猛豪放,以便在意淫中梦回唐朝,其实这些刀既不“刚猛”,也不“豪放”,它们的主要用途决定了他们的刀条非常纤巧。日本的几把唐刀长短不一,但共同特点是纤细单薄,宽不足三厘米,最厚处不足五毫米,而且刀身皆为镐造,镐线靠近刃部。如此刀条,与其豪华装具很相配,适合风雅贵族佩戴,但实战性能不值一提。除非是弱智,恐怕没有谁会拿这种高成本低效能的装饰刀装备部队。据俺所知:唐代的中国人,自然不是弱智,即便真是弱智,他们也装备不起。

    第二,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常识:实战兵器中,纯粹的单手刀剑,重量约六七百克;双手兼顾单手的刀剑,重量约一千克或略高;专用的双手刀剑,重量一般也低于一千五百克。爱国者们自豪的那把唐代长刀条,重量在四千克以上,而且重心靠前,如果配上相应的刀柄,重量将超过五千克无疑。如此重量,根本没有实战价值。其实这类超大兵器古今中外多的是,都是礼器或祭器。日本就有一把保存完好的两米多长剑,制作时间跟那些“唐刀”相同。以后的日本大兵器也很多,甚至有三米多的太刀。这些兵器,毫无疑问都是礼器,日本人多少有点廉耻,脸皮也没那么厚,没听说他们意淫自己的祖宗如何挥舞这些大家伙。前一阵看到有爱国者吹嘘中国刀胜过日本刀,多次提到“中国军队装备的十几斤的抗战大刀”。想到这些,爱国者们拿一米五的唐代长刀来意淫倒也是本性使然。可以说:混淆实战刀剑和礼仪刀剑是爱国者惯用(未必是有意)的手法之一,这方面俺下面还会谈到。国内各博物馆和旅游景点都喜欢摆放这类大家伙,并冠以“天下第一XX”的名号,这不免给了一些弱智以意淫祖宗的空间。

    下面说一说唐代战刀的真面目:

    自公元前二世纪汉铁刀装备部队,到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国军队的战刀均为直刀。相对来说,唐刀与汉刀更为接近,都是厚刃直刀。唐刀其实是克服了汉刀的诸多缺陷发展而来,要说唐刀,就得先说说汉刀的缺陷:

    第一,汉代冶铁技术尚不成熟,成品铁含杂质很多,由于铁矿的关系,磷硫之类影响铁器性能的杂质尤其多。汉铁大多性脆硬,并不很适于制作刀剑,这也是整个汉代铁制武器都不能淘汰青铜武器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铁的性能缺陷,汉刀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增大刃厚。汉环首刀的厚度大多在一厘米左右,是古代世界最厚的实战刀剑,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汉刀的形制和实战效能。可能是因为爱国者和专家们有意无意的误导,人们大多以为汉环首刀是很修长的武器,其实这完全错误。博物馆里的环首汉刀大多长一米左右,这类环首刀或是太纤细,或是太沉重,不可能用于实战。俺曾请教过一位传统刀工,他认为:要制造那种外形的实战长刀,即便现代也不可能。这里不妨用笔简单算一下:汉代的骑兵用环首刀属双手兼顾单手的战刀,重量应该在一千克左右,刀条重量大约应在九百克左右,那么长度就应该在六十厘米左右。这些数据也恰好跟大量出土的汉代实战环首刀吻合,这类战刀平均长度六十厘米,刃长略多于四十厘米,严格说来并不算长刀。出于实战考虑,这些环首刀的刀刃也比那些细长环首刀宽一些,平均宽度约四厘米。还有一类使用同样广泛的环首汉刀更短些,大约是纯粹单手战刀。从汉代石刻陶俑或汉砖图案上经常可看到手持这类战刀的士兵,标准形象是一手持短刀,一手持盾牌或钩镶(用于锁对方兵器)。

    第二,汉刀的宽度和厚度从刀尖至刀柄基本没有变化,这固然给人以古朴刚劲的感觉,但这也是很原始的特征,对实战性能有很大负面影响。而且刀体各部分在实战中受力并不相同,一般来说,越接近刀柄,受力越大。因此明白这一原理的古代民族大多会让刀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尺寸,越靠近刀尖,宽度和厚度越小,如此可在不增加重量,不降低整体强度的前提下加长刀刃,同时可使重心相对靠后,更便于实战操控(这对纯单手刀尤其重要)。

    第三,汉环首刀最显著的特征是刀身和刀柄一体成型,这表面上看简洁坚固,其实简洁有之,坚固倒未必。总的来说:一体结构对短刀来说很实用,但对于长刀却是致命缺陷。实战中刀的受力大体跟刀的长度成正比,因此刀越长,对韧性和缓冲性能的要求就越高,越要牺牲锋利(硬度),这也是实战长刀很难做的主要原因。汉刀的这种一体结构,加之刀刃极厚,刀身无弹性可言,使得整刀的缓冲性能几乎为零,而且刀所受的冲力会直接传递给持刀者。因此实战中这种结构的刀会很容易折断,对持刀者也是很大威胁,极容易造成震伤手臂骨折。汉实战刀不长,部分原因也在于这种结构缺陷。

    汉刀这些缺陷维持了很长时间,终汉两朝乃至三国西晋,直刀的基本式样都没有大变化。之后是数百年的战乱和动荡,外来军事技术和和异族武器大量涌入,加之中国人自身的技术改进,到了隋唐时期,直刀的形制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上述汉刀的重大缺陷,唐刀都基本予以克服,因而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不仅用于制造战刀的钢铁的性能远胜过汉代,刀的厚度降低,长度相应增加。唐刀的外形也趋于合理,从刀根部到刀尖宽度和厚度逐渐变小,如此更易于平衡重心,增加刃长。因为制作简便,一体型的战刀在唐代依然存在,但大部分高级战刀已经采用刀条刀柄分离的结构,这结构有利于缓和冲力,也便于刀柄装饰,因此唐刀的装饰普遍比汉刀华美。不过唐刀并没有完全淘汰一体刀型,这说明唐刀相对于当时其他民族的刀剑依然有些“原始”特征,而且增强减震性能的另一有效手段----使刀身具有弧度----唐代中国人也一直没有尝试。需要说明一点:同样是刀条刀柄分离,唐刀和日本“唐刀”固定刀条刀柄的方法却有很大不同,这个俺后面会说到。

    较之汉刀,唐刀的佩戴方式也有改进。汉刀的佩戴方式是刀刃朝下斜插在腰带上,因为汉刀普遍短,此方式尚无大碍。但对于唐刀这样的长刀,如此佩戴就会严重影响拔刀速度,在马背上尤其如此。唐刀的佩戴方式一般是用挂环或皮带悬挂于腰带上,与近代骑兵刀的佩戴方式类似。这佩挂方式源于波斯,大约北周时传入中国。

    唐刀中最常用的实战刀自然是横刀,横刀一般全长七十到八十厘米左右,刃长在五十到六十厘米之间,厚度约六到八毫米,宽度也比实战汉刀小一些,一般在三厘米到四厘米之间。唐横刀的刀柄两端较宽,中部稍细,便于单手持握。就目前所知:横刀全部为环首。环首式样已不复汉刀的朴素风格,一般尺寸小于汉刀环首,环首上大多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和各种装饰,细部深受西亚高加索风格影响。较之汉刀,唐刀的护手更加实用,多为铁制,外形有椭圆型和木瓜型。上述这些装具特征日本“唐刀”均不具备,日本“唐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环首直柄,日本“唐刀”护手也很小,近于合口,外形跟唐刀完全不同。

    唐刀与汉刀的一大差别在于汉刀保留了一些铸造兵器的美学特征,比如对几何线和面的强调,这特征因为没有实战价值,在南北朝大规模列装的残酷战争中趋于没落,在唐刀中已不见踪影。汉刀对早期日本刀的影响也很大,在日本这一相对安定和隔绝的环境里,汉刀的这些美学特征却保留下来,成为日本人评判刀条好坏的重要指标。那几把日本“唐刀”的镐线,镐地,平地等都很清晰,这特征唐刀已不具备。另外所有日本“唐刀”都有烧刃产生的直刃纹,目前发现的唐刀还没有一把有刃纹的。前面说过:横刀的刀尖和刀刃根部的宽度厚度有差别,这特点日本“唐刀”不具备,因为这些日本刀刀身纤细,不存在重心问题,也没有实战需要。下面将会说明:出于审美需要,用于礼仪的刀通体宽度和厚度大多没有差别,不仅日本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横刀之外,唐代还有一种用于实战的长刀,这绝非爱国者们意淫的那种巨型长刀,其实是纯粹双手使用的加长横刀,比横刀略长,刃长可达七十多厘米,自然刀体也要相应加宽加厚。军队使用的长刀刀柄全部有环首,不过民间一些仿造的长刀没有环首,可能因为环首的平衡重心功能对双手刀用处不大,出于制造简便和成本方面考虑就省略了。俺怀疑所谓的陌刀就是这种长刀,但有关陌刀,至今无一确切的实物或图片,不能随便下结论。记得有爱国者“考证”说陌刀是“五十斤重的长刀”,这纯属屁话,这里就不反驳了。

    唐刀中除横刀之外,最常见的当属仪刀。仪刀又称“长刀”,“细刀”,苇子以前专门讨论过的“千牛刀”其实就是仪刀。这些名称形象概括了仪刀相对于实战刀的不同特征,即更细长,制作更精良。仪刀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已很流行。汉仪刀也属环首刀,因为制作和装具等比实战刀精良,多作为随葬品,实际出土的环首刀中仪刀数量远多于实战刀,而且品相也好得多。前面所说的那些细长环首刀其实都是仪刀,仪刀一般很长,长度大多在八十厘米以上,超过一米的也属平常,这些刀普遍刀身很窄,宽度低于三厘米。仪刀的制作比实战刀更复杂,中国最早的百炼钢就是用于制作仪刀。虽然相隔两千年,汉代百炼钢技术跟现存的传统折叠钢技术其实没有太大差别,考虑到折叠焊接的亲和性要求,制作原料一般是含碳和杂质较少的块炼铁(汉代还有炒钢),高温折叠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碳和杂质析出,最终制成的花纹钢光亮柔韧,抗锈蚀性能优良,是制作仪刀长剑的理想材料,不过因为硬度很低,这类花纹钢并不能制作实战刀刃。仪刀的用途虽不是用于实战,对付普通没有防卫的目标(比如宴会上的尔朱荣)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为无需用于实战,汉代到唐代七八百年间仪刀的大致外形变化不大。仪刀刀身宽度本来已经很小,再加上美观方面的考虑,刀条的通体宽度和厚度一般没有差别。隋唐仪刀跟汉仪刀相比,一般环首更大,护手较小,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刀条和刀柄分离。这一结构改进不是出于实战考虑,而是因为装饰需要,与刀条分开制造,可以在刀柄制造中采用大量熔点与铁不同的材料,比如金,银,铜合金等等,也便于不同材料的镶嵌,雕刻和粘合。隋唐仪刀的刀装远比汉仪刀奢华繁复,某些其细部具有明显的西亚高加索装饰风格。可惜因为刀剑随葬习俗衰微,保存下来的隋唐仪刀数量远少于汉仪刀,仅屈指可数而已。

    唐仪刀一般比实战横刀长,携带方式也与横刀有别。相对较短的仪刀可以像横刀一样佩挂在腰带上,但长度在一米以上的仪刀就很难佩挂,只能手持,当然一般情况下持刀无需刀主亲自劳神。显赫人物后面跟随的侍从中往往有专门持刀者捧着装饰华丽的长刀,这远比佩挂奢华仪刀更能彰显威仪。此传统遍及东方诸国,古代绘画中对此有清楚表现,东端的日本浮世绘中有侍童手捧太刀跟随着将军,西端的土耳其密纹画中也有禁卫手捧基利(土耳其长弯刀)跟随着苏丹。

    唐代仪刀还另有一种大型化的变种,这类大型仪刀大约最早出现于东汉末期,此后晋魏隋唐的大型仪刀均有零星出土,刀的总长度一般在一米五以上。前面提到的那根现存海外的大型刀条就属于唐代大型仪刀。唐代图画或浮雕中偶尔会出现这类大刀,都是出现在礼仪祭祀等极正式场合,这种刀毫无疑问不能用于实战。日本现存的那些超大型刀剑大约也是这类大型仪刀风气的影响的产物。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日本刀技术:

    日本冶铁技术是否源自中国尚无定论,不过早期日本刀剑形制上受汉式刀剑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但需要说明:汉刀并非唯一影响日本刀发展的外部因素。日本出土的早期青铜和铁制刀剑中,西亚高加索式样的刀剑远多于汉式刀剑。在那几把日本“唐刀”的形制和装具中,不难依稀窥见西亚古刀剑的影响,大部分日本刀(包括日本“唐刀”)一般刀柄和刀条可以分离,之间以有韧性的材料榫接,这特征似乎来自古西亚。日本的冶铁技术也跟古西亚有某种渊源,跟中国的冶铁技术有很大不同。日本的冶铁炉的温度较低,出炉的钢铁品质不高。这促使日本人不断改进锻造等后期加工技术,最后能制造出极优良的钢铁。比如出炉的块铁碳和杂质分布极不均匀(这是低温炉的通病),日本人的解决办法是把块铁砸成碎块,挑出其中成色好纯度高的再混合热锻,这自然需要长期经验和更多劳力投入。总体上说,中国钢铁在成本方面优势明显,日本钢铁的品质则堪称一流。而且日本人孜孜不倦改进焊接,渗碳,折叠,打磨,研磨等关键刀剑技艺,能出产最优良的刀剑。

    如果说隋唐时代中日冶铁技术各有千秋的话,当时日本制出来的刀剑已经有了明显优势。唐代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史中有锻生和铸生,他们究竟从中国吸收了多少技术迄今也无定论,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当时日本冶炼技术发生飞跃或突变,迄今也没发现有当时日本进口中国刀剑的记载或确凿文物证据。这大体能说明当时日本刀剑的性能优势,自然性价比方面日本刀未必有优势。日本刀剑的性能优势以后还会进一步扩大,北宋开始,刀剑和折扇一起成为大宗进口的日本商品,到了明代,政府和海盗均大批量定购日本武器。

    关于日本那几把保存完好的“唐大刀”“唐样大刀”,至今争议颇多,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是日本制造的。所争议的主要在于这些日本刀究竟受了唐刀多大影响。较一致的看法是:那几把刀的刀条跟唐刀关系不大,其锻造和研磨等技术为古代日本独有,和唐刀完全不同,在中国也找不到类似的古刀剑。至于刀的形制,可能受唐刀的影响,但这个同样没有足够证据,因为这些形制特点也可能来自汉刀,日本刀注重几何线条和平面的特征和汉刀相同,唐刀却不具备。真正争议的焦点在于刀装风格上受唐刀影响究竟有多大。俺个人的看法是:这几把日本刀在装具方面还是受了一些唐刀影响的,但这影响不能说很大,而且与实战唐刀无关,也和后来日本刀装的发展基本无关。可以说:那种“唐刀”风格的刀装是日本刀装发展史上的灭绝旁支。

    前面说过:那些日本“唐刀”并非日本军队的实战刀。当时的日本实战刀,目前也有保存,有的已经有了弧度,具有了后来日本刀的基本特征。一般认为:这种有弧度的日本战刀最早出现于公元七世纪末天武天皇时期。据说是因为与虾夷隼人等步战蛮族较量时,传统骑兵直刃刀剑易于折断,一些刀匠奉命改进冶炼折叠工艺和局部淬火技术,发展出一种细长柔韧带弧度的长刀,此乃最早的太刀,也是公认的武士刀鼻祖。需要说明一点:这类弯刀出现之前,日本军队使用的刀剑也跟同时期的中国直刀不同,骑兵使用的主要是一种弯柄长剑,外形颇有西亚高加索古刀剑风格。早期太刀上可明显看出这种古剑形制的影响,古太刀皆为弯柄,而且前部很多为双刃。关于日本刀独特弯柄的用途额外多说几句:太刀是双手兼顾单手的武器,但跟后来的打刀不同,为专用的骑兵刀,一般很长,弧度较大,因此重量不小。马上作战中双手挥刀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太刀配弯柄是为了平衡重心,更便于单手挥刀。后来随着盔甲和战术不断进步,骑兵和太刀的实战效能急剧降低。到了战国时期,战场主力是佩戴打刀长矛的步战武士,即便是骑兵对战,主要的武器也改为破甲能力更强的持枪(一种较精巧的长矛),结果太刀仅剩下装饰作用。到了现代,以单手为主的太刀刀法已经完全失传。

    上述这些早期实战刀的装具有许多保存下来,风格与那些“唐刀”完全不同,总体倾向朴素实用,有些装具细部已经和后来的太刀装具无异。这种早期刀装发展到近现代刀装的连续过程有无数文物为证,可以肯定它们才是日本刀装具的真正祖先。至于那些“唐刀”的刀型或装具,对后世并没有太大影响。随着政治上“武家”最终压倒“公家”,日本“唐刀”也跟着走向灭绝,以后历史中不再出现。实际上,直刃仪刀仅兴盛于奈良时期,到了平安时期,直刀就已没落,那时的贵族更喜欢有优美弧度的刀条,公卿大多佩戴兵库锁装具的华丽太刀。

    不过唐仪刀对日本刀有一项重大的影响不可忽略,即刀柄以鱼皮包裹,这几乎成为后来所有日本刀的明显特征。中国人用珍珠鱼皮包裹刀柄主要是出于审美和文化需要,传统文化相信珍珠鱼皮有避邪功效,而且经过漂白等工艺处理的珍珠鱼皮光彩华丽,十分美观。唐贵族对珍珠鱼皮的偏爱曾引起外国人极大兴趣,详情可参见《撒马尔罕的金桃》。对于当时中国从南洋进口的大宗珍珠鱼皮,外国人统称为“鲨鱼皮”,这源于中国人称其为“鲛皮”(古汉语中“鲛”即鲨鱼)。其实这些鱼皮主要并非鲨鱼皮,绝大多数珍珠鱼皮乃是蝠鲼(即俗称的“魔鬼鱼”)皮,还有少量的鳐鱼皮和鲨鱼皮。今天看来:古人的称呼也不算全错,蝠鲼和鳐鱼都属鲨科鱼类,是进化得适于浅水环境的鲨鱼。日本刀开始以鱼皮包裹刀柄也是用于装饰,后来发现脱水鱼皮的坚固性,抗腐蚀性等远胜过其他皮革,而且鱼皮的颗粒可以防滑,在实战中用处很大,于是实战刀也以鱼皮包裹。后来鱼皮之外再以卷柄(布带)缠绕,使刀柄更便于紧握,同时可以吸收汗血,这进一步增强了实战效能。如此这般,“鱼皮卷柄”遂成为日本刀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下面再说说日本刀的几种关键技术,也是爱国者们一直声称是日本人从中国学去的技术:

    首先是覆土烧刃。根据爱国者们的说法:覆土烧刃就是局部淬火,这技术中国汉代就有,日本不过模仿中国人而已。这说法是标准的偷换概念,局部淬火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技术,各古代民族都有类似技术,覆土烧刃是其中最精致,也是最高超的一种,可以精确控制刀条不同部位淬火时的不同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与硬度成正比,与韧度成反比)。关于古代中国是否有类似技术,这又是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过日本人能拿出的最早覆土烧刃实物是公元七世纪的,中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古代实物证据。中国古籍中含糊的相关记载,称覆土烧成的刃纹为“坚白”,但迄今没有一星半点实际证据。俺过去听说(没见过)有些明清刀剑有类似的刃纹,以为是中国古代覆土烧刃的证据。后来才知道:这其实是渗碳纹,不是淬火刃纹。按照古法:刀剑淬火前可用特别调制的软泥糊住刀刃,软泥的配方千差万别,甚至有鸡毛黄豆之类,其实有用成份就是碳。这样淬火同时可在刃部表面渗碳,增强刃部硬度。后来随着近代钢铁产品的冲击,这技术不再有实用价值,也就慢慢失传了。

    目前市面上卖的高档中国传统刀剑多有刃纹,除去奸商用酸蚀产生的假刃纹,主要刃纹有两种:第一,通过特殊磨料增强夹钢线色泽,可达到类似烧刃纹的效果,这也是假刃纹。第二,真正的淬火纹,据说是恢复中国古代的“坚白”。但据俺详细了解:中国古代的覆土烧刃,既无实物,又无具体记载,可以说除了可疑的名称外毫无痕迹。那些国货刀剑的淬火纹,无一例外是全套照搬日本技术,从操作流程到覆土配方等等完全克隆日本传统工艺。这方面中国工匠的水平还远低于日本同行,因此近期内国人尚无技术创新的可能。换句话说:此乃货真价实的“日本技术”。顺便说一句:俺上面提到的覆土渗碳技术已有少数刀工根据祖传配方和一些记载恢复成功。照他们的说法,现代钢材制做的刀,性能远胜过古代,刃口硬度能轻易达到Hrc59,但如果想达到Hrc60,则淬火裂口的可能性大增。用这种古式渗碳淬火,硬度大约能增加Hrc1,而不会增加淬火裂口的可能性,因此刃口硬度达到Hrc60更容易。可见老祖宗的东西还是很有用的。不过需要说一点:这虽是很好的卖点,但Hrc59已经足够,硬度再增加并无实用价值,而且目前这方法尚产生不了刃纹,据说还有一些性能上的负面影响。

    日本刀的花纹(地肌)以美丽和门派繁多著称,这花纹自然是来自折叠锻打过程。关于这项技术,爱国者们声称这其实就是中国的“百炼钢”技术,日本人模仿中国而已。个人的看法:日本人这项技术来自中国的可能性确实相对大些,毕竟中国的折叠锻打技术出现很早,汉代就有了。不过需要说明: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爱国者们的猜测,这说法仅仅是可能而已。钢铁的折叠并非什么高深技术,世界各古代民族皆有,类似技术在欧洲,西亚和南亚出现的时间比在中国早好几百年,事实上这也是多数古代民族获得优良刀剑的常用技术。另外再强调一点:即便日本的折叠技术来自中国,经过日本人长期改良,日本的相关技术早已超过中国。七世纪是日本折叠技术的成熟时期,这时的日本刀铁已经跟其他地区的刀铁有显著不同,形成了独有特色。一般说来,日本刀的折叠钢比中国的同类产品硬度高得多,加工温度更高,成品率更低。这有技术方面的差异,也有刀剑理念的不同。大体上技术差距没俺以前想象的大,不过日本人在美学方面的努力成果就非中国人所能比了。

    日本刀最关键的技术是复合锻技术,即把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钢铁焊接为刀身,使刀条刚柔兼备。日本刀较常用的两种材料是玉钢和苞丁铁。前者其实是生铁,通过热锻等方式脱去杂质和多余的碳成为高碳钢或中碳钢,构成刀的“刚”性;后者是低碳钢,经锻造加工为熟铁,构成刀的“柔”性和弹性。爱国者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日本的焊接技术完全模仿自中国,即中国的包钢,中国唐代大量装备包钢刀,宋代发明了更实用的夹钢技术,包钢技术就被淘汰,只有鬼子还死守着包钢技术。这说法纯属无耻胡说!日本焊接技术是否来自中国,目前没有任何证据,个人以为根本没这可能。钢铁焊接技术并非什么中国独门技术,世界各地都有,中国人刚知道制作铁兵器时,西亚和欧洲的焊接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中国类似技术的成熟时间晚得多,有关包钢的确切记载最早出现于明代《天工开物》(很凑巧,此书在中国早已失传,今天中国人能读到这本书,全靠日本人保存了几本),说法模糊,而且无实物证据。俺请教过几位修复古刀剑的高人,他们经手的古刀剑超过万把。据他们说:见过的中国古刀剑多为单体。明清以前全部为单体,明清之后的高档刀剑多为夹钢或嵌钢,从没见过包钢的。虽不能就此认为古中国没有包钢技术,但可以肯定古中国从未大规模装备包钢刀剑,唐代更不可能。

    日本的复合锻技术出现比较晚,早期日本刀多为丸锻(即单体锻造),已知最早的复合锻日本刀出现于十世纪,此后这项技术经历了长时间发展。十二世纪末,醉心于刀剑技术的后鸟羽天皇融会前人成就,发展出成熟的甲伏锻方法。这在日本刀剑历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甲伏锻此后成为日本刀最常用的制造方法,新型结构的日本刀由此在性能上远胜过其他民族的刀剑。日本刀的优良性能在十三世纪两次蒙古入侵中经受了实战检验,很多蒙古人装备有精良的西亚武器和防具,实际上当时蒙古从波斯(伊儿汗国)输入的最大宗商品就是刀剑和盔甲,而波斯军备的品质在当时的亚欧大陆是一流的,可这些精良装备在近战中无法抵御日本刀威力,更别说普通的蒙古弯刀和皮甲了,据说近战中日本武士刀能轻易将蒙古战士连人带甲砍为两段。

    复合锻技术最后的发展是在十四世纪初,日本史上最杰出的刀匠正宗大师改进了甲伏锻结构,采用了创新的本三枚锻结构,使得日本刀的锋利和耐用性更为优良,复合锻技术由此达到完美之境。随后其他刀匠陆续发明了其他结构,有四枚,五枚甚至七枚或更多。一段时间内,日本复合锻技术流派极多,共有数十种。后来随着技术进步,钢铁的纯度提高,过于复杂的结构并不能提高性能,对制作成本和成品率影响却很大,因此日本刀的结构逐步简化,到了中古后期常用的约十种。不过这在外人看来依然是种类繁多。日本的钢铁焊接技术跟中国的类似技术有很大不同,这里无法细说。中国的几种称谓,如“夹钢”“包钢”根本囊括不了日本的复合锻技术,而反过来说日本复合锻技术包括了中国相关技术倒是没有问题。中国高档刀剑最常用的夹钢与嵌钢,其实跟日本的三枚合与割刃铁两种刀体结构无大异,这两种锻法不过是日本最低档最廉价的方法。而且从已知的实物证据看:这两种锻法在日本出现的时间也远早于中国。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可以明白所谓“夹钢淘汰包钢”说法是胡说了。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高档“包钢”刀剑很多,严格说来,所谓的“包钢”其实都是假的。前面已经说过,中国的包钢技术,只有模糊记载,并无实物或详细技术书籍流传,因此根本没有可能恢复这项技术,其实所谓的“包钢”技术在古代是否真的存在过至今尚有疑问。国内刀工制作包钢刀剑,都是通过引进日本复合锻技术,一般为甲伏锻或卷锻,一两个水平高的可以本三枚锻或四方诘锻。刀工的技术基本上全套照搬自日本,而日本根本没有所谓“包钢”一说。因此那些打着“传统技术”“包钢”旗号的,多少有些商业炒作的因素,真要说“传统技术”,那也是人家日本人的“传统技术”,不过偷偷换了名称而已。

    夹钢和包钢(姑且借用一下这词,指大部分日本刀的锻法)的性能优劣,这里大略说一下:包钢刀剑的性能毫无疑问高于夹钢刀剑,否则日本人不可能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包钢武器。这两类武器俺都使用过,个人的感觉:包钢刀剑的优越性主要有二。第一,包钢刀剑柔韧性更好,在高速冲击时尤其如此,因此对骑兵来说,包钢刀剑优势明显。第二,包钢刀剑比夹钢刀剑更易于保养,这性能差异源自两者的根本结构差异,包钢武器外表大部分为硬钢,而夹钢武器外表大部分为软钢,因此夹钢武器的表面非常脆弱。俺曾用夹钢花纹钢剑试斩过草席干竹等物,结果剑身上留下很多划痕,只得花大价钱重新研磨,但试斩包钢刀从未遇到这类麻烦。另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即包钢刀如果刃部有缺口就废了,而夹钢刀如果刃部有缺口还可以打磨后继续使用。这说法纯粹是胡扯!夹钢刀和包钢刀的刃口硬度基本相当,也就是说受损的可能性差不多。包钢刀的前端刃铁厚度一般都在三毫米以上,这厚度已足够实用。如果刃部缺口超过三毫米,不管什么刀都会报废。

    最后再说点闲话:

    日本刀还有一项重要优势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即以目钉(榫钉)固定刀条和刀柄,其好处绝不仅仅是便于拆卸。俺前面说过汉刀那种一体结构的缺陷,古人解决这问题的方法主要刀条和刀柄分开。这方法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在中国逐渐普及,唐代实战刀的刀条和刀柄一般以金属件固定死,坚固实用,这方法与明清刀剑已无大异。

    不过这种固定方式与日本刀刀相比还是逊色些。日本刀那种刀条和刀柄可轻易分离的方法开始并不是出于实战考虑,而是因为礼仪要求,这可以根据不同场合需要为刀条配上不同刀装。那几把日本“唐刀”的刀条都可以拆卸,反倒某些同时期的实战刀,比如毛拔太刀,刀条和刀身却是一体的,可见当时日本人对实战减震的认识也有限。后来日本人终于发现了刀条刀柄分离的好处,于是所有战刀都采用目钉固定于刀柄。这种固定技术经历了数百年实战改进才演变成熟,目钉一般用竹,牛角等柔性材料,刀柄所用木材也比其他民族的柄材软一些,目钉的数量后来减少到一颗,最佳位置在握刀的中指处。这些结构大大牺牲了日本刀的坚固性和保持性,可也使得日本刀具有无与伦比的人体工程学性能。不过需要说明:这种以柔质材料固定方式提升武器性能的技术并非日本人首创,这技术西亚欧洲的古代民族早就使用了,比如古罗马人就是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刀剑和投枪以达到缓冲减震效果。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6-1-17 11:30:13

本主题贴数1,分页: [1]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Powered by:Dvbbs Version 6.0.0 (战争研究修改版)
Copyright ©2000 - 2002 AspSky.Net , 页面执行时间:93.7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