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段史料看西安事变 (转) : hansh: 从几段史料看西安事变 (转) -------------------------------------------------------------------------------- 发表时间: 2002-10-10 15:33:40编辑引用回复 -------------------------------------------------------------------------------- 注: 这些贴子原贴在新观察论坛 xgc2000.net 从几段史料看西安事变 -------------------------------------------------------------------------------- 送交者: hansh 于 October 09, 2002 15:32:40: 秋实引的史料大部份都是真实的,蒋的确在西安事变以前开始了与中共的秘密谈判,双方 的接触最早在莫斯科,早于张学良找中共谈判。但引出的结论 "蒋之联共联苏,乃是促成 全国团结抗日之举;而张之联共联苏,搞的却是分裂割据,客观上损害团结抗日", 这一 说法在关键处并无事实支持. 张学良的全国抗战论,当然有他的私心在,不过也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因为东北并非 仅仅东北人之东北,东北军若孤军奋战,徒作牺牲无益。 不过到热河长城抗战的时候他 就改变了这种思想,也下决心一拼,当然他打输了,一个是没有及早换汤玉麟,一个是自 己吸毒,没有足够精力,自有可议之处。但是蒋坐观其败,也是有责任的。不过张学良出 洋归来以后,作风确有变化,否则蒋不会一再授以重任. 当时陈诚曾与张学良争西北剿总 一职,蒋权衡后还是用张。 徐仰药先生写的很有意思,不过立论的一个基本点错了, 张学良对中共和国民党的秘密 谈判了解的一清二楚。中共在这里基本上没有玩什么猫尼,将谈判的进展都通报给了张。 当时双方的达到的信任程度确实是很深的,要不中共怎么一直说张是共产党肝胆相照的朋 友呢。1936/10潘汉年从陕西去上海谈判时将中共的方案给张看,张还提供了自己的意见 。 张对蒋与莫斯科的勾当也很清楚,一次去南京时蒋和他还谈过这个问题, 那次他回来 后有一段时间就装病不见红军代表,因为他希望蒋联俄容共抗日,并不是一心想拆蒋介石 的台。张毕竟和某些“对反蒋比对抗日更感兴趣的军阀”不一样。 中共在政策改变有个过程,而这的确与莫斯科有关系,但蒋态度的变化也有关系。张学良 的思想的确有过反复,这同样与蒋的态度,红军的政策有关。周恩来第一次与张会谈后, 向中央汇报张的态度[3]: 1. 张以为在国民党要人中,只有蒋尚有民族情绪,领导大有力,故帮蒋能抗日,同时他 认为蒋之左右多亲日派,蒋不能下抗日 决心,因极矛盾。 2. 张之立场,如蒋降日,张即许而另立,故现时派人去新疆联络盛世才,即为打通西北 自成局面,张有把握。 所以基本上在9月份以前,张学良是和中共都是作两手准备的。 张在7月份因对蒋失望,竟表示要拉出队伍和共军一起干。而共方反劝他与蒋保持关系。 看以下的电报: 毛泽东关于张学良与南京保持统一及去南京谈判取道延安问题给潘汉年电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小开(潘汉年)兄, 甲、因为南京已开始了切实转变,我们政策重心在联蒋抗日 李毅(张学良)兄继 续保持与南京的统一是必要的。 乙、你来信及南京密码今日收到.但张子华末到。现急需兄去南京谈判,带亲笔信与密码 去,谈判方针如不能取道肤施,则往返需时过久。能否取道肤施, 即复。 关于这一节,我再引一段记载: 张学良还对刘鼎说,他历经多次军阀混战,始终找不到救国救民的道路,后来追随蒋介石 ,也备受歧视和排挤。张说: “全国各党派各部队,都斗不过蒋介石,只有共产党能与 之抗衡。从跟着蒋介石‘剿共’的惨痛经验中,攘外必先安内,是祸国殃民的大错。原来 我想力争蒋介石£59;¬59;抗日不靠他不行,现在我认识到要抗日,收复东北,不能死 靠蒋介石了,只能联合共产党。”. 7月初,住在王曲镇的张学良突然把刘鼎找去,神色 严肃地对刘说:“我的日子难过,想了几天,想把队伍拉出去,能拉多少算多少,和红军 一起干。请你向你们党中央和毛先生、周先生报告,我立即派飞机送你到肤施.回来时我 到哪里你就追到哪里,告诉我结果。” [1] 中共中央专门为此在安塞开会讨论,... 刘鼎回到西安,张学良已去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刘追到南京.张又去了上海。 刘到上海,又扑了空。刘在上海办事呆了三四天,再返西安.向张报告安塞会议情况。刘 说:“中央主要负责人都到了,研究了一夜.高度评价你抗日的决心和热情.但是目前你 的想法时机还不成熟,要你团结全体东北军.耐心争取蒋介石和全国一切抗日力量。” 张学良听后忙说;“对,我懂了。”并说:“从今以后,我要想尽一切办法劝说蒋委员长 ,把他争取到抗日阵营中来。我和委员长交情很深;我要认真利用这个地位加紧向他进言 ,争取他幡然省悟”。张又说:“你们党中央既然要我这么办.纵使碰钉子,或者削职为 民,乃至坐牢、杀头也在所不惜。” 张学良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此后,他抓住 一切机会.劝谏蒋介石放弃内战,走团结抗日的道路。[1] 在8月下旬的一次交谈中.张学良向潘汉年披露说他迟迟不公开提出“联俄联共”口号, 是因为怕蒋介石说他投机,说他 “与蒋争一日之短长”。9月1日潘汉年向毛泽东、张闻 天报告此事说:“他赴(国民党)二中全会时,蒋向他表示要联俄,而俄态度不明。毅(张 学良)提出要抗日又打红军是不行,问蒋有无办法? 蒋向他看看.蒋说不用着急,将来有 办法。同时蒋廷跋曾找过他二次,要他向蒋(介石)提出联俄容共。他问蒋(廷跋)你为甚 不提? 他答:我提过,恐无效力。这次蒋(廷跋) 发表为驻苏大使,他认为南京对外政策 是有新的变动。”潘汉年认为“他正是因为(蒋) 有可能与我们妥协,所以怕做得太难堪 使蒋说他投机而不满意他,或者误会他要与蒋争一日之短长。” [1] 10月4日晚,叶剑英和潘汉年会见张学良,向他递交了<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书)和由中共 中央起草、准备提交南京政府的<国共两党抗日救亡协定>草案。在会谈中,双方对许多 重大问题意见—致,张学良从政治方面谈得多.从军事方面谈得少。他答应给红军拨款. 要求中共方而提供最近的军事情况及意见。 在与叶剑英和潘汉年举行第二次会谈时,张 学良说中共草拟<国共两党抗日救亡协定>草案,蒋介石恐难接受...... [1] 蒋虽然也在同中共谈判,但就同抗战以后的重庆谈判一样,双方僵在军队的问题上,若不 是西安事变,虽然不能说一定就谈不成,要多一些曲折是一定的. 张学良建议中共给他写 信,明确表示以停止进攻红军作为两党合谈的前提。 他可以把这封信转交给蒋介石。于 是,10月5日中共中央以毛泽东,周恩来的名义写信。而蒋的回答却是带几十万中央军入 陕,还得意的同张学良说这就是我的回答。 这些事实,难道不是说明张学良诚心诚意的 希望双方合作吗?何况谁都知道西安事变是张多次犯颜直谏,两人拍桌子瞪眼后张才下决 心干的,国共双方都对此都有记载。 可见张的确是想说服蒋联共抗战, 什么地方说明张 要割据,卖国 ? 但后来中共和蒋条件没有谈拢,蒋倾全力要将红军赶尽杀绝,12/10日张学良收到毛泽东 的一封电报,表示国共之间的谈判彻底破裂了。这个时候张已经下决心“兵谏”. 很多记 载表明张学良至少在12/9日 就下决心要干了, 因为蒋,张的多次面谈已经说明蒋决不会 妥协. 但如果张学良收到的毛的电报是相反性质的话,事情也许会不一样.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国共谈判情况及我们的原则立场给张学良电 (一九三六午十二月十日) 李宜(张学良化名)兄, (甲)雨苍(叶剑英)已动身删日可抵兄处。 (乙)陈立夫第三次找汉年谈,红军留三万,服从南京,要我方让步。我们复称根本不同意 蒋氏对外妥协、对内苛求之政策,更根本拒绝其侮辱红军之态度。红军仅可在抗日救亡之 前提下承认改换抗日番号,划定抗日防地,服从抗日指挥,不能减少一兵一卒,并须扩充 之。彼方如有诚意,须立即停战,并退出苏区以外,静待谈判结果。 (丙)我们决心以战争求和平,绝对不作无原则让步。 (丁)因上海电台尚未建立,暂时不得不由兄转,今有汉年,祈赐转为荷。 弟 东、来 蒸申 (根据中央档案原抄件刊印) [2] 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学良作为促进国共和解的人物,还是有其功绩的。 不过西安事变前周恩来见过蒋介石,陈立夫应该是陈的误记,台湾有史学家专门批驳过这 一点。 蒋回京绝对是有条件的,从蒋回京后国共间的函电,两宋的态度,蒋,杨之间, 张,杨 之间的函电都可以看出。就是在蒋的“对张杨训话中”也有“言必行”等语。我就不一一 摘录了。 从这些资料看,张随蒋去宁,虽然当时人们都劝阻,不过在2/2事变以前,大家都持乐观 态度,因为蒋在离开西安机场时重复有口头表示,“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你们也 须承认”,并说“以后再有内战,他负责”. 蒋到洛阳当晚就又命令中央军撤军(这是条 件中之一项)。 关于 "蒋中正败逃台湾后因何要指责CC不该 “逼反张学良”?" 主要指的是齐世英这个人,他是东北人,由张作霖送出国留学,回来后反张,并策动郭松 龄的倒戈。事后南下加入CC,918后曾负责东北人党务工作,经常与张作对。蒋的日记中 曾记有,齐世英与郭松龄之弟来见蒋,说起张,“语尽挑拨”,蒋还在日记中写“汉卿效 忠党国,不容他人诬蔑”等语。 我认为,张送蒋回南京的真实动机是, 1. 想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59; 2. 想取得蒋的谅解59; 3. 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相信了蒋的诚意,从周的电报看,其实连周恩来也相信了蒋59; 4. 有东北军的实力在,蒋应该不至于扣他。 另刘鼎非王稼祥。 虎臣是杨虎城的字, 各方史料,从无关于张拿蒋日记要协 之事。 周恩来关于张学良、杨虎城情况给毛泽东并中央电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毛并中央: (一)宜(张学良)极愿听我们意见,尤愿知国际意见,彼衷心甚虑因此内战绵延,有碍抗战 。我已明告国际及苏联意见虽尚不知,但如日本及汉奸硬要挑起内战,我们只有在坚决防 御下坚持抗日动员,争取同情,分化南京,孤立汉奸,缩小内战.并连接到抗战上去。 (二)杨认开火可团结内部,失利可放弃西安,以首为后方,但对持久战则无把握。杨知其 部下不固,又不敢急切改造,现须多下功夫。 (三)国际有电来请即告我。 恩来 十八日午 (根据中央档案原件刊印) [2] 从 该电可知: 1. 共产国际的16日的电报确实没有译出,中共关于和平解决的决定是自己做出的59; 当然,可能已经受到苏公开媒体的影响。 2. 张学良的确意在抗日,而不想引起内战。 下面这封电报是与蒋达成口头协议以后,中共中央对周关于什么条件下可放蒋回南京问题 的答复。但周未收到此电报,张已送蒋走。 中央书记处关于目前形势及恢复蒋自由的条件给周恩来电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周, 甲、在下列先决条件下恢复蒋自由, 一、全部中央军分向河南、绥远二省撤退。 二、南京宣布国内和平以民更始不咎一切,期望并召开救国会议之命令,蒋亦发表同样宣 言,此条即取消讨伐令,承认张、杨与我们地位。 三、部分的释放政治犯与共产党。 乙、依目前情势,没有这些条件而释放蒋是危险的,张、杨即使战败,挟蒋在手还有文章 做。 丙、目前情势在向有利方向发展中.但如果形势还未变化到蒋及蒋系感觉到在日本及亲日 派面前的重大威胁,蒋及蒋系要恢复其政治势力,除了依靠张、杨、共产党、人民及左派 等之革命势力,则为不可能时,便客观上无保障。放蒋后,有使蒋及蒋系转到投降日本之 极大可能,应该估计日本及亲(日)派增长着的势力是很大的。 丁、张、杨及我们应有坚持的决心,一面努力进行谈判与拉拢各方,一面极力巩固内部, 争取打几个胜仗。在目前极短期内,尚无使自己胜利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中,一个 是国内形成停战,对外的舆论与政治势力,又一个则是张、杨与我们能站得住脚,我们应 该争取这些条件。 中央书记处 二十四日二十四时 (根据中央档案原件刊印) [2] 从此电可见中共比张高明之处, 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张与中共的立场还是有异的. References: [1] 震惊世界的一幕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 1998 [2] 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 1997 [3] 张学良年谱 真的假的说不清 -------------------------------------------------------------------------------- 送交者: 糊涂生 于 October 10, 2002 00:07:50: 回答: 从几段史料看西安事变 由 hansh 于 October 09, 2002 15:32:40: 现在的历史书真的假的说不清,电报的事也难说真伪,另一个著名的电报是张国涛武力解决中央的,徐向前临死前说没那回事。九一八我们说蒋命令张不抵抗,有数封电报为证,言之凿凿,张现在说也没那回事。党史向来是张国焘擅自命令西路军行动以至惨败,而现在又查明是中央指挥的结果。这历史不是儿戏吗?西安事变前若说张学良没有试图闹分裂,其与中共中央签有密约,到底写了什么?现在已不再提了啊 电报 -------------------------------------------------------------------------------- 送交者: hansh 于 October 10, 2002 06:12:28: 回答: 真的假的说不清 由 糊涂生 于 October 10, 2002 00:07:50: 近年来的一些历史研究,剔除观点不论,所引的原始资料应该还是可信的. 张国涛所谓武力解决的电报,从来都是口里说说的,没有哪一个地方吐露过原始的电文,更没有公开过原件,抄件。 中共中央的原始档案,虽然透明度小,但造假应该是不会的。历史研究中往往是这样的,原始资料的证据作用是要大于口述的。 至于张学良的口述,一个60年后的他已经是90多岁,很难讲记忆是否正确。比如陈立夫就把他1937年与周恩来的会谈这么重要的事情搞成是在西安事变以前的会谈,历史学家和他争辩,他还死不认错。另外张学良 说的应该是 918当晚无电报,而现在文献中多引用的则是 918 事先他和蒋之间的电报。有些是在日本外务省有存档(日方破译了这些电报)。奉方的电报原件可能由于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再无统帅部而流失。 至于所谓张与中共签的秘约,即使有也不见得就是要搞分裂。你说的是哪一份,如果是正式的文件,档案中应该都查的到的。其实即使是几次张学良,王以哲与中共方面达成的口头协议也是有记载的。 中共关于西安事变材料的开放情况应该是,在80年代以前,由于顾虑到张的安全,有关他联共的材料一直是保密的,张本人也一直回避,在他写给蒋的西安事变回忆录中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不过近年来这些资料都公布了,连张学良一度要拉队伍和红军干,曾申请加入共产党这些都公布了,那么即使还有没有公开的情况,也应该是不多了。 电报 -------------------------------------------------------------------------------- 送交者: hansh 于 October 10, 2002 12:27:36: 回答: 电报 由 糊涂生 于 October 10, 2002 11:28:01: 张国焘的电报曾公布过,说是叶某亲眼所见,这是几十年一惯的说法。 ^^^^^^^^^^^^^^ 所以说口述,回忆都只能作参考, 尤其是孤证不立。不过在没有相反的证据的情况下,一般也就只能相信已有的资料。不是么,否则就只能陷入虚无主义了。 我们常说张国焘《我的回忆》都是假话,现在来看到可能更真实一些。历史今天这样说明天又那样讲,而且都有什么过硬的证据,怎么去相信呢?这些事都是不久的事啊!有些档案为了需要也是可以毁掉的,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就急忙烧掉大量东西。 ^^^^^^^^^^^^^^^^^^^^^^^^^^^^^^^^^^^^^^^^^ 这应该是你记错了吧,只有在张学良去南京以后,赵四烧调了很多与中共往来的电报。没见过周毁档案的记录,也没有这个必要。 九一八事变时现在看来是没有蒋的不抵抗电报,而只有国民政府抵抗的电报,因蒋并不在南京,不过对张的不抵抗我倒觉的不算错事。更同意张现在的说法。^^^^^^^^^^^^^^^^^^^^^^^^^^^^^^^^^^^^^^^^^ 918 当时国民政府也没有抵抗的命令,你说的应该是1931年年底日军攻锦州时的事。 正因为原始档案是不公开的,因此在其解密以后一般来说应该是可信的,回到所谓的张毛签约之事来,关于中共计划与张合作, 在西北筹建西北国防政府,张要入中共这些事都已公布,有否签约本身并不具有什么特殊的价值,中共没有必要在此事上撒谎, 所以我倾向于相信童的说法,即张没有签字,但红军与张的关系已经到了不需要签约的程度。 协定 -------------------------------------------------------------------------------- 送交者: hansh 于 October 10, 2002 06:55:05: 回答: 电报 由 hansh 于 October 10, 2002 06:12:28: 你说的是这一件么。下文摘自 <<童小鹏回忆录>>: 在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中央档案馆保存了一份《红军与东北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战的协定》草稿,毛泽东在红军代表款下签了名,但东北军款下没有张学良的签名。时间是9月 22日。我一看,是我的字迹。查了当时的日记,是1936年9月 20日晚我在外交部(即中央联络局)抄写的。中央档案馆曾把这份草稿当成“毛泽东、张学良签订了协定”印在文件上。中央党史研究室也据此引用到《中共六十年大事记》(1982年版)。 此事我认为不能成为正式协定,因为张学良并没有签名,而且是我抄的草稿,还有修改的地方。如是正式文本,肯定会抄得正规的。1982年我曾问过刘鼎,刘鼎说,他没见过这个协定。我又当面问过叶剑英,他也记不得有此书面协定。这件事有两个可能:一是叶剑英曾带到西安征求张学良意见,因为事实上东北军和中共关系已经很密切,重大问题都已解决,不必签订文字协定;另一种可能是,中央考虑一切可由叶剑英当面同张学良协商,没有带到西安去。不论何种情况,说它是毛泽东同张学良签订了书面协定是不能成立的。 |